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家村林业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33 生态风险 ........................................................................................................................................ 33 评价结论 .................................................................................................................................................. 34 1 第一章 总 论 项目名称 康家村林业苗木繁育基地 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主管单位 大通县林业局 项目 建设地点 青海省大通县长宁镇康家村 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及电话 贺庭录 电话: 13519767650 项目科技支撑单位 青海大通县林业局 项目实施单位 青海省大通县长宁镇康家村贺庭录 项目属性 新建 2 建设目标及建设宗旨 以科技为先导、市 场为导向, 坚持利用当地优势,栽培当地种苗,为当地造林提供优质苗木的建设目标, 建设一个规模发展、体现农村林业发展先进水平、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物质基础的种苗基地。 在推动当地林产业发展 、落实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的同时,为当地的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和水源涵养林 、重点公益林 建设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提供种苗保障。 项目建成后以 按照建设 规模性 的产业体系的要求 ,将完成 200 亩 的种苗繁育基地,主要培育青海云杉、油松、樟子松、祁连园柏、河北杨、新疆杨、青杨栽培 ,在此基础上 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 为大通地区乃至整个青海省提 供具有优良特性的绿化苗木。 项目区范围 青海省大通县长宁镇 项目建设的关键技术 根据黄土地区的自然特点和造林科技推广的具体需要,本项目应用《青海省育苗技术规程 DB63/T2991998》 、《青海林业实用技术》。 根据当前种苗市场所紧缺的青海云杉、油松、樟子松、青杨、新疆杨、河北杨、祁连园柏进行栽培,缓解我县干旱地区造林工程苗木品种单一问题,加快水土流 3 失的治理步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项目建设内容及其规模 基础设施建设:修建苗木快繁节能温室 2 处,基地管护房及 仓库 220 平方米。 苗木生产:基地总建设面积为 200 亩,主要为青海云杉大苗培育区 25 亩;油松大苗培育区 25 亩;樟子松大苗培育区 50 亩;新疆杨培育区 25 亩;青杨培育区 25 亩;河北杨培育区 25 亩;祁连园柏播种区 10 亩;祁连园柏大苗培育区15 亩。 设备购置:拖拉机 1 套(包括犁、坐床机、旋耕机等),运输车辆 1 台。 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一年,即 20xx 年 项目总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项目投资 ,申请林业贴息贷款投资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0%,自筹 145 万元 ,占项目总 投资的30%。 项目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对缓解大通县及周边地区造林工程苗木 4 品种单一问题、 提高土地利用率 、坚持引用当地苗木、提高造林成活率, 加快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1)销售收入 苗木培育 3 年 — 4 年后,各类苗木可以出圃, 60 多万大苗按现在市场价进行销售,每年计划出圃 10 万株( -)针叶树种,每株 30 元计算,年销售收入 300 万元;每年计划出圃落叶乔木 20 万株,每株按 10 元计算,年销售收入 200 万元;各树种年总销售收入为 500 万元。 ( 2)成本效益: 定 200 亩土地,用地 1 年,核定 2 名管理人员、聘用苗圃工人工资核定为每亩 1400 元(包括整地、栽植、浇水、防治、除草等各项劳动),土地租金每亩 1200 元,水肥每亩300 元。 投入成本分析:首期投入=种(条)苗+配套投入。 Ⅰ 区( 25 亩):青海云杉大苗培育,每亩 3000 株,总种植数量为 75000 株,每株成本约 元,(苗: 9 元,每株分摊地租 元,管理及工资 元,水肥 元)。 苗木投入及养护投资约: 元 75000 株= 729000 元。 Ⅱ 区( 25 亩):油松大苗培育,每 亩 3000 株,总种植数量为 75000 株,每株成本约 元,(苗: 9 元,每株分摊地租 ,管理及工资 元,水肥 元)。 5 苗木成本及养护投资约: 元 75000 株= 729000 元。 Ⅲ 区( 50 亩):樟子松大苗培育,每亩 3000 株,总栽植数量为 150000 株,每株成本约 元(苗: 元,每株分摊地租 元,管理及工资 ,水肥 )。 苗木成本及养护投资约: 150000株= 924000元。 Ⅳ 区( 10 亩 ):祁连园柏播种,每亩下种量为 175 公斤,总下种量为 1750 公斤,每亩成本为 23600 元(种子每公斤为 120 元 175 公斤= 21000 元,人工资核定为每亩 1400 元,土地租金每亩 1200 元,水肥每亩 300 元)。 种子成本及养护投资约 23600 元 10亩= 236000 万。 Ⅴ 区( 15 亩 ):祁连园柏大苗培育,每亩 3000 株,总栽植数量为 45000 株,每株成本约 元(苗 元,每株分摊地租 元,管理及工资 ,水肥 )。 苗木成本及养护投资约: 元 45000 株= 20xx00 元。 Ⅵ 区( 25 亩 ):河北杨扦插,每亩 5000 株,共需插穗 125000株,每株成本约 元(插穗 元,每株分摊地租 元,管理及工资 元,水肥 元) . 苗木成本及养护投资约: 125000株= 147500元。 Ⅶ 区( 25 亩):青杨扦插,每亩 4000 株,共需插穗 100000株,每株成本约 元(插穗 元,每株分摊地租 元,管理及工资 元,水肥 元) . 苗木成本及养护投资约: 100000株= 115300元。 6 Ⅷ 区( 25 亩):新疆杨扦插,每亩 4000 株,共需插穗 100000株,每株成本约 元(插穗 元,每株分摊地租 元,管理及工资 元,水肥 元) . 苗木成本及养护投资约: 100000株= 115300元。 种苗费投资及管理 万元 ,基础设施及配套 158 万元, 项目设计 万元,其他 1 万元。 项目建设理论投资总计=种苗投入 +总基础配套设施投入 +(设计、其他)=。 ( 3)销售税金 目前,国家对绿化苗木的收入是免税政策,无税金。 ( 4)财务效益 每年计划出圃 20 万株,每株 30 元计算,年销售收入 600万元,减去每株成本价 15 元,年净收入可达 300 万元。 ( 5)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对我省发展农民种植产业、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全面改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由于该区离省会西宁较近,交通便利,平均耕地少,产量较低,当地农民进城打工增加收入,对农田的收入已经不是主要产业来对待和发展,项目的实施可以使农田进行集约化的种植产业,不浪费耕地,而且使租赁后的土地产生更好的效益,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双收成。 项目区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对进一步挖 7 掘耕地开发潜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对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海省林业厅《关于上报 20xx 年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建议计划》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水土保持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 《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国家及地方颁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及“造林用工定额”等相关条例 基础设施建设:修建苗木快繁节能温室 2 处, 1000 ㎡ ,基地管护房及仓库 220 ㎡。 苗木生产:青海云杉大苗培育区 25 亩,栽植 6070 ㎝青海云杉大苗,每亩栽 植 3000 株;油松大苗培育区 25 亩,栽植 5060 ㎝ 油松苗,每亩栽植 3000 株;樟子松大苗培育区 50 亩,栽植 3040 ㎝ 樟子松苗,每亩栽植 3000 株;新疆杨培育区 25 亩,每亩扦插 4000 株;青杨培育区 25 亩,每亩扦插 4000 株;河北杨培育区 25 亩,每亩扦插 5000 株; 8 祁连园柏播种区 10 亩,每亩播种量为 175 公斤;祁连园柏大苗培育区 15 亩,每亩栽植 3000 株。 设备购置:东方红 80 拖拉机 1 套(包括犁、坐床机、旋耕机等),运输车辆 1 台(江铃五十铃)。 项目建设符合 农林业建设项目的 法规和 政策, 园 区土地权属明确,地方政府非常 支持 ,项目建设 自有 资金有保证。 项目布局合理, 生产 安排得当,设施和设备购置符合 示范 区的实际,工程技术成熟 , 项目单位组织管理机构健全,各项制度严密, 无论从工程的必要性、建设地区及项目申请人已具备的条件,还是项目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都论证了建设康家村绿化苗木培育示范基地具有较好的建设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项目建设投入适当,效益显著,建设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青海东部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是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基地 和文化经济中心。 该区生态环境的显著特点是干旱少雨、气候寒冷、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其中海拔 18002800 米、年降雨 9 量 200400 ㎜的浅山是本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青海省荒山造林和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区。 而青海省东部旱区特别是浅山地区造林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少可供选择的适宜树种。 目前我省已开展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重点重点公益林建设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建设工程。 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林木种苗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尤其是对青海云杉、油 松樟子松大苗,青杨、新 疆样、河北杨、祁连园柏苗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各地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对种苗的要求也相继提高,本地区的苗木供不应求,好多部门只能从外地调苗,导致造林成活率下降, 因此,项目的实施 不仅辐射和带动当地种苗生产事业蓬勃发展, 还可 为 地区 各项林业工程提供优质壮苗。 “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确定了紧紧围绕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的目标。 在此过程中,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强化科学创新和科学管理,全面提升林木种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科学化、法律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 , 推进林木种苗建设由数量保障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种苗生产在科技兴林及科技兴农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林业建设中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之一。 10 长宁镇康家村处川水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及土壤资源,便于发展苗圃,发展种苗建设。 建设农民自己的种苗生产基地,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推进生态经济,是落实中央相关政策、贯彻落实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所在。 由于我省种苗生产起步晚,面积小,特别是农民自己的上规模的苗圃较少。 我省目前的育苗结构较为单一,绿化用大苗及抗干旱树种十分缺少。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为我县林业工程提供大量优质大苗及抗干旱苗木,而且通过林业部门种苗发展趋势和规模化的繁育,可带动本地区种苗产业的发展,形成自上而下的林木种苗繁育和生产体系,提高地区苗木自给率,改善苗木单一结构,推进苗木产业化,造福 子孙后代。 因此,项目的建设也是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推进绿色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示范作用。 大通县的气候特征是雨量分布不均,雨热同季,降雨集中在 69 月,常有春旱、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 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低下的问题一直困扰我县林业生产的发展,选择适宜干旱阳坡造林树种,提高工程质量,加快荒山绿化进程,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农民拥有自己的种苗产业基地,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在荒山绿化、天然林 11 保护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 高质量大苗及抗旱树种十分紧缺,价格昂贵,供不应求,致使每年必须从。康家村林业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鄂尔多斯市 康巴什新区北部 核心组团(高新区) 市政基础设施 工程 第 一 标段 投标文件 2— 23 试验路段 沥青砼面层施工前,首先对基层的标高、平整度、宽度、厚度、横坡度以及线型顺直度进行严格的自检,尤其严格控制标高和平整度。 然后,按照批准的试验路段施工方案,用备齐并投入的全部机械设备及每种沥青混合料各铺筑一段不小于 200m(半幅)的试验路段,用以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拌和、摊
饮料、汽水、可乐、啤酒的消费量也增加较快。 其中饮料的 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现代化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造成的。 饮品需求量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节奏的加快,康师傅饮品因其经济、方便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尤其是上班族的青睐,在沈阳,茶饮品的消费量也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某饮品品牌沈阳地区的销售经理描述:沈阳市场,饮品食品每年大约有几个亿的消费量,而年销售额可以达到 10 个亿左右。
除脚手架用的垂直运输设备,可结合工程具体情况使用塔吊。 拆除脚手架应一步步进行,由上而下,一步一清地进行拆除,不可两步或两步以上同时拆除。 分段拆除时,高差不应大于两步。 如高差大于两步时,应按脚手架开口进行 加固处理。 登高设施和脚手架与建筑物结构的连接应与脚手架同步进行拆除,不可在脚手架拆除前先行拆除。 剪刀撑的拆除,应先拆中间扣件,再拆两端扣件,由中间人员往下递送或送至垂直运输设备处。
),原水重力输送至净水厂,另一处直接在折多河筑低坝取水(备用取水口) ,原水重力输送至水厂。 净水厂厂址选在县皮革厂。 第四水厂近期规模( 20xx 年前) 万 立方米 /日 ,远期规模( 20xx2020年) 万 立方米 /日。 另目前在御林区高位水池处已建成 万立方米 /日净水厂,远期规模为 万立方米 /日,取水口设置在龙头沟筑低坝取水,以满足榆林新区供水。
市中心医院康复中心 4楼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群新建安公司 第 页 9 组织协调 按总进度计划制定控制节点,组织协调工作会议,检查本节点实施的情况,制定修正调整下一个节点的实施要求。 ..2 项目经理部以周为单位,提出工程简报,向业主、监理和有关单位反映,通报工程进展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 题,使有关方面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4: 00 组织由项目各相关部门
组,加强各工序、工种的配合与衔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施工进度。 . 劳动力配置原则: 足量供应 本工程将根据预算工程量和工期要求安排劳动力的足额供应,确保每一阶段的工程进 度和质量。 保证素质 保证所有劳务人员受过所从事项目的专业培训及实际操作的锻炼,并且每一个劳务队伍和作业班组均根据工程的技术含量和工程特点配备相应数量的技术员、质量检查员、专项 工长和技术工人等,特种作业人员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