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万吨莫尔卡特型砂生产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冲镇地势平坦,在湖南省西部开发中有较强的地理、资源和交通优势。 据县志记载,此地原称“火麻冲”,缘由盛产火麻,解放后因口音衍化成现名。 其中省级旅游风景区燕子洞位于湖南省 **县火马冲境内,燕子洞 属岩溶地段,山势险峻沟壑幽深。 自然景观丰富幽美,人文景观巧夺天工。 历史上火马冲有两次成为县城的机遇。 据民间传说,隋开皇年间,县治异动,县衙定址成为难题,一派主张定火马冲,另一派主张定 **(小镇),相持不下。 最后,竟以称量两地土壤之比重作标准,重者则为县治。 这样,火马冲第一次与“县城”失之交臂。 20 世纪 70~ 80 年代,国家决定在沅水下游修建五强溪水电站(沅陵县境内),拟将处于沅水中上游的 **县城搬迁至火马冲。 后因降低淹没区最高水位线,确定县城不再搬迁,以修建新城而代之。 1972 年,湘黔铁路建成, **火 车站设于邻近的万寿村,物资转运站及国营红灵机械厂、 **地区机砖厂等相继建成。 1984 年,经批准为建制镇。 1987 年,全镇面积 平方公里,建设用地 116 公顷,改建的自公路至桥边的主街,长 142 米,宽 10 米,水泥路面。 有商业及服务业 45 家,建农贸市场 3394 平方米,改变了昔日以“公路为市”阻塞交通的状况。 到了 90 年代,受全国广泛创办“开发区”风潮之影响,火马冲被辟为开发区,大量良田易为他用,但“开而不发”,留下的是荒莫尔卡特制品 年产 2万吨莫尔卡特型砂生产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9 页 地一片。 然而火马冲仍然是县里唯一的“工业小区”,成为 **市经济发展“一点( **市)两翼( 南黔城镇、北火马冲镇)”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马冲镇有华特水泥厂、蓝伯电石厂、莫来石厂、神奇燕子洞省级 AA 级旅游区、 **磷肥厂、 **火车站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 在火马冲镇内的 **特种水泥厂其现代化生产程度,在 **乃至全市众多的水泥厂中,雄居前列。 原料供应 工厂莫尔卡特原矿采至 **本地大伏潭区铝矾矿,距厂 25公里,其中高铝矿( AI2O358%)的资源经 20 年的开采,已接近枯竭。 但中低铝矿( AI2O340%)含量丰富,据地质勘探报告查知,其储量达 500 多万吨,现估计已开采 300 万吨,余量约 200 万 吨。 **大伏潭区的低铝矿全部是个体老板采用洞采,其化学成份比较稳定,烧结性能好,杂质含量低,其单价约 90 元 /吨(运费 25 元 /吨)。 另外,湖南省 ****莫来石有限责任公司在贵州天柱县注册了一家子公司,并于 20xx 年 6 月底通过挂牌和拍买获得了总储量超过 100 万吨的铝土矿山经营权,为企业中长期发展提供资源保证。 其矿产资源的质量水平还优于 **大伏潭矿山,完全可以满足莫尔卡特的生产。 燃料供应 莫尔卡特煅烧采用岳阳石化,长岭炼油厂的附产品重油来高温煅烧,油料来源充足,有计划供应,热值为 41868KJ/kg。 厂家提供的产品质量指标为: 项目 指标 项目 指标 莫尔卡特制品 年产 2万吨莫尔卡特型砂生产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0 页 水和沉淀物 % 凝点 25℃ 密度 机械杂质 % 运动粘度 (100℃ ) 灰分 % 闪点 130℃ 硫含量 % 供电及供水 该公司从火马冲变电站新架一输电线路(线径 70mm2)进厂,输变能力达 4000KVA,目前还只使用 1200KVA,其富余能力大。 该公司目前主要采用深井泵取用地下水为主。 根据经验表明,该公司深水井的供水能力可达 500 吨 /天,远远高于目前实际用水量 150 吨 /天的 需求,新线投产后,每天的总用水量为 250 吨 /天左右,加上火马冲供水公司的补充,完全可以满足工厂用水。 交通 湘黔电气化铁路、 **站距厂 400 米,省道 1802 线路在厂北面 250 米处,有 1802 省道至 **火车站公路从厂门前通过。 距铁路贮木场、卸油站 300 米。 交通便利,进出货物均可走铁路和公路运输,货物的装卸均有条件和设施,不会受阻。 自然条件 **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风向: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而春秋两季风向不稳定,但仍以偏北风为主,就全年而言,以偏北风 占优势。 气温:年平均气温在 — ℃,极端最低 ℃,以一月份气温最低,七月份平均气温 ℃。 降水量:历年年降水雨量为 — 毫米,历年年平均降雨量为 毫米。 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二季,约占全年降雨量的 71%,莫尔卡特制品 年产 2万吨莫尔卡特型砂生产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1 页 日最大降雨量 毫米。 县境西部为少雨区,范围包括从船溪的兵马冲,经田湾樟枣溪、城郊独岩湾、火马冲、寺前、大水田一线西北,年降水量在 1400 毫米以下。 以上数据是参考县气象局资料,厂实际约有变化。 工程地质 县境内地貌岩性为板溪群地层的变质岩,其 岩性为板岩、砂砾岩等,约占全县面积的 %。 **县境内出露地层,自元古界至新生界,除缺失冷家溪群和志留系外,其余均有沉积,由老到新分别为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第三系、第四系等。 其中火马冲镇的地层主要为震旦系。 全厂占地面积为 60 多亩,厂区标高为 125m,百年一遇洪水远未危及厂区,无水淹危险。 区域内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天然降雨,水量充沛。 地下水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其流量及方向受场地内的大气降水和地形条件影响。 地震烈度 **县地质构造属南华准地台(一级)江南地轴(二级)之 **至安江凹陷( 三级)和沅麻中生代盆地构造单元内。 东南与轴缘褶皱带即溆浦至团头大断裂为界;东北部震旦系与板溪群不整合界线即为 **至安江凹陷和冷家溪隆起的界线。 共分为五个构造单位。 该地区地质断裂不发育,无孕育大地震的条件。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域图, **县地震级别属于 6 级边缘区,为非地震活动区,设计中不考虑抗震设防。 工厂管理 湖南省 ****莫来石有限责任公司是于 20xx 年 6月整体收购原破产的莫尔卡特制品 年产 2万吨莫尔卡特型砂生产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2 页 华能 **莫来石厂成立的民营企业 ,已有 20 年的生产历史,近年来生产经营使企业积累了一整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模式。 能在短时 间内就将一个破产的莫尔卡特生产厂起死回生。 生产、经营、质量都上了一个台阶,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企业有一支作风过硬、素质较好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和职工队伍,完全可以实现自行设计、自己安装、自主生产经营,具备高速度、高质量顺利完成年 产 2 万吨 莫尔卡特型砂生产线 工程的有利条件。 六、工艺技术方案 莫尔卡特制品 年产 2万吨莫尔卡特型砂生产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3 页 基本原则 遵循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达到提高产品产量、质量、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改善企业及周围环境,增加新产品的开发能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把握具体设计方案时,尽可能 采用既先进又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工艺布局尽力连贯流畅、合理明快,同时又要考虑企业现有的实际情况。 其具体原则如下: 、设备方面,既要考虑技术先进,又要考虑技术成熟,杜绝带试验性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确保一次性达标达产,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尽可能地把工艺布置得紧凑合理,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环保污染,搞好厂区的植树绿化。 因此,改压滤成型前段工序干法生产为湿法生产,便于物料实行泵送,改善工艺布局,提高工序质量,有利环境保护。 ,降低生产成本为中心的原则 ,尽量减少岗位人员,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选好合适的窑型,以确保降低能耗。 2万吨 全天然高温煅烧莫尔卡特型砂。 ,在不影响新工艺布局的情况下,尽量加以利用,以减少一次性固定资产的投入总量。 选址及总平面 湖南省 ****莫来石有限责任公司扩能技术改造,是在不影响现有生产线生产的前提下进行。 2 万吨 新建莫尔卡特 型砂 生产线定在原生产区莫尔卡特制品 年产 2万吨莫尔卡特型砂生产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4 页 围墙北面,新征土地 30 亩 左右作主要生产线场地,此方案基本满足了新设计原则要求,工艺布置紧凑合理,施工不影响生产,最大限度利用原厂区,生产设施投资省, 建设期快,为今后莫尔卡特的发展留有空间,是最佳方案。 该公司整个土地地形平整,地面标高在 125— 128 米之间,便于新线设计施工(按老厂区地面为基准)。 除新线布置后,仍留有足够的原矿堆场,厂区雨水、地表水通过建筑物室外明沟就可以排入围墙外边干溪沟内。 生产用水可循环利用,一般不外排。 厂区交通方便,除原厂门公路进厂外,新线区及堆场可直接从外公路进入。 厂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图附后 生产工艺流程 该项目原料是铝矾矿 ,莫尔卡特型砂生产工艺与莫尔卡特生产工艺基本相似。 生产工艺是以铝钒矿为原料,通过破碎、粉磨、料浆,然后通过喷雾、造粒、烘干制得不同粒度的颗粒,再通过回转窑高温煅烧形成莫尔卡特型砂。 生产工程流程简图 莫尔卡特制品 年产 2万吨莫尔卡特型砂生产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5 页 破碎机 泥浆泵 喷雾造粒机 回转窑 冷却机 储备仓 筛分机 包装 成品仓库 生产工艺说明 原燃料、成品的贮存 本方案对原料的来源考虑以该公司的贵州天柱子公司矿为主,其它矿做校正材料。 故对原料的贮存尽量留有余地。 原料的贮存设施有: 天堆场 3000 平方米以上,可存放矿 9000吨,存期 70 天。 800 平方米,可存矿石 2400 吨,存期为 18 天。 燃料的贮存利用现有设施: 8ф 贮油罐,可贮重油贮存期为 17天。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增加 24个新贮油罐,使贮存期达 2025天。 原料的破碎 采用两级破碎工艺以减少入磨物料粒度,减轻磨机负荷,提高磨机产量,降低粉磨电耗,降低研磨体的消耗,从而减少物料中的机械铁含量。 同时,考虑到物料的自然水份较高,原矿的粒度大,一级破碎采用原矿 湿式球磨机 破碎 料浆池 粉磨 搅拌 输送 烘干 煅烧 冷却 输送 筛分 出厂 莫尔卡特制品 年产 2万吨莫尔卡特型砂生产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6 页 PE250 400 型鄂破,台时产量 520t/h,二级破碎采用对辊破碎机ZPGC450 500 型,台产 25t/h。 采取两班作业制。 原料的粉磨 为使莫尔卡特熟料在煅烧过程中反应充分,必须保证成型珠粒的微观成分尽量均匀,同时应尽量增加各种矿物晶体接触的反应面,这就对精料的细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根据现有和经验,细度 320 目筛孔通过量大于 85%比较合适,过细则不经济,过粗则导致熟料的物理指标下降。 为此采用湿法粉磨工艺,原因是不受原料水份限制,无需除尘设施,可节省投资,又便于除铁,选用 QM3650 7000B 管磨机三台,产量 40— 45吨 /磨,出磨细度 控制在 320 目,通过量大于 85%,采用三班制生产。 出磨料浆进入磨尾 60m3 料浆池,进行初步搅拌,搅拌合理再经泥浆泵送入造粒车间泥浆池搅拌。 造粒烘干 原料进行破碎、 料浆再搅拌后,由 2 台泵送入喷雾造粒机, 送入回转窑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 1500~ 1650℃,煅烧时间为 3~ 5 小时,煅烧后对该产品进行冷却、除杂,除杂后再筛分成各种不同规格的产品,三班作业。 造粒烘干是整个生产线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如得不到妥善解决,将给回转窑的产量、质量和连续生产带来直接影响。 初步选择还是采用喷雾造粒机。 煅烧和 冷却 用回转窑煅烧莫尔卡特与用隧道窑相比,优点在于设备简单,运转可靠,维护和检修工作量小,机械化程度高,便于管理。 缺点在于物料在高温带停留时间短,要注煅烧温度高。 在选择回转窑关键性设备时,莫尔卡特制品 年产 2万吨莫尔卡特型砂生产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7 页 已考虑了物料在窑内停留的时间,选用φ 26m 回转窑,三档支承,台产为 ,年综合运转率 82%全年总产量 2 万吨。 采用这种长径比大的窑,可保证物料在窑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熟料质量,同时回转窑长径比大,可降低回转窑窑尾温度,减少能源消耗。 生产莫尔卡特型砂的关键生产过程是:泥浆雾化烘干成型为小颗粒状泥珠和在回转窑内高 温煅烧。 主要设备年利用率表 生产莫尔卡特型砂的关键设备是:湿式球磨机、喷雾造粒机和回转窑。 主机名称 年利用率(%) 周生产天数 天生产班数 班生产时间 鄂式破碎机 25 7 2 67 对辊破碎机 25 7 2 68 湿法磨 85 7 3 8 造粒机 85 7 3 8 回转窑 85 7 3 8 冷却机 85 7 3 8 物料名称 水份 (%) 消耗定额 (t/t 日产量 年产量 莫尔卡特制品 年产 2万吨莫尔卡特型砂生产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