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消化10万吨荔枝产荔枝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可达1亿吨。 目前已建成1万至10万吨码头泊位10个,在建筹建3万至10万吨泊位15个,2012年吞吐量1605万吨,预计2013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 阳江港后方腹地广阔,主要为滩涂及平冈农场国有农用地,规划40平方公里为临港工业区,重点发展金属加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临港物流等产业,至2012年底,共引进项目152个,总投资额282亿元,其中已建成投产项目52个,竣工项目15个,在建筹建项目85个,园区初步形成了食品药品、有色金属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 已有美国嘉吉集团、青山钢铁集团、中海油集团、华润集团、粤电集团、广新控股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在高新区投资。 阳江融入珠三角发展潮、争取跨越发展的迫切愿望,如今终于实现了。 新修成的开阳高速公路,全长126公里,其中经过阳江境内为46公里。 通过开阳高速和佛开高速、广佛高速,阳江与广州之间,距离缩短到221公里,并实现了全程高速连接。 开阳高速通车之前,阳江市与珠三角交流连接的最快途径,就是通过325国道,或通过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几番辗转,大约用3小时以上时间,才能到达珠三角的重要核心广州。 而从今天起,阳江的人流、物流,通过开阳高速“一路飞奔”,只需2小时左右就能到达广州。 3小时与2小时,表面上只相差1小时,但意义却不同凡响。 阳江与珠三角的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由此大为拉近。 阳江由此踏入了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圈。 阳江物流发展前景突然展现出来了——   一是有利于融入大珠三角的发展,有利于依托珠三角的优势发展阳江经济。 二是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经济要素向阳江聚集,促进阳江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 自然条件 阳江市位于广东西南沿海,紧邻珠三角,扼粤西要冲。 地理坐标为(,)。 东西距离112千米,南北距离132千米。 ,%,%,%。 ,常住人口为242万人(2012年)。 阳江市区陆路距广州247公里,距深圳、香港300公里,据珠海、澳门160公里,距湛江230公里。 ,主要岛屿有30个。 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傍海,境内最高山峰为望夫山脉的鹅凰嶂(粤西第二高峰),海拔1337米,最长河流为漠阳江(广东六大江河之一),全长199千米,南北贯穿全市,自北向南流入南海 社会经济条件阳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江城区平岗镇,由临港工业园、金山民营科技园、站港科技园、白石岗科技工业园、尖山科技园、昂扬科技创业园和城北民营科技园等7个园区组成。 已开发出“三通一平”工业用地118万平方米。 其中,金山民营科技园完成土方约100万立方米,排水工程约3800米,开发出“三通一平”工业用地90万平方米,2005年已有企业进场建厂。 天虹(尖山)科技工业园基础设施工程投入资金约450万元,完成土方约14万立方米,入园的3家企业正在建设中。 已建成区面积68万平方米,33个项目奠基,9个项目开工建设。 累计有14家企业已建成投产,其中,2005年有川崎轧钢厂、恒骏食用油厂新建成投产。 2004年是高新区有经济运行指标的第一年。 全区实现工业产值4亿元,;外贸出口总额16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70万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万元。 2005年,;合同利用外资419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02万美元,%;外贸出口总额1900万美元,%;全区实现税收1973万元,%,其中,国税局组织收入1632万元,地税分局组织税收收入341万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7万元,%。 其中,国税完成地方入库406万元,占全年任务的203%;地税完成地方入库212万元,占全年任务的212%;财政部门完成入库89万元。 另外。 2003~2005年,高新区班子始终把发展工业和招商引资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主要领导亲自抓招商引资工作,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努力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措施,大力推介高新区。 多次到香港、中山等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成功招商引资活动。 至2005年底,共有72个项目(含在建和建成项目)申请入园,;已入资项目55个。 其中,在建项目42个,。 建成投产项目14个,;合同项目16个,。 另外,还有意向项目13个,投资额36亿元。 交通、通讯、能源 海运:阳江港是我国对外开放一类口岸,可通航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世界各地,拥有10个万吨级泊位码头,十二五将达到20个万吨级泊位码头,2014建设吞吐能力超4000万吨。 铁路:广茂铁路(广州──茂名,由广三线及三茂线合并)东西贯穿全市;阳阳铁路(阳春站──阳江港);罗阳铁路(罗定——阳春);广东西部高速铁路(阳江段),2013年动工广州到江门城际轨道规划延伸至阳江。 航空:广东第三大国际机场:粤西国际机场(筹建中)。 粤西国际机场是粤西地区共享的区域性枢纽机场,其项目规模是远期按4E规划、近期按4D级标准建设的广东第三大国际机场。 机场的辐射范围由湛江地区扩展为包括茂名、阳江及云浮在内的粤西地区及广西的临近地区,拓宽更广的辐射空间,提速湛江“东拓、北延”对接茂名“南扩”的“一体化”战略布局。 粤西各市建立航空快线大巴线路可以快速直达该机场。 根据远期规划,将完善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国际复合型门户枢纽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及粤西国际机场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其他支线机场为补充的全省民用机场布局。 到二O一五年末,广东民用机场之间协同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约一亿人次。 公路:阳江市距离广州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