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立方米石料生产线建设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可成成品)。 其中间的机器之间可用输送机相接。 首先,石料由给料机均匀地送进粗碎机进行初步破碎 ,然后,产成的粗料由胶带输送机输送至反击式破碎机进行进一步破碎,细碎后的石料进振动筛筛分出不同规格的石子,不满足粒度要求的石子返料进反击式破碎机再次破碎。 该石料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排料粒度大小可调,破碎率高,节能,产量大,生产出的石子粒度均匀 ,粒形好,适合公路桥梁等各种大中小工程项目建设。 项目所需设备根据实际生产工艺及技术需要进行选定,确保先进性和适用性以及较高的性价比,优先选用国产先进设备。 22 表 5— 1: 设备明细表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电机功率( kw) 单位 数量 振动给料机 11004200 15 台 1 鄂式破碎机 7501060 110 台 1 反击式 破碎机 1750 155 台 1 输送机 100020xx00 11 台 1 三层振动筛 18004800 22 台 1 输送机 65020xx00 4 台 4 挖掘机 PC300— 7 180 台 1 装载机 LW60G 300 台 1 自卸车 DFC3092F19D5 118 台 10 土建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抗震设防烈度为 6度。 项目建设 办公室、 生产人员值班及休息室等厂房 5间,设计结构为单层混合结构,采用 360 厚墙体,中级抹灰,室内墙面顶棚常规抹灰涂料刷白,地面为水泥砂浆地面,铝合金门窗,立面力求简洁明快,不做过多细部装饰,体现经济适用原则。 主要设计依据采用国内现行规范,包括《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 GB5018720xx)等。 根据项目单位提供的场址示意图,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合理布局,满足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人流、物流各行其道,分区明确,互不 23 干扰。 根据现有布局和本项目要求,将场区功能划分为 :沙石料堆放区、石料运输专用通道、办公 区、 生活区四大功能区。 以适应货物运输顺畅、行人方便,又能合理分散人流和物流等生产经营要求。 其中:石料堆放区要充分利用天然场地堆放,酌情扩大;石料专用运输通道要充分利用原有道路。 详见下图: 图 5— 2: 总平面规划图 主要技术参数详见下表。 表 5— 2: 主要技术参数表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指 标 备 注 1 全年生产天数 天 210 2 工作时间 小时 10 3 生产规模 m3 50000 碎石( 2— 4 cm) m3 30000 24 混合 砂 m3 120xx 细砂 m3 8000 需求 分析 表 5— 3: 主要燃料动力需用量估算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来源 运输方式 1 柴油 吨 30 省内 公路 2 水 万 吨 2 自行取水 管道 3 电 万 KWH 25 城镇电网 变电输送 项目水源由场区原有自备深井及自来水系统供给,全年用水量为2 万 吨,经污水处理池处理后用于场区绿化。 此外,每年防尘洒水等用水量为 1 万吨,直接取用河水。 本项目采用单电源供电,供电电压为 380/220V 三相四线制,主要为采石船等生产设备及照明用电,用电负荷 100KW,用电负荷为三级,项目达产期全年耗电 25 万 KWH。 运输车辆用油直接由当地加油站加注,年用油量约 30 吨,能得到充分保证。 本项目建设期为 1 年,即从 20xx年 8 月开始实施,至 20xx年 7月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并验收。 表 5— 4: 项目实施计划表 时间 项目 20xx 年 20xx 年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前期工作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 土建工程 25 设备购置及安装 技术培训 试运行 项目总结验收 第六章 节能、消防与安全 (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xx]第 77号); ( 2)《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xx]第三十三号); ( 4)《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 [20xx]2787号); ( 5)《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 [20xx]28号); ( 6)《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xx]第 15号); ( 7)《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发 26 [20xx]24号); ( 8)《 XX 省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赣发改投资字 [20xx]09号); ( 9)《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155871995); ( 10 )《 用 能 单 位 能 源 计 量 器 具 配 备 和 管 理 通 则 》( GB1716720xx); ( 11)《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34851998); ( 12)《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34861993); ( 13)《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导则》( GB/T71191993)。 表 6— 1: 主要能源(资源)消 耗表 项目 能源名称 总耗 折标系数 折标煤 ( tce) 1 电( 万 kWh) 25 2 新 水( 万 m3) 2 3 柴 油 30 总计 与管理 本项目在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中,对节能降耗方面做如下考虑: 宣传国家节能方针,制定节水、节电制度,力争降低水、电、燃油的消耗; 所有设备选用节能型产品; 为提高功率因数,在配电室低压侧应集中进行无功 功率补偿;变压电间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布置,可减少线路损耗; 27 加强管理,减少因操作不当带来的材料及能源损失; 设置专门的能源及材料管理机构,检测各部门的能源消耗及节能情况,并制定奖惩制度; 建筑工程严格贯彻执行有关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砖混结构采用承重空心砖,外墙传热系数不超过 ;屋顶保温层采用水泥聚苯板,平均传热系数不超过 ;外门窗采用气密良好的双层铝合金或塑钢门窗,并控制开窗面积。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XX 省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20xx); 本工程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Ⅱ类,防火设防等级为二级。 总图布置时建筑物符合防火间距要求,道路需满足消防道路要求。 根据需要,建筑物设置消火栓,采石厂、挖掘机及运输车辆等配备干粉灭火器,由专人负责消防安全管理。 并设置相应等室内消防设施,以满足消防要求。 同时,加强职工三防教育,提高三防意识和安全意识。 建筑内的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应符合国家的有关电气设计、安装规范的要求。 照明用电与动力用电分开设置。 28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规定,提高安全生产工作和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采取措施如下: 一、各用电设施,采取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电气设备、线路对人的伤害。 二、建筑设计应作好防雷及接地设计,以防雷电的伤害。 三、加强施工现场内安全工作的管理,制定安全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保卫人员,做到防患于未然。 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检员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向职工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具。 各种车辆和设备以及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并经岗前培训合格并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上岗工作。 项目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法规的有关规定,确保职工按法定工作时间进行工作,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在采石场区设置网围栏和警示标牌等,防止非生产人员采石区,发全危及安全的事件。 29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音污染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66; 30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 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 1985); 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5085— 1996)。 采石过程中造成采石点附近空气浑浊; 采石、运输、装车、堆石等过程会产生噪声,对石场周边、车辆运输路线沿途居民产生影响; 干燥季节车辆运输沿线可能会造成扬尘污染; 石场废水浊度较高,不经沉淀直接回流河道会造成附近水域浊度增高,污染水质。 限制采石范围,并不得进行岸坡垂直开采,在可能危及区域不准采石; 规范采石行为,碎石不准乱弃,不得侵占绿地; 挖掘机及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垃圾等污物必须分类收集,并送至规定地点妥善处理; 加强管理,防止车辆漏油,如发生漏油,必须及时清理,妥善处置。 储石场平面布置合理规划,石料的临时堆放场设置要合理,及时妥善的综合利用; 石场工作人员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要妥善处置;石场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 石场、运输路线容易产生扬尘的季节和场所洒水降尘,车辆 31 适量装载,加盖篷布以防止河石撒落路面,污染路面,产生扬尘。 采石器械、挖掘机、装载机和运输车辆等产生噪声,采取加强管理、夜间禁止运行等办法减轻噪声影响。 根据《石料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通过对评价区环境状况的调查 分析以及拟建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项目采石范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