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9亿件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者推崇的新产品,把现代高新技术与东方陶瓷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 企业 陶瓷品牌的特点。 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对高质量新技术含量的陶瓷产品的需求,通过多次试验攻关,成功研制出新技术陶瓷产品 — “ 双层陶瓷保温杯 ”,该产品 已获国家专利产品证书, 投产后一经推出,即获得市场热烈反响。 公司 主要 产品 中高档骨质瓷 , 以其优良品质为 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 销售市场一直稳定增长。 公司销售网点已覆盖全国主要省市, 产品遍及国内主要城市大中超市和广大城乡 消费市场。 公司现有 的 骨质 瓷及其他系列 日用瓷产品品种多达 200余种,装饰花面近 400 种,产品以 中 高档日用瓷为主,在全国陶瓷市场 已 具有 一定 知名度。 本项目实施后,原来的匣装隔焰煤烧工艺改变为天然气无匣明焰裸烧工艺,这将显著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产品的成本,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较大的提升。 可以预见,该公司的中 高档日用瓷将会进一步扩大 市场份额 ,也将会更多地进入国内大中城市的大超市、大卖场、宾馆和酒店。 本项目技改 同时为企业跻身 日用瓷出口生产行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 XX陶瓷 有限公司 已 具备年产 8875 万件各种规格 中 高档 骨质 瓷及其他系列 日用瓷的生产规模。 本项目技术改造重点 为: 将企业全部的燃煤隧道窑改造为新型装配式结构宽截面节能燃气隧道窑, 将企业全部的老式燃煤烤花窑改造为燃气节能辊道烤花窑,将燃气隧道窑 的 余热利用为干燥热源, 实现节能、降耗和减排的多重目标,不增加生产能力和产品产量。 因此,公司的生产规模不发生变化。 公司现生产规模经济合理,因而近年来生产、销售等运营正常,销售收入、利润和上交税金连年增长。 本技改项目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其产品综合竞争能力,合理经济规模的 优势将进一步提高。 产品方案 公司现有产品方案为: 中 高档 骨质 瓷约 5325 万件,占总产量 60%左右,其他系列 中 高档日用瓷约 3550 万件,占总产量 40%左右。 中高档 骨质 瓷主要品种为:系列马克杯、咖啡杯、汤杯、啤酒杯、碗、盘等单件产品;三头儿童餐具、五头儿童餐具、15 头咖啡具、 20 头西餐具、 45 头西餐具 、 26 头釉中彩中餐具、54 头釉中彩中餐具 等套装产品。 产品销往国内大中城市并争取部分出口到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市场,产品款式及数量也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 其他系列中高档日用瓷主要品种为:系列盖 杯(釉中彩、粉彩、釉上彩等表面装饰)、无盖杯、碗、圆盘、鱼盘、异形盘、异形碗、炖盅、筷架、烟灰缸、茶壶等单件产品, 9 头釉中彩 及釉上彩 中 式 茶具 、 26 头及 45 头釉中彩及釉上彩 中餐具、 系列宾馆用瓷等套装产品 ,公司最新开发并获国家专利产品证书的陶瓷双层保温杯等。 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各大中城市超市、大酒店、宾馆。 产品品种与结构 日用瓷碗类 年生产合格件: 2220 万件 日用瓷盘类 年生产合格件: 2220 万件 日用瓷杯及盖杯类 年生产合格件: 1330 万件 日用瓷 碟 类 年生产合格件: 1450 万件 日用瓷 异型产品 类 年生产合格件: 1655 万件 本技改项目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对于产品信誉度提升和开拓新的市场无疑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章 厂 址 本项目技术改造工程是在 XX 县 陶瓷 工业园 内进行。 厂址现状 地点与地理位置 XX 陶瓷 有限公司 实施窑炉技术改造及搬迁入园的项目建设地点 位于抚州市 XX 县 陶瓷 工业园内。 XX 县 位于 XX 省 的中偏东部、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东邻福建省的光泽县和邵武市,南靠福 建省的泰宁县和建宁县,西与本省南丰接壤,北与本省的南城县和资溪县毗连,是江西入闽的东大门之一。 XX 县 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以瓷土、花岗石为主,其中瓷土储量 超过 1500 万吨且品质优良。 XX 县 工业园始建于 2020 年。 园区位于 XX 县 日峰镇郊区 ,距县城约 2 公里。 园区依托京福高速公路,黎泰公路沿线布局,并与京福高速公路的挂线(黎川新城区大道)贯通,规划面积为 平方公里(约 4590 亩)。 工业园为入园企业提供“五通一平”的基础设施条件,立足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管理服务,建设高质量的工业园区。 厂址土地 权属类别及厂区总用地面积 XX 陶瓷 有限公司 新 厂区总占地面积 平方米 〔属陶瓷工业园规划工业用地〕 ,厂址用地已通过有关部门审批。 土地利用现状 XX 陶瓷 有限公司 新 厂区总平面布置 将结合本项目技术改造,合理规划 形成。 按生产工 艺 流 程 合理布置 主要 生产 车间 和配套公用设施 , 并综合考虑布置生活服务设施。 本技改项目 完成后将形成一个规划有序、用地节约、布置合理的日用陶瓷生产厂区。 厂址条件 地形、地貌 XX 县 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 属典型的丘陵地形,地势比较平坦,高差约 2 米。 工 业园为入园企业提供已平整的建设厂地。 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资料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20),黎川地区 的 区域 地 震动 峰 值加 速度 < ( 对 应抗 震 设防 烈度 六度),工程建筑不考虑抗震设防。 工业园区建设厂址标高可防二十年一遇的洪水,该厂址无洪水淹没的历史记录。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 园区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素填土层厚度 ,淤泥质土层厚度 ,粉砂层厚度约 ,粉质粘土层厚度约 1m,泥岩强风化层厚度约。 地质结构 相对简单,地基土层层位较稳定,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一般无腐蚀,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黎川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四季分别,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为 1718℃,年平均降水量 1751 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78 天,年平均日照时间 1776 小时。 交通运输条件 本项目厂址所 在地交通运输条件良好。 京福高 速公路穿XX 县 境而过, 陶瓷工业园距京福高速公路黎川出口仅 3 公里,为企业原材料运入和产品运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运输条件。 XX县 距省会南昌 200 余公里,距福建省会福州 300 多公里,距鹰厦铁路光泽站 60 多公里 ,正在开工建设 的向蒲铁路也有望在 黎川设立货运站。 XX 县 内已有多家物流运输公司,运力充足,服务良好。 第五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技术方案 本项目为日用陶瓷窑炉技术改造,因此只涉及陶瓷生产烧成、干燥及烤花工序的技术方案选择,其它工序的生产技术方案仍按企业现在运行的确定,本技改项目的技术方案的选择确定不影响企业全厂生产技术方案的运行。 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的比选 企业原用烧成窑炉及烧成工艺和干燥及烤花设备 企业原 用于烧成产品的设备为燃煤隧道窑,烧成燃料为烟煤(洗精煤) ;由于烟煤在燃烧时所产生的烟尘不允许直接与产品接触,必须用耐火材料(匣钵)将火焰和烟尘与产品隔离;由人工操作加烟煤入窑体燃烧炉膛,烟煤在燃烧炉膛产生的火焰即热量经匣钵组成的隔焰设施隔离烟尘后,热量再通过已被火焰烧烤成高温的窑体和匣钵辐射传导给产品烧制。 因此,燃煤隧道窑煤耗很高,热能利用率不足 20%,烟尘排放污染大。 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 窑炉能耗很高。 由于烧成产品所需的热能完全靠窑体和匣钵的高温辐射传导,匣钵耐火材料的重量是产品的 34 倍,因而大部分热量被匣钵所吸收而浪费。 ⑵ 窑炉运行周期短,由于烟 煤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尘附着在窑炉燃烧室和窑体上,影响窑炉运行时的传热效应。 因此,窑炉每三到四个月必须停火清理窑体燃烧室和烟道,每停火一次将浪费燃煤(洗精煤) 76 吨 /座窑;同时频繁停火升温,损害窑炉结构的稳定,缩短窑炉的使用寿命,增加窑炉修理费用。 ⑶ 由于窑炉为直接燃烧烟煤,产品隔焰烧成,烟气中夹杂大量没有完全燃烧的煤粉而污浊,其热量无法利用作为干燥热源,只能由烟囱抽拉排出窑体,且对环境造成影响。 ⑷ 燃煤隔焰辊道窑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车间温度高且灰尘大,生产较难管理,产品烧成合格率低。 企业原 用 于干燥和烤花 产品的设备为燃煤隔焰干燥烘房和燃煤隔焰烤花窑。 由于烧成窑炉烟气及热风均被烟尘污染, 所含的热量无法利用为干燥热源,因此干燥窑只好采用直接燃烧原煤产生热量,产品干燥也必须隔焰完成。 使用燃煤烤花窑炉和烧成窑炉同样的原因,产品也只能采用隔焰烤制,煤耗很高,热能利用率很低。 因此燃煤隔焰干燥烘房和燃煤隔焰烤花窑耗能及其他弊病与烧成窑炉大体相同,只不过程度较轻一些。 本项目技术改造采用烧成窑炉及烧成工艺和干燥及烤花设备 本项目技术改造的重点为,采用宽截面节能燃气隧道窑、节能燃气辊道烤花窑以及窑炉余热利用干 燥设施,选择清洁气体燃料天然气和明焰裸装烧成工艺等,与企业原用的燃煤隧道窑匣装隔焰烧成工艺及燃煤辊道窑隔焰烤花工艺相比,有以下方面明显不同: ⑴由于采用清洁燃料天然气,可实现明焰无匣裸烧技术,热利用率大幅提高;而原烧成或烤花时受制于燃料必须将产品置入匣钵中或耐火板隔焰空间中,产品隔着匣钵或耐火板受热,匣钵或耐火板吸收大量热量,热利用率相对很低。 ⑵改造后窑炉为装配式结构布置紧凑,窑体全部为轻质耐火材料及绝热保温材料填充,实现了窑炉轻型化且保温隔热效果良好;而原用燃煤隧道窑占地面积较大,为现场砌筑式,不能采用 轻质耐火材料等,保温隔热效果相对较差。 ⑶ 改 造 后 隧 道 窑 比 原 有 窑 炉 增 加 了 窑 内 有 效 宽 度 约,降低了窑内有效高度约 ;从节能角度看,窑内高度越低越好,窑内宽度增加,单位制品热耗和窑墙散热减少。 ⑷技改后,隧道窑烧成周期( 小时)比原燃煤隧 道窑烧成周期( 1314 小时)大为缩短,可显著减少能耗。 ⑸技改后由于 采用清洁气体燃料,可最大程度 地利用余热,烧成窑炉排出烟气和冷却抽出热风可用于加热燃烧空气和送去干燥工序为干燥热源。 根据窑炉热平衡测定数据,这部分抽排出的热量占窑炉总能耗的 5060%,大部分送往干燥工序,可完全满足烘干制品需求能耗,综合节能效果非常显著。 ⑹技改后热工控制(窑温、压力、气氛)实现计算机全自动控制,窑炉的调节控制更加精确,窑内温度分布均匀,烧成区截面温差小,对节省燃料,稳定工艺操作和提高烧成质量都十分有利。 ⑺技改后,配合采用骨质瓷生产工艺新技术,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烧成温度、缩短了产品烧成周期,对降低窑炉烧成能耗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 8〕技改后烧成工艺先进可靠,窑炉运行稳定可控,自动化程度高,对产品质量的提高也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推荐的技术方案 ⑴本技改项目的 推荐技术方案 根据上述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的比选,本项目窑炉技改的技术方案为:选择新型装配式结构宽截面节能隧道窑、节能辊道烤花窑和窑炉余热利用干燥烘房,采用清洁气体燃料天然气,实行无匣裸装明焰烧成工艺及烤花工艺和利用窑炉余热为干燥热源工艺。 烧成及烤花工序主要技术参数: 烧成温度: 12801300℃ 烧成周期: 小时 烧成能耗: 3000 千卡 /千克 瓷 烤花能耗: 380 千卡 /千克 瓷 ⑵企业现行生产技术方案概述 a、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① 原料加工处理流程 即硬质、软质原料共同球磨的流程 长石 石英 高岭土 瓷土、 精选 煅烧精选 精选 精选 粗碎 粗碎 粗碎 粗 练 压 滤 过筛除铁 球 磨 配 料 ②成型流程 ③烧成流程 ④彩绘烤花流程 日用瓷一般采用滚压、等静压、刀压及注浆成型方式。 如真 练送成型 车间间 陈 腐 泥料 滚压 链干机带模干燥 脱模 链干机干燥 带模干燥 检验存放 脱模 修坯 内釉 取釉 外釉 链干机或烘房干燥 入库分级 出窑 装坯 进窑 烧成 吹灰 贴花 入库 包装 分级 出窑 烤花 进窑 阴干 出 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