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陈巷镇综合文化站站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跟着时代进步,文化消费品位也在不断提升,而由于这些文化阵地和娱乐场所比较落后,已远远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达不到人们日益提升的文化消费水准 ,使得该镇的 文化贫困现象显得比较突出。 经济是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文化建设又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支撑,并引导其发展方向。 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 持续的资金投入,而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建设投入,同样显得重要,甚至更为紧迫。 广水市 陈巷 镇 文体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 共 22 页 第 11 页 该项目针对当地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提出,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和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前景较好。 建设规模 该项目主要是将 文体站 进行 改扩建 ,项目建成后, 总面积将达到 450 平方米 ,大大增加有效使用面积。 其中图书室 150平方米、文化科技培训室 100 平方米、办公室 100 平方米、多功能活动室 200 平方米。 健身器材一套,投资 万元; 乒乓球桌 2 台,投资 万元; 康乐球桌 2 台,投资 万元; 图书 10000 册,投资 4 万元。 广水市 陈巷镇文体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 共 22 页 第 12 页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 自然条件 项目区地理位置 项目所在地地处东经约 120113 度,北纬约 3031 度。 陈巷集镇形成于清代,城区面积达到 2 平方公里,距市政府所在地应山城区 17 公里,距安陆市城区 33 公里。 平 洑 穿境而过,地势平坦,无不良地质影响,交通区位条件好。 地质、地形 广水市地处桐柏山脉南麓、大别山脉西端 , 属低山丘陵地带。 地势北高南低,自北而南, 山地、丘陵、岗 地、沿河小块平原,依次分布。 山地占总面积的 %,丘陵占 %,平原占 %。 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部,一般坡度为 30176。 至 45176。 ,最高处大贵山海拨 米,相对高差在 300 至 500 米之间。 岗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及东南部,海拔一般在 100 米上下,坡度一般在 15176。 左右。 小块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西南及东南部,海拔一般在 50 米左右,最低处平林市水河床海拔 37 米,地势以鄂豫边界为脊干,以低山为屏障,丘陵岗地主体,由北向南逐渐倾斜,经横坡河的切割,形成岭谷平行并列的地貌景观。 气候条件 广水市 为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广水市 陈巷镇文体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 共 22 页 第 13 页 季分明,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 年平均气温 1316℃左右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15℃ 全年无霜期平均为 210240 天 年日照小时 18002300 小时 年平均降雨 量 948 毫米 主导风向 以 西北风 为主 ,东北风次之 平均风速 为 / s 最大风速 为 26m/ s 地震 广水 震属浅震,震源深度一般在 8 千米左右,震级亦不大,地震烈度为 6 度。 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环境条件广水位于湖北省北部偏东,因有全国八大名关之一的武胜关而名扬四海,素有“鄂北门户”之称。 全市国土面积 2647 平方公里,人口 90万,辖 17 个乡镇办事处和 1个省管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南北朝置县,迄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历史人文荟萃。 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广水市 陈巷镇文体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 共 22 页 第 14 页 进市、教 育先进市,全省文化先进市、体育先进市,是全国民间书法艺术之乡。 广水地处中原腹地,南引北射,承东启西,是武汉、襄樊、孝感、信阳等大中城市的重要交汇点,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区,是鄂豫物资重要聚散地,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 京广铁路和 107 国道在东部纵贯南北,汉丹铁路和 316 国道在西部并驾齐驱,京珠高速公路和汉十高速公路从东西两侧擦肩而过, 10 号省道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