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_土建工程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硅酸盐水泥一般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快硬性硅酸盐水泥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如若超过此时间容易引起水泥质量下降,使用前必须对其质量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 2) 取样后,应对水泥的各个特性进行检验。 强度影响减弱,但它还是起决定性作用,实验时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来评定,若 1 天 3 天强度相比其他批次出现大的变动,则需要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实验来评定水泥的性质,同时指导生产。 必须按批次检测水泥强度,根据强度变化指导生产,建议选择稳定性较好的水泥。 ,需水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需水量以及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安定性决定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实验时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来评定。 一般来讲需水量大的水泥配制起来单方成本偏高,安定性和凝结时间不正常的水泥 是不利于工地施工的且严重的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如果此批水泥出现这几方面的质量问题,那就需要做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来重新确定配合比,以适应生产的需要。 第 页 16 骨料 骨料石混凝土主要组成材料,普通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约占了混凝土重量的四分之三。 骨料质量的好坏不仅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还能对混凝土耐久性有显著影响。 粗细骨料作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占其质量的 3 /4 左右 ,骨料应满足 : 致密、坚硬、无有害物质和具有较小的粒间空隙和表面积 ,即 : 粒形好、等径状颗粒多、针片状颗粒少、级配好。 砂 (1)细骨料是指粒径小于 5mm 的岩石颗粒,即通常所说的砂。 按照产源不同,细骨料可分为天然砂与人工砂两大类。 天然砂是由自然风化和分选、堆积形成的。 天然砂包括河砂、山砂和海砂、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天然砂。 在某些地区,也采用人工砂或天然砂与人工砂混合制成的混合砂。 人工砂是用天然石材直接破碎加工而成,也可以是加工粗骨料过程中的副产品。 如图 所示 细骨料 图 细骨料 (2)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常用筛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 用级配区表示砂的颗粒级配,用细度模数表示砂的粗细。 筛分析的方法是 : 500g 的干砂由粗到细依次筛选,如表 21 累计筛余与分计筛余的关系以及公式 23 细度模数 第 页 17 表 23 累计筛余与分级筛余的关系 筛孔尺寸 分计筛余( %) 累计筛余( %) 5 a 1 A1=a1 a 2 A2=a1+a2 a 3 A3=a1+a2+a3 a 4 A4=a1+a2+a3+a4 a 5 A5=a1+a2+a3+a4+a5 a 6 A6=a1+a2+a3+a4+a5+a6 细度模数 =[( A1+A2+A3+A4+A5+A6) 5A1]/(100A1) ( 21) ,质量符合标准规定,准予由产地组织运输进厂的砂,购货单位应按同产地规格分批验收。 用大型工具运输的,以 400m3 或 600t 为一检验批,用小型工具运输的,以 200m3 或 300t 唯一检验批。 每检验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检验。 对重要工程或特殊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 对其他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检查。 当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又大时,可定期检查。 对已检查合格并掌握质量情况的堆放于场内或搅拌漏斗仓内的砂, 如堆存时间过久,或与可能质量情况时,使用前应予以复验。 ,可根据混凝土工程质量的要求,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经过实验证明能确保工程质量,且经济上又较合理时,方可允许用该砂拌制混凝土。 、装卸和对方过程中,应该防止离析,并应按产地、种类和规格分别堆放。 不得混入能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并防止将卵石、碎石、水泥及矿物掺合料等混入。 堆放砂的场地应平整、排水通畅,宜铺筑混凝土路面。 当运输工具交替运输砂与其他物质时,应注意清扫运输工具,勿 使有害杂质混入。 、质地、级配、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要符合标准,尤其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两项指标更要严格检查,因为这两项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非常大。 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用砂不能过细,细度模数应在 之间为宜,结构用砂含泥量不要超过 3%。 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 3%,碎石、卵石中超 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 有害物用 第 页 18 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不应超过 2%。 不能使用反应性骨料。 粗骨料如图 图 粗骨料 (1)普通混凝土用粗骨料常可分为碎石与卵石两大类。 随时是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而成、筛分而得的粒径大于 5mm 的岩石颗粒。 乱世是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大于 5mm 的岩石颗粒。 其 碎石 压碎指标 和 卵石的压碎指标 分别 如表 24 和 表 25; 表 24 碎石压碎指标 岩石品种 混凝土强度等级 碎石压碎指标 % 水成岩 C55C40 ≤10 ≤C35 ≤16 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 C55C40 ≤12 ≤C35 ≤20 喷出的火成岩 C55C40 ≤13 ≤C35 ≤30 第 页 19 表 25 卵石的压碎指标 混凝土强度等级 C55C40 ≤C35 压碎指标 ≤12 ≤16 (2)在石子选料方面,要特别注重石子质地、级配、含沙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及最大粒径等进行检查把关。 最好采用 1cm3cm 的碎石,严禁混有煅烧过的石灰石块或白云石块,石粉也不能超标。 水。 不纯净的水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凝结和强度的发展,可能对钢筋特别是预应力钢筋产生腐蚀作用,也可能是混凝土表面出现污斑或影响其耐久性。 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质量合格的拌合用水。 ,采取的水样应具有代表性。 水质实验水样不应少于5L;用于测定水泥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的水样不应少于 3L。 采用水样的容器应无污染;容器应用待采集水样冲洗三次在装罐,并密封待用。 地表水宜在水域中心部位、距水面 100mm 以下采集,并应记载季节、气候、雨量和周围环境的情况。 地下水应在放水冲洗管道后接取,或直接用容器采集;不得将地下水积存于地表后再从水中采集。 再生水应在取水管道终端接取。 ,凡是污水、脏水、臭水等不能饮用的水,使用前应对水质进行化验和抗腐蚀试验,确 定合格后方可用于。 工业废水、PH 值小于 4 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 1%的水,都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 对于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要严格控制。 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超微固体物质 ,提高 体积密度 ,降低气孔率 ,明显增加强度 , 增强流动性。 混凝土外加剂广泛应用于耐火浇铸料及预制件 ,大型铁沟料 ,钢包料 ,透气砖 ,涂抹料等。 对于混凝土外加剂,可以说是量少而意义却很重要,所以像人体中的维生素,外加剂的量多少一定要经过多次的掺量试验来定夺。 随着混凝土制品日益增多的品种和建筑结构复杂化、大型化,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 第 页 20 要 使用正规厂家的产品。 必须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合法性,须有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和质量保证料及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报告。 、试检。 混凝土外加剂应与工程所用水泥全部相适应、相匹配,混凝土性能等有关指标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防止过期失效。 为适应先进的施工工艺的多种要求,应大力推广使用新型的复合型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和易性的确定 混凝土和易性概念 混凝土 的和易性,是指拌合物易于搅拌、运输、浇捣成型,并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一项综合技术性能。 通常用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项内容表示。 流动性 — 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易于产生流动、易于输送和易于充满混凝土模板地性质。 粘聚性 — 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整体均匀一致的能力,粘聚性好可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在输送、浇灌、成型等过程中,不发生分层、离析,即保证硬化后混凝土内部结构均匀。 保水性 — 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水分的能力。 保水性好可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在输 送、成型、及凝结过程中,不发生大的或严重的泌水,既可避免由于泌水产生的大量的连通毛细孔隙,又可避免由于泌水,使水在粗骨料和钢筋下部聚积所造成的界面粘结缺陷。 保水性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较大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大,则保水性和粘聚性越差,反之亦 第 页 21 然,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是指既具有满足施工要求的流动性,又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良好的和易性既要满足施工的要求,同时也是获得质量均匀密实混凝土的基本保证。 楼梯细部构造如图 2. 4 如图 2. 4 楼梯细部构造 图 2. 5 楼梯细部 第 页 22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是要求在较小的振动力作用下,使混凝土产生流动,并在最短是时间内充填满一定形状的模板内,这就要求混凝土必须有良好的流动性,为此当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外界振动动力的作用下要产生较快的流动,必须克服其内在的阻力,拌合物内在阻力主要来自 三 个方面 : ( 1) 骨料间的摩擦力。 骨料间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骨料颗粒表面水泥浆层的厚度,亦水泥浆的数量在混凝土单位体积中的数量。 ( 2) 水泥浆与骨料的摩擦力对整个混凝土产生的粘滞力。 ( 3) 水泥浆的粘聚力对整个混凝土产生的粘滞力。 水泥浆的粘聚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浆的干稀程度,亦即水泥浆的稠度,而水泥浆的稠度又取决于水灰比的大小。 水泥浆用量越多,包裹在骨料颗粒表面的浆层就越厚,润滑作用越好,使骨料间摩擦力减小,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流动,于是流动性就大。 反之则小。 但若水泥浆量过多,这时骨料用量必然减少,就会出现流浆及泌水现象,而且多消耗水泥。 若水泥浆量过少,致使不能填满骨料间的空隙或不够包裹所有骨料表面时,则拌合物会产生崩塌现象,粘聚性变差。 由此可知 ,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用量不能太少,但也不能过多,应以满足拌合物流动性要求为度。 减少拌合用水量,水泥浆变稠,水泥浆的粘聚力增大,使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而流动性变小。 增加用水量则情况相反。 当混凝土加水过少时,即水灰比过低,不仅流动性太小,粘聚性也因混凝土发涩而变差,在一定 施工 条件下难以成型密实。 但若加水过多,水灰比过大,水泥浆 过稀,这时拌合物虽流动性大,但将产生严重的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并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绝不可以单纯以加水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 而应采取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以增加水泥浆量的办法来调整拌合物的流动性。 第 页 23 ,会在混凝土中留下与水占据空间同体积的空洞 因而混凝土生产用水量的大小与混凝土成型后水分蒸发留下空洞大小基本一致的,混凝土空洞是混凝土生产的必然产物,而空洞的多少影响着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外观,从而有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对建筑物的质量与美观至关重要。 以上讨论可以明确,无 论是水泥数量的影响,还是水泥稠度的影响,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决定性因素实际都是水的影响。 ( 1) 水泥特性的影响 水泥的品种、矿物组成以及混合材料的掺加量等因素会影响到需水量,不同的水泥品种达到标准稠度的需水量不同,所以不同品种的水泥制成的拌和物的和易性不同。 普通水泥的混凝土拌和物比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拌和物的和易性好。 此外,水泥细度对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也有影响,提高水泥的细度可以改善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减少泌水、离析现象。 ( 2) 骨料性质的影响 骨料性质指混凝土所用骨 料的品种、级配、颗粒粗细及表面形状等。 在混凝土骨料用量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卵石和河沙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其流动性比碎石和山砂拌制的好。 用级配好的骨料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和水性好,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差,但粘聚性和保水性好。 水灰比较小,则水泥浆干稠,水泥混凝土的拌和物流动性过低。 当水灰比小于某一极限以下时,在一定施工方法下就难以保证密实成型;反之,水灰比较大,水泥浆就稀。 拌和物的流动性虽然较大,但保水性和粘聚性就变差,当水灰比大于某一极限时将产生泌水、离析现象,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 强度。 故水灰比的大小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进行合理选用。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比。 砂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