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粮库锅炉设计计算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附录 ................................................................................................................................ 52 目录 1 第 1章 原始资料 热负荷资料 热负荷种类 蒸 汽 凝结水回收率 % 备注 压力 Mpa 温度 176。 C 耗汽量 t/h 最大 平均 生产热负荷 饱和 55 采暖热负荷 饱和 90 通风热负 荷 饱和 90 生活热负荷 ~0.3 饱和 0 煤质资料 烟煤 III: Car=%,Har=%,Oar=%,Nar=%,Sar=%,Mar=%,Aar=%, Vdaf=%,Q,ar=23180kJ/kg. 水质资料 总硬度 非碳酸盐硬度 碳酸盐硬度 mmol/L 总碱度 PH 值 溶解氧 mg/L 溶解固形物 480 mg/L 夏季最低水温 (查当地资料) 20℃ 冬季最低水温 (查当地资料) 5℃ 供水压力 悬浮物及含油量极微,忽略不计。 哈尔滨粮库锅炉设计计算说明书 2 气象与地质资料 海拔高度 ;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26℃ ;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16℃ ;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 ; 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1822℃ ; 采暖天数 174 天 ;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7℃ ; 年主导风向 SW; 大气压力 冬季 ; 夏季 ; 平均风速 冬季 ; 夏季。 工作班次 三班制全年工作 306 天。 3 第 2章 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热负荷计算 计算热负荷 maxQ = 0K ( 1K 1Q + 2K 2Q + 3K 3Q + 4K 4Q ) ( 21) 式中 0K 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损失系数,取 ; 1K 、 2K 、 3K 、 4K 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分别取 、 ; 1 6 . 9 t / h=0 . 5 ) 1 . 6+1 . 8 1+4 . 2 1+8 . 4( 0 . 8 1 . 2 5=m a x Q 非采暖 9 . 4t / h=0 . 5) 1 . 6+8 . 4( 0 . 8 1 . 25= Q 平均热负荷 采暖平均热负荷 htQtt ttQ wn pjnpj /)26(18 )10(1811   ( 22) 通风平均热负荷 htQtt ttQ wn pjnpj /)20(18 )10(1822   ( 23) 生产平均热负荷 htQpj /  生活平均热负荷 htQpj /  平均热负荷 htQ pj /)(  ( 24) 全年热负荷 采暖全年热负荷 年/ 9 60 tD  ( 25) 通风全年热负荷 年/ 6242 tD  ( 26) 生产全年热负荷 年/ tD  ( 27) 生活全年热负荷 年/ 6244 tD  ( 28) 哈尔滨粮库锅炉设计计算说明书 4 锅炉台数确定原则 根据热负荷计算,锅炉最大热负荷 ,确定锅炉总额定功率为20t/h 可选范围: 2 台 10t/h 蒸汽锅炉 锅炉台数的确定原则 : 锅炉台数应按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功率工作时能满足锅炉最大计算热负荷的原则来确定。 应有较高的热效率,并应使锅炉的热负荷、台数和其 它性能均能有效地适应热负荷变化的需要。 热负荷大小及其发展趋势与选择锅炉容量、台数有极大的关系。 热负荷大者,单台锅炉的容量应较大,如近期内热负荷可能有较大增长,也可选用较大容量的锅炉。 将发展负荷考虑进去,如考虑远期负荷的增长,则可在锅炉的发展端留有安装扩建锅炉的富裕位置或者在总图上留有空地。 锅炉台数应根据热负荷的高度、锅炉的检修和改建时总数不超过 7台。 以生产热负荷为主或常年供热的锅炉房,可以设置一台备用锅炉;以采暖通风和生活热负荷为主的锅炉房一般不设备用锅炉。 参考以上锅炉台数确定原则及热负荷计算结果,平 均热负荷 适合 2 台 10t/h 锅炉使用,在非供暖期可用 1 台,即 1 台锅炉也能维持平均热负荷,故选用 2 台 10t/h 锅炉,无备用炉。 结论:选用 2 台 10t/h 锅炉。 5 锅炉类型的选择 应能满足供热介质参量的要求 ( 1)热水锅炉炉水温的选择由热用户所要求的供暖系统方式决定。 ( 2)为方便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同一锅炉房应采用同一型号、相同热介质的锅炉。 当选用不同锅炉时,不宜超过两种,采暖锅炉房一般宜采用热水锅炉;当有通风热负荷时特别注意对热水温度的要求,可选用蒸汽锅炉。 采暖热水锅炉,当有通风热负荷时特别 注意对热水用交换器或蒸汽锅炉。 采暖热水交换器中的蒸汽由喷射器产生。 采暖热负荷较大的锅炉房且生产用蒸汽压力较低时,可选用高温热水锅炉,用高温热水通过蒸汽发生器来产生蒸汽,也可在同一锅炉房内同时设置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 应能有效地燃烧所采用的燃料 锅炉燃烧方式的选择,应根据采用的煤种和锅炉所适应的煤种范围,综合考虑以下要求; ( 1) 对煤种的适应性好; ( 2) 对负荷的适应性和压力性较好; ( 3) 除烟效果好; ( 4) 劳动强度低。 其它 所采用的锅炉应有较高的热效率和较低的基建投资、运行费用,并能经济而有效地适应热负荷的变化。 鉴于上述情况 ,本设计采用 2 台 重庆锅炉总厂 生产的 AⅢ 型蒸汽锅炉,额定工作压力: ,蒸汽出口温度为 194℃,给水温度 105℃,热空气温度 180℃,排烟温度 180℃,省煤器受热面 2m ,哈尔滨粮库锅炉设计计算说明书 6 空预器受热面 170 2m ,炉排有效面积 12 2m ,锅炉效率 78%,外形尺寸10m。 7 第 3章 燃烧热平衡计算 燃烧过程中烟道各处过量空气系数及各受热面的漏风系数 表 31 烟道各处过量空气系数及各受热面的漏风系数 锅炉受热面 过量空气系数 漏风系数 Δ 入口39。  出口  炉膛 防渣管 0 蒸汽过热器 锅炉管束 省煤器 空气预热器 理论、实际空气量及理论、实际烟气量计算 ( 1)理论空气量 0kV arararark OHSCV )( kgm / )( 3  ( 210) ( 2)三原子气体体积 2ROV kgmSCV ararRO/)()(32  ( 211) ( 3) 2N 的理论体积 02NV kgmNVV arkN / 300 2  ( 212) ( 4) 理论水蒸气体积 02OHV OKararOH VMHV 2  kgm /2 6 1 6 1 2 1 1 3 ( 213) 哈尔滨粮库锅炉设计计算说明书 8 ( 5) 烟气中水蒸气的实际体积 OHV2 kgmVVV kOHOH/)(0 1 6 )139。 (0 1 6 30022    ( 214) ( 6)理论烟气量 0yV kgmVVVV OHNORy / 3000 222  ( 215) ( 7)实际空气量 kV kgmVV kk /1 2 30   ( 216) ( 8)实际烟气量 yV kgmVVV kyy/)()1(0 1 6 300  ( 217) 各受热面烟道中的烟气特性 表 32 各受热面烟道中的烟气特性 名称 符号 单位 计算公式 炉膛与防渣管 蒸汽过热器 锅炉管束 省煤器 空预器 平均过量空气系数 pj — )39。 (21  实际水蒸气容积 OHV2 kgm/3 00 )139。 ( kOH VV   烟气总体积 yV kgm/3 000)139。 ( 222 kOHNRO VVVV    2RO 体积份额 2ROr — yROVV2 OH2 体积份额 OHr2 — yOHVV2 三原子气体体积份额 qr — OHRO rr 22  9 烟气温焓表 见附录。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表 33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表 序号 项 目 符 号 单 位 计算公式或数值来源 数值结果 1 燃料低位发热量 arQ, kgkJ/ 给定 15530 2 冷空气温度 lRt 0C 给定 30 3 冷空气理论比焓 kgkJ/ 5 kk IV 4 排烟温度 pyt ℃ 假定 180 5 排烟比焓 pyI kgkJ/ 按 pyt ,  查烟气焓温表 6 机械不完全燃烧 热损失 4q % 查教材 34 表,取 10~ 15 12 7 化学完全燃烧热 损失 3q % 查《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表 245 选取 8 散热损失 5q % 查教材表 36 选取 9 排烟热损失 2q % 1 0 0)1 0 01( 4,0  qQ II arne t lkpypy  10 锅炉排渣率 hz 查《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表 247 选取 11 灰渣热比焓 kgkJ/ zt 取 600℃ , 查《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表 229 选取 560 12 灰渣物理热损失 6q % ararhzhz Q AI, 13 锅炉总热损失 q % 65432 qqqqq  14 锅炉热效率 gl %  q100 15 过热蒸汽比焓 gqI kgkJ/ 350,  tM P aP ℃查si 图 3156 16 饱和水比焓 bsI kgkJ/ MPaP  查水蒸气表 17 给水比焓 gsI kgkJ/ 105gst ℃ 查表 18 锅炉排污率 pw % 经计算 7 19 锅炉有效利用热 glQ hkJ/ )(10)(1033gsgspwgsgq IID IID   50367100 20 燃料消耗量 B hkg/ argl ,/ 4302 0hzI0lkI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