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万吨甲甲醇汽油通用清洁燃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汽油、乙醇汽油交叉混合使用,对汽车的动力性没有任何影响。 通用清洁燃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7 页 共 47 页 五、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 (一)生产工艺流程:通用清洁燃料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是: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将 60%甲醇和 35%汽油( 90),加入 5%的添加剂,由原料罐经防爆泵打入反应釜,通过充分物理混合和一定时间的乳化过程后进入成品油储存罐,生产出产品。 生产通用清洁燃料工艺流程示意图 汽油 甲醇 添 加剂 该生产过程 最为 关键是 严格、 科学、精密的选配料和充分的物理搅拌和乳化反应 ,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 (二)技术特点 通用清洁燃料生产工艺属于简单工艺,生产规模大,其类型属于简单大量生产类型。 其技术,采用最先进的自动化(电脑控制)生产线,对选料、配料、混合、乳化及质量检查、验收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均由自动化控制系统 精细、科学的 监控。 保证产量、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将损耗降到最低限度。 建立完善质量检测制度和高素质的质量检验队伍,实行跟班检验,把好质量关,不让质量不合格产品进入成品罐 而 流入市场。 反应釜 成品油罐 防爆泵 通用清洁燃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8 页 共 47 页 第三章 发展甲醇燃料的必要性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对能源的依赖和获取正面临着重大转折,坚持节能优先,中国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发展以甲醇为主,多元化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开展甲醇清洁能源的利用,采取综合措施,保障能源安全,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乖,是我国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这是我国建立可持续发展能源系统最主要的政策措施,我国石油储量有限,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仅能开采 20 年左右,从 1993 年起就已成为石油进口国; 20xx 年石油进口量为 7000 万吨;20xx 年日耗量已达 501 万桶,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石油第二大消费国,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美国占世界人均消耗石油 15%,中国占 %;美国人均消耗 25 桶,中国人均消耗 桶; 20xx 年前,我国原油进口量已突破亿吨大关,达到 , 较 20xx年增长 21%,成品油进口达到 4000 万吨,较 20xx 年增长 40%,超过我国石油消耗量 1/3,数量不断增高。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石油的最主要买主及国际原油价格最 大承受国,消费量的急剧增长将使我国石油业 步入一个原油主要依靠进口的危机时期。 把中国的现代化建立在主要依赖石油进口上,不仅没有能源保障,而且无法保障国家 能源安全。 因此,为了我国的不断发展和强大,保障 能源安全已成为刻不容缓、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为减少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应大力开展用太阳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代替石油。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通用清洁燃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9 页 共 47 页 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为推进能源的产业化的利用都做出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 20xx 年 1 月 1日实施,为此 依据政策和法律,推进甲醇汽油这种新能 源的应用,解决 能源危机迫在眉睫,作为新能源企业,依法阔步进入市场、利用新能源技术、高效低耗新工艺降低成本、促进技术革新,尽快形成一支新能源骨干企业也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任务。 20xx 年我国石油需求量 — 亿吨,净进口量 — 亿吨,进口依存度 46%— 52%。 2020 年石油 需求量 — 亿吨,净进口量 — 亿吨。 进口依存度 59%— 62%。 届时石油进口量将占石油消费总量的 70%以上,购油外汇将达 1700 亿美元。 20xx 年我国机动车燃油需求将达到 亿吨。 2020 年将 达到 亿吨, 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 1 亿辆,将 成为带动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因。 汽车耗能成为中国能源战略顺利年增大,经济运行严重依赖进口,如果进口石油暂时中断,中国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 而且国际油价不断飙升,也影响制约着中国能源政策。 为确保能源供应,寻求广泛的能源供给已经成为中国确定调整对外政策的核心因素之一。 种种迹象表明,当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水泥等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和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能源消费大国后,主要能源和初级产品的供求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资源对 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开 始显现,且差距呈越来越大之势。 中国能源消费量已超过 13 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费量的 10%,原油、原煤都分别占全世界消费总量 %、 31%,这足以说明我国单位 GDP 产 出的消通用清洁燃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0 页 共 47 页 耗仍然太高。 高能耗发展将严重制约经济增长,而我国是能耗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上对能源依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按现在中国能耗增长推算,将来全世界的石油都给中国也不够用。 未来 20 年我国将长期面临比较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 20xx 年 GDP 显示,我国总体能源消耗过高,产生的原因是科学布局设置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能耗工业太多等,随着我国经 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资源 约束矛盾将更加突出。 国家统计局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煤、电、油、运紧张,经济运行总体上绷得比较紧,资源约束矛盾突出。 粗放型增长方式 亟 须改变, 这是事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科学合理保进经济运行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政策导向,“南水北调”“西电西气东输南送”“拉闸限电”久违的词组,如今高频率出现在媒体,“电荒”、“煤荒”、“水荒”、“油荒”接踵而至,中国似乎陷入了“一片荒”,中国人不禁感叹,中国是否已经陷入能源,水资源危机陷阱中,“四大荒”再次告诫警示我 们 ,中国并不是一个能源、水资源富裕的国家,当“地大物博”的概念,被 13 亿人口的“人口分母”分解成能源、资源短缺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承认节能降耗至关重要。 面对日益告急的能源短缺危局,可选择的应对方案无非是开源与节流两种,党中央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目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建议把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称为新时期的基本国策。 中国能源结构长期过度依赖煤炭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明确的能源战略和能源结构优化政策。 这种单一通用清洁燃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1 页 共 47 页 能源结构,一 是造成了当前的严重环境污染;二是石化燃料长期无节制消耗,对能源可持续供应能力构成潜在威胁; 三是影响能源利用率,天然气、石油平均利用率比煤炭高 30%, 23%。 能源结构的优质化对能源需求总量影响很大,据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每下降一个百分点,能源需求总量可降低 20xx万吨标准煤。 快速发展替代型能源,是中国 能源战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从能源战略高度,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发展替代石油技术和开发可再生能源技术,初步形成一定规模,为更大规模的替代汽油奠定基础。 因此,应把 开发清洁能源和发展能源清洁利用技术作为可持续 发展能源战略的重要方向。 毫无疑问,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可持续能源供应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素之一。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我国政策对石油进口采取了一系列多方位的战略,大力促进中国中西部及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但是无论怎么努力,需求的强大压力仍将我国石油供应主要依赖进口。 从俄罗斯至大庆石油管道年输送 20xx 万吨,从哈萨克斯坦至新疆石油管道日输送 20 万桶年输送 20xx万吨 ,政府为减少石油进口已作了不少努力,除开发应用甲醇燃料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引进煤 制 油技术装置。 这是上世纪发展起来的技术但至今并无重大的技术突破,每吨煤 制 油耗量高达 吨,还有电力消耗,且建设耗资巨大,一套年产 200 万吨的煤 制 油装置需投资 200 亿元,靠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是不可能的事 ,对全国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陈化粮生产乙醇代替汽油。 20xx 年 5 月河南省在郑州、洛通用清洁燃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2 页 共 47 页 阳、南阳三市, 20xx 年在吉林省几个主要城市 率先由政府强制推广使用 乙醇汽油 ,从推广情况看很不理想,实际上 吨粮食生产 1 吨乙醇还需 吨煤作热源浓缩乙醇, 1 吨汽油,乙醇售价高达 6000 余 元 /吨。 为此国家需向 乙醇生产厂补贴 1000 元 /吨,国家及地方财政每吨 乙醇汽油补贴 1300元。 目前全国已有 8 个省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用量在 1300 万吨;仅补贴一项中央和地方财政就要拿出 亿元,为推广乙醇汽油买单。 但巨额资金的投入并不能使我国的能源安全得到保障;也导致人车争粮的局面, 1998 年以后,我国粮食总产量持续下降, 20xx 年仅产 亿吨,导致人均粮食仅 333 公斤;从 20xx 年至 20xx年 3 年缺口 7600 万吨; 20xx 年包括库存损耗在内,我国粮食总消费接近 亿吨,而总供应量(国内产量加净进口)约 亿吨,年度缺口 亿吨。 目前我国人口以每年 1400 万的速度递 增, 2030 年预计达到 16 亿,届时粮食需求量将达到 — 亿吨。 在目前耕地不变的情况下,单产需要再提高31%— 47%,才能满足我国粮食总供应量; 20xx年 10 月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又停止连续 20 年援助中国粮食计划;我国目前人多耕地面积少;在上述客观事实情况下,发展乙醇汽油,使粮食缺口更是雪上加霜,一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如果人民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好势必要动摇国之根本更谈不上经济的良性发展。 压缩天然气替代汽油。 需要对每辆汽车进行 1万元左右的投资进行改造,天然气比煤制甲醇成本高,建设一个压缩天然气供应 站,国产设备需投资 400万元,进口设备需 3000 万元, 相比之下新建一个甲醇燃料加注站只需 25 万元,若在原有加油站建造 ,不需增设任通用清洁燃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3 页 共 47 页 何设备,不需投资仅清洗原旧油罐即可使用。 况且我国天然气储量也十分有限 ,不宜在全国推广。 国家对二甲醚、锂电池 、甲醇电池、太阳能电动车也在 进行研究,但 实现技术产业化,进行广泛的市场应用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石油液化气替代石油。 这需要增加投资,增加设备,其动力性差,成本高,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给推广使用带来了一系列实际问题,汽车使用仍然存在着污染空气环境,而且有的双燃料车并不是国家 定型产品,汽车出厂再改装,造成了不安全因素,一个大中城市增加一万台这种车,就有如一万颗流动的“炸弹”在交通密集区,一个车辆因撞车造成交通事故很容易使车内的输气管道及气罐发生泄漏燃烧爆炸,央及其它车辆引起连环反应,这种难以预防具有不特定的不安全因素的客观事实存在,不宜广泛推广使用。 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煤多油少,据推算我国煤 炭 资源可开采近200余 年,而且煤 炭 资源 大部分原煤 直接利用 ,导致热值效 率低,污染严重。 全国煤矿的煤层气 95%直接排放,既污染空气又危害了环境,仅个别煤矿利用煤层气发电供热,利用率仅占排放量 5%。 如果发展以煤 、煤层气、天气气 为原料生产甲醇燃料, 将会大幅度增高甲醇汽油产量,会形成巨大的产业。 是一种新的清洁、安全、可靠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既 可以保持我国 在未来近两个世纪的 能源 供应 安全 稳定 ,又可以优化能源结构,减少 空气环境污染,具有切实可行的现实生态效益和战略意义。 甲醇还 可通过 薪材、秸杆、 垃圾 等物质转化 , 来源广泛、成本较低。 发展甲醇燃料是 人类 补充能源不足最佳的能源战略方向,是人类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用清洁燃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4 页 共 47 页 汽车尾气已成为当今大气的主要污染源 之一 , 污染程度随 着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而加剧, 大城市中 70%以上 HC、 80%以上的 CO 和 40%以上的 Nox 来自汽车尾气,汽车排放污染物已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而使用甲醇汽油不会给人类生存造成任何环境污染及危害,甲醇汽油产品经黑龙江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铅含量国家质量指标 ,分析结果 ,低于国家质量指标 50 倍,硫含量国家质量指标 ,分析结果 ,低于国家质量指标。 通用清洁燃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