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食品产业园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易生化 可生化 难生化 不易生化 由前述确定的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 BOD5/CODcr=属易生化污水。 污水处理方案 根据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确定的进水水质以及所要达到的出水水质要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工程的主要污染物处理率必须达到: ECODcr ≥80% EBOD5 ≥% ESS ≥90% ENH3N ≥% ETN ≥50% ETP ≥% 从国内外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来看, A/O工艺、氧化沟工艺、 SBR工艺等诸多工艺不仅具有去除有机污染物功能,而且还具有不同的除磷脱氮效果。 又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要求, 11 “ 日处理能力在 1010 4m3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可选用氧化沟法、 SBR法、水解好氧法、 AB法和生物滤池法等技术,也可选用常规活性污泥法 ”。 本工程方案设计结合本项目所要求的处理程度及规模,选择以下二种工艺方案作为比较方案,即: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 艺( CASS工艺) ( 1)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①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类型。 它把连续循环式反应池作为生化反应器,混合液在其中连续循环流动。 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的混合液传递水平流速,从而使搅动的混合液在氧化沟内循环流动。 氧化沟工艺可以不设初沉池。 由于氧化沟的泥龄通常较长,剩余污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氧稳定,污泥不再需要进行厌氧消化处理,从而简化了污泥处理的流程。 从氧化沟的水流特性看,即具备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的特点,也具有推流式反应器的特点。 污水通常在封闭的沟渠中 循环流动多次,并且曝气装置在沟中布置的特点使氧化沟中溶解氧呈现分区变化。 氧化沟中的溶解氧浓度在远离曝气装置的某一点会接近于零,使氧化沟中某一段会出现缺氧区,这样在氧化沟内溶解氧、有机物和氨氮浓度剃度十分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絮凝和生物脱氮。 氧化沟曝气设备大多采用倒伞型表曝机、转碟、转刷等机械曝气机。 本工程采用改良型氧化沟与其它工艺进行比较。 12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的优点主要有: 处理流程简单,构筑物少,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少建初沉池、污泥消化系统。 处理效果好而且稳定,操作灵活方便,不仅可以去除 BOD SS等污染物,而且还具有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取得除磷脱氮效果。 可实现硝化液的自行回流,节省了污水厂的动力消耗。 对高浓度污水有很大的稀释作用,能承受水量、水质的冲击负荷,对不易降解的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污泥相对稳定,由于泥龄较长,污泥在好氧条件下趋于稳定,可以不另建污泥消化处理系统。 选择合适的曝气设备,不需设大型的鼓风机房,可以减少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氧化沟工艺的缺点主要有: 由于沟深较浅,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基建投资较大。 一般来说,该工艺耗电量相对较大。 13 进水 出水 回流污泥 污泥泵房 剩余污泥 脱水机房 泥饼外运 氧化沟工艺流程 ②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 CASS工艺)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是 SBR工艺的一种变形,该工艺将可变容积活性污泥法过程和生物选择器原理进行有机结合。 SBR 即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在 1914 年开始开发, 70 年代初出现于美国。 随着曝气器设备、自控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发展出多种变形工艺,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即为其中一种。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是在一个或多个平行运行、且反应容积可变的池子中,完成生物降解和泥水分离过程。 因此在该工艺中无需设置单独的沉淀池。 在这一系统中,活性污泥法按照 “ 曝气 — 非曝气 ”阶段不断重复进行。 在曝气阶段主要完成生物降解过程,在非曝气阶段虽然也有部分生物作用,但主要是完成泥水分离过程。 因此,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系统无需设置 二沉池,可以省去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曝气池和二沉池之间的连接管道。 完成泥水分离后,利用滗水器排出每一粗 格 栅 进 水 泵 房 改良型 氧 化 沟 细 格 栅 旋流沉砂池 消 毒 渠 沉 淀 池 14 操作循环中的处理出水。 根据活性污泥实际增殖情况,在每一处理循环的最后阶段(滗水阶段)自动排出剩余污泥。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可以深度去除有机物、通过同时硝化 /反硝化过程去除大量的氮,同时完成生物除磷过程,其出水中氮和磷的浓度是很低的。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主要优点: 工艺流程简单,布置紧凑,运行灵活,处理效果好,可在不增加大量投资的条件下,实现深度除磷脱氮的目的。 工程投资较低。 因无需设置初沉池及二沉池, 混凝土用量和土建投资较低,系统机械设备投资较低。 整个工艺系统的操作完全自动化,维护费用及人员费用能降到最低。 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能力强。 通过调节循环时间和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即可适应实际进水负荷的变化。 占地面积较少。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主要缺点: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部分设备的闲置率较高。 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要求高。 对污水处理厂操作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整个工艺流程的水头损失浪费较大。 15 鼓风机房 进水 出水 剩余污泥 贮泥池 脱水机房 泥饼外运 CASS 工艺流程 根据以上论述,二种工艺各有优缺点,均可以满足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程度要求。 工艺方案的经济比较 为了便于从所提出的二个工艺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分别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综合分析,其结果详见表 2 22。 粗 格 栅 进水泵房 生 物 池 细 格 栅 旋流沉砂池 消 毒 渠 16 表 21 污水方案技术参数及主要设备比较表 序号 构筑物 氧化沟工艺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 1 粗格栅 构筑物: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池 1 座 LBH=89 m 设 备: 回转式机械粗格栅 1 台 B=1200 ㎜ b=20 ㎜ 皮带输送机 1 台 B=300 ㎜ 栅渣压实机 1 台 Q=5m3/h 方形闸门 2 台 bh= 600600 2 进水泵房 构筑物: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池 1 座 LBH=68 m 设 备: 潜水排污泵 3 台( 2 用 1备) Q=290 L/S H=14 m N=75 KW 起吊设备 1 套 构筑物: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池 1座 LBH=68 m 设 备: 潜水排污泵 3台 ( 2用 1 备) Q=290 L/S H= m N=75 KW 3 细格栅 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池 1 座 LBH=8 m 设 备: 回转式固液分离机 1 台 B=1250 ㎜ b=5㎜ 螺旋输送压实一体机 1 台 B=300 ㎜ 插板闸门 2 台 bh=13501200 插板闸门 2 台 bh=700 1200 4 旋流沉砂池 构筑物:钢筋混凝土圆形池 2 座 φ3650 ㎜ H=3730 ㎜ 设 备: 旋转叶轮 1 套 除砂设备(含空压机) 1 套 砂水分离器 1 台 插板闸门 2 台 bh=7501100 插板闸门 2 台 bh=15001100 17 污水方案技术参数及主要设备比较表 序号 构筑物 氧化沟工艺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 5 选择池 构筑物:半 地下式钢筋混凝土池 1座共 3格 LBH=126 (水深) 设 备: 潜水搅拌器 3 台 N= KW 构筑物: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池 1座共 4格 LBH=726m (水深) 设 备: 潜水搅拌器 6台 N= KW 6 生物池 构筑物: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池 1座 LBH= m (水深) 参 数: 设计温度: 12℃ 污 泥 龄: SRT=15d 污泥负荷: kg BOD5/kg MLSS 固体浓度: 4 g/l 产 泥 率: kgMLSS/kgBOD5 停留时间: h 总 池 容: 11500 m3 设 备: 倒伞曝气机 2 台(其中两台变频) 总功率 528 KW 潜水推进器 4 台 N= KW 内回流控制门 1 座 构筑物: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池 1座共 4格 LBH= 72366 m (水深) 参 数: 设计温度: 12℃ 污 泥 龄: SRT=15d 污泥负荷: kg BOD5/kg MLSS 固体浓度: 4 g/l 产 泥 率: kgMLSS/kgBOD5 停留时间: 15 h(包括沉淀段时间) 总 池 容: 15000 m3 设 备: 盘式曝气器 5200 个 回流污泥泵 5台(其中两台冷备) Q=174 L/S H=2 m N=11 KW 剩余污泥泵 5台(其中 两台冷备) Q=18 L/S H=6 m N=3 KW 滗水器 4台 滗水量: 18m3/min 功 率: KW 7 二沉池 构筑物:钢筋混凝土圆形池 1座 φ40 m H= m 设 备: 双周边传动刮吸泥机 1套 N= KW 18 污水方案技术参数及主要设备比较表 序号 构筑物 氧化沟工艺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 8 消毒渠道 构筑物;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1座 LBH=10 m 设 备: 紫外灯模块组 2套共 6块 起吊设备 1套 构筑物;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1 座 LBH=10 m 设 备: 紫外灯模块组 2 套共 6 块 起吊设备 1 套 9 鼓风机房 建筑物:地面式砖混结构 1座 LBH=21126 m 设 备: 离心鼓 风机 3台( 2用 1备) Q=35 m3/min H=7 m N=75 KW 10 污泥泵站 构筑物;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1座 m H= m 设 备: 回流污泥泵 3台( 2用 1 备) Q=290 L/S H= 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