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煤集团麻家梁主立井井筒掘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可靠 F23 正 北端 NE0176。 ~ 15176。 E 70 55 8000 可靠 F33 正 NE16176。 SE 70 40 4300 可靠 F35 正 NW18176。 NE 70 25 1500 可靠 F36 正 NE2176。 NW 70 20 960 参考 F37 正 NE42176。 NW 70 15 900 参考 F43 正 NE11176。 NW 70 20 850 参考 F44 正 NE3176。 NW 70 17 1100 可靠 F45 正 NE6176。 NW 70 20 750 参考 F48 正 NE7176。 SE 70 20 1240 参考 F49 正 NE30176。 SE 70 15 1000 参考 F21 正 NE45176。 SE 70 30 1800 参考 F201 正 NE45176。 NW 70 45 1700 基本可靠 本溪组含煤 2 层( 1 13),煤层总厚 ,含煤系数 %,不含可采煤层。 井田可采煤层有 9 11 号共 8 层煤。 其中 4 号和 9 号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其储量分别约占本区总储量的 30%和 55%,其余为局部可采煤层。 区内无煤层出露,均为新生界松散层覆盖。 特征 ① 3 号煤层 3 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部,上距 2 号煤层约 13m,下距 4 号煤层约 18m。 厚度 0~ ,平均 ,含 0~ 1 层夹矸,夹矸中煤第一建设公司 同煤集团麻家梁 主立井 井筒掘砌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4 岩性为泥岩,厚度 以下,一般位于煤层的中下部。 顶板以泥岩为主,底板以泥岩、高岭质泥岩为主。 煤层层位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井田内仅 25 线附近可采,其余均不可采。 ② 4 号煤层 4 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是本区主采煤层之一,下距 5 号煤层约 5~ 10m。 厚度 ~ ,平均 ,可采系数 100%。 结构复杂,含 0~ 9 层夹矸,夹矸岩性以 泥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为主,也有高岭质泥岩及粉砂岩,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在 以下,个别点夹矸大于最低可采厚度,夹矸层位不稳定。 顶板以泥岩及砂岩为主,底板以泥岩、高岭质泥岩为主。 煤层层位稳定,厚度有一定变化,属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 煤厚总体呈南厚,中部及北部较薄的变化,其中 29 线以北存在一个北东向的厚度变薄带,变薄带内煤厚小于 4m, 4 号煤层由北向南变厚, 35 线以南即是 4 号煤系发育最好的地区,总体形态为顶平、低不平的厚煤层。 4 号煤层结构复杂,夹矸层数、层位及厚度变化较大,以含2~ 3 层夹矸的情况多见。 ③ 5 号煤层 5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顶部,下距 6 号煤层约 8m。 厚度 0~,平均 ,可采系数 67%,含 0~ 2 层夹矸,多为一层,夹矸一般位于煤层中部,厚度 以下,岩性较细,为泥岩、炭质泥岩及高岭质泥岩。 顶板岩性以泥岩为主,底板岩性以砂岩和砂质泥岩为主。 煤层层位基本稳定,厚度变化较大,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煤层的发育方向呈南北向,可采区和不可采区相间分布,在可采区范围内,煤厚由中间向四周变薄。 ④ 6 号煤层 中煤第一建设公司 同煤集团麻家梁 主立井 井筒掘砌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5 6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下部,下距 8 号煤层平均间距为 25m,厚度 0~ ,平均 ,可采系数 46%,含 0~ 3 层夹矸,一般不含夹矸或仅含一层,夹矸岩性较粗,为粉砂岩、细砂岩及泥岩,厚度 左右,夹矸多位于煤层中下部。 顶板岩性以泥岩为主,底板以粉砂岩为主。 煤层层位基本稳定,厚度变化较大,北南有分叉现象,下分叉形成 6 下煤层,分叉区内 6 号煤层不可采,6 号煤层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煤厚总体呈北厚南薄的变化,可采区和不可采区呈穿插分布。 分叉区上下分煤层厚度大都在可采厚度之下。 ⑤ 8 号煤层 8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下距 9 号煤层的平均间距为 13m。 厚度 0~ ,平均 ,可采系数 65%,含 0~ 4 层夹矸,一般为 2 层,厚度 左右,岩性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其中以下部的一层夹矸比较稳定,顶底板岩性均以泥岩为主。 煤层层位稳定,厚度有一定的变化,属全区基本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⑥ 92 号煤层 92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是 9 号煤层的分叉层,下距 9 号煤层 ~ 10m 左右,厚度 ~ ,平均 ,含 0~ 6层夹矸,厚度 左右,岩性以高岭质泥岩、泥岩为主,顶板以细砂岩、泥岩为主,底板以泥岩为主。 92 号煤层仅分叉区内见到,其余地方均与 9 号煤层合并, 92 号分叉区内煤厚比较 稳定,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⑦ 9 号煤层 9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本区主采煤层之一,下距 10 号煤层约 2~ 5m。 厚度 ~ ,平均 ,可采系数 100%。 含 2~ 11 层夹矸,一般 3~ 5 层,岩性以泥岩、炭质泥岩及高岭质泥岩为主,夹矸厚度变化较大,多在 以下。 顶板岩性以泥岩、砂岩为主,底板以泥岩为主。 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因局部地中煤第一建设公司 同煤集团麻家梁 主立井 井筒掘砌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6 方分叉有一定的变化,但规律性强,故 9 号煤层属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 煤厚除分叉区小于 10m 外,其余地方煤厚皆大于 10m,其中北部及东南部( 35 线附近)较厚。 9 号煤 层以含 3~ 5 层夹矸的居多,且下部多于上部。 ⑧ 11 号煤层 11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 厚度 0~ ,平均 ,可采系数 46%。 含 0~ 4 层夹矸,一般 1~ 2 层,夹矸厚度多在 左右,岩性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夹矸多位于煤层的中上部和下部,以中上部的一层较为稳定,在局部地带,下部夹矸大于最低可采厚度。 顶板以泥灰岩及泥岩为主,底板以泥岩及砂岩为主。 煤层层位比较稳定,厚度有一定的变化,属全区基本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表 2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 层 厚度( m) 平均 间距 (m) 夹矸 层数 结构特征 容重 ( t/m3) 顶板岩性 底板岩性 稳定性 最小~最大 平均 3 0~ 18 0~ 1 简单 泥岩 泥岩、高岭质泥岩 4 ~ 0~ 9 复杂 泥岩、砂岩 泥岩、高岭质泥岩 稳定 5~ 10 5 0~ 0~ 2 简单 泥岩 砂岩、砂质泥岩 不稳定 6 0~ 0~ 3 简单 泥岩 粉砂岩 不稳定 25 8 0~ 0~ 4 简单 泥岩 泥岩 不稳定 13 92 ~ 0~ 6 复杂 细砂岩、泥岩 泥岩 9 ~ 2~ 11 复杂 泥岩、砂岩 泥岩 稳定 11 0~ 0~ 4 较简单 泥灰岩、泥岩 泥岩、砂岩 不稳定 中煤第一建设公司 同煤集团麻家梁 主立井 井筒掘砌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7 水文地质 情况 麻家梁井田位于神头岩溶泉域水文地质单元区内。 依据岩性、富水性以及地质时代的差异,井田划分 6 个 含水层和 2 个隔水层。 ( 1)含水层与隔水层 ①含水层 本区 6 个含水层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 O1) 区内无钻孔揭露,邻近区仅有三个钻孔不完全揭露。 岩性主要为白云质灰岩、石灰岩及白云岩。 以溶隙、溶洞为主要岩溶形态。 富水性强,为一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 ( O2m) 3510 号孔揭露奥灰厚度最大为 ,相当于上马家沟组( O2s)和下马家沟组( O2x)上部地层,岩性以灰色、浅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细~隐晶质石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夹薄层状泥质灰岩及角砾状石灰岩。 顶板埋深 ~ 左右。 构成整个井田含煤地层的基底。 岩溶裂隙发育,以溶隙、溶孔为主要岩溶形态。 岩溶裂隙的发育具有垂向分带性,平面上也有一定的分区性。 中奥陶系上部分为三个含水段,各含水段中岩溶裂隙的发育强弱不等,富水性极不均一。 据朔南矿区资料分析:下含水段富水性比上含水段要强,而上含水段又比中含水段强些。 本组水位标高 1059~ 1062m。 水质类型 HCO3Ca178。 Mg 型水,矿化度 ~。 上含水段与中含水段距煤层较近,对煤层开采的影响较大。 由于其富水性一般较弱,部分区域可作为相 对隔水层段,从而减轻了对煤层开采的影响,但奥灰水仍是影响下部煤层开采的主要威胁。 ( C3t) 中煤第一建设公司 同煤集团麻家梁 主立井 井筒掘砌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8 厚度为 ~ ,平均。 岩性主要为细~中粒砂岩,成份以石曲、长石为主。 9 号煤层上部发育一层较稳定的砂岩,局部构成 9 号煤层的直接顶板,裂隙发育一般,富水性弱。 单位涌水量 ,水位标高 +,水质类型为HCO3Na 型水,矿化度 ~ ,为一裂隙承压弱含水组。 ( P1s) 厚度为 ~ ,平均。 其中以位于 4 号煤层上下的 K K4 砂岩比较稳定,厚度较大,岩性主要为细~粗粒砂岩及砂砾岩,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分选中等,硅泥质胶结, K5 砂岩在局部构成对 4 号煤层的直接顶板。 其它砂体厚度变化大,层位多不稳定,裂隙发育一般,富水性弱。 单位涌水量,水位标高 +,水质类型为 HCO3Na 型水,矿化度 ~ ,为一裂隙承压弱含水组。 上述两含水组在煤层开采时将向矿井直接充水,但由于富水性弱,补给条件较差,含水体较为封闭,故对煤层开采无较大影响。 、下部孔隙含水层 厚度 ~ ,平均 ,埋深 ~。 全区分布,构成基岩直接盖层,此组分为三个含水段: 上含水段:厚 ~ ,含水层段平均厚。 发育稳定。 岩性为细~粗砂及砂砾石组成,分选中~差。 单位涌水量 ,水位标高 +,水质类型 HCO3Na178。 Ca型水,矿化度。 中含水段:厚 0~ ,含水层段总厚 0~ ,平均,发育较稳定。 岩性以细、中 砂为主,分选中~差。 单位涌水量 ,水位标高 +,水质类型 HCO3Mg178。 Na及 HCO3178。 ClCa178。 Na 型水,矿化度 ~。 中煤第一建设公司 同煤集团麻家梁 主立井 井筒掘砌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9 下含水段:厚 0~ ,含水层段总厚 0~ ,平均,发育不稳定,以细、中砂为主,夹少量砾石层,分选差,其底部有一层发育不稳定的粘土、亚粘土层,厚 0~。 新生界中下部抽水试验孔 3510 揭露 3 个含水段,单位涌水量,水位标高 +,水质类型。 厚 ~ ,平均厚。 岩性为细~粗砂、砂砾石层及砂土、粘土、亚粘土组成,全区分布。 富水性强~中等,为一孔隙潜水含水组。 ②隔水层 ( C2b) 本组即本溪组地层,厚度 ~ ,平均。 埋深 ~ ,岩性以泥岩、砂岩为主,夹煤线和泥灰岩,底部发育不稳定铁矿层。 ( P2s+P1x) 厚度 0~ ,平均。 岩性以泥岩为主,砂岩次之,并夹砂质泥岩、 砂砾岩和铝土岩。 裂隙不甚发育,富水性很弱,是一相对隔水组,隔水性能良好。 ( 2)断层的水文地质特征 本区断层发育,断层带岩石裂隙较发育,岩芯破碎,胶结松散,固结程度较低,含有较多泥质成份,受断层影响,邻近岩层裂隙发育,岩芯破碎。 ( 3)地下水动态及井田水文地质类型 ①地下水 井田及附近有 4 个奥灰岩溶裂隙水长期观测孔, 1 个新生界孔隙承压水长期观测孔。 其水位支态为: : 中煤第一建设公司 同煤集团麻家梁 主立井 井筒掘砌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0 、西、北三面,向沙楞河南一线汇集。 本区水位标高 +~ ,水力坡度较缓,一般为 %左右。 高相差 8~ 5m,两组之间水力联系较差。 ,一般不存在水力联系,其补给主要来自侧向上,尽管有补给下部含水组的条件,但由于粘土等隔水层段的隔水作用,可能补给范围,补给量较小,所以其迳流、排泄条件较差。 大气降水影响地下水的总体动趋势。 ②井田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本井田褶皱较简单,断裂比较发育,状况也较差,但断裂构造,皆为高角度正断层,从而破坏了隔水层的完整性。 较厚的新生界地层覆盖于基岩之 上。 特别是东部煤层隐伏露头线附近,新生界中、下部孔隙含水组直接覆盖其上,对煤层开采有一定影响。 含煤地层内,两个裂隙含水层的富水性虽弱,单位涌水量均小于,但含水层较厚,分布面积广,水头压力较高,矿床开采后,含水组获得补给的能力会增强,形成较为稳定的充水水源。 本溪隔水层隔水笥能优良,但其厚度变化较大,加之奥灰岩溶裂隙水水头压力较高,富水性强,单位涌水量 .1~ , 31192号孔简易抽水单位涌水量。 因此,底部奥灰水对煤层,特别是对 11 号、 9 号煤层的开采将有一定影响。 综上 所述,本区水文地质勘查类型 9号煤层至 11号煤层应为三类、第二亚类Ⅱ型;其余煤层为二类Ⅰ~Ⅱ型。 ( 4)充水因素分析 ①直接充水含水层 0 主。同煤集团麻家梁主立井井筒掘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水,节约用水的原则,结合灌区用水情况渠系配套工程实施后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实现灌面 2042亩。 计算灌区水平年用水单位需水量见下表。 同盟水库灌区各月需水量表 单位:万 m3 1 2 3 4 5 6 7 8 9 定额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合计 频率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署 m3/亩 P=75% 田 土 P=50% 田 土 同盟水库有效库容
式升降脚手架属于大型建筑施工设备,它与所有设备一样,需要定期维修保养,其保养的好坏程序直接影响着架子的提升情况和升降脚手架的使用寿命,必须按照制度严格执行。 每次升 降作业五层或间隔一个月,需检查所有扣件是否有松动,机构联结是否可靠,翔云 施工新技术 专项施工方案 导轨式升降脚手架 15 并填写定期检查表。 ,损坏应立即更换。 ,螺纹定期润滑(每周一次)。 ,防水。 链条定期抹防锈油(每月一次)
构建工具构建核心本体: 1)领域术语抽取。 确定领域类型,从特定领域深网查询接口表单中对领域术语进行抽取。 2)领域概念抽取。 领域核心本体要求领域概念必须是语义明确的,所以需要用领域内最通用的语义来描述该类术语。 3)概念间层次关系获取。 捕获术语间的语义关系,例如同义( Synonymy)关系、继承( IS- A)关系、包含( partof)关系等。 4)领域本体精炼。
⑤ 减速机安全保护装置灵敏、可靠 ⑥ 减速机电机的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值 ⑦ 皮带跑偏 皮带机起动以后,随时观察皮带机各装置的运行状态。 电气装置送电后应无异常现象,各仪表和声光信号齐全,清晰正确。 各电缆、电气装置运行正常,操动机构操动准确可靠,反应灵敏。 适时检测电机及轴承的温升,温升不得超过 70℃(室外气温按25℃计),一旦超出,应立即停车分析处理。 各组件运转应平稳
,对场馆使用实行合理分割,实现课程、训练、比赛和有偿开放同步发展。 张晓波、李俭 [3]的《四川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效益现状的研究》 中,通过调查揭示了目前四川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认为四川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已开始从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场馆功能也开始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从无偿向有偿服务转变。 多数高校已不同程度地重视了体育场馆的经营开发工作,并取得了经济效益。
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熟知本人应尽的安全职责义务和应承担的责任。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加强文明施工,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 在开工前,由总公司安全部门、项目安全负责人、项目组安全员和班组兼职安全员对全体职工进行一次安全教育,贯彻安全操作规程,学习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和“十项”安全技术措施,并针对本工程特点,对各工 种进行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