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9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9176。 ,一般 5176。 左右。 ① 褶曲 1。 S1 背斜 位于井田北部,背斜轴向大致成东 西向,两翼地层平缓,倾角 4176。 - 6176。 ,两翼不对称。 井田内延伸长度 1400m。 2. S2 向斜 位于井田南部,向斜轴向大致成北东向,两翼地层平缓,倾角一般 3176。 - 5176。 ,局部地段达到 9176。 ,极个别地段特平缓,仅为 1176。 左右,两翼不对称。 井田内延伸长度 1900m。 ② 断层、陷落柱 目前井田内未发现断层、陷落柱。 2) 煤层 ( 1)含煤性 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含有 4+ 11 号主要可采煤层,地层平均厚度为 ,煤层平均厚度 ,含煤系数 %,可采 煤层厚度平均 ,可采系数 %。 山西组厚度平均 ,含山 1 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 ,含煤系数为 %。 ( 2)可采煤层 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为 4+ 11 号煤层,现分述如下(可采煤层特征表 141)。 ① 4 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中部,在井田西部与 4+9 号煤层分层,西部与 4+9 号煤层合并。 分层区的煤层厚度 ~ ,平均 ,结构简单,含 0~ 1 层夹矸。 煤层厚度较厚,为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 顶板为粉砂岩,底板泥岩、粉砂岩。 曾部分开采。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 90 万吨 /年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初步设计 变更 环境保护专篇 14 ② 4+ 9 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 中部,本井田西部为 9 号煤层的分层区,分层区煤层厚度 ~ ,平均 ,无夹石。 井田东部 9 号煤层为合并区,煤层厚度 ~ ,平均,含 1~ 2 层夹矸。 总体 4+9 号煤层厚度 ~ ,平均 ,煤层厚度较厚,为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 顶板为粗、中、细砂岩,底板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 为现开采煤层。 ③ 11 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 4+ 9 号煤层 ~ ,平均。 煤层厚度 ~,平均 ,结构简单,含 0~ 2 层夹矸,为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 顶板为砂岩、泥灰岩,底板为细粉砂岩。 未开采。 表 141 可采煤层特征表 含煤地层 煤层号 厚度 m 最大 最小 平均 间距 m 最大 最小 平均 煤层 结构 稳定 性 可采 性 顶板 岩性 底反 岩性 太 原 组 4 简单 ( 01) 稳定 全区 可采 粉砂岩 泥岩 粉砂岩 4+ 9 简单 ( 02) 稳定 全区 可采 粗、中、细砂岩 泥 岩 泥岩 砂质泥岩 粉砂岩 — 11 简单( 02) 稳定 全区 可采 砂岩 泥灰岩 细粉砂岩 ( 3)煤层对比 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岩性变化不大,厚度变化规律性强,且山西组底K3 砂岩发育良好。 根据煤层本身结构特征、层间距以及标志层进行对比,对比可靠。 井田内 11 号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变化不大, 9 号煤层较厚,有分层合并现象。 煤层对比可靠。 3) 煤质、煤类与煤的用途 ( 1)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 90 万吨 /年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初步设计 变更 环境保护专篇 15 本井田 各主要可采煤层以暗淡型煤为主,半亮型,半暗型煤次之,线理状或细条状结构。 各煤层均呈黑色,弱玻璃光泽,煤岩成分以暗煤为主,亮煤次之,泥质胶结,硬度小,比重中等,具有参差、阶梯状断口,部分煤层含有黄铁矿结核。 ( 2)煤的化学性质 本次报告编制过程中,取井下 3 个煤样进行了煤质化验,并结合周边 3 46 号钻孔煤芯煤样资料,现叙述如下。 ① 4 号煤层 水 分( Mad):原煤 %~ %,平均 %; 浮煤 %~ %,平均 %。 灰 分( Ad):原煤 %~ %,平均 %; 浮煤 %~ %,平均 %。 挥发分( Vdaf):原煤 %~ %,平均 %; 浮煤 %~ %,平均 %。 全硫( St,d):原煤 %~ %,平均 %; 浮煤 %~ %,平均 %。 发热量( Qgr,d):原煤 ~ ,平均。 胶质层最大厚度( Y)。 据 《煤炭 质量 分级 第一部分: 灰分》( GB/) 、 《煤炭 质量 分级 第二部 分 : 硫 分 》( GB/ ) 、 《 煤 炭 质量 分级 第 三 部 分 : 发 热 量 》( GB/) ,按炼焦配煤的用途进行评价, 4 号煤为特低灰、中低硫、特高热值之气煤。 按动力用煤的用途进行评价, 4 号煤为低灰 — 中灰、中硫 — 中高硫、特高热值之气煤。 ② 4+9 号煤层 水 分( Mad):原煤 %~ %,平均 %;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 90 万吨 /年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初步设计 变更 环境保护专篇 16 浮煤 %~ %,平均 %。 灰 分( Ad):原煤 %~ %,平均 %; 浮煤 %~ %,平均 %。 挥发分 ( Vdaf):原煤 %~ %,平均 %; 浮煤 %~ %,平均 %。 全硫( St,d):原煤 %~ %,平均 %; 浮煤 %~ %,平均 %。 发热量( Qgr,d):原煤 ~ ,平均 ; 浮煤 ~ ,平均。 胶质层最大厚度( Y) 7~ 10mm,平均 8mm。 粘结指数 ():64~ 77, 平均 68。 据 《煤炭 质量 分级 第一部分: 灰分》( GB/) 、 《煤炭 质量 分级 第二部 分 : 硫 分 》( GB/ ) 、 《 煤 炭 质量 分级 第 三 部 分 : 发 热 量 》( GB/) ,按炼焦配煤的用途进行评价, 4+9 号煤为特低灰、中低硫分、特高热值煤。 按动力用煤的用途进行评价, 4+9 号煤为低灰 — 高灰、低硫 — 中高硫、中热值 — 特高热值之气煤。 ③ 11 号煤层 水 分( Mad):原煤 %~ %,平均 %; 浮煤 %~ %,平均 %。 灰 分( Ad):原煤 %~ %,平 均 %; 浮煤 %~ %,平均 %。 挥发分( Vdaf):原煤 %~ %,平均 %; 浮煤 %~ %,平均 %。 全硫( St,d):原煤 %~ %,平均 %; 浮煤 %~ %,平均 %。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 90 万吨 /年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初步设计 变更 环境保护专篇 17 发热量( Qgr,d):原煤 ~ ,平均。 粘结性 :4~ 5,平均 5。 据 《煤炭 质量 分级 第一部分: 灰分》( GB/) 、 《煤炭 质量 分级 第二部 分 : 硫 分 》( GB/ ) 、 《 煤 炭 质量 分级 第 三 部 分 : 发 热 量 》( GB/) ,按炼焦配煤的用途进行 分析 , 11 号煤为低灰分、中硫 — 中高硫、特高热值煤。 按动力用煤的用途进行 分析 , 11 号煤为中灰 —— 高灰、中硫 — 中高硫、特高热值之气煤。 煤质分析成果表 ( 3)煤类的确定: 井田内批采的 4+ 11 号煤层煤类的确定依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GB575186)》执行,煤类主要指标为浮煤挥发分,其次为粘结性指数( ),并参考胶质层指数来确定煤类。 由于 《山西省山阴县大宁煤田玉井井田精查地质勘探暨史家屯勘探区详查地质勘探报告》中钻孔煤芯煤样 为 70 年与 71 年煤样, 化验结果中没有粘结指数 , 故依据本矿井下 4+9 号煤层煤质化验资料并结合区域资料确定井田内 4+11 号煤层煤类均为气煤( QM)。 ( 4)煤的可选性 本矿未做过此方面的工作。 本次工作收集利用了邻矿山西山阴宝山玉井 煤业有限公煤 层 原 浮 煤 工 业 分 析 ( %) 发热量 Qgr,d (MJ/kg) 粘结指数 (GRI) 胶质层厚度 Y( mm) 焦渣特征 CRC 煤 类 Mad Ad Vdaf St,d Pd 4 原      QM 浮     4+9 原      QM 浮 03..3      6477 68 710 8 11 原      QM 浮    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 90 万吨 /年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初步设计 变更 环境保护专篇 18 司 4+9 号煤层的可选性资料。 测试单位: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测试时间:20xx 年 11 月 22 日。 (一)筛分试验: ① 4+9 号煤层简选样筛分试验结果如下表 142: 表 142 简易筛分试验报告 筛前煤样总重量: 统一编号 20xx1040 送样单位 山西山阴宝山玉井煤业有限公司 井 田 来样编号 钻孔号 煤层名称 9 号 粒度 (13~0)mm 煤样重量 (产率 %) 质 量 重量kg 占 13~ 产率 % 占全样产率 % 筛上累计 % Mad% Ad% St,d% Qgr,vd 13~6 6~ 3 3~ ~0 13~ (小计 ) 13~ 0(合计 ) 由表可知: 6— 3mm 级占全样产率最高,为 %,属中灰中高硫煤; — 0mm级占全样产率最低,为 %,属高灰中高硫分煤。 全样加权灰分 %,全硫为%,为中灰中高硫煤。 随着粒级的减小,全硫增加。 ② 4+9 号煤层煤粉筛分试验结果如表 143。 表 143 煤粉 筛分试验报告 煤样重量 (产率 %) 质 量 粒度 重量 g 占本级 产率 % 占全样 产率 % 筛上累计 产率 % Mad % Ad % St,d % Qgr,vd (0~ )mm + ~ ~ ~ ~ 合 计 备 注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 90 万吨 /年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初步设计 变更 环境保护专篇 19 注 :本级占全样产率 % : ; 筛前煤样总重量: 100g 由表中 可知: — %,为中灰煤; — 占全样产率 %,为中灰煤; — 占全样产率 %,为高灰煤; — 占全样产率 %,为高灰煤; 占全样产率 %,为高灰煤。 随着粒级的减小,灰分增加,煤的产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二)浮沉试验 上述 9 号煤层简选样对各粒度级均进行了浮沉试验, 现将简选样浮沉试验综合结果如下表 144: 表 144 浮沉试验综合报表 密度级 产率 灰分 累 计 分选密度级177。 备注 % % 浮物 沉物 密度 产率 (Kg/l) 产率 % 灰分 % 产率 % 灰分 % Kg/l % 1 2 3 4 5 6 7 8 9 ~ ~ ~ ~ ~ 合计 煤泥 总计 根据 4+9 号煤层简选样浮沉试验结果综合报表绘制可选性曲线,现用分选密度177。 含量法对 9 号煤层简选样浮沉试验结果汇总后的煤的可选性如下: ① 精煤灰分 6%时,理论产率为 %,分选密度为 ,δ177。 含量%,属极难选等级; ② 精煤灰分 7%时,理论产率为 %,分选密度为 , δ177。 含量%,属较难选等级; ③ 精煤灰分 8%时,理论产率为 %,分选密度为 , δ177。 含量%,属中等可选等级。 ( 5)煤的风氧化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 90 万吨 /年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初步设计 变更 环境保护专篇 20 井田内 4+ 11 号煤层埋藏较深,据井下采掘实际情况,井田内西南角 4+ 9 号煤层发现局部有氧化现象, 11 号煤层目前未开采,未发现有煤层风氧化现象。 ( 6)煤的工业用途 按炼焦配煤的用途进行评价, 4 号煤为特低灰、中低硫、特高热值之气煤。 4+9 号煤为特低灰 — 低灰、低硫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