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沟煤矿高水充填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监测研究观测站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观测资料的矿区,可结合本区域上覆岩层岩性的综合评价系数 P、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确定所需参数。 其中系数 P 取决于覆岩岩性及其厚度,可用下式表示: ni11inimQPm 式中 mi—覆岩 i 分层的法线厚度, m; Qi—覆岩 i 分层岩性评价系数 ,可由表 41 查得;当无实测强度值时, Q0 值可从表 42 查得。 移动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13 表 41 分层岩性评价系数 岩 性 单向抗拉强度( MPa) 岩石名称 初次 采动 Q0 重复采动 Q1 Q2 坚 硬 ≥ 90 80 70 60 很硬的砂岩、石灰岩和粘土页岩、石英矿脉、很硬的铁矿石、致密花岗岩、角闪岩、辉绿岩 硬的石灰岩、硬砂岩、硬大理石、不硬得花岗岩 中 硬 50 40 30 20 > 10 较硬的石灰岩、砂岩和大理石 普通砂岩、铁矿石 砂质页岩、片状砂岩 硬粘土质片岩、不硬的砂岩和石灰岩、软砾岩 软弱 ≤ 10 各种页岩(不坚硬的)、致密泥灰岩,软页岩、很软石灰岩、无烟煤、普通泥灰岩,破碎页岩、烟煤、硬表土 粒质土壤、致密粘土,软砂质粘土、黄土、腐殖土、松散砂层 表 42 初次采动岩层评价系数 Q0 地层时代Q0值岩性 震旦纪寒武纪 奥陶纪 志志留纪 泥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第三纪 第四纪 砂岩 0 ~( ) ~( ) ~( ) ~( ) ~( ) ~( ) ~( ) ~( ) 页岩 泥灰岩 0 ~( ) ~( ) ~( ) ~( ) ~( ) ~( ) ~( ) 砂质 页岩 0 ~( ) ~( ) ~( ) ~( ) ~( ) ~( ) ~( ) 移动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14 表 43 吕沟煤矿覆岩综合评价系数计算表( 0375钻孔) 岩层 序号 岩性 厚度 mi 岩性 评价 系数 qi miQi 岩层 序号 岩性 厚度 mi 岩性 评价 系数 qi miQi 1 黄土 1 103 砂质泥岩 2 砾石 104 粉砂岩 3 细粒砂岩 105 粉砂质泥岩 4 细粒砂岩 106 粉砂岩 5 中粒砂岩 107 细 粒砂岩 6 粉砂岩 108 粉砂岩 7 中粒砂岩 109 粉砂质泥岩 8 粗粒砂岩 110 细粒砂岩 9 中粒砂岩 111 粉砂质泥岩 10 粉砂岩 112 粉砂岩 11 中粒砂岩 113 中粒砂岩 12 细粒砂岩 1 114 粉砂岩 13 粉砂岩 115 泥岩 14 中粒砂岩 116 煤层 1 15 粉砂岩 117 泥岩 16 中粒砂岩 118 粉砂质泥岩 17 粉砂岩 119 中粒砂岩 18 中粒砂岩 120 粉砂质泥岩 19 粉砂岩 2 1 121 粉砂岩 20 细粒砂岩 122 砂质泥岩 21 粉砂岩 123 粉砂岩 22 细粒砂岩 124 硅质泥岩 23 细粒砂岩 125 泥岩 24 粉砂质泥岩 126 煤层 1 25 细粒砂岩 127 粉砂岩 26 粉砂岩 128 炭质泥岩 27 细粒砂岩 129 煤层 1 28 细粒砂岩 130 粉砂质泥岩 29 粉砂岩 131 细粒砂岩 30 粉砂质泥岩 132 粉砂质泥岩 31 中粒砂岩 133 中粒砂岩 32 粉砂质泥岩 134 煤层 1 33 粉砂岩 135 粉砂质泥岩 34 细粒砂岩 136 泥岩 35 中粒砂岩 137 粉砂质泥岩 1 36 细粒砂岩 138 粉砂岩 37 粉砂质泥岩 139 细粒砂岩 38 细粒砂岩 140 粉砂质泥岩 39 中粒砂岩 141 鲕状泥岩 40 砂质泥岩 142 粉砂岩 41 粉砂岩 143 细粒砂岩 移动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15 42 粉砂岩 144 粗粒砂岩 43 细粒砂岩 145 中粒砂岩 44 粉砂质泥岩 146 粉砂质泥岩 45 粉砂岩 1 147 粉砂岩 46 细粒砂岩 148 粉砂质泥岩 47 中粒砂岩 149 鲕状泥岩 48 粗粒砂岩 150 粉砂岩 49 粉砂质泥岩 151 中粒砂岩 50 粗粒砂岩 152 粉砂质泥岩 51 细粒砂岩 153 细粒砂岩 52 粗粒砂岩 154 粉砂质泥岩 2 53 中粒砂岩 155 细粒砂岩 54 粗粒砂岩 156 粉砂质泥岩 55 泥岩 157 细粒砂岩 56 细粒砂岩 158 粉砂质泥岩 57 泥岩 159 泥岩 58 粉砂质泥岩 160 煤层 1 59 泥岩 161 泥岩 60 炭质泥岩 162 粉砂质泥岩 61 粉砂岩 163 泥 岩 62 中粒砂岩 164 煤层 1 63 粉砂质泥岩 165 细粒砂岩 64 中粒砂岩 166 中粒砂岩 65 粉砂质泥岩 167 煤层 1 66 中粒砂岩 168 粉砂质泥岩 67 粉砂质泥岩 169 细粒砂岩 68 细粒砂岩 170 粉砂岩 69 泥岩 171 煤层 1 70 粉砂质泥岩 172 粉砂岩 71 细粒砂岩 173 中粒砂岩 72 泥岩 174 煤层 1 73 泥岩 175 泥岩 74 粉砂质泥岩 176 细粒砂岩 75 粉砂岩 177 泥岩 76 粉砂质泥岩 178 鲕状泥岩 77 细粒砂岩 179 粉砂质泥岩 78 粉砂岩 180 泥岩 79 中粒砂岩 181 粉砂质泥岩 80 粉砂质泥岩 182 粉砂岩 81 粉砂岩 183 粉砂质泥岩 82 粉砂质泥岩 184 紫斑泥岩 83 粉砂岩 185 细粒砂岩 84 粉砂质泥岩 186 粉砂质泥岩 85 粉砂岩 187 粉砂岩 86 细粒砂岩 188 粉砂质泥岩 87 泥岩 189 粉砂岩 移动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16 88 细粒砂岩 190 粉砂质泥岩 89 中粒砂岩 191 粉砂岩 90 砂质泥岩 192 细粒砂岩 91 粉砂质泥岩 193 中粒砂岩 92 粉砂岩 194 粉砂质泥岩 93 中粒砂岩 195 炭质泥岩 94 粉砂质泥岩 196 泥岩 95 粉砂岩 197 鲕状泥岩 96 粉砂质泥岩 198 粉砂质泥岩 97 中粒砂岩 199 泥岩 98 粉砂质泥岩 200 泥岩 99 中粒砂岩 201 鲕状泥岩 100 粉砂岩 202 粉砂岩 101 细粒砂岩 203 细粒砂岩 1 102 中粒砂岩 204 中粒砂岩 注:同一岩性开采深度不同综合评价系数值不同。 表 44 吕沟覆岩综合评价系数计算表( 0394钻孔) 岩层 序号 岩性 厚度 mi 岩性 评价 系数 qi miQi 岩层 序号 岩性 厚度 mi 岩性 评价 系数 qi miQi 1 黄土 1 61 炭 质泥岩 2 中粒砂岩 62 泥岩 3 粉砂岩 63 中粒砂岩 4 中粒砂岩 64 泥岩 5 泥岩 65 粉砂岩 6 中粒砂岩 66 中粒砂岩 7 粗粒砂岩 67 泥岩 8 中粒砂岩 68 粉砂岩 9 泥岩 69 砂质泥岩 10 细粒砂岩 70 粉砂岩 1 11 粉砂岩 71 泥岩 12 中粒砂岩 72 粗粒砂岩 13 泥岩 73 泥岩 14 粉砂岩 74 粉砂岩 15 细粒砂岩 75 泥岩 16 泥岩 76 细粒砂岩 17 中粒砂岩 77 泥岩 18 细粒砂岩 78 粉砂岩 19 泥岩 79 中粒砂岩 20 中粒砂岩 80 粉砂岩 21 粉砂岩 81 泥岩 22 泥岩 82 粉砂岩 23 细粒砂岩 83 细粒砂岩 24 泥岩 84 中粒砂岩 移动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17 25 细粒砂岩 85 泥岩 26 中粒砂岩 86 煤层 1 27 泥岩 87 泥岩 28 细粒砂岩 88 煤层 1 29 粉砂岩 89 砂质泥岩 30 砂质泥岩 90 中粒砂岩 31 细粒砂岩 91 泥岩 32 粉砂岩 92 煤层 1 33 细粒砂岩 93 粉砂岩 34 砂质泥岩 94 泥岩 35 细粒砂岩 95 炭质泥岩 36 砂质泥岩 96 粉砂岩 37 粉砂岩 97 泥岩 38 细粒砂岩 98 中粒砂岩 39 中粒砂岩 99 粉砂岩 40 粗粒砂岩 100 细粒砂岩 41 细粒砂岩 101 粉砂岩 1 42 泥岩 102 泥岩 43 细粒砂岩 103 细粒砂岩 44 泥岩 104 粉砂岩 45 细粒砂岩 105 砂质泥岩 46 泥岩 106 砂岩 47 细粒砂岩 107 泥岩 48 中粒砂岩 108 粉砂岩 49 粉砂岩 109 泥岩 50 泥岩 110 泥岩 51 中粒砂岩 111 细粒砂岩 52 硅质泥岩 112 泥岩 53 细粒砂岩 113 鲕状泥岩 54 粉砂岩 114 泥岩 55 炭质泥岩 115 煤层 1 56 泥岩 116 粉砂岩 57 细粒砂岩 117 泥岩 58 粉砂岩 1 118 煤层 1 59 细粒砂岩 119 泥岩 60 泥岩 120 炭质泥岩 注:同一岩性开采深度不同综合评价系数值不同。吕沟煤矿高水充填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监测研究观测站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高工效。 三、各工序的协调措施 开工前,组织各专业施工小组进行图纸审阅、答疑及技术交底。 对各专业施工小组进行施工内容、范围的细化。 布置施工任务和工期要求。 各小组工长每天提供当天工作量完成情况和第二天工作安排。 每三天开一次工作协调会,由各小组工长提出需要解决和其它专业协调的问题,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负责落实。 各施工小组工长负责协调现场各工序之间的协调问题,并及时通报。 第六章 冬
全监护人;李伟冬 16. 参加人员;巴特尔、李伟冬、鲁策、甑壮壮、张猛、王天元 三、 安全方案 办理工作票证。 1 联系树脂分厂乙炔工段进行断料。 1 联系仪电分厂进行断电。 1 进行取样动火分析。 1 检修前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1 参与人员必 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必须穿防砸鞋。 1 需要吊装必须检查起吊钢丝绳和卸扣等用具的安全可靠性; 1 多人做业时必须做到统一指挥,防止发生事故 1
;供方还应提供法定检测部门出具的、在有效 期限内的型式检验报告和出厂检验报告,并出具产品合格证 ; 3) 预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 4) 进入冬施工后, 现场的 预拌 砂浆 设备 拌 应采取 有效的 保温措施 ; 5) 砂浆拌和料的温度及施工面的温度不应低于 5~C; 6) 湿拌砂浆可掺入混凝土防冻剂,其掺量应经试验配确定 ; 7) 袋装干拌砂浆在施工现场储存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s; ω —— 泥沙沉速, m/s。 沉沙池容积按下式计算: V=φ Ws/n 式中: V—— 沉沙池容积, m3; φ —— 沉沙池效率,取为 75%; Ws—— 进入沉沙池总泥沙量, m3; n—— 沉沙池清除次数。 南 安市 20xx年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实施方案 2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17 则泥沙淤积深 Hs=V/s 泥沙有效沉降设计净水深 Hρ 按以下公式计算: Hρ =Lω /(
沟底和回填土认可的条件下 , 方可逐层 夯 实。 管道铺设 严格遵照《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J8585 》的安装要求进行各级管道铺 设。 ⑴ 管材 遵循标准 A、 管材应符合《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J8585 》和《硬聚氯乙烯管材》的 要求。 B、我 方有义务将进场材料的相关资料、技术参数通报甲方 ,请甲方验收后再施工。 ⑵ 粘接管连接 A、 粘接前 ① 必须采用厂家推荐的或随管进场的粘接剂。
当然, 用这种向量 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时可以减少辅助线,但选用何种基向量是很有讲究的, 选用的基底向量不同 , 解法也会 有所 不同。 当然还存在一种可能,如果能 找到一个直角坐标系,把平面图形上的点都用坐标表示,那么几何问题 就可以直接 转变成了纯代数的问题。 所以说,向量法往往可以巧妙的解决一些看似很麻烦的平面几何问题。 运用向量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点:即转换与运算。 何谓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