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白炭黑系列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运输依靠公路、水路和铁路,厂区外有公路可保证交通便捷。 厂区内物料、半成品和产品的运输由企业自备交通车辆解决。 厂区内主要道路为 8 米,次要道路为 6 米,可满足消防要求。 附表 运入生产原材料明 细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年耗量 备注 0 膨润土 提纯粉末 吨 100000 1 H2SO4 98% 吨 20xx 2 NaOH 化学纯 吨 1333 3 硫酸铵 化学纯 吨 666 4 有机覆盖剂 化学纯 吨 833 5 硝酸银 化学纯 吨 83 6 正丁醇 化学纯 吨 133 7 柴油 吨 200 8 煤 吨 1666 合计 106914 吨 、主要经济指标 附表 8 总用地 100 亩 总占地面积 66000 平方米 建筑物占地面积 30000 平方米 生产车间 20xx0 平方米 办公大楼 392 平方米 成品仓库 5000 平方米 锅炉房 72 平方米 厕所 40 平方米 传达室 46 平方米 绿地面积 20xx 平方米 道路面积 1500 平方米 露天堆场 36500 平方米 停车位面积 450 平方米 建筑密度 50% 绿化率 % 容积率 第五部分 公用配套设施 、供水 、用水项目 本项目用水量主要由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其它用水三部分组成。 ( 1)生活用水 本项目需职工 500 余人,按人均 立方米 /日估算,则生活用水量约为 15 立方米 /日。 ( 2)生产用水 生产设备用水根据打浆、水洗等生产工艺用水需求估算,本项目生产用水量约为 150立方米 /日,最大小时用水量为 25 立方米。 ( 3)其它用水 本项目其它用水主要为消防用水及厂区内道路、绿化用水,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防火规范要求,本项目消防用水按 2 立方米 /秒估算,厂区内绿化浇灌、道路清洗等用水按 立方米 /平方米估算。 、供水水源 本项目用水由公司自给供水。 厂区内生活、生产、消防采用同一供水体系。 、排水 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管道。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含酸废水,酸水经处理后,生产铵明钒,回收再利用,部分经中和处理后达标排放。 、供电 、用电量 根据项目产品和生产工艺要求等估算,项目生产、生活用电负荷总共约 630Kv,项目年用电约 900 万度。 、供电电源 项目供电由电力部门 110Kv 输变电所供电,有充足的电量保证本项目的用电需要。 、照明 项目各建筑物内照明灯源均采用节能灯具,照度标准按建筑设计及工艺要求等有关规定设计,各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均设置应急设施。 、供 热 按本项目的生产工艺,产品需进行供热处理,根据项目用热量的估算,配置一台 2吨的燃煤锅炉。 、通讯 为满足厂区内外联系需要,在厂区内配置程控电话。 、消防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在建筑物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以预防火灾发生,保证职工和生产设备的安全。 第六部分 节 能 我国能源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不多,为此, 能源问题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 、节能综述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能源必须得到有效控制,本项目将按照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节约能源暂行条例》执行。 某某 某某某 矿业有限公司的原则是,在保证安全、优质、高效的前提下,注重生产工艺和方法的创新,以达到更高的节能效率。 、节能措施 节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关系到工厂的工艺、设备和管理等各方个环节。 公司的节能水平,反映出它的技术与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先进。 、总体安排 本项目建筑物内照明、电气设备均选用节能型;利用锅炉余热供职工生活用热水。 加强厂区内的能源消耗管理,分别安装水、电计量设备,做好公用设施的维护保养,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动力与设备 ( 1) 本公司对锅炉进行改造,改善操作,将锅 炉烟道接入烘干粉碎设备,这样既能通过 节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锅炉利用率,并且还有助于保护环境。 ( 2) 采用高效率的泵和鼓风机。 公司引进的泵和鼓风机的效率高于以前的老产品,将传统的用阀门或风门节流的调节方法,改变为调节泵或风机电动机的转速,这一方法可以消除节流产生的能量损失。 ( 3) 搞好设备与管路的保温。 本公司对设备和管路的保温很讲究,采用绝热性能高的保温材料,保温层较厚,而且将各种管件都包住,再用薄铝片复裹。 、管理控制 ( 1) 生产管理对节能极为重要。 各部门、各岗位都 要重视节能工作,制定先进可行的节能措施,并贯彻落实。 公司要保持均衡生产,稳定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 ( 2) 用电脑控制反应过程,保持反应釜的搅拌速度、液面和浆液浓度稳定,当外界条件变化时自动调整运行参数,使浓度稳定。 ( 3) 全厂能源的使用集中管理和控制。 用电子计算机实行全面管理和最佳控制,使公司各项生产设备发挥最高效率,生产过程达到最佳状态。 第七部分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卫生 、环境保护有关标准、规定 ( 1) 国务院 [1998]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2)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 GB1234890); ( 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 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96); ( 5) 《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96); ( 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82); ( 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HZB11999); ( 8) 《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GB1327191)。 、项目主要污染物及其治理 本 项目开发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本项目主要生 产白炭黑系列产品,生产中将会产生少量废水,经过处理后的废水达 标排放,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落实。 、污水 生产中产生的含酸废水,在酸水处理池中综合处理后回用。 含酸废水主要处理过程为:将含酸废水通过中和,加入硫酸铵以及重结晶等方法,生产重要化工产品铵明矾。 另外一些废水采用玄武岩矿渣、沸石等材料过滤后回收再利用。 其余生产污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排放标准,处理达标后排放。 附表 白炭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再利用 、粉尘 项目生产中,锅炉会产生小量粉尘,生产过程中将结合除尘器等环保设备和湿法降尘处理等手段,对粉尘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的粉尘对厂区内以及周边环境、大气环境硫 酸 活化剂 反 应 膨润土 白炭黑 压 滤 硫酸铵 滤 饼 滤 液 洗 涤 过 滤 固 废 滤液重结晶 墙体材料 铵明矾 研 磨 过 滤 加 料 滤 饼 固 化 干 燥 废炉渣 粉煤灰 水 副产品1 副产品2 不会造成影响。 、固体残渣 本项目生产中产生的矿渣与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经加工处理后生产墙体材料出售( 见附表 9)。 、消防 、消防水源和水量 本项目消防用水与生产、生活用水采用同一供水系统,根。年产5万吨白炭黑系列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东风发动机维修资料-SEM之EQ491i技术条件 1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 本讲义讲授了采用德尔福发动机管理系统 ( 配 本讲义所授内容只包括 更改的部分性能参数 , 其余与 本讲义所授技术条件适用于东风汽车公司发动机厂生产的采用德尔福发动机管理系统 ( 的配东南汽车工业公司车型的 适用车型为 技术标准引用标准 : 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 车排放污染物极限及测定方法 车发动机试验方法
9%。 耕地面积 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 %,人均耕地 亩。 全区宜林面积 70 万亩。 xxx 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大陆度为 %,一般盛行风向东风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 ,夏季平均风速,冬季平均风速 m/s,瞬时最大风速 ,风向年主导风向 ENE,夏季主导风向 E,冬季主导风向 ENE。 但受海洋一定程度的调节和影响,气候资源丰富,具有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温较高、光照充足
+农户”的经营组织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户”,为淅川及周边地区农户 提供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走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 因此,项目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第三章 建设条件 3. 1 项目地点选择 项目地点:红薯生产主要基地选择在淅川县的九重、厚坡、香花、马蹬、上集等乡镇。 淀粉生产基地在厚坡产业集聚区,区域内水利、电力、道路极为便利。 3. 2 建设条件 3. 2. 1 自然资源状况
点为: 节约能耗、简单、容易控制、 投资省、建设周期短、装置简单、操作简单和便于管理。 其缺点为精馏的甲醇含乙醇量较高 [9]。 双塔精馏甲醇工艺的简单介绍 该流程为我国以前老的甲醇装置中采用是较广的一种精馏流程。 精甲醇 先经预精馏塔 ,经预精馏后的含水甲醇直接由泵输送经热交换器后再至主精馏塔 ,最终在主精馏塔将甲醇与水、重组份及残余轻组份进行有效分离 得到精甲醇 产品 [10]。
,使炉气尽量减少含尘量,除弃矿尘砷、氟等杂质,再进入电除雾器除弃酸雾和残余的杂质。 炉气再经填充式干燥塔,用 93%浓度硫酸进行干燥,除弃水纷后 ,由二氧化硫风机送入转化器,转化器四段出口炉气进入吸收塔,用 98%的硫酸吸收其中的 SO3,然后通过塔顶部的组合纤维除雾器除弃酸雾后,尾气由烟 囱排入大气。 干燥塔和吸收塔的余热,由循环酸带出,通过各自的算冷却器。 为保持各塔循环酸浓度稳定
浸泡后的玉米籽粒水分达 40%~46%[14],籽粒内部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都发生变化,胚芽、表皮和胚乳之间联结 减弱。 浸泡后的胚芽含水量达 60%左右,具有韧性,很容易与玉米籽粒其它部分分开。 胚乳含淀粉量高,抗压强度低,浸泡后更易破碎。 破碎玉米籽粒的目的就是把玉米籽粒破碎成碎块,使胚芽胚乳分开,同时释放出一定淀粉。 破碎后要尽可能将胚芽分离出来,因为如果胚芽中的油脂分散到胚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