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曲面法优化蓝藻多糖提取工艺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种生态灾难。 如何有效地利用微囊藻资源,使其变废为宝是必须正视的问题,铜绿微囊藻多糖的开发和利用早已成为资源开发的热点。 铜绿微囊藻无论在胞内还 是胞外都能分离得到富含糖醛酸和硫酸基团的酸性多糖,展现出铜绿微囊藻作为蓝藻酸性多糖提取的丰富资源的可贵前景。 本实验旨在研究铜绿微囊藻多糖的提取优化条件,为微囊藻多糖的结构、理化性质研究、分离纯化奠定基础,也为生物活性研究和药理药效研究作铺垫,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为资源整合和利用做出贡献。 、试剂和仪器 铜绿微囊藻,在巢湖采集,经在安徽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冷冻冻融后,成为可利用的藻浆。 ( 1)无水乙醇:上海振业化工有限公司 3 ( 2) 正丁醇:上海申博化工有限公司 (3)三氯甲烷 :国药集 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仪器设备 ( 1)电子天平 :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3) DKS2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 4) TDL5M台式大容量冷冻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 5) 旋转蒸发仪: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6) TD5AWS台式低速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 7)冷冻干燥机:德国 CHRIST生产 ( 9) 冰箱:荣事达 ( 10) 烘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3 方法 蓝藻多糖提取工艺路线 蓝藻藻浆→热水法浸提多糖→ 离心后过滤去残渣→ 收集 上清液→上清液浓缩至 810ml→浓缩液 加 5 倍体积 乙醇沉淀(隔夜沉淀)→离心去上清液留沉淀→沉淀加水后抽干乙醇至溶液 8ml左右→冷冻干燥→粗多糖→称重→计算粗多糖得率 分别测定不同温度,时间,料液比,冻融次数,溶菌酶浓度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分别以不同的温度、水料比、提取时间,冻融次数及溶菌酶浓度做单因素试验 , 考察各单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蓝藻多糖提取的中心组合实验 根据 Box Benhnken 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确定 中心组合试验因素与水平,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 试验因素及水平编码如表 1所示。 具体试验设计方案见表 2。 4 表 1 中心组合设计的因素与水平表 Table1. Variables and levels in the design of the center bination experiment 变量 代码 编码水平 1 0 1 提取温度 /℃ A 40 60 80 提取时间 /h B 3 4 5 料液比 /ml/g C 40 50 60 对提取温度 A、提取时间 B和液料比 C作变换如下: A=(T - 60)/20, B=(t - 4)/1, C=(z - 50)/10, (T、 t、 z 分别为试验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液料比 )。 以 A、 B、 C 为自变量, 以 2次试验所得多糖提取率的平均值为响应值 (R1)。 数据处理 每组实验均设定二个平行实验,结果求平均值,然后运用 Design Expert 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单因素提取对水溶性多糖得率的影响 提取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以 30 mL /g 的料液比,分别于 50、 60、 70、 80、 90 ℃下提取 4 h,并以 95%的乙醇沉淀,醇沉比为 1︰ 5。 结果如图 1, 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多糖的提取率逐渐增加,且增幅明显,当温度增 到 70℃ 左右后增幅变小, 80℃时多糖的提取率最高,之后随着温度的增加,多糖提取率逐渐减小。 这里考虑到蓝藻多糖还有很多后续研究,为了保持多糖结构不被严重破坏,应选择提取温度在 6070℃ 之间为宜。 5 图 1 提取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rate 水料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在 提取 温度为 60 ℃下,分别以 50mL /g 的料液比提取 4h,并以 95%的乙醇沉淀。 结果见图 2, 由图 2 可知,多糖提取率随液料比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这是由于加液量越大则提取出来的多糖越容易溶解,损失就越少,但料液比到达 30ml/g 左右时多糖提取率增幅不大,提取率缓慢增加。 增大液料比虽有利于多糖提取,但会增大后续浓缩的时间与能耗,所以从成本考虑料液比应在 3040mL /g 左右。 图 2 料液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of liquid/solid ratio on yield of polysaccharides 影响 在 提取 温度为 60℃下,以 30mL/g 的料液比进行提取,时间分别为 5 和 6h,并以 95%的乙醇沉淀。 结果见 图 3, 由图 3 可知,多糖提取率随着提取时间的增长,呈现先上升再稳定的总体趋势,在 4 h 左右出现最大值 ,随后增幅不明显。 说明 提取 产物浸出过程与时间密切相关,时间过短,产物溶解不充分,但时间过长,又可能会引起产物结构的变化。 单因素试验的结果显示,提取时间应在 45h 左右。 6 图 3 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Effects of time on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rate EDTA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在提取温度为 60℃ ,料液比为 30mL/g及其它情况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加入 0g、 、 、 、 ,根据实验结果得图 4,加入溶菌酶对多糖得率并没有什么正面促进作用,随着溶菌酶量的增多,多糖提取率反而不断下降。 然而,加入溶菌酶的同时,每组加入同等量的 EDTA,效果就不一样,多糖提取率总体都因为 EDTA的加入而升高,如红色趋势线所示,随着溶菌酶量变多,多糖提取率先增加后慢慢减少,并在溶 菌酶量为 达到最大值。 所以试验中,为保证获得更多的多糖,可以加入适量的溶菌酶和 EDTA来提高产率。 图 4溶菌酶和 EDTA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Effects of lysozyme and EDTA on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rate。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