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鲁艺学院旧址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形成了以歌舞娱乐场所为主,音像放映出租、桌台球、艺术培训、艺术品经销等为辅的文化市场格局。 现有歌舞厅 62 家,桌台球厅 16 家,音像零售出租41 家,录像放映出租 45 家,图书批发 25 家,加上打字复印、工艺美术品加工、销售等,全市各类文化经营单位、摊点近 800 家,个体及社会投资达 3780 多万元,安排就业 3800 多人,年上缴税费 600 多万元。 其中个体私营经 济占了很大比重,成为延安文化市场发展的主力军。 艺术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80 年代中期,延安创建了延安鲁迅艺术学校( 1990 年前称 “陕西省艺术学校延安分校 ”),是延安唯一的一所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 多年来,为延安各条战线培养和输送了上百名艺术专业人才,为延安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1996 年,学校扩大招生 60 名,群文、舞蹈专业各 30 名。 创业中的延安鲁迅艺术学校时刻牢记毛主席当年为 “鲁艺 ”题写的 “紧张、严肃、刻苦、虚心 ”的校训,从严治校,科学办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省内 外享有一定知名度。 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杨尚昆曾为学校题词,来校视察,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艰苦奋斗,革命圣地延安的文化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谱写了新时期贫困地区发展文化事业的光辉一页。 迈入新的世纪,跨上新的征程,延安的文化事业正如日之中天,蓬勃发展,阔步向前。 在这种经济文化背景下,鲁艺旧址改造、重振鲁艺雄风十分必要。 第四章 延安市旅游 项目市场分析研究 22 4. 1 综合状况 旅游业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重点产业之一, 也是陕西省和西安市的支柱产业。 延安市作为革命圣地和 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目前已形成“两圣两黄”(即革命圣地延安、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圣地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旅游景区和景点。 据统计, 20xx 年延安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万 人 次, 20xx 年 万 人 次, 20xx 年 万 人 次, 20xx 年 万 人 次, 20xx 年 万 人 次, 20xx 年突破 400 万 人 次。 典型旅游项目 以宝塔山为例, 20xx 年接待 万人次, 20xx 年 万人次,20xx 年 61 万人次, 20xx 年 万人次, 20xx 年 85 万人次, 20xx年 70 多万人次。 由此预计,延安红色旅游项目发展前景很大。 项目市场情况分析及预测 需求分析 总体分析 按每年 4 月至 10 月接待人次占全国的 80%以上, 11 月至次年 3月接待人次占全年比重的 20%左右。 随着国家大力实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可以预测以后接待国内外游客的人数将会不断增加。 所以鲁艺学院旧址改造十分必要,发展前景十分美好。 项目自身优势分析 ( 1) 政府对项目的关注 由于本项目的改造对延安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政府给予了特殊的关注。 ( 2) 通过市 场 调 研 及前期工作,已累计大量潜在客户。 通过项目大量 的前期相关工作及有关市场调查,延安市很多居民对项目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其中包括政府公务人员、学校等事业人员、企业高层及管理人员、个体经营者等等。 目前,本项目已积累大量潜在客户。 鲁艺学院 20xx20xx 年游客分析预测如下: 序号 年份 游客数量预测值 (人) 1 20xx 0 2 20xx 0 3 20xx 500000 4 20xx 450000 5 20xx 450000 6 20xx 495000 7 20xx 544500 8 20xx 598950 9 20xx 658845 10 20xx 724729 供给分析 市场供给 从市场供给来看,红色旅游项目的发展态势良好,其中,重要因24 素为价格定位、意义定位。 而营销打造技巧也对项目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项目自身优势 ( 1) 顺应国家红色旅游政策导向 ( 2) 项目意义优势 门票价格分析预测 市场价格 通过对延安市红色旅游项目的调查 ,发现红色旅游项目的市场价格定位一般在 30 元左右,故以此为依据,确定鲁艺学院旧址门票价格。 项目门票价格分析预测 通过大量分析论证及市场比较法的运用。 本项目意 义重要,品质优秀,故 项目价格定位为 30 元 ,实际测算中近期采用这一价格,几年后采用考虑经济增长因素后的价格。 市场分析综述 通过对延安市场基本项目的需求分析、供给分析、销售价格分析,项目在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前提下,操作空间大,风险小或基本无风险。 第五章 工程方案内容分析与论证 旧址 价值 从 1935 年 10 月到 1948 年 3 月, 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 延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地,是艰苦奋 斗、勤俭节约延安精神的发源地。 1982 年,国务院又将延安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随着全国重点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教育示范基地的开放,近年来的海内外人士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的人数日趋增多,每年均有近百万人到此参观,这使得延安革命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弘扬。 延安城区现共有革命旧址 130 处,素有“革命博物馆城”之称,1962 年国务院公布延安革命旧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 年 11 月 桥儿沟革命 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延安革命遗址。 桥儿沟不仅是鲁艺学 院旧址,也是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旧址。 作为鲁迅艺术学院旧址,在这里曾经产生了 “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兄妹开荒”等等一些至今仍然有着深远意义的文艺作品,他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也始终将被后人记取。 工程建设内容分析 桥儿沟革命旧址 二期建设 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 1. 旧址 二期建设工程 内居民及厂房的整体搬迁工程。 2. 延安时期文学艺术展览馆工程。 26 3. 景区 二期建设工程 主干道及其他步道工程。 4. 景区 二期建设工程 绿化 及防火工程。 5. 景区 二期建设工程 展览馆门前 广场工程。 搬迁工程遵循的原则 ( 1)严格执行中、省级 地方颁布的城市建设拆迁管理法规、政策,确保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 2)坚持积极稳妥、妥善安置、区别对待的原则,积极合理的安排好居民安置及厂房搬迁。 ( 3)及时、足额兑付搬迁、拆迁补偿安置费用。 景区主干道及其他步道工程 道路工程设计原则 ( 1)行车干道必须满足旅游景点交通的规划要求,旅游步道应充分考虑方便有人接近景区景点和观瞻的要求。 ( 2) 道路设计应结合现状道路。 ( 3)在道路及旅游步道设计中要考虑雨水收集系统及排放设施。 景区绿化及防火工程 景区绿化及防火工程设计原 则 ( 1)设计的绿化树木、草中应以适应黄土高原生长的为准。 ( 2)林木滴灌及防火应按一套系统考虑,即在干旱使系统发挥补水功能,在发生火灾时发挥灭火作用。 展览馆门前 广场工程 广场工程设计原则 : ( 1)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形成新的观景场所,提高观瞻性品位和广场的功能。 ( 2)设计应致力解决好现有交通“瓶颈”问题,避免旅游高峰期给城市交通造成压力。 ( 3)广场设计充分考虑使用当地建筑材料,降低工程成本。 28 第六章 项目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条件 地形地貌 延安市 位于陕北高原中部,地形以黄土梁状丘陵为主,相对高度60200 米左右。 气象条件 项目所在地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冷热干湿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特点是:春季多风,夏季暖热,秋季富雨,冬季干旱。 交通条件 作为旅游资源,延安现有通往北京、西安、太原的民航班机,铁路方面神 延线、西 延 铁路全线贯通,公路方面昼夜均有班车直达西安、黄陵、铜川、榆林等及沿线各地,近年来,延安客运业得到长足发展,运输能力荷载较强。 基础设施条件 桥儿沟革命 旧 址位于延安桥儿沟内,各类基础设施配套条件较好,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第七章 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本着发扬鲁艺精神、弘扬鲁艺文化,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纳入“红色旅游”线路的 目的 ,对鲁迅艺术学院进行 旧址改造 , 规划 的原则为 : 尊重历史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体现人文精神原则 继承弘扬其精髓 原则 以此为指导 ,保证与一期已维修旧址风貌相协调 ,改善遗 留旧 址区内环境,增加 延安时期文化艺术( 鲁艺 艺 术 )展览 馆,以及体现 延安时期 的文化艺术休闲区,来达到教育后人,传承鲁艺精神的目的。 项目功能设计 方案一说明: 现状见附图: 由 南向北依次为: 工作人员住房、办公用房、 文学系、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 并且形成五个院落。 为了更好的保护遗址并改善其环境,特对五个院落进行规划,在不失原有风貌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 建筑 1)、在入口西侧处设置公共厕所,方便市民以及参观者的使用。 2)、在 A 区增加售票室、遗址保护区工作人员办公室,导游接待室等,在对遗址的保护的同时增加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0 3)、在遗址保护区 D 区内增加鲁迅艺术学院陈列馆。 为了更好与周边建 筑相融合,在朝向上遵从当地的建筑肌理,在建筑立面方面采用陕北窑洞的建筑符号,建筑色彩上以灰色调为主,配有土黄的点缀。 交通 遗址保护区内以步行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通过道路到达各遗址建筑。 道路设计为青砖铺地,保留原有的风貌,并与建筑色彩相协调。 景观绿化 因为当地气候影响,水资源的紧张,所以不能铺设大面积的草地来进行绿化。 在景观方面: A、 B、 C、 D 区为了保持原有鲁艺的风貌,在景观上不做过多的装饰,素土夯实,青砖铺路,并配有灌木、乔木进行绿化,尽量改善小环境。 A 区为入口广场,首先以三个宽敞的 大台阶作为广场的序幕。 登上台阶后的依地势栽植的三棵树逐步引导人们登上第二部序曲,又是三个宽大的台阶,进一步深化强调鲁艺的精神,使人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三个台阶后的大门,由六根柱子组成,庄重雄伟,引人进入宽敞的广场。 广场种新图案为四块大的褐色铺地,中间有八块导向铺地。 像征鲁艺学院容四面八方之知识,纳四面八方之人才,旨在强调在当时社会条件下鲁艺学院的博大胸怀。 中心图案两侧各有六块小的碎花图案,寓意鲁艺精神源远流长。 广场四周已 16 棵树包围,树木高大 雄壮,栽植成行成列,寓意鲁艺的办学及求学精神一丝不苟、积极向上。 宽敞的广场收缩于旧址的 B 区,增加了整个旧址的韵律感和节奏感、美感。 旧址收缩有序的将人们引入到主题当中。 B、 C、 D 三个区为旧址的主体,内部已学校格局布置,中间加以绿化,中间以“学”与“教”的思想贯穿始终,在恢复原貌的基础上,使人们强烈的感受到鲁艺思想仍存在于每个角落,仍感染每个人。 E 区为鲁迅艺术学院文化艺术休闲区,旨在通过景观、绿化,表现出鲁艺文化的深刻内涵,并达到教育后人的目的。 环形道路加小径形成路网,道路将 E 区分割为几块大小不等的区域,各分区将通过石碑来纪念曾经再鲁艺战斗过的艺术家,并通过雕塑等艺术手法 ,再现当时鲁艺学员创作时的场景。 枯山水的手法应用,并将其设置与 E区中心,其主旨就是想通过水的柔来体现艺术的精髓,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不仅仅 是通过战斗来解放人民,同时也通过文艺作品来感染人,教化人,刚柔并济,达到 教育人民 的目的。 鉴于延安缺水,所以采用砂石造景,这种环境的营造能给人一种,清、静、雅、寂的感觉,表现出当时人们对解放全中国的渴望,对人民翻身当家作主殷切希望,同时 也表现出当时在鲁艺搞创作 时 ,文学家、艺术家的一种 积极向上的 心态,正确的引导广大的百姓 、 给社会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他们肩负的革命使命。 整体上 E区通过虚实结合来烘托鲁迅艺术学院的人文精神,使参观者在对众多艺术家缅怀、敬仰的同时,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并教育人民将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继续发扬下去。 32 A 区和 B、 C、 D 区、及 E 区,三个各有侧重,各有特色,逐步将鲁艺精神一步步展开,并将这种精神一步步地沁入到每个人的心脾,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上达到改造鲁艺的目的。 方案二说明: 方案二布局大体与方案一相同,只有入口广场有差异,入口广场也是以三个大踏步 作为整个设计的序曲,内部主要以青砖铺地为主,显得简单自然,内部布置两个方形的规则花坛点缀,体现着无规则不成方圆的思 想。 具体布局详见附图 项目建设模式 建议建设模式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同时聘请工程监理公司,有效地进行项目工期、成本、质量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