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处理5万吨油茶籽水酶法综合加工及中药材间作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苗木依 靠本地生产解决。 苗木品种和规格 苗木品种:湘林系列、岑溪软枝无性系、赣抚 11 号和赣抚 20等品种。 苗木规格: 1 年生嫁接苗,要求苗高 10cm 以上、地径 年处理 5 万吨油茶籽水酶法综合加工及中药材间作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以上的Ⅰ级苗; 2 年生嫁接苗,要求苗高 30cm 以上、地径 以上的Ⅰ级苗。 苗木供应 ⑴种苗是造林的物质基础,选择良种培育的合格苗木是保证造林成功的前提。 本项目全部选用生产健壮的优良无性系Ⅰ级苗。 ⑵项目建设所需种苗实行“定点育苗、定向供应”,必须具备“两证一签”。 ⑶因时间原因, 20xx 年和 20xx 年油茶嫁苗部分需要依靠外购解决, 20xx 年开始建设苗圃 150 亩, 20xx 年以上油茶嫁接苗依靠本地苗圃育苗解决。 中药材种苗 中药材种苗第一年需外购,第二年开始种苗自给,中药材第一年每亩需人工、种苗投入约 1500 元,列入项目总投资预算。 附属工程建设 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和运输的需要,在集中连片的造林地内根据地形地势的合理走向,沿等高线按 5m/亩的密度布设林道,可通行板车。 林道进出口应与拖拉机道相连。 林道要求路面宽 ,平整且无树桩、石块等障碍物。 基地共修林道 2100km,林道建设与更新造林和抚育改造同步进行。 项目建设目标 选择经过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认 )定的油茶良年处理 5 万吨油茶籽水酶法综合加工及中药材间作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种湘林系列、岑溪软枝无性系油茶、赣抚 11 号和赣抚 20 等品种为主的优良油茶无性系嫁接苗造林,采用先进的油茶丰产培育技术,实行集约化经营,建成 35 万亩优质高产油茶林基地,为湖南油茶产业的发展起示范作用。 编制依据 《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LY/T132820xx);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xx]59 号 ); 《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 (林造发 [20xx]274号 ); 《国家林业局关 于加强林业“菜篮子”工作的通知》 (林造发 [20xx]208 号 ); 《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761995); 《育苗技术规程》 (GB/T60011995);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60001999); 8 、《 营造林工程 建设项目 文件组成及 深度要求》 ( 试行 )(LY514199); 《容器育苗技术》《 LT/T10001991》; 《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LY/T155720xx); 1《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试行 )(林计发[20xx]156 号 ); 年处理 5 万吨油茶籽水酶法综合加工及中药材间作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1其它有关资料。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油茶更新造林技术经济指标 单位面积综合投资 2150 元 /亩 (公司投种苗和肥料 290 元 /亩,自产苗按 元 /株 )。 人工造林用苗指标 造林密度 111 株 /亩,采用二年生苗高 30cm 以上、地径 以上的Ⅰ级苗,采用容器嫁接苗,要求苗高 10cm 以上、地径大于 的Ⅰ级苗。 苗木供需指标 需苗木 2775 万株。 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指标 造林成活率 90%以上,造林保存率 85%以上。 产量指标 3 年始果,第 3 年至 第 10年,每亩产茶果折合茶油分别为 12kg、24kg、 40kg,第 5 年至第 50 年每亩产茶果折合茶油稳定在 40kg。 油茶抚育改造技术经济指标 单位面积综合投资 1080 元 /亩 (公司投种苗和肥料 290 元 /亩,外购苗按 元 /株 )。 补植用苗指标 对油茶林中需补植的林中空地用油茶良种嫁接苗补植,补植苗年处理 5 万吨油茶籽水酶法综合加工及中药材间作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木为二年生苗高 30cm 以上、地径 以上的Ⅰ级苗,补植密度为 34 株 /亩,或采用容器嫁接苗,要求苗高 10cm 以上、地径大于 的Ⅰ级苗。 补植苗木供需指标 需苗木 370 万株。 补植成活率、保存率指标 补植成活率 90%以上,保存率 85%以上。 增产指标 实施抚育改造后,第 1 年至第 4 年每亩每年增产茶果折合茶油分别为 5kg、 7kg、 13kg、 18kg,第 5 年至第 30 年每亩增产茶果折合茶油稳定在 21kg。 中药材间作技术经济指标 1500 元 /亩,包括人员工资和种苗投入。 其中丹参、桔梗为一年生,白术、玉竹参为三年生植物。 主要技术措施 油茶更新造林 林分选择 对现有油茶林分中品种低劣、经营水平很低,老、劣、病、残株数占三分之二以上,亩平产油 3kg 以下的油 茶林或者林龄过大(50 年以上 ),林下灌木丛生、林地被其它树种侵入,亩平产油 3kg以下,土壤条件较好的油茶残次林,通过更新造林将原有的残次油年处理 5 万吨油茶籽水酶法综合加工及中药材间作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茶林用优良新品种替代,通过 35 年的科学经营管理形成高产稳产的油茶示范林。 要求更新造林地集中连片 30 亩以上,单个农户山林连片面积不少于 10 亩。 苗木选择 选择湘林系列、岑溪软枝无性系油茶、赣无 11 号和赣扶 20的无性系 12 年生,顶芽饱满,苗木健壮,无机械损伤嫁接苗。 主要营造技术措施 ⑴林地清理 在选择好适宜的造林地块后,根据年度计划和作业设计在造林前的 3 个月左右 进行林地清理。 主要清除造林地中的残留木、杂灌、树蔸等,以便于后期施工作业。 ⑵整地 整地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有利于幼树根系伸展和对水、肥的吸收。 整地时间宜在造林前3 个月即 1012 月间进行。 整地方式:穴垦整地,栽植穴沿等高线呈“品”字形排列。 整地规格: 60 60 50cm。 造林密度: 111 株 /亩,株行距为 2 3m。 ⑶施基肥 用油茶专用肥、腐熟的厩肥、堆肥和饼肥等有机肥作基肥,每穴施 210kg,与回填表土充分拌匀,然后填满待稍沉降后栽植。 ⑷栽植 年处理 5 万吨油茶籽水酶法综合加工及中药材间作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组织专业队伍施工, 在 12 月至次年的 2 月,雨后或阴天进行。 苗木要随起随运随栽。 苗木选择优良无性系苗。 栽植时要做到穴大底平、根舒苗正,嫁接苗接口要稍高出或与地面持平。 覆木要分层踩紧压实并培成龟背状。 在栽植前可适当使用 ABT 生根粉加速根系形成,以保证造林当年成活率达 95%以上,促进幼林生长和长势平衡。 ⑸幼林管理 ①抚育:“三分造七分管”,抚育是巩固造林成果、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幼林抚育主要是进行除草、松木、覆土、埋青等。 锄抚深度 1520cm。 对造林成活 (或保存 )率在 85%94%的要及时进行补植。 抚育次数:造林后 3 年内每年 56 月和 89 月各锄抚一次,以后每年抚育一次。 ②施肥:幼树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施肥则主要以氮肥,配合磷钾肥,在春、夏、秋三季各施肥一次,每次抚育每株施复合肥。 ③修枝整形:油茶定植后,适当保留主干和主枝、副主枝。 修剪时注意“剪密修疏、去劣留强”,主要剪除脚枝、徒长枝、重叠枝、病虫枝、枯枝。 幼树前 3 年需摘掉花蕾,不让挂果,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形。 ⑹病虫害防治 湖南油茶的主要病虫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油茶毒蛾、油茶尺蠖、茶梢蛾等。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强化病虫害 预测预报工作,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病虫害预测预报,密年处理 5 万吨油茶籽水酶法综合加工及中药材间作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切监视项目区病虫害动态,做到准确预报,及时防治,主要防治措施有: ①抓好更新、补植苗木的检疫,严防病、虫带入; ②加强油茶低改林分管护,改善油茶林生态环境; ③抓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一旦发现病虫害,及时通报,及时进行药物防治或砍伐、烧毁病株、病虫株等除害措施,达到迅速防治,控制灾情,防止危害扩大; ④坚持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保护害虫天敌及其生存条件,一旦发现疫情应首选生物药剂。 在病虫害发生严重,生物防治不显著时,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针对发生的病 虫病对症下药,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规定的配方使用,并立牌告示,确保人畜安全。 表 51 主要有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表 序号 病虫害名称 主 要 防 治 措 施 1 油茶绵蚧 喷洒 20%大力士水溶性液剂 20xx3000 倍液,或用 1 度石硫合剂和亚胺硫磷、二溴磷 10001500 倍液,连喷 23 次 2 油茶叶蜂 %绿丹微乳剂 150020xx 倍液,或 %敌百虫粉剂,或 40%敌敌畏 1:1000 倍液喷雾 3 油茶软腐病 1%波尔多液预防,多菌灵和托布津防治 4 油茶 根腐病 50%退菌特、 50%多菌灵等浇灌根茎处防治 油茶抚育改造 林分选择 选择符合立地条件要求、林相比较整齐、树龄在 50 年以下、年处理 5 万吨油茶籽水酶法综合加工及中药材间作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经营水平中等、亩平产油量 510kg、每亩株数 60 株以上的油茶林,通过林地清理、挖山垦复、施肥和修枝整形等技术措施,使油茶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要求抚育改造油茶林集中连片 30 亩以上,单个农户山林连片面积不少于 10 亩。 苗木选择 选择湘林系列、岑溪软枝无性系油茶、赣无 11 号和赣抚 20的无性系 2 年生嫁接苗,顶芽饱满,苗木健壮,无机械损伤,苗高30cm 以上,地径 以上的Ⅰ级苗,或采用容器嫁接苗,要求苗高 10cm 以上、地径大于 的Ⅰ级苗。 主要营造林技术措施 ⑴清理林地 将林中的高大林木、病残劣株、杂灌木和有害杂草等清除,清除土中石块,填穴整平。 ⑵密度调整 根据不同的坡度使油茶林每亩保留 60110 株。 将过密的疏伐、过稀的在冬春季进行补植。 油茶抚育改造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补植 34 株 /亩。 ⑶整枝修剪 俗称“开天窗”,“卸膀子”。 通过修枝整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剪去过密的交叉枝、重叠枝、过弱的营养枝、病虫枝等培养良好的年处理 5 万吨油茶籽水酶法综合加工及中药材间作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树体结构。 ⑷垦复深挖 “冬挖金、 夏挖银”是群众对油茶垦复的总结。 冬天深垦可熟化和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清除杂草和消灭越冬病虫害。 夏天正是新梢、果实生长的关键时期,结合除草清垦培蔸可增强抗旱能力,提高油茶树体的生长势,有利于保花保果。 ⑸蓄水保土 垦复管理要考虑水土保持要求。 针对坡度陡的林地,尽可能整土整梯,或者每隔 68m 按环山水平开挖 的竹节沟,防止水土流失,以达到保水、保土和保肥的目的。 ⑹合理施肥 以油茶专用肥、农家土杂肥为主,每株 210kg,或者菜枯饼肥 2kg,均需经过发酵,结合冬垦时进行。 春季 23 月适当追施以N、 P 为 主的复合肥,每株。 ⑺病虫害防治 油茶成林中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是炭疽病和软腐病,衰弱树势,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 油茶病虫害应以生物控制和综合治理和预防为主,结合树体管理,在 47 月份定期喷洒波尔多液等杀菌剂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中药材种植 年处理 5 万吨油茶籽水酶法综合加工及中药材间作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中药材种植与油茶更新造林混合间作,两行距油茶林中间种植中药材。 选择土址条件较好,地势平坦的油茶更新改造林。 可连片也可分散间作种植。 经营管理模式 公司与油茶造林专业户签订合同,林农以土地入股参加分红,公司负责基地建设的技术指导和种苗、肥料扶持 ,专业户利用自己承包或租赁他人承包的土地进行油茶生产经营,产品由公司按市场价进行收购 (在收购产品时收回种苗、肥料成本 ),形成“公司+基地 +专业户”的经营模式。 公司直接办基地。 公司租赁农户承包的土地,进行林权转让,全额投资,全面管理,主要起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公司起“龙头”作用的经营模式。 第六章 生产技术方案 年处理 5 万吨油茶籽水酶法综合加工及中药材间作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30 生产工艺技术特点 本项目利用湖南农业大学“十五”期间所承担的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与重点科研项目《油茶籽油水酶法提取工艺及产品开发研究》形成的新技术 (经湖南省科技厅组织专 家鉴定,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建设一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油茶籽油生产线,可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要求生产能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消费者要求的油茶籽油系列产品,不仅可填补国内市场空白,而且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良好的竞争能力,可获得丰厚的利润。 油茶籽油水酶法提取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本工艺提取油茶籽油,料胚不需高温蒸炒和高压压榨,不使用有机溶剂,所获油茶籽油清澈透亮、可以。年处理5万吨油茶籽水酶法综合加工及中药材间作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不利,葵花籽油约无芥酸;食用含有年处理 5 万吨油葵深加工项目建议书 8 胆固醇的食物,会升高血浆胆固醇,对人体不利,优质葵花籽油绝无胆固醇。 黄曲霉素易生长在花生、粟米的胚芽里,是致癌物质,优质葵花籽油也无黄曲霉素。 再次优质葵花籽油澄清透明、色泽浅淡,拌、炒、煎、炸均宜,葵香淡雅,自然爽口,色味诱人,不油腻,口感特佳。 极少油烟经 AOM质安性测试显示,葵花籽油在 110 摄氏度的高温下
厂提供的技术条件:煤矸石为 20xxkcal/kg,煤气热值为 1500kcal/Nm3, 煤 矸石 :煤气混烧 =6: 4,在此种工况下:项目年利用率按照 7200小时计算, 锅炉设计热效率: %; 燃煤 矸石 的消耗量: ; 2台 130 吨锅炉年 消耗量 : 万吨。 煤气的消耗量: 25406NM^3/h; 2台 130 吨锅炉年 消耗量 : 万 NM^3。 渣量: 7650kg/h; 2
浸酸 14 小苏打 105 初鞣 15 醛鞣剂 284 25 复鞣 16 甲酸钠 84 复鞣、中和 17 PAK— N— C 334 中和 18 丙烯酸树脂 334 21 复鞣 19 蛋白填料 117 17 复鞣 20 栲胶 418 15 填充 21 染料 250 60 染色 22 合成鞣剂 334 23 复鞣 23 酚类鞣剂 117 24 复鞣 24 合成加脂剂 150 26 加脂 25
称为浸出过程。 在浸提过程中应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处方中有关药物成分提取的工艺特性,拟制备的制剂,并结合生产的设备条件等,选用合适的浸提工艺,将有效成分 及辅助成分尽可能的提取出来。 而使无效成分及组织物 尽量少混入或不混入浸提物种。 浸提方法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 对提取出来的混合物需要加以分离纯化以除去所含的各种杂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有水体醇沉,醇提水沉
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指导目录 (20xx 年修订 )》: 十四、钢铁; 直接还原。 2)20xx 年 12 月 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第 40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xx 年本 )》: 第一类:鼓励类 七、钢铁; 15 万吨 /年及以上直接还原法炼铁。 3)科学技术部编制《 20xx 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中列出重点支持项目: 三:新材料;
化物的形式返回到钢铁工业;回收铅等。 ( 3)回收利用可创造巨大的财富,并大大 降低钢铁冶炼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 4)如果 回收成本低廉,那么 高炉瓦斯灰处理将 有 很大的 市场 前景。 一般高炉瓦斯灰处理 工艺 目前,处理的工艺主要有物理法、湿法、火法等,也可以将这几种方法联合运用。 物理法工艺 物理法处理工艺主要有 2 种:磁性分离和机械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