四台三相笼形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T1 得电并开始计时,电动机 3运转。 第 20s 通电延时继电器 KT1 触点动作,控制 1 号电动机停止工作,同时 4 号电动机开始工作,并且通电延时继电器 KT2 开始得电。 第 40s 通电延时继电器 KT2 触点动作,控制 1号电动机开始工作 ,同时使 3 号电动机停止工作,并且使通电延时继电器 KT3 得电。 第 60s 通电延时继电器 KT3 触点动作,控制 4 号电动机停止工作,同时控制 3号电动机开始工作,并且使通电延时继电器 KT4 开始得电。 第 80s 通电延时继电器 KT4 触点动作,控制 KT KT KT3 失电复位,并且自身瞬间失电复位,进入下一个控制周期实现循环动作。 在循环动作的任一时刻,按下总停止按钮 SB9,整个系统即可实现停止。 各个通电延时继电器立即掉电复位。 : 四台三相笼形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在总停止状态下可实现每台电动机的单独启停控制。 每个电动机的单独启停控制均采用两个按钮,其中 SB1和 SB5 控制 1号电动机实现单独启停。 总停止状态下按下 SB1,中间继电器 KA1得电并实现自锁,其触头动作控制 1号电动机开始工作,同时也使通电延时继电器 KT1 得电并开始计时。 1号电动机在各个通电延时继电器的控制下按要求时序单独工作。 按下 SB5,中间继电器 KA1 失电复位,从而实现 1 号电动机的停止。 同理,也可实现其他电动机的单独启停控制。 四台三相笼形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控制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7 8 第 4 章 PLC选择及 I/O连接图 PLC 选择 根据设计任务的控制要求,用作四台三相笼形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的 PLC需要总启动、总停止、 4 对单独启停以及 4 个继电接触器共 10 个输入端口和 4个输出端口。 选择 S7200 系列 CPU216 型 PLC 即可满足要求。 I/O 地址分配 控制信号 信号名称 原件符号 I/O 地址 系统总启动 SB0 1 号电动机启动 SB1 2 号电动机启动 SB2 3 号电动机启动 SB3 4 号电动机启动 SB4 1 号电动机停止 SB5 2 号电动机停止 SB6 3 号电动机停止 SB7 4 号电动机停止 SB8 系统总停止 SB9 1 号电动机驱动 KM1 1 号电动机驱动 KM2 1 号电动机驱动 KM3 1 号电动机驱动 KM4 表 42 9 I/O 接线图 图 43 10 结论 四台三相笼形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的两种设计方案均可以满足控制要求。 但是由于该系统涉及的元件较多,控制系统较为复杂,所以用 PLC 控制系统表现出很多的优点。 具体如下: 控制系统采用软接线 电器 接触器控制全部用硬触点和“硬”线连接; PLC 内部大部分采用“软”触点和“软”线连接,动作灵敏。 控制系统的结构和体积较小 继电器 接触器控制系统使用的电气元件多,体积大且故障率大; PLC 控制系统结构紧凑,使用的电气元件少,体积小。 控制系统使用寿命较长 继电接触器控制中全部为机械式的硬触点,弧光放电严重,使用次数有限,寿命短; PLC 内部全部为“软”触点,动作快、寿命长。 控制系统柔性较好 继电接触器控制方案的改变,需拆线,重新再接线,乃至更换元器件,比较麻烦; PLC 控制方案的改变,一般不需要修改硬件,只需修改程序即可,柔性较好。 另外,四台三相笼形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虽可以实现总循环启动与总停止,但是对于单个电动机的单独启停控制只能在总停止状态下进行,即总停止按钮不可充当急停按钮,现实应用中的功能不如 PLC 控制系统强大。 虽 然其经过改进可通过增加中间继电器数量以实现总启停与单独启停的相互控制,但是这将增加硬件数量,不仅故障率提高,而且会提高设计成本。 而 PLC 控制系统可实现总启动、总停止与单独启动和单独停止间的相互控制,可以满足现实应用中的各种情况且硬件成本不会增加。 综上所述:对于四台三相笼形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倾向于采用 PLC 控制系统。 11 设计总结 每一次设计的完成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为老师、为同学更为自己。 回顾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漫长而短暂。 从刚开始接到任务书时的毫无头绪,到最后设计得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是辛勤和汗水铺就了通向成功的道路。 这次经历再一次证明了一个朴实无华却又铿锵有力的道理:没有付出、没有汗水就不会有成功,更不会有成就。 我坦承,由于 PLC 课程是个选修课,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