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20万m3高密度板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位、监理单位、外方专家等有关人员参加下,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并做出记录。 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 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资料、专用工具及附件。 设备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 设备及其零部件和专用工具,均应妥善保管,不得使其变形、损坏、锈蚀、错乱或丢失。 设备基础检查 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和质量要求,经检验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找 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设计图纸随机文件的规定要求,并应有验收资料或记录。 设备安装前进行复检。 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套管及地脚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并做好防腐;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并加保护措施;放置垫铁部位的表面应凿平。 基础放线 设备就位前 ,按施工图和有关建筑物的轴线或边缘线和标高线 ,划定安装的基准线。 生产线同基准线各设备应有共同的安装基准线,平面位置安装基准线与基础实际轴线或与厂房的实践轴线或边缘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 177。 20MM。 设备定位基准的面、线或点对 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允许偏差分别为: 平面位置:177。 10MM 标高: +20MM、 10MM 基准线的确定使用经校验合格的经纬仪、水准仪进行,在施工面或 29 立柱上做好标识,并做好记录。 大型皮带运输机的安装 a、 预埋件与预留孔的位置和标高应符合设计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b、 金属构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构架的长、宽、高的尺寸偏差不大于 10MM; ② 构架弯曲不大于其长度的 1/1000,全长不大于 10MM; ③ 构架型钢无扭曲变形; c、 托螺表面应光滑无飞刺,轴承应有润滑脂,转动应灵活,否则应解体检修。 d、 胶带的规格(厚度、宽度、帆布层数和覆盖胶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胶面无硬化和龟裂等变质现象。 a、构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每节构架中心与设计中心偏差不大于 3MM; ② 标高偏差177。 10MM; ③ 横向水平度偏差不大于 3MM; ④ 纵向起伏平面度偏差不大于 10MM; : ① 轴线必须与胶带相垂直; ② 纵横向位置偏差不大于 5MM; ③ 水平度偏差不大于 ; ④ 标高偏差177。 10MM C、拉紧装置应工作灵活,滑动面及丝杠均应平直并涂油保护。 D、托辊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30 ① 托辊 支架应与构架连接牢固,螺栓应在长孔中间并应有态度斜垫; ② 相邻的托螺高低差不大于 2MM; ③ 托螺轴应牢固地嵌入支架槽内; ④ 靠近头部滚筒处的几组托螺应与胶带充分接触,否则将其适当垫高。 A 、胶带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准确核实胶带的截断长度,使胶带胶接后拉紧装置,有不少于3/4 的拉紧行程; ② 覆盖胶较厚的一面应为工作面; ③ 胶接口的工作面应顺着胶带的前进方向,两个接头间的胶带长度应不小于主动滚筒直径的 6倍。 B、 胶带的连接 ① 若采用胶接可按有关运输胶带胶接规程执行。 ② 在切割阶梯剥层和加工时不得切伤或破坏帆布层的完整性,必须仔细清理剥离后的阶梯表面,不得有灰尘、油迹和橡胶粉末等。 a、 分部试运工作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b、 分部试运必须在该设备全部安装结束,有完整的安装记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 c、 启动和停止时,拉紧装置,工作正常,胶带无打滑现象; d、 胶带运行平稳,跑偏不应超出托螺和滚筒的边缘; e、 不得有刮胶带和不允许的摩擦现象存在; f、 上料时,全部托辊应转动灵活。 风机安装 : 31 C、 转子、机壳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叶轮的旋转方向、叶片弯曲方向以及机壳的进出口位置和角度应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 规定。 ② 焊接结构的焊缝无裂纹、砂眼、咬边等缺陷; ③ 铆接结构的铆接质量良好。 ④ 叶轮与轴装配必须紧固,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⑤ 叶轮的轴间,径间跳动不大于 2MM; ⑥ 机壳内衬瓦装置牢固、表面平整。 D、 调整档板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叶片板固定牢靠,与外壳有适当的膨胀间隙; ② 挡板开启到关闭灵活正确,各叶片的开启和关闭角度一致,开关的终端位置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③ 挡板的导轮沿轨道转动时不得有卡住和脱落现象; ④ 挡板有与实际相符的开关刻度指示,手动操作挡板在任何刻度时都能固定; ⑤ 叶片板的开启方向应使气流顺着风机转向而进入, 不得装反; ⑥ 调节挡板轴头与叶片板位置标记一致; ⑦ 挡板有开、关终端位置限位器。 E、 以转子中心为准,其标高偏差177。 10MM,纵横中心线的偏差不大于 10MM; F、 机壳本体应垂直,出入口的方位和角度正确; G、 机壳进风斗与叶轮进风口的间隙偏差不大于 2MM,径间间隙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H、 轴与机壳的密封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般可为 2— 3MM,轴封填料与轴接触均匀,紧度适宜,严密不漏。 32 : I、 分部试运工作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J、 分部试运必须在该设备全部安装结束,有完整的安装 记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 K、 启动前应先关闭入口调节挡板或闸门,启动正常后逐渐开启。 泵的安装 L、 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清点泵的零件和部件,应无缺件、损坏和锈蚀等,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 M、 核对泵的主要安装尺寸与工程设计符合; N、 泵在保证期内,其内部零件不宜拆卸,只清洗外表,当超过保证期或有明显缺陷需拆卸时,其拆卸、清洗和检查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泵的主要零部件不得有擦伤和划痕,轴表面不得有裂纹,压伤及其它缺陷。 清洗洁净后去除水分并将零部件和设备表面涂上润滑油,并应按装配的顺 序分类放置; a、 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须或其它水平面上测量,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 ,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 ; b、 转子部件与壳体部件之间的径向总间隙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c、 叶轮出口的中心线与泵壳流通中心线对准; d、 转子的轴向窜动量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e、 吸入、输出管道有各自的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的重量,不得和泵强行接头。 f、 驱动机的转向与泵的转向相符; 33 g、 各固定连接部位无松动。 h、 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有预润滑要求的部位按规定进行预润滑; i、 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控装置应灵敏、准确、可靠; j、 盘车灵活,无异常现象; k、 附属系统运转正常,管道连接牢固无渗漏; l、 各轴承部位温度正常。 起重机的安装 a、 设备技术文件应齐全; b、 按设备装箱清单检查设备、材料及附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书及必要的出厂试验记录; c、 机、电设备应无变形、损伤和锈蚀,其中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裂嘴和松散现象。 d、 起重机地面轨道基础、吊车梁和安装预埋件等 的坐标位置、标高、跨度和表面的平面度符合设计和安装要求。 e、 制动器开闭灵活,制动平稳可靠; a、 钢轨铺设前,应对钢轨的端面、直线度和扭曲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铺设。 b、 吊装轨道前,应确定轨道的安装基准线。 c、 轨道的实际中心线对吊车梁的实际中心线的位置偏差不应大于 10MM。 d、 轨道的实际中心线对安装基准线的水平位置的偏差不大于 34 3MM。 e、 轨道顶面对其设计位置的纵向倾斜度不应大于 1/1000;全行程内高低差不应大于 10MM。 f、 轨道顶面基准点的标高相对于设计标高的允许偏差为177。 5MM。 g、 采用鱼尾板联接时,轨道 接头高低差及侧间错位不应大于 1MM,间隙不应大于 2MM。 h、 伸缩缝处的间隙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77。 1MM。 i、 当接头采用对接焊时,焊条应符合钢轨母材的要求,焊接质量符合电熔焊的有关规定,接头顶面及侧面焊缝处均应打磨平整光滑。 a、 起重机的试运转包括试运转前的检查、空负荷试运转、静负荷试验和动负荷试运转。 在上一步骤未合格之前,不得进行下一步骤试运转。 b、 操纵机构的操作方向应与起重机的各机构运转方向相符。 c、 当吊钩下放到最低位置时,卷筒上钢丝绳的圈数不应少于 2 圈(固定圈除外)。 管道安装 a、 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必须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其质量不得低于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b、 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的材质、规格、型号、质量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外观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c、 合金钢管道组成件应采用光谱分析或其他方法对材质进行复查,并应做标记。 合金钢阀门的内件材质应进行抽查。 d、 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不得小于公称压力的 倍,试验时间不 35 得少于 5min,以壳体填料无渗漏为合格;密封试验宜以公称压力进行,以阀瓣密封面不漏为合格。 e、 试验合格的阀门,应及时排尽内部积水, 并吹干。 除需要脱脂的阀门外,密封面上应涂防锈油,关闭阀门,封闭出入口,做出明显的标记。 f、 安全阀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开启压力进行调整。 调整时压力应稳定,每个安全阀启闭试验不得少于 3次。 g、 管道组成件及管支承件在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管,不得混淆或损坏,其色标或标记应明显清晰。 材质为不锈钢,有色金属的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在储存期间不得与碳素钢接触。 暂时不能安装的管子,应封闭管口。 : a、 管子切断前应移植原有标记。 b、 宜采用机械方法切割;当采用氧乙炔火焰切割时,必须保证尺寸正确和表面平整。 c、 管子切口质量 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切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凸凹、缩口、熔渣、氧化物、铁屑等。 ② 切口端面倾斜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 1%,且不得超过 3MM。 d、 加工尺寸符合下列规定: 管道加工尺寸允许偏差( mm) 项目 允许偏差 长度 自由管段 封闭管段 法兰面与管子中心垂直度 DN< 100 100≤ DN≤ 300 36 DN> 300 法兰螺栓孔对称水平度 177。 177。 : a、 直管段上两对接焊口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 时,不应小于 150MM;当公称直径小于 150MM 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b、 环焊缝距支、吊架净距不应小于 50MM。 c、 不宜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 d、 管子、管件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遵守焊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e、 管道组成件组对时,对坡口及其内外表面≥ 10MM的范围进行油、漆、锈、毛刺告示污物的清理。 f、 除设计文件规定的管道冷拉伸或冷压缩焊口外,不得强行组对。 g、 管道对接焊口的组对应做到内壁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壁厚的 10%,且不大于 2MM。 a、 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已 检验合格,满足安装要求,并已办理交接手续。 b、 与管道连接的机械已找正合格,固定完毕。 c、 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等已检验合格。 d、 管子、管件、阀门等,内理已清理干净,无杂物。 e、 管道穿越道路,墙或构筑物时,应加套管或砌筑涵洞保护。 a、 管道安装时,应检查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片,不得有影响密封 37 性能的划痕、斑点等缺陷。 b、 当大直径垫片需要拼接时,应采用斜口搭接或迷宫式拼接,不得平口对接。 c、 软垫片的周边应整齐,垫片尺寸应与法兰密封面相符符合允许偏差表(附表)的规定。 软垫片尺寸偏差( mm) 法兰面 密封 平面型 凸凹型 榫槽型 内径 外径 内径 外径 内径 外径 125 + + + 125 + + + d、 法兰连接应与管道同心,并应保证螺栓自由穿入。 法兰螺栓孔应跨中安装。 法兰间应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得大于法兰外径的 %,且不得大于 2MM。 不得用强紧螺栓的方法消除歪斜。 e、 法兰连接应使用同一规格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螺栓紧固后应与法兰紧贴,不得有楔缝。 需加垫圈时,每个螺栓不应超过一个。 紧固后的螺栓与螺母 宜齐平。 f、 管子对口时应在距接口中心 200MM处测量平直度,当管子公称直径小于 100MM时,允许偏差为 1MM;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100MM时,允许偏差 2MM;但全长允许偏差均为 10MM。 g、 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许偏差 坐标 架空及址沟 室外 25 室内 15 埋地 60 标高 架空及地沟 室外 177。 20 38 室内 177。 15 埋地 177。 25 水平管管平直度 DN≤ 100 2L‰ ,最大 50 DN> 100 3L‰。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