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焦化装置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放在支架上。 如果不能立即咬合,用手来转动轴在两个方向上用力,沿转子轴来放置轴承盖直到完全紧固在支架上为止。 f、需拆卸止推轴承时,要注意止推轴承锁定螺母的固定销与各自的槽口咬合情况。 D 止推轴承端窜动量检查 止推轴承窜动量是转子从一端到另一端轴向的实际位移,在止推轴承和支撑 轴承完全装好时,进行此项检查。 具体做法: a、在压缩机机壳上放置千分表,如果可以放在入口段。 b、让千分表触头与转子端部接触,把转子从一端移动过来,并在此位置上将千 分表调定为零。 c、将转子移到另一端,千分表上读出的值就是止推轴承的端部窜量。 注:端部窜动量是不应超过间隙表上的最大值,若发现此值较高,最好重复此项操作,移动转子时要小心,避免弄错千分表读数。 端部窜动量由止推轴承外侧的调整片的厚度来确定,该垫片在压缩机首次安装时进行调整,只要更换止推瓦块或其他部件时,需要重新调整。 、 转子、 迷宫密封和隔板 A 拆卸:对压缩机内部件进行检查。 a、根据前面所述,拆卸止推轴承、支撑轴承的两个顶半部分。 b、拆卸联轴器隔套。 (注意联轴器螺栓不要掉落进护罩回油管路中) c、拆去与上半机壳相连的全部管线。 d、在下半机壳上拧上四个导杆,使上半机壳吊起时避免碰坏迷宫密封。 e、拆去机壳中分面上的螺栓及定位销。 f、将吊起几毫米,因安装时中分面上涂抹密封胶已经干燥,所以才拆卸时可能困难,一定要注意不要碰坏中分面。 g、吊起上半机壳放在四根硬木支架上,在选择地点时要考虑到作业空间,以便将机壳翻转进行检修。 (以螺 栓将上半隔板和迷宫密封固定一起吊起) h、准备两个同样高度、具有“ V”型槽口的硬木支架,以便把转子轴径放到上面,两个“ V”型槽口要用毛毡或其它软材料垫上。 i、用两根包有胶皮或塑料的钢丝绳系在轴颈和密封之间的两处轴上来吊转子,将转子从下半机壳内吊起时要尽量保持水平,注意不要损坏迷宫密封,并小心的放置在上述支架上。 B 转子及隔板的除垢和检验 a、牢固粘在叶轮和隔板上的赃物。 首先用适当的稀释剂、石油精、三氯乙烯等进行处理,然后使用能够接触到叶轮通道和 扩压器等内件的不同尺寸的金属刷来除掉赃物,由于某些稀释剂有毒 性和易燃性,因此在露天或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这项工作为好。 b、如有生锈的转子部件就用诸如除氧剂进行处理:在生锈区域大时,应把部件、浸在除氧剂池内,否则可用刷子沾除氧剂刷或喷洒除氧剂。 清洗之后将部件涂上保护油,如果部件需放在室外,即使带有顶棚也要盖上雨布防止沙子、雨水的危害。 d、除非隔板滑动范围过大或有损坏,否则最好不要拆卸隔板。 e、轻敲迷宫密封片来检查其是否损坏,建议检查明显碰扁的密封片密封间隙注意 : 应将转子看作是一个单件,除推力环可拆卸之外,不应卸下任何部件,如果由于裂纹、裂口和金属材料脱落面造成转 子部件损坏,应将转子运回制造厂进行必要地修理和做动平衡。 f、要检验叶轮的情况,尤其是流道内是否有锈蚀的现象。 g、检查止推盘和轴承及油密封配合的轴颈部分是否有划痕,只能用非常细的磨 石去划痕。 C 检查迷宫密封 a、使用测隙规检查。 b、合适地装好下半轴承,重将转子装入下半机壳内。 c、对转子进行定心,要使叶轮出口流道中心与扩压器入口流道中心重合。 d、用测隙规测量迷宫密封和转子之间的间隙,对每个迷宫密封取两个值 (转子两侧各取一个 )并相加,然后将其结果与直径间隙表的有关值比较。 注意 : 表 中给定的值是总直径间隙。 检查装在隔板的迷宫密封的间隙,需要从槽内拆出密封环并将其重装在下半隔板槽内。 D 使用铅丝检查。 a、从下半机壳内拆卸转子。 b、将几根铅丝横向地放在迷宫密封下半环中间,用凡士林固定铅丝。 c、将转子放回原位,要注意定心。 注意 : 转子放在轴承上之后不要轴向滑动,否则铅丝会受损。 d、在转子顶部,在上半机壳迷宫密封配合的地方,按 b)点指出那样,放几根铅丝。 e、组装上半轴承和上半机壳。 f、用定位销钉将两半机壳定位,然后从机壳中间开始把紧法兰螺栓,向两端交借进行把紧。 g、重新打开机壳并吊出转子,拆出在迷宫密封和有关部件之间自由间隙压成形的铅丝。 h、用螺旋千分尺测量铅丝被压扁的部分,然后记录读数值。 i、把同一迷宫密封上、下间隙值加起来,将结果与每一迷宫密封的直径间隙表中的值比较。 对于间隙符合规定值,但密封环有轻微倒刃或凹陷的密封,可用钳工修复,使其恢复原状。 注 :假如所取的值高于允许间隙时, (正常运转的压缩机的间隙 ),可根据下列章节中的程序更换密封。 、 更换迷宫密封 一般,迷宫密封环分两半提供的 (较大的压缩机则分四半 ),间隙已调好, 因此不需要再调整。 可按下列程序拆出和更换密封 : a、用小于半环横剖面的锤子或铜棒打击半环的一侧,使环转动,将环取出,首次敲打须轻些,以防受力大变形造成拆卸困难。 b、首次敲打后,半环仍不滑动时,可将润滑液 (铣油 )放进环座内,浸渍几小时。 注意 : 不准用任何工具敲打密封体配合面。 c、拆出半环,用稀释剂和刮刀仔细清理环座,并用压缩空气吹净。 d、将新的半环装在该座内,注意不要装错位置,如果半环不能很好配合,请不要施加强力,要在有明显受力痕迹的地方刮掉金属,进行调节。 e、如果半环产生弯曲变形,而不 能很好配合时,可将其倒扣在平台上轻敲顶部,以增加弯曲半径。 为了减少弯曲半径,则需敲打一端。 f、新换上的迷宫密封半环应打上与换掉的半环相同 (也与半机壳或半隔板相同 )的号码。 注 :在上半隔板组的半密封环水平中分面上装上固定环用螺钉把紧。 因此在组装之前要将新换的半环与换掉的半环划同样的窝,以使用固定环压紧。 、 组装 a、必要时用刮刀清理两半机壳的配合面,但不要刮掉金属材料,当两个配合带密封槽时,要认真对密封槽进行清洗,而后涂上密封胶。 b、检验两个半机壳隔板间和进、出口管 (朝下时 )里面是否 遗留有工具,抹布或其它异物。 c、仔细用压缩空气吹净各组装部件。 d、压缩机即将投入使用时,除掉转子的保护油,在下半轴承的合金表面上浇上润滑油,然后将转子放在轴承上。 e、使转子与下半机壳对中采取止推盘和轴承支撑面间的距离。 根据有关章节的说明,检验转子的轴向位移,并记录下来。 f、吊装上半机壳时,上半密封结合面要装平,为避免上半密封碰坏,所以要沿着下机壳上的四个导杆装。 g、把凡士林油涂到双头螺栓螺纹上,然后把紧螺母,先从机壳中间把紧,然后向两端交替进行。 i、组装联轴节护罩时,要确保排油管内无 异物,膜片联轴器要按其制造厂的安装说明先安装好。 、 安装在压缩机上的调节装置和仪表的拆装 (仪表专业操作) 附图 水平剖分机壳螺栓紧固示意图 束紧水平剖分机壳应从中间开始 (MCL 型 )应按 4 个螺栓为一组进行,先紧一侧而后紧中心线的另一侧 (如图所示 )。 上述束紧应分两步进行 : 用扭矩扳手的 60%的额定扭力初步束紧。 用 100%的额定扭力最后束紧。 检查时至少应检查 10%的螺栓束紧情况,当扭矩比公称扭矩少 5%或大于 10%时,甚至仅有一个螺栓,也要检查全部螺栓,并按额定值把紧。 拆卸时,同样按上述组装顺序进行 、质量标准 A 联轴器及其拆装质量标准 a、轮毂与轴配合表面粗糙度。 轴孔接触面积,对于圆柱形的,≦ 70%,圆锥形的≦ 80%。 b、轮盘或轮毂的径向跳动允差。 c、轮毂与轴为过盈配合。 ⑴对于键固定的孔与轴的安装采用油浴(或烘箱)整体加热半联轴节的方法。 加热温度不得超过 230℃。 ⑵对于液压(无键)固定的孔与轴的安装采用专用液压设备工具,安装 /拆卸时操作压力见表 2。 表 2 [kgf/cm2] 类别 液压泵 号 过程压力 2MCL457 拆卸时 推力油泵 初始压力 42 (先建立 ) 过程压力 42 (自然保持 ) 扩张油泵 初始压力 1500 过程压力 渐增至放松 (≯ 1750) 安装时 推力油泵 初始压力 42 (先建立 ) 过程压力 按 14递增至 扩张油泵 初始压力 490~ 630 过程压力 渐增 (不得超 1750) d、联轴节轴向联接参数见表 3 表 3 [mm] 膜片型( 2MCL457) 两联轴节法兰面间距(设计值) ~ 635 调整垫厚度 e、联轴节对中找正标准 热态找正标准:平行偏置误差和角偏置误差均为。 B 轴承安装质量标准 a、轴承的任何部位均不得有裂纹,脱壳夹渣,腐蚀等缺陷。 径向轴瓦瓦衬不得有轴向沟槽, b、摩擦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c、推力瓦块、瓦块对瓦块的厚度允差。 d、轴承及其辅助密封间隙见表 图 2。 表 5 [mm] 数 项 值 目 名 称 2MCL457 压缩机 透平 止推间隙 C ~ ~ 径向轴承间隙 a ~ ~ 油封间隙 b ~ ~ 油档间隙 d ~ ~ 止推油封间隙 e ~ e、止推盘(套)内孔与轴为间隙配合,间隙为 ~。 D 机械密封安 装质量标准 VH307 截留式衬套密封安装质量标准。 a、拆下的“ O”环都应换成高质量的新环。 b、任何密封零件不得有裂纹,破损等缺陷。 c、有关零件的安装配合间隙见图 3。 d、测量 y(或 x)时,转子的轴向位置必须已经处于设定的位置,密封组装到压缩机两端后,转子的总串量不小于。 361B9 干气、机械密封密闭要求见图 4。 E 级间密封质量标准 a、迷宫密封件不得有裂纹,破损及严重腐蚀等缺陷。 坚固件不得有松动。 b、级间各部位密封间隙见表 6。 表 6: [mm] 间隙 2MCL457 压缩机 透 平 平衡鼓 ~ 轮口环 ~ 轮轮毂(衬套) ~ 透平迷宫(轴封) ~ 表 6 中的间隙值为设计值,运行后可使用到 倍,均为直径间隙。 F 试车与验收 试车前的准备 a、检查检修记录,确认其正确性。 润滑油、封油全面运行正常。 c、驱动机单机运行正常,旋转方向正确。 d、复查机组对中,安装联轴器。 f、仪表灵活好用,指示正确。 g、逐步做好仪表的防喘振控制试验和机组起动条件、报警停机、润滑油和封油系统自启动的自保联锁试验。 h、对机组进行盘车,应无卡涩摩擦及异常声响。 试车 a、按操作规程起动机组,当机组达到额定转数后,检查确认,轴承温度,振动等指标。 b、做好试车记录 、汽轮机部分 在检修过程中,应进行预防性的缺陷检验,以及早发现、消除隐患,防止出现故障。 对内、外缸等汽轮机部件拆卸后视其情况进行以下检验。 目视检查: —— 在良好光照情况下,用肉眼或光学仪器进行表面形态观查。 —— 用显微镜进行 检查,以确定损坏的性质。 —— 用内窥镜检查,与照相机或摄像机配合检查哪些不易接触到的零件表面,如调节汽阀阀座,冷却器管子内壁的检查。 —— 检测零件表面粗糙度。 表面裂纹检验: —— 渗透探伤 —— 超声波探伤 超声波探伤 尺寸及形状测量 : —— 测量长度等尺寸,用以检测松弛、椭圆度等 —— 测量径向跳动,用于检测转子的变形等。 —— 零部件实际形状的检测,如检查弯曲角度、法兰的平行度等。 检修时的检验范围及注意事项 停机前,应得到机组在不同功率运行数据的记录。 停机时测定惰走时间,冷却过程特性,之后,测量汽轮机与被驱动 机的对中,在拆卸设备之前,作下述检查: 联轴器部套及窜动量 半联轴器中的积垢 联轴套筒的轴向相对位置 转子与轴承座及外缸的对中 汽缸与支座的相对位置 转子相对于汽缸的轴向定位尺寸 拆出推力轴承后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在起吊上缸时,要检查核实全部中分面螺栓已松开,且已配好导柱。 拆卸时,对重要部件应通过作标记或备忘录(包括草图或照片)事先作好记录,为以后复原作好准备。 打开设备时,对任何磨损和积垢情况要特别注意,如在密封面表面发现泄漏痕迹,那就必须对配合面进行检查,用着色,压铅方法或塞尺检查平面度和张口。 叶片上积 垢的部位要作准确记录,并对积垢取样进行化验分析,以判定其成份,据此,确定在何种状态(运转或停机)用哪种方法(蒸汽冲洗或化学清洗)清除积垢。 对由外来硬质颗粒杂质造成的损伤,除检查蒸汽滤网等部件外,应指定蒸汽系统清洁度指标。 目视查看轴承、轴颈及油封环的损伤情况。 对汽封体或围带上的沟槽作仔细检查,它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汽轮机起动和运行期间转子的运转状态,它提示转子和汽缸可能偏斜、变形,通过分析可得出需要的间隙和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