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基于民生银行的案例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选取财务指标对 8 家上市公司的信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改进方法可行,能帮银行做出更精准的评价。 ( 3)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研究 国内学者特别针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研究还比较空白,主要有:李炅宇与刘伟( 20xx)总结了我国目前主要股份 制商业银行的小企业金融产品及其特色,认为影响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的因素包括企业本身、区域、贷款设计、经济周期、行业等方面,可依据“大数定律”与“价格覆盖风险”两项原则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做出定价。 胡瑞光( 20xx)介绍了美国为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而制定的各方面的政策,认为我国应强化政府法律和政策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并构建完善的小微企业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强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全文框架 全文按逻辑顺序共分六章: 第一章,绪论。 简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整理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论文研究框架,并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它起着纲领性的作用。 第二章,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动态管理模式。 首先界定了信贷风险与小微企业的概念,然后介绍商业银行贷款的一般流程,并详细阐述商业银行如何针对贷前、贷中、贷后的主要环节对小微信贷风险进行动态管理。 第三章,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介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开展情况,并列举了我国目前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产品,然后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对小微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 的成因。 第四章,民生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 详细分析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开展情况,商贷通特色,信贷风险成因与表现形式,总结民生银行业务经验,并探讨其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管理措施。 第五章,民生银行某支行的商圈业务案例。 分析了民生银行在广东的某支行的一个商圈业务,重点研究了其授信方案设计及信贷风险管理。 7 第六章,结论。 再次回顾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得出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五个对策建议,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 1)规范分析。 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动态 管理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为商业银行提供参考。 ( 2)对比分析。 本文多处对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方式、风险、融资需求等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求具有针对性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 3)案例研究。 为了更好地研究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问并总结现阶段小微金融开展经验,本文以民生银行作为案例,一是分析了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业务的开展及信贷风险管理措施,总结其经验,针对其风险管理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二是研究了民生银行广东某支行的一个商圈信贷业务,重点分析了该案例的授信方案设计与信贷风险管理。 增强本文的实 践指导意义。 本文创新 虽然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本文有很多,但具体针对小微金融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空白。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 ( 1)系统地提出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在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过程中需要建立与其经营及风险特征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 本文提出了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动态管理模式,为商业银行提供参考。 ( 2)总结了民生银行开展小微金融的成功实践经验。 我国目前已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例如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华厦银行)在小微金融业务或小贷业务方面取得较好成效,总结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实践经验,无疑可以增强本文的实践指导意义。 ( 3)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本文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五 8 个对策建议:建立专门的小微金融业务部门,构建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加强与外部机构合作,丰富小微金融产品与服务,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定价 机制;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夯实基础。 9 第二章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动态管理模式 现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是由理念、技术和体制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可以根据信贷业务的流程,将其划分为贷前控制、贷中审批和贷后管理三大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如图 1 所示。 每一阶段都要进行相应的调研、分析、审批等活动,并对其他阶段活动产生影响,商业银行必须对这三个阶段进行动态管理,在长期的银企合作关系中还应循环往复地进行管理。 图 1:信贷业务流程 划分这三个阶段,并对各阶段的具体活动进行分析,有利于商业银行控制信贷风险。 本章将根据这三个阶段分析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动态管理模式。 小微企业界定 小微企业概念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 在国外,“微型企业”这一概念已提出多年。 美国本世纪初相继通过《微型企业自力更生法》和《微型企业援助法》,将微型企业定位于由贫困人口参与 经营,员工人数不超过 10 人的企业;菲律宾将微型企业定位于总资产 150 万比索以下,有 1 至 9 名员工的小企业;日本将制造业中员工 20 人以下、服务业中 5受理贷款申请 组织贷前调查 核定授信额度 客户信用评级 申报贷款事项 贷款审查审批 收回本金利息 发放客户贷款 贷后检查管理 贷前控制 贷中审批 贷后管理 10 人以下的企业称为微型企业。 此外,美国习惯将微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统称为小企业( Small Business)。 目前能够查找到的相关本文显示,我国最早提及“微型企业”这一概念的是 1993 年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的吕博,在其《微型企业的发展与国际发展援助》一文中首次介绍了微型企业对于扶贫和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作用。 在 20xx 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微型企业越发引起人们的注意 : 20xx 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有对纳税额 3 万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重庆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将其作为克服经济危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20xx 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度出现了“微型企业”一词,指出“要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工信部也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包含微型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的更详细划分标准,并于 20xx 年 7 月 4 日联合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 改委 、财政部 发布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3,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三个类别,与以往的规定相比,增加了微型企业这一概念。 小微企业界定标准 工信部等四部门于 20xx 年 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明确地从营业收入、从业人员、资产规模三个角度按十六个行业(包括其他行业)确定了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的标准,本文整理如表 1 所示: 3工信部网站, 11 表 1: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行业 中型 小型 微型 营业收入 (万元) 从业人员 (人) 资产规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从业人员 (人) 资产规模 (万元) 或营业收入 (万元) 或从业人员 (人) 或资产规模 (万元) 农林牧渔业 [500, 20xx0) [50, 500) [0,50) 工业 [20xx,40000) [300,1000) [300,20xx) [20,300) [0,300) [0, 20) 建筑业 [6000, 80000) [5000, 80000) [300, 6000) [300, 5000) [0, 300) [0, 300) 批发业 [5000, 40000) [20, 200) [1000, 5000) [5, 20) [0, 100) [0, 5) 零售业 [500, 20xx0) [50, 300) [100, 500) [10, 50) [0, 100) [0, 10) 交通运输业 [3000, 30000) [300,1000) [200, 3000) [20,300) [0, 200) [0, 20) 仓储业 [1000, 30000) [100, 200) [100, 1000) 20, 100) [0, 100) [0, 20) 邮政业 [20xx, 30000) [300, 1000) [100, 20xx) 20, 100) [0, 100) [0, 20) 住宿业 [20xx, 10000) [100, 300) [100, 20xx) [10, 100) [0, 100) [0, 10) 餐饮业 [20xx, 10000) [100, 300) [100, 20xx) [10, 100) [0, 100) [0, 10) 信息传输业 [1000, 100000) [100, 20xx) [100, 1000) [10, 100) [0, 100) [0, 10) 软件和信息 技术服务业 [1000, 10000) [100, 300) [100, 1000) [10, 100) [0, 100) [0, 10) 房地产开发 经营业 [1000, 20xx00) [5000, 10000) [100, 1000) [20xx, 5000) [0, 100) [0, 20xx) 物业 [1000, 50000) [100, 300) [500, 1000) [10, 100) [0, 500) [0, 10) 租赁和商务 服务业 [100, 300) [8000, 20xx0) [10, 100) [100, 8000) [0, 100) [0, 10) [0, 100) 其他 [100, 300) [10, 100) [0, 10) 资料来源:笔者据工信部网站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整理 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界定标准有有助于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的开展。 在此之前,很多信贷管理的学术研究与金融机构的信贷实践操作习惯于使用比较模糊的中小企业的概念,而不是更准确的微型企业、小企业和中型企业的概念。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分类与成因 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信贷资产产生的风险即信贷风险,具体是指债务人信用等级下降或违约及金融市场因子变化而导致信贷资产发生损失甚至银行整体价值下降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关于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可参照新巴塞尔协议关于资产风险的分类标准分成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四大类。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 Credit Risk)是指由于债务人因为经济环境的恶化、经营决策的失败等原因还款能力下降或有意违约而导致银行信贷资产收益变动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信贷风险,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是信贷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同时取决于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前者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后者是道德风险问题 4:一方面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透明,且与大企 业实行严格的层级组织结构和程序化的决策机制不同,小企业以业主个人决策为主,内部制衡机制比较弱,企业信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主个人的信用状况,因此,对于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也相对困难,银行对小微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再加上企业生命周期较短,在短期利益驱动下,不少小微企业诚信意识缺失,存在恶意躲避银行债务、以虚假信息骗取银行贷款的现象;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特征表现为信用积累不足,实物偿债能力缺乏,违约成本较低,容易引起道德风险。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 ( Operational Risk)指由于 商业银行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 4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 397400 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在实践中,操作流程不完善、监控系统不严密、员工道德素质与业务水平不高等原因,都会引发信贷业务操作风险。 因此在小微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除了信贷风险体制的建设外,还应重视团队管理。 目前我国小微金融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商业银行较少有成立专门负责小微金融的部门,即使有成立的专业化程度也不高。 以民生银行为例,虽然有成立小微金融中心,但在业务开展初期仍是“千军万马”、“人人商贷通”,在巨大的小微金融市场前,人力资源数量与专业化程度均显不足 ,如何实现团队的稳定性与专业化是民生银行目前的重要课题。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 Market Risk)是指金融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引起信贷资产损失的风险,按市场产品类型可分为汇率风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