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生产加工5万吨紫花苜蓿颗粒饲料及基_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之久。 三、建设内容 项目种植基地主要选用国产设备。 配备四铧犁、播种机、中耕机、收割机、搂草机、拖拉机、打捆机等机械设备,主要设备设备见下表: 主要设备明细表 设备名称 规格 产地 数量 四铧犁 1LYF435A 7 播种机 7 中耕机 7 收割机 10 搂草机 7 拖拉机 600 7 打捆机 16 汽车 8 叉车 6 四、组织管理 项目采用“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产模式,公司和项目所在地政府共同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资金、物资运用,农户、地块、种植品种安排,签订种植合同等日常事务。 年生产加工 5 万吨紫花苜蓿颗粒饲料及基 _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第六章 饲料加工厂建设 一、项目构成范围: 生产车间:新建年产 5 万吨苜蓿颗粒饲料车间。 辅助车间:新建原料场、成品库。 动力设施:配电室、锅炉房。 生活服务设施:办公楼、宿舍、门卫。 管网工程:给排水、供电、供汽及消防等管线。 其它:硬化地面、绿化及消毒池设施等。 总图运输。 二、工艺技术与设 备的选择 (一)工艺技术 牧草加工原理及工艺:新鲜的牧草从储草仓送入切碎机,由切碎机切碎后再由板链输送机,送入螺旋喂料机,根据系统温度自动决定螺旋转速。 燃烧炉或热风炉,对空气介质进行快速加热到500800℃,加热后的空气介质在三级回转筒内与物料进行滚动充分接触,滚筒内抄板不断的将物料抛起与介质进行热交换,充分脱水后的物料变轻,变轻的物料被汽流迅速地带出干燥筒,含水较大的物料继续在滚筒内干燥,直达到合格水份后带出筒外进入分离器,经闭风器卸料出干燥系统后进入风冷,风冷后的物料在分离器作用下经闭风器闭风,排料阀 排出装包。 干燥系统实现自动控温、自动控料、自动安全保障。 年生产加工 5 万吨紫花苜蓿颗粒饲料及基 _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草粉在轧粒过程中受到搅拌和挤压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从筛孔刚出来的颗粒温度达 80℃ 左右,从高温冷却至室温,含水量一般要降低 3%~ 5%,故冷却后的草颗粒的含水量不超过 11%~ 13%。 由于含水量甚低,适于长期贮存而不会发霉变质。 按各种家畜家禽的营养要求,配制成含不同营养成分的草颗粒。 其颗粒大小可调节轧粒机,按要求加工。 项目主要加工工艺为: 草捆进料→快速粉碎→混合计量→混合添加剂→压粒成形冷却→入库。 工艺流程详见《亩草颗粒 /草粉 /草块生产线 工艺流程图》。 (二)设备选择 设备选型设计原则 ( 1)设备先进性原则 生产线中所选用的主要加工设备技术指标应在同类产品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符合工艺的技术要求。 ( 2)设备可靠性原则 根据国内外各生产厂家同类设备的使用可靠性情况,根据项目建设地区技术力量、维修手段及操作人员素质,选取高可靠性设备以保证系统连续稳定生产,并使操作维修简便。 ( 3)生产节约原则 流程设置、设备选型、布置以节能为原则,避免物料长距离往返输送,充分利用过程水及冷却水,减少水耗、汽耗。 年生产加工 5 万吨紫花苜蓿颗粒饲料及基 _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 4)减少投资规模原则 在能满足生产能力 、产品质量、节能的基础上,选取质优价廉设备,充分利用原有设施,以减少建设总投资。 设备选择 根据以上设备选择原则,项目采用江苏正昌粮机股份有限公司苜蓿草颗粒加工成套设备。 主要设备详见《江苏正昌粮机股份有限公司报价单》。 三、公用工程 (一)供电 项目需新增 500KVA变压器一台,同时配备供电设施和相关线路。 根据全厂用电设备数和装机容量,结合生产工艺,按需要系统法进行负荷计算,进行功率补偿。 (二)给排水 项目配套建设出水量 80— 100T/h深井泵两眼,配备相关设备及其供水管网,保证工厂生产、生活、 消防及采暖供水。 消防用水由消防水井提供,管道建设按消防要求同期建设。 厂内生产污水及生活污水经暗管及排水沟排至工业园区污水管网。 (三)供热 本项目供热主要是生产用汽、冬季取暖用汽,新建锅炉房 2座,安装 2 吨 /小时热水锅炉和 /小时蒸汽锅炉各一台。 四、土建工程 年生产加工 5 万吨紫花苜蓿颗粒饲料及基 _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一)土建内容 本项目土建工程主要包括:生产车间、成品库、办公室、宿舍、锅炉房等。 (二)建筑结构 建筑设计在满足工艺生产要求下,布局力求简洁、整齐,主立面作适当的装修,充分体现企业特点和地区风貌。 主车间、锅炉房建筑结构类型为框架式结构 ; 办公室、宿舍等公用设施基础建设为砖混结构。 成品库钢结构。 详见《主要建筑工程一览表》。 主要建筑工程一览表 单位:平方米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 层数 结构形式 1 主车间 1822 3 框架 2 成品库 1480 1 钢结构 3 锅炉房( 1) 180 1 框架 4 锅炉房( 2) 130 框架 5 综合办公室 590 1 砖混 6 宿舍 590 1 砖混 7 道路和地面硬化 3 8 围墙 1000 五、总图运输 (一)总图布置 项目建设厂区占地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按南北方向分区布置,原料堆场位于厂区北部,生产主车间建设在厂区中部,成品库位于生产车间南侧,厂区南部为办公生活区。 厂区内建设环形车道,同时设年生产加工 5 万吨紫花苜蓿颗粒饲料及基 _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一定的面积的绿化区,建筑物以外非绿化区域进行硬化。 车道和硬化地面设有一定坡度,以利于生活用水、厂区生产污水和雨水的正常排放。 南侧大门作为行政办公、工人上下班的出入口,北侧大门作为原料收购的专用通道。 详见附图《正昌草业场区总平面图》。 (二)厂内外运输 厂外运输: 厂外运输以铁路和公路为主, 运输工具主要靠社会解决。 厂内运输: 厂区内建设有 46 米的环形车道,购置自备车辆和运送设备,保证厂区内原辅材料及成品的调运和存放,生产中运输生产线自动完成。 年生产加工 5 万吨紫花苜蓿颗粒饲料及基 _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第七章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及消防 一、环境保护 (一)编制依据 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对“三废”的治理和综合利用,走清洁生产之路,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本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部门对本项目的批复及建设 单位提供的厂址现状和周围的地形资料进行编制。 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四条“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执行防治污染及其它公害的设备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要求,项目污染防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目前,项目建设区域无明显污染源,周边环境状况较好。 (二)执行标准与规范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环字 002号。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 ,对标准中未列出的污染物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xx)。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二级。 年生产加工 5 万吨紫花苜蓿颗粒饲料及基 _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二级。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xx) III类。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III类。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xx)。 (三)主要污染源 本项目主要污染 为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生产和取暖锅炉燃煤产生的废气、废渣及引风机、空压机等设备产生的噪音。 (四)治理措施 粉尘 粉尘产生的主要位置及浓度详见表 6— 1。 粉尘产生的主要位置及浓度 单位:毫克 /立方米 位置 卸料口 粉碎机房 粉料投配处 粉尘 生产过程中粉料、混合等工序产生较大粉尘,在产生粉尘的部位安装脉冲除尘器除尘系统,减少粉尘排放量,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废气 锅炉房每小时平均排 废气 1100 立方米,其烟气经锅炉除尘设备处理,可减轻对空气的污染。 燃煤含硫高时,燃煤中添加一定数量的石灰等以减少烟气中含硫成份。 经处理后的烟尘排放量情况如下: SO2 允许排放量 82kg/h( 30m烟囱) 实际排放量 (30m烟囱 ) 烟尘 允许排放浓度 实际排放浓放 年生产加工 5 万吨紫花苜蓿颗粒饲料及基 _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1 废渣 废渣主要来自锅炉燃烧后剩余物,采用定点存放,用作建筑材料定期外运处理。 噪音 噪音主要来自锅炉房鼓风机、粉碎机 及生产车间的运转设备。 鼓引风机及粉碎机选购时采用低噪音机型,设计时考虑减振、消音等措施,使厂区的噪声达到 IV 类标准,即昼间 70DB( A),夜间55DB( A)。 二、劳动安全 具体措施如下: 设排风防粉尘装置,保持车间空气清新,确保人员健康。 锅炉均采用无压锅炉,防止危险事故发生。 各种电气设备,传动部分均设防护罩、接地装置和避雷装置,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工作服和劳保用品。 三、消防 (一)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xx年版) 《建筑 设计防火专篇内容提要》(公安 1989第 95 号) 《建筑设计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07320xx) 年生产加工 5 万吨紫花苜蓿颗粒饲料及基 _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20xx)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现行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规定 (二)生产装置火灾危险性分类 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xx 年版)规定 ,本项目装置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级。 (三)消防措施 总平面布置 建构筑物及设施根据生产过程的火灾危险性类 别,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xx 版)有关规定,保证各建构筑物及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 建筑消防 ( 1)本工程结构为两大承重体系,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柱为非燃烧体,耐火极限均大于 小时;板耐火极限均在 小时以上;钢筋混凝土梁耐火极限大于。 梁板、承重墙体系,承重墙的耐火极限为。 钢架结构刷防火涂料以满足规范要求。 ( 2)建筑物室内采用混合砂浆抹面,刷建筑内墙涂料,满足规范要求。 消防水 本工程高压制消防供水系统采用生产、消防合一供水管网,厂区最大一处着火点为生产车间和成品库房。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 年生产加工 5 万吨紫花苜蓿颗粒饲料及基 _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3 建筑物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 15 升 /秒。 建筑物室外消火栓用水量力 30 升 /秒。 厂区的消防给水管网采用环形布置,管网主干管的管径为DN65mm。 消防电控设施 ( 1)易然、易爆场所用电设备电缆均采用阻燃电缆桥架或镀锌钢管敷设。 ( 2)车间内主要通道及出口设置应急照明灯具做为事故时疏散指示说明,应急照明时间大于 30 分钟。 ( 3)凡爆炸危险环境均按二类防雷设计,采用φ 10 镀锌元钢设置屋面巡雷网,室内采用镀锌扁钢设置接地 干线做为设备防静电接地用,接地电阻小于 10 欧姆。 按照规范要求,各车间应配备相应数量的干粉灭火器。 年生产加工 5 万吨紫花苜蓿颗粒饲料及基 _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4 第八章 节 能 一、概述 我国资源利用中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能源利用率只有日本的50%,美国的 60%,不仅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损耗,也污染了自然环境。 因此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其能耗差别很大。 本项目从车间布局、设备选型和生产工艺等方面认真贯彻厉行节约减少能耗的原则,力求以最小的能耗取得最大的生产力。 二、节能 措施 (一)节煤措施。年生产加工5万吨紫花苜蓿颗粒饲料及基_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