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能集团龙滩煤矿_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经重庆煤科院测试, K1 煤层水分 %、灰分%、挥发分 %,煤尘爆炸指数为 %,煤尘火焰长度平均 1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 30%,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煤质分析结果及其工业用途 煤层主要煤质指标是:灰份 (Ad)%~ %,平均为 %,属高灰煤;全硫 (Std)%~ %,属高硫煤;发热量 ()~ ,平均为 MJ/kg,属中等发热量煤;磷 (Pd)%~ %,平均为 %,属特低磷煤;挥发份 (Vdaf)平均 %;胶质层厚度 (Y)13~ 19mm。 煤层属高灰、高硫、 特低磷、中等发热量的炼焦煤和动力用煤,经简选试验及煤层大样半工业重庆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键入文字 ] [键入文字 ] 性试验,采用重 —— 浮流程,精煤产率为 %~ %,精煤灰分为 %~ %,含硫为 %~ %。 若作动力煤,回收可达到 84%~ 85%,硫分可降到 %~%。 煤的工业牌号为焦煤、瘦煤,用途是动力燃煤。 主要用户是广安发电有限公司火力发电厂 带 区储量及服务年限 带 区边界煤柱 根据《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中规定,采区边界煤柱宽度一般为 10~ 20m(两个采区间),煤层大巷和上(下)山一侧煤柱: 20~ 30m(薄及中厚煤层), 30~40m(厚煤层)。 当采区处于带压开采时,所留煤柱还必须满足隔水要求,在突水危险区域开采时,所保留的煤柱宽度必须是安全的隔水厚度。 该设计带区的煤层均为中厚煤层又考虑到带区大巷的影响,故走向边界煤柱宽度 B1 取 30m 和倾向边界煤柱宽度 B2 取 15m。 (一)在 K1 煤层中 K1 煤层 永久煤柱损失量 P1=2 L B1 m1 γ +2 (H2B1) B2 m1 γ柱损失 ,式中 B1 为 带区走向边界煤柱宽度取 30m, B1 为 带区倾向边界煤柱宽度取 15m。 故 P1 =30 2 2900 +15 2 (2248−30 2) =万吨 (二)在 K2 煤层中 K2 煤层 永久煤柱损失量 P2=2 L B1 m2 γ +2 (H2B1) B2 m2 γ柱损失 ,式中 B1 为 带区走向边界煤柱宽度取 30m, B1 为 带区倾向边界煤柱宽度取 15m。 故 P2 =30 2 2900 +15 2 (2248−30 2) = 万吨 (三) P = P1 + P2 = 万 吨 (P 包 括 上下两 端 永 久 煤 柱 损 失 量 和 左 右 两 边 永 久 煤 柱 损 失 量 , 万 吨 ) 重庆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键入文字 ] [键入文字 ] 带区 煤炭储量 带 区的工业储量 Zg = H L (m1 + m2) 𝛾1 式 中 Zg带 区 工 业 储 量 , 万 吨 ; H带 区 倾 斜 长 度 , 2248m; L带 区 走 向 长 度 , 2900m; 煤 的 容 重 γ1 = m1K1 煤 层 煤 的 厚 度 , 为 ; m2K2 煤 层 煤 的 厚 度 , 为 ; Zg1=2248 2900 = 万 t Zg2=2248 2900 = 万 t Zg =2248 2900 ( + ) = 万 吨 带区的可采储量 Zk = (Zg − P) C 式 中 Zk设计 可 采 储 量 , 万 吨 ; Zg工 业 储 量 , 万 吨 ; P 永 久 煤 柱 损 失 量 , 万 吨 ; C 带 区 采 出 率 , 带区采出率,厚煤层取 75%,中厚煤层取 80%,薄煤层 85% C1=, C2=。 ZK1=( Zg1P1) C 1=( ) = 万 t ZK2=( Zg2P2) C 2=( ) = 万 t Zk = (Zg−P) C = ( –) = 万 吨 带区服务年限的计算 T = Zk/(A K) 100% 式 中 T带 区 服 务 年 限 (年) A带 区 生 产 能 力 150 万吨 /年 Zk设计 可 采 储 量 万吨 K储 量 备 用 系 数 , 取 重庆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键入文字 ] [键入文字 ] T =(150*)= 年 带区采出率的验算 两个煤层均为中厚煤层,《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中规定,中厚煤层采区采出率不应小于 80% ( 1)在 K1 煤层中 : C1=(Zg1Z1P1)/Zg1 式中: C 带区采出率, % ; Zg1 K1 煤层的工业储量,万 t ; Z1 工作面落煤损失 ,万 t,取 Zg1 6% ; P1 — 煤柱损失,万吨 Zg1 = H L m1 𝛾1=2248 2900 = 万吨 Z1= Zg1 6%= 6%= 万吨 故 C1=(Zg1Z1P1)/Zg1=( ) /= ( 2)在 k2 煤层中: C1=(Zg2Z2P2)/Zg2 式中: C 带区采出率, % ; Zg2 K2 煤层的工业储量,万 t ; Z2 工作面落煤损失 ,万 t,取 Zg2 6% ; P2 — 煤柱损失,万吨 Zg2 = H L m2 𝛾2=2248 2900 = 万吨 Z2= Zg2 6%= 6%= 万吨 故 C2=(Zg2Z2P2)/Zg2=( ) /= 采区的工作制度 本带区采煤工作面按“三八制”工作 , 矿井年工作日 330d, 每天三班作业:每班工作 8 小时( 进出井时间不在内) 每天净提升(运输)时间 16h。 2 采矿方法的选择 方案比较(技术分析比较和主要经济项目的概算比较) 开采煤层可选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和倾斜长壁采煤法。 重庆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键入文字 ] [键入文字 ] 走向长壁采煤法: 采区式布置。 大巷可布置在底板岩层中,在采区中央布置两条煤层上山,由采区车场连接上山与区段平巷,工作面数目多, 工作面较长 ,采落的煤沿平行于采煤工作面煤壁的方向运出工作面。 应用条件 是 : 近水平、缓倾斜薄及中厚煤层。 走向长壁采煤法的优点: ( 1) 在采煤工作面两端至少有一条回采巷道用于通风和运输 ( 2)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能及时 有计划的处理采空区。 走向长壁采煤法的缺点: ( 1) 区段平巷、联络巷掘进工程量大,维护费用高 ( 2) 保护煤柱多,煤炭损失大。 倾斜长壁采煤法 : 倾斜长壁采煤法的优点: ( 1)取消了采区上(下)山巷道,巷道布置简单,巷道的掘进及维护费低。 巷道掘进工作量少 15%,相应工期短。 ( 2)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 运输设备及辅助人员可减少 30%40%。 ( 3)回采巷道沿煤掘进,易固定方向,采面可等长布置,利于等长布置 ( 4)通风系统简单,风路短,通风构筑物减少约 30% ( 5)技术经济效应显著,采面单产增加,巷道掘进率降低,采出率增加,工效( 吨 /工)增加。 倾斜长壁采煤法的缺点: ( 1)长距离倾斜巷道辅助运输和行人困难。 ( 2)当前采掘运机械不完全适应倾斜长壁的要求。 ( 3)大巷装车点多,可设带区,共用一个煤仓。 本着“安全上可靠,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三原则,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及煤层情况(煤层倾角为 6176。 小于 12176。 , 倾斜长度 2248m, K1 煤层 ,属 中厚 煤层, K2 煤层 ,属中厚煤层)。 故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带区布置。 沿倾斜方向推进,工作面长度 200m以上,单工作面即可达产,减少采煤机搬家次数。 重庆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键入文字 ] [键入文字 ] 3 带区巷道布置 带区的布置方案 巷道布置方案 方案一:带区巷道单一布置 分带单独布置。 系统简单,通风容易,每一个分带分别开斜巷进入上部煤层,每一个分带都布置一个煤仓直通运输大巷。 通风系统为:新风从运输大巷→进风行人斜巷→分带运输斜巷→采煤工作面→分带运料斜巷→回风大巷。 方案二:带区巷道联合布置 ( 1) 运输大巷通过进风行人斜巷进入上部煤层,在上部煤层布置两条煤层集中平巷,一条煤层运输集中平巷,一条煤层回风集中 平巷。 整个带区布置一个煤仓直通运输大巷。 ( 2)仰斜推进采场顶板水直接流入采空区,工作面干燥;可以利用煤的自重装煤,残留煤量少;但如果采高较大时煤壁易片帮,且由于重力作用设备工作条件变差。 俯斜推进不易发生片帮事故;工作面不易积聚瓦斯;但工作面易积水,设备易向煤壁滑动,且采煤机自装率低。 比较适合厚煤层和煤层倾角较大的情况 设计煤层煤层顶板稳定,煤层易自燃,煤层厚度属于中厚煤层,倾角12176。 ,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型。 综合考虑,选择仰斜推进 : 设置专用排水巷以防止工作面的涌水 流入采空区 不易排出的问题。 通风系统为:新风从运输大巷→进风行人斜巷→煤层运输集中平巷→分带运输斜巷→采煤工作面→分带回风斜巷→煤层回风集中平巷→回风石门→回风大巷。 重庆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键入文字 ] [键入文字 ] 方案比较 方案 评价 方案 一 方案 二 优点 系统简单,通风容易,巷道掘进费用比采区少,投产快。 采用无煤柱护巷煤柱损失比方案一少。 减少了煤仓和联络斜巷的施工量,使运煤、运料集中处理,符合集中化生产理念,采用集中化生产,从根本上克服了方案 一的缺点。 虽然方案二 维护费用高,但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分析,更优越方案 一 缺点 生产调度复杂,煤仓太多,维护困难,装煤点多,管理复杂 本矿井涌水量较大需要布置泄水巷和排水设施 综上所述,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分析,选择方案二:带区巷道联合布置,采用仰斜推进。 带 区车场 布 置 设置材料车场与运输大巷斜交水平连接,通过坡度约为 17 度的斜巷与绞车房连接。 采用绞车提升方式提升材料然后以平车场的形式连接 K2 煤层带区运料平巷,当采 K1 煤层时再用甩车场的形式与 K2 煤层带区运料平巷连接。 带区硐室 带 区变电所 布置方式:带 区变电所单独通风 并 分别与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相连。 带区 煤仓 布置: 整个带区只布置一个带区煤仓,通过带区煤仓直接连通运输大巷与带区岩层集中运输平巷。 带区 煤仓 初步定为 圆形立式仓,净直径 Ф10,容量 1000t。 重庆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键入文字 ] [键入文字 ] Q=Q0+L M b r C0 kt 式中: Q—— 带区煤仓容量, t; Q0—— 防空仓漏风留煤量,一般取 5~ 10t; L—— 工作面长度, m; M—— 采高, m; b—— 进刀深度, m; r—— 煤的容重, t/m3; C0—— 工作面回采率; kt—— 同时生产工作面系数。 综采时取 1; n0—— 采区同时生产的工作数目。 Q=10+185 (+) 1 1=760t,取 1000t。 各类硐室均为混凝土砌筑支护。 带区内的划分 分带划分 采煤工作面长度的选择 先进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 考虑到设备选型及技术方面的因素,带区式布置工作面长度选择范围为 150∼250m, 选择 235m 煤柱尺寸确定 与巷道尺寸确定 该煤层组左右两边各留 15m 的边界煤柱,下部留 30m 露头煤柱,上部留 30m护巷煤柱,从而其煤层倾向长度共有 2248- 60= 2188m,走向长度为 2900- 15*2= 2870m。 因采用综采采煤法 , 带区开掘巷道宽度为 5m。 重庆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键入文字 ] [键入文字 ] 带区内 分带数目 的计算 回采工作面沿走向布置,沿倾向推进,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开采。 工作面数目: N=(LSL1) /A 式中: L 煤层走向长度 (m); S 带区边界煤柱宽度 (m); A 工作面长度 (m); L1 回采巷道宽度,因采用综采采煤法,取 5m。 于是 N=(29002*1516*5) /185=15(个) 采煤工作面长度与分带数目的确定 将带区划分 15 个分带。 工作面长度为 185m,工作面的推进长度为 2188m, 由于带区生产能力为 150 万吨 /年, K K2 联合开采,每个分层 一个工作面就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20xx 版)一矿一区一面的要求。 带区内分带巷道布置 确定工作面生产能力 A=Ab/k1/k2 式中 Ab— 采区生产能力( t/d) K1— 工作面产量不均衡系数,由于只有一个工作面开采,取 1 K2— 采区内掘进出。广能集团龙滩煤矿_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输服务业,%其他商业服务,%旅游业, 2 .00 %新兴服务贸易,%运输服务业其他商业服务旅游业新兴服务贸易桂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5 图 三 20xx 年 广西各产业占出口服务贸易的比重 资料来源:由广西统计年鉴 20xx 数据整理获得 (三) 贸易 国家 集中 程度 较高 20xx 年, 广西与 东盟区 域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 %,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 %,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业务水平,每天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当天施工任务、计划进度及需注意事项。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先对现场进行勘察,再进行基础施工、电气安装施工。 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 基础施工 (1) 根椐基础平面布置图的设计轴线位置和尺寸,用经纬仪根椐坐标点,定出各纵横线方向桩,绘制填写测量定位表。 (2) 在纵横轴线方向桩上拉施工线,依椐基础桩图示尺寸放基坑灰线。 (3)
过 ,超过时用滑槽以降低自由倾落高度,杜绝离析现象。 框架砼采用现场搅拌砼,砼标号为 C35。 框架混凝土原材料向区内著名的厂家 采购供应,并由厂家提供原材料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用混凝土运输车运混凝土进行浇注 ,捣固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按规范要求现场随机抽样制作试块。 ( 4)混凝土养护及拆模 混凝土采用麻袋覆盖,定时浇水的方法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为 14 天以上
努力程度和对企业的满意度。 但这并不是说 考核目标定了就之后就会 一成不变。 因为在销售业务中,市场是 在不停地变化着 的, 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 不可抗拒因素, 当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大的变化, 销售人员的考核目标 和标准也应当 适度作相应调整 应对变化, 但是在调整中一定要 坚持 贯彻 还要保持 相对稳定。 绩效考核是企业根据员工的职务说明
路交叉相连。 同时 , 项目还衔接了广州经济开发区、东莞虎门港、深圳西部工业组团、深圳机场和深圳大铲湾港。 路线经过广州黄埔区双沙 、 东莞麻涌镇、洪梅镇、道滘镇、沙田镇、虎门镇 、 南山区 , 是继广深高速公路之后 ,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又一条南北向重要交通要道。 项目的建设 , 将进一步完善我省综合运输系统 , 形成机场、港口客货流的快速集疏通道 , 提高粤港通道公路的通行能力 ,
了 (二) 选题意义 通过对 宁波广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节能技术推广模式研究,为宁波广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对该节能技术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 不至于让该技术推广走入歧路,没有明确方向感。 在推广过程中,能够得到新的推广模式和技巧,不断去改善,不 断去创新。 通过对宁波广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节能技术推广模式研究,能够为该公司提供更多推广路径和方法,从而促进该公司节能技术推广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