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宏有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x 年,年单产 5 吨的奶牛价格为 6000 元,到 20xx 年价格上涨到 ~ 万元,严重影响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现在全省奶牛价格已逐步回落到每头 1 万元左右。 而全省鲜奶均价每公 斤达 元~ 元,比去年每公斤提高 元~ 元,农民养牛效益进一步提高。 总体上看,黑龙江省奶牛存栏、鲜奶产量、奶农经济效益,都在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奶源生产与企业生产能力基本匹配,奶源发展逐步由高速增长,转为适度增长,但是奶牛价格、饲养奶牛的效益波动较大。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14 针对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 省将采取四大措施加以解决:大力推进奶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加快良种繁育,充分利用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提高优质冻精覆盖面;结合 “ 科技入户 ” 工程,加大对奶牛饲养者的培训力度,推广科学 饲养技术,降低养牛成本;发展饲草和青贮饲料生产,扩大苜蓿种植面积,促进奶牛饲养方式转变。 黑龙江省还将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品牌、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使全省乳品企业做大做强,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更多知名企业到省内安家落户,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加强市场管理,积极开拓市场,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要。 同时建立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方便的购买渠道。 哈尔滨市奶业发展概况 哈尔滨市奶业认真贯彻《黑龙江省奶业条例》,把大力发展奶业作为发展畜牧业的重 点工作,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全市乳业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奶业发展现状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奶业大市,奶牛存栏、鲜奶产量均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奶牛饲养主要分布在双城市、阿城市、尚志市、 哈尔滨 市北部和哈市郊区,这些地区奶牛存栏量占全市奶牛存栏量的 95%。 20xx 年末,全市奶牛存栏 万头,比 20xx 年同期增长 %,可繁母牛 万头。 奶牛平均单产 吨,鲜奶产量达到 万吨,同比增长 %。 到目前为止,哈尔滨市 奶牛存栏 万头, 实际产奶量在 万吨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15 奶牛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三分之一。 乳品加工企业以双城雀巢、完达山、龙丹、绿乐尔、蒙牛、森永等为龙头的乳品工业群体,鲜奶日加工能力可达到 4000 吨,目前实际日加工能力 20xx 吨,奶业加工规模和技术含量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乳品加工业产值达到 70 多个亿。 奶业发展策略 ( 1) 创造宽松环境,促进乳业发展 几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乳业发展,始终把乳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0xx 年实施奶业振兴工程,为保证奶业健康稳定发展,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哈尔滨市奶牛养殖专项贷款贴息办法》,从财政 资金中每年拿出 20xx 万元用于扶持奶牛户饲养生产贷款贴息。 同时各区、县政府从本地实际出发,也纷纷出台扶持奶牛生产的优惠政策。 极大激发了广大农户、机关干部、其他从业人员养奶牛的积极性,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纷纷进入奶牛养殖业领域。 由于政策到位,部门协作极大地调动起广大干部群众发展奶牛养殖的热情。 ( 2) 以区域化、规模化为重点,加快奶源基地建设 为加快奶源基地建设。 全市以兴建标准化奶牛小区为切入点,促进奶牛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 在小区建设上采取多元化投资渠道,鼓励吸纳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采用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独立建设等方式。 由畜牧部门对新建奶牛小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完善小区的服务功能。 奶牛小区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推动了全市乳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带动奶牛养殖业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迈进,形成了围绕乳品企业,相对稳定的科学化、专业化、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16 集约化奶源基地。 ( 3)实施良种工程,加快高产奶牛群建设 为加快 奶牛良种进程,改变目前哈市奶牛品质差、单产低、效益差的问题,自 20xx 年开始通过农发资金市财政每年拿出 100 万元实施奶牛良种工程,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培育高产奶牛 10 万头单产达到 7吨以上。 一是对奶牛重点区、县(市)配种站点的设备进行配备和更新。 二是以扩大特优级冻精配种为重点,启动实施了高产奶牛核心群建设。 20xx 年由市里统一从北京、上海引进了特优级奶牛冻精 万枚,肉牛冻精 万枚,采取每剂特优质冻精补贴 50%的办法由区县组织统一实施。 目前奶牛采用特级冻精配种的比重由 31%上升到 %。 阿城市、双城市在 奶牛良种工程实施中普遍采用特优级冻精配种。 人工授精覆盖面达到 100%。 并引进部分高档次特优冻精在规模示范场应用。 呼兰康乐奶牛场现存栏奶牛 750 头,几年来一直坚持开展奶牛胚胎移植技术,所选用的胚胎为加拿大引进胚胎,单产 10 吨以上,现已移植 176 枚,产犊 85 头。 ( 4)实施科技兴奶,推进标准化生产 在实施科技兴奶工程上,着重在提高奶户科技水平和改善科技应用条件上,在全面加强奶户培训和规模场、养牛小区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广先进牛舍、饲养、饲料搭配、青贮和青粗饲料种植技术。 使良种、良法、良料成龙配套,以提高 整体生产水平。 ( 5)壮大乳品加工企业,增强奶业发展后劲 全市采取市场运作、政府扶持、龙头牵动等多种办法,逐步形成了乳品加工的合理布局。 目前,全市范围内已建有雀巢、完达山、工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17 大龙丹、森永、绿乐尔等乳品加工企业,一些国内知名企业也相继筹划,进军哈市乳品市场, 使我市乳品加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 6)大力推进青贮和种草工程 青贮和种草是实现种植业增收、奶业增效的重要手段。 现在已逐步被养畜户认识。 目前,哈市大多数规模场户都开始种植利用青贮玉米。 一些新上的规模饲养场、奶 牛小区在筹建的同时,青贮窖、青贮塔也在同时起步。 人工种草、退耕还草、青贮和优质饲料种植的推进步伐加快,全年完成人工种草 万亩,退耕还草 万亩,草原改良 万亩,种植青贮 32 万亩。 ( 7)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围绕奶业生产,在动物防检疫、兽药饲料监管、产品监测以及服务体系建设上,一是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监控体系,通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强对鲜奶和乳制品的质量监测,建设哈尔滨市畜产品检测中心。 二是加强了奶牛两病检疫和奶牛健康普查工作。 全面实行奶牛强制免疫和推行免疫 标识制,对奶牛做到三年净化。 三是强化了乡镇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机构健全、阵地稳定、队伍精干、装备精良、机制活化、功能完善的标准,通过扶持配置防检监相关设备,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 畜禽疫病防治、繁育改良等服务手段进一步提高,为哈市奶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18 五、项目选址 哈尔滨市宏有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座落于阿城区杨树乡民权村广平公路七公里处,交通便利。 场区占地面积 63800 平方米,环境优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 总建筑面积 15000 平方米,其中牛舍 6825 平方米,办公及附属设施 4200 平 方米,奶牛运动场 20xx0 平方米。 设有榨乳设备一套,消毒室、消毒池、更衣消毒室等设施齐全,兽医室、生活区和养牛区完全隔离,严格实行人畜分离,封闭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及防疫制度齐全。 春秋两季全场牛槽消毒 3 次,控制传染病发生。 (附后)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19 六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奶牛品种选择与牛源 在国内外饲养的几个著名的奶牛品种中,由于荷斯坦牛(黑白花奶牛)产奶量高,每生产 1 千克牛奶所需饲料少、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故近年来国内外 饲养头数日益增多,使荷斯坦牛在世界奶牛品种中占90%以上,我国各地 饲养的乳用品种多为中国荷斯坦牛。 该奶牛主要特点是体型高大、产奶量高、性情温顺、适应性较强,易于管理等。 在该项目实施的基础上,逐渐淘汰产奶量低的其它品种,通过 母牛繁殖、产犊、升群, 使 该畜牧场 可保持 存栏 优质 奶牛 1000 头 以上 (其中成年母牛 600 头)的饲养规模。 牛群结构 合理的牛群结构可以保证奶牛 场 有足够的优秀后备牛群,可以保证奶牛连年高产与稳产,同时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按 奶牛存栏头数为 1000 头,其中:成年母牛 600 头,育成母牛 260头, 母犊牛 140 头, 具体牛群结构如下 :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20 牛 群 结 构 表 牛群分类 头数 占牛群 % 成年母牛 600 头 60 育成母牛 260 头 26 母犊牛 140 头 14 合 计 1000 头 100 奶牛 生产工艺流程 第一年 购入母牛 售出公母犊牛 母犊牛 育成牛 第二年 成 母 牛 售出公母犊牛 母犊牛 育成牛 正常年 成 母 牛 母犊牛 育成牛 售出公母犊牛 售出、淘汰成母牛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21 奶牛饲养模式 为保证奶牛高产、健康 , 拟采取集中规范化饲养方式,从省市聘请奶牛专家负责 饲养场 的技术工作,饲养工人主要来自当地农民,可从农村剩余劳动力中选择有文化基础的青年农民经过培训后,择优上 岗工作 ,此外还应聘请高级畜牧师(专家级) 1 人,高级兽医师 1 人,畜牧技术员 2 人,配种员与兽医各 34 人。 负责奶牛饲养的技术工作和技术培训,以及奶牛育种、配种、治疗及防疫工作,制定奶牛饲料配方,组织全年饲料生产、采购、贮藏等工作。 提高牛群质量的综合措施 重视购牛工作,把住购牛关,高标准高质量地组建基础母牛群。 从国外购牛,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系谱与资料要健全;二是无缺欠的奶牛;三是选妊娠的大育成牛或 1— 2 胎的小龄母牛;四是经海关检疫机关检疫确实无病的健康牛。 健全奶牛 饲养 的各种 生产记录。 定期进行个体产奶量及乳脂率的测定与记录;定期进行奶牛体长、体重测量及线形外貌评定;年末对牛群质量进行分析,掌握每头母牛外貌及生产性能上的优缺点。 抓好奶牛配种与育种工作。 设立专人负责全 场 的奶牛配种与育种工作。 根据牛群及个体奶牛的具体情况制订牛群的选配计划。 选择黑龙江省家畜繁育站、北京种公牛站、上海种公牛站的优秀荷斯坦种公牛冷冻液配种。 要做到每头牛系谱清楚,配种优秀,建立健全奶牛育种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22 与生产记录,以期达到牛群品质不断提高。 抓好母牛配种工作。 牛的繁殖技术是保证牛群数量、实施育种 计划、提高牛群品质的关键措施,也是提高产奶量的重要环节。 就产奶、产犊、配种三者顺序看,次序是:配种→产犊→产奶。 不产犊的母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