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临电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续长度 接户线截面 (mm2) (m) 铜 线 铝 线 架空或沿墙敷设 10~25 ≤10 表 接户线间及邻近线路间的距离 接户线架设方式 接户线档距 (m) 接户线线间距离 (mm) 架空敷设 ≤25 150 25 200 沿墙敷 设 ≤6 100 6 150 架空接户线与广瓣电话线交叉时的距离 (m) 接户线在上部 .600 接户线在下部, 300 架 9 或沿墙敷设的接户线军线和相线文叉时的距离 (mm) 100 架空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 采用熔断器做短路保护时,其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明敷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的 倍。 采用断路器做短路保护时,其瞬动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应小于线路末端单相短路电流。 架空线路必须有过载保护。 采用熔断器或断路器做过载保护时,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 体额定电流或断路长延时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的 倍。 7 .2 电缆线路 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 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绿/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 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 N 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 PE 线,严禁混用。 电缆截面的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 条 3 敦的规定,根据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偏移确定。 7. 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 蚀。 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电缆类型应根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选择。 埋地敷设宜选用铠装电缆;当选用无铠装电缆时,应能防水、防腐。 架空敷设宜选用无铠装电缆。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 ,井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 50mm 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 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 高到地下 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 倍。 埋地电 缆与其附近外电电缆和管沟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 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 1m。 埋地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敷设高度应符合本规范第 节架空线路敷设高度的要求,但沿墙壁敷设时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 架空电缆严禁沿脚手架、树木或其他设施敷设。 7, 在建工程内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电缆埋 地引入,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 电缆垂直敷设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 电缆水平 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 装饰装修工程或其他特殊阶段,应补充编制单项施工用电方案。 电源线可沿墙角、地面敷设,但应采取防机械损伤和电火措施。 电缆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保护电器与电缆的选配应符合本规范第 要求。 7 .3 室内配线 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 室内配线应根据配线类型采用瓷 瓶绝缘槽、穿管或钢索敷设。 短路保护和过载 [7 条和 条 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配线必须穿管敷设,管口和管接头应密封;当采用金属管敷设时,金属管必须做等电位连接 .必须与 PE线相连接。 室内非埋地明敷主干线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 架空进户线的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过墙处应穿管保护,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 ,并应采取防雨措施。 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或电缆的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或线路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铜线截面不应小于 ,铝线截面不应小于。 钢索配线的吊架间距不宜大于 12m。 采用瓷夹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不应小于35mm,瓷夹间距不应大于 800xinu 采用瓷瓶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不应小于 lOOmm,瓷瓶间距不应大于 ;采用护套绝缘导线或电缆时,可直接敷设于钢索上。 室内配线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电器与绝缘导线、电缆的选配应符合本规范第 条和 条要求。 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路,其短路保护熔断器的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干穿管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沉量的 倍。 8 配电箱 一、设置原则 三级设置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照明配电和动力配电分设。 分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装设满足: ( 1)、干燥、通风、常温; ( 2)、无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液体等介质; ( 3)、无外力撞击和强烈振动; ( 4)、无液体浸溅; ( 5)、无热源烘烤; ( 6)、防雨、防尘; ( 7)、周围空间应保证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和通道。 二、配电箱的选择: 配电箱采用规定的标准箱。 三、配电箱的安装: 配电箱固定在坚实、稳定的支架上, 安装牢固,不得歪斜。 导线进出口处加强绝缘,安装高度:配电箱中心距地 ~。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不得倾斜晃动;箱体不得竖放、侧放、平放于地面。 四、配电箱内所有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件均应作可靠的保护接零,保护零线采用绿黄双色线,并通过专用接线端子板,箱内的连接导线采用绝缘良好的绝缘导线。 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导电部分。 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 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 15MA 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电器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通过 PE 线端子板与 PE线做电气连接,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必须通过采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 配电箱应在箱门上明晰标注其编号、名称、用并作回路标志。 送电时操作合闸顺序:总配电箱 — 分配箱 — 开并箱。 停电时,分闸顺序:开关箱 — 分配电箱 — 总配电箱。 所有配电箱门均应配锁,设专人负责管理,操作和监护。 停止施工工作后,应将全部动力配电箱断电上锁。 对开关箱操作须按规程执行。 检查时间:每天巡视,上下午各一次,维修周期一周。 更换熔断器必须匹配。 配电箱的围栏、防护棚的金属部分均与配电箱的 PE 端子排可靠连接。 施工现场应符合 “ 一 箱、一机、一闸、一保护 ” 原则。 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9 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 安 全用电措施 接地与接零 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线中,必须采取 TNS 接零保护系统(即三相五线制)。 ①、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或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②、保护零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单独敷设,不作它用,保护零线 PE 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 ③、保护零线必须在配电室(或 总配电箱)配电线路至二级箱处均做作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④、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其中,架空敷设间距不大于 12 米时,采用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 10 mm 2,采用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 16 mm 2;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为截面不小于 股铜线; ⑤、电气设备的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框架、部件、管道、轨道、金属操作台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金属门等均应用保护接零; ⑥、供电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接工作接地电阻值应小于 4 欧姆, 保护零线重复接地电阻值应小于 10 欧姆。 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作保护接地。 配置漏电保护器 a、施工现场的配电箱(配电室)和开关箱至少配置两级漏电保护器; b、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的选用应与动力设备的容量大小、相数等实际情况相适应、相配合,如三相电动机则应选用参数匹配的三相三线的漏电保护器;照明用电必须与动力用电分开,照明应选用单相二线的漏电保护器。 开关箱按三级设置,即总配电箱 — 分配电箱 — 开关箱,开关箱距离机具不能超过三米,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实行三级 漏电开关保护,各级漏电开关的额定电流、额定动作电流、额定动作时间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保护总干线的漏电开关(即总配电箱的漏电开关),其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 250mA,动作时间在 内。 保护分干线的漏电开关(即分配电箱内的漏电开关),其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 150mA,动作时间在 内。 保护额定电流或负荷计算电流大于 30A 的单台设备的漏电开关,其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设备的额定电流或负荷计算电流的 %,动作时间在 内。 运行中发现漏电开关跳闸,必须检查该漏电开关所保护的线路或设备 绝 缘情况,在确实排除故障后才允许再合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