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495吨万金山金矿开采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度表示 ( m/ kt) 体积表示 ( m179。 / kt) 用长度表示 ( m/ kt) 用体积表示 ( m179。 / kt) 千吨采切比 千吨切割比 千吨采准比 采场回采设计 1)、凿岩爆破 凿岩:采切工程完成以后即可进行凿岩,普通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多使用水平炮孔,以利于顶板安全。 由于本矿矿石和围岩较稳固,为提高采矿效率采用上向炮孔,采用 7655 气腿式凿岩机在拉底空间内顺矿体打上向平行垂直炮孔进行凿岩。 炮眼平行排列,孔径 40mm,孔距 ,相邻两排炮孔相间布置,钎杆长 ;钎头直径 36mm。 爆破:采用人工连续装药方式装药,平均装药系数 ;选用直径为 32mm的卷状 2岩石硝铵炸药。 逐排分段微差爆破,非电导爆管起爆,炮眼利用率为95%,装药结束后需用炮泥堵住炮孔。 爆破参数如下表(表 44)。 采矿方法专题设计 表 42 采切工程表 项目名称 运输巷 道 分段巷道 溜井 天井 溜井联络道 分层联络道 斜坡道 穿脉 拉底空间 小计 矿房 底柱 总计 巷道数目 1 4 1 1 4 4 1 1 1 巷道长度( m) 102 30 60 78 8 73 50 巷道长度( m) 岩石中 102 30 — 78 8 73 50 — 矿石中 — — — 60 — — — — 总长 102 30 60 78 8 73 50 451 巷道断面(㎡) 高宽 3 2 2 2 2 2 2 面积 5 4 5 4 71 体积( m179。 ) 岩石中 150 — 365 200 — 矿石中 — — — 240 — — — — 总计 150 240 365 200 工业矿量( t) — — — — — — — 采出矿量( t) 542 10954 采矿方法专题设计 表 44 爆破参数表 孔深 孔径 孔间距 排距 最小抵抗线 2)、采场通风 新鲜风流由上从斜坡道、分层联络道进入采场,然后污风由充填、通风天井进到上阶段运输大巷回风巷,以保证采场有足够的新鲜风流。 3)、出矿工作 爆破后的矿石由铲运机经过分层联络道、溜井联络道,将矿石倒入溜井,矿石经过溜井倒入运输巷道内矿车出 矿。 4)、采场顶板管理 为了保证采场作业安全和回采的顺利进行,在回采过程中需要对采场顶板、围岩进行加固支护作业。 采场中形成 10m 厚(斜长)的空间后开始充填一层( 5m),以后采一充一,以形成 5m厚(斜长)的采空区,直到矿房采完后在充填该采空区。 采用尾胶结充填,在待充填空区内原来上山部位筑墙,用来通风和出矿。 在爆破通风工作结束后,工人由分层联络道进入采场,站在爆堆上对整个采场进行人工撬毛,个别危险区域使用 7655 气腿式凿岩机打锚杆进行局部支护。 矿壁、底柱回收及采空区处理 1) 、矿壁、底柱回采 本矿块底柱在回采下一阶段矿块时自下而上回采。 矿壁不回采。 2)、采空区处理 采场中形成 10m 厚(斜长)的空间后开始充填一层( 5m),以后采一充一,以形成 5m 厚(斜长)的采空区,直到矿房采完后在充填该采空区。 采用尾沙胶结充填。 本采矿方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采矿方法专题设计 1)、损失贫化计算 ( 1)、贫化损失工程指标表 (表 45) 表 45 贫化损失工程指标表 工程指标 矿石损失贫化指标 贫化率 (% ) 损失率(%) 采切工程 8 3 矿房回采 7 6 底柱回采 7 6 ( 2)、损失、贫化和矿石质量指标计算 矿块垂高 33m(阶段高度),矿体倾角 25176。 ,矿块宽度 ,矿体垂直厚度 12m, 则矿体水平厚度为 12247。 sin25176。 = , 并且 矿 岩的平均比重为179。 综上所得: 矿块体积为: V=33 179。 = 179。 矿块工业储量: Q=33m 179。 =。 采场采出工业矿石储量为 Ql:由采准切割采出工业矿石储量 Qq、矿房回采工业矿石储量 Qf和底柱回采工业矿石储量 Qz组成。 Qq= = Qf= = Qz= = Ql=Qq+Qf+Qz= 矿块损失率为: ρ =Q1 = 1 0 4 7 6 5 3 2 7 4 7 6 5 %=3% 矿石回采率: 采矿方法专题设计 971k H % 矿块贫化率为: γ = 2 0 3 . 6 100%=7% 采出矿石的实际品位为: α =( 1γ) g/ t=/ t 采出矿石总量为 : T= 7 5 5 7 6 560 .9 30 .9 7Q11 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编(表 46) 表 4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编 名称 年生产能力 矿块损失率 矿块贫化率 采出矿石品位 采出矿石总量t 矿块工业储 量t 采准比 m/ kt 采切比 m/ kt 指标 万吨/年 3% 7% g/ t 嗣后充填房柱法 采矿方法方案图如下图(图 43)所示 采矿方法专题设计 图 43 嗣后充填房柱法 采矿方法构成要素 矿块沿走向布置,矿块厚度为矿体厚度,矿块长度为 20m,阶段高度为 ,间柱宽度为 5m,留顶底柱,且顶柱厚度为 (斜长为 4m),底柱厚度为 (斜长为 7m)。 阶段开采顺序为下行式开采顺序以缩短基建时间尽快投产。 阶段中矿块采用后退式开采顺序。 矿块中采用上向式回采顺序。 矿块采准切割工作 1)、采切工程布置 在矿块底部,由阶段运输大巷向上在矿块下盘掘进一条上山。 在矿房底部下盘开凿一电耙硐室(通过开凿一条联络道和人行天井连接)。 在上山底部沿矿块长度方向在矿房底部掘进一条拉底巷道,由此巷道拉开自由空间(垂直厚度为 )。 上一阶段运输大巷与上山有一条人行天井作充填通风井。 由于矿岩稳定性较好,一般不需要支护,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不稳定的的巷道要及时支护。 2)、采切工程规格:(表 47) 采矿方法专题设计 表 47 采切工程表 项目名称 运输巷 道 联络道 上山 人行天井 联络平巷 电耙硐室 溜矿井 切割平巷 小计 矿房 矿柱 总计 巷道数目 1 1 1 1 1 1 1 1 巷道长度( m) 20 8 45 20 7 20 巷道长度( m) 岩石中 20 8 — — — 7 — 矿石中 — — 45 20 — 20 总长 20 8 45 20 7 20 巷道断面(㎡) 高宽 3 2 2 2 2 2 2 2 2 面积 4 4 4 4 体积( m179。 ) 岩石中 150 32 — — 28 — 矿石中 — — 80 — — 125 总计 150 32 80 28 125 751 5254 工业矿量( t) — — 64 — — 采出矿量( t) 采矿方法专题设计 3)、采切工程量 采切工程量如下表(表 48)所示 表 48 采切工程量表 指标名称 计算值 修正系数 修正后值 用长度表示 ( m/ kt) 用体积表示 ( m179。 / kt) 用长度表示 ( m/ kt) 用体积表示 ( m179。 / kt) 千吨采切比 千吨切割比 千吨采准比 17 采场回采设计 1)、凿岩爆破 采切工程完成以后即可进行凿岩,采用 YG80 深孔凿岩机,凿扇形深孔,孔径为 60mm,孔深 6m— 8m,最小抵抗线为 ,孔距为 2m。 爆破:采用 BQ— 100 装药车装药,平均装药系数 ;选用直径为 32mm 的卷状 2岩石硝铵炸药。 逐排分段微差爆 破,非电导爆管起爆,炮眼利用率为 95%,装药结束后需用炮泥堵住炮孔。 爆破参数如下表(表 414)。 表 49 爆破参数表 孔深 孔径 孔间距 排距 最小抵抗线 6— 8m 2 2 2)、采场通风 新鲜风流由下阶段运输大巷,经放矿联络道、人行天井、电耙硐室进入采场工作面,冲刷工作面后,污风经过上山,进入上阶段人行天井、联络道,通过上阶段阶段运输大巷回风。 3)、出矿工作 采矿方法专题设计 采场内矿石爆落后采用电耙出矿。 每个矿房内布置一条溜矿井,采用 30kw电耙绞车配 耙斗 ,绞车安设在电耙硐室。 电耙台班效率为 80~ 180t。 矿石爆落后,用电耙将矿石耙入溜矿井,最后装入矿车经阶段运输大巷将矿石运走。 4)、采场顶板管理 矿体顶板围岩的岩性,以蚀变超糜岩、硅化砂质千枚岩、蚀变千枚岩为主。 单轴抗压强度为 ~ ,属坚硬岩石。 局部地段顶板岩石为变质安山玄武岩,单轴抗压强度为 ,属半坚硬岩石。 总体看矿体及顶板围岩稳固性均较好。 每次爆破完成以后,都要观察顶板的破坏情况。 在回采过程中是靠矿体、间柱、顶、底柱来支撑顶板,回采完矿 石以后,对采空区进行充填,靠充填体来支撑顶板。 采场顶板为围岩,稳定性较好,因为人员需进入空区凿岩爆破,因此需及时检查顶板稳定性,在需要支护的部位及时支护。 矿柱回收及采空区处理 1)、矿柱回采 对于间柱和顶柱,在回采完矿房后,打好间柱和顶柱的炮孔,采用崩落法进行回采,先爆间柱,再爆顶柱。 底柱作下一阶段回采。 2)、采空区处理 开采完毕后,封闭电耙硐室和溜矿井,采用尾沙胶结充填法充填采空区,充填料通过充填管由上一阶段阶段运输大巷,经过天井进入采空区进行充填。 本采矿方法主 要技术经济指标 1)、损失贫化计算 ( 1)贫化损失工程指标表(表 410) ( 2)损失、贫化和矿石质量指标计算 矿块垂高 (阶段高度),矿体倾角 25176。 ,矿块宽度 20m,矿 体 垂直厚度 12m, 矿石 比重为 179。 所以, 采矿方法专题设计 矿块体积为: V= 20 12247。 sin25176。 m179。 = 13348m179。 矿块工业储量: Q=V179。 =。 表 410 贫化损失工程指标表 工程指标 矿石损失贫化指标 贫化率 (% ) 损失率(%) 采切工程 8 3 矿房回 采 5 6 矿柱回采 10 40 采场采出工业矿石储量为 Q1 :由采准切割采出工业矿石储量 qQ 、矿房回采工业矿石储量 fQ 和矿柱回采工业矿石储量组成 ZQ。 qQ = = fQ =( +) = ZQ =( ) =11149t Q1 = qQ + fQ + ZQ = 矿块损失率为: ρ =1Q= 1 0 6 1 7 3 4 4 1 6 1 7 3 %=5% 矿石回采率: 951k H % 矿块贫化率为: γ = 100%=% 采出矿石的实际品位为: α =( 1γ) g/ t=/ t 采出矿石总量为 : 采矿方法专题设计 T= 0 . 9 3 20 . 9 5Q11 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编(表 411) 表 41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名称 年生产能力 矿块损失率 矿块贫化率 采出矿石品位 采出矿石总量 矿块工业储量 采准比 m/ kt 采切比 m/ kt 指标 万吨/年 5% % g/ t t t 初选方案综合经济技术比较(表 412) 表 412 初选方案综合经济技术比较 名称 单位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矿区生产规模 t/d 1500 1500 1500 矿块生产能力 t/d 100 100 80 同时回采矿块数目 个 隔一采一 隔一采一 隔一采一 凿岩台班效率 m/台班 150 150 150 采矿工班效率 t/工班 20 26 13 矿石回采 率 % 97 95 矿石损失率 % 3 5 矿石贫化率 % 7 千吨采切比 m3/kt 190 m/kt 采矿直接成本 元 / t 矿区地质储量 万 t 81101 81101 81。年产495吨万金山金矿开采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