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万吨聚氯化铝项目可行性调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法又可分为湿式和干式。 湿式受分解温度限制,成品的盐基度一般较低,效率也低。 干式用结晶 AlCl3 热分解,可得任意盐基度的产品,克服了湿式法的不足,但产品溶解性差。 以铝酸钙粉为原料 铝酸钙是用氧化铝含量高的矿(如一水硬铝石)加石灰石等经破碎、煅烧、磨细而成,其主要含铝酸一钙( Al2O3 CaO),化学成分为: Al2O347~55%,CaO6~35%, Fe2O31~5%, SiO26~10%。 其工艺方法:于搪玻璃反应釜内,铝酸钙粉与盐酸( 20%)混合,自热反应,反应后釜内温度大于 80 摄氏度,可保持2h 以上,上层液体即为聚合氯化铝溶液。 若用洗渣水配置酸,可产品有效含量还能提高。 用铝酸钙粉可以不需热源生成出液体聚合氯化铝,若要加工成型,按现有方法为:喷雾、滚筒及浓缩法,均需热源。 而该方法生产的聚合氯化铝容易中含多量氯化钙,一次溶出燕几图较高,可将液体聚合氯化铝在常温下不断搅拌,添加少量固化剂,即成浆状,再经数小时熟化就成膏状固体。 若再晾晒或烘干后就是粉粒状固体。 不同颜色聚合氯化铝的区别: 市场上销售的聚氯化铝比较杂,因为每一个厂家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不同,生产出来的聚合氯化铝颜色也有些差别,一般有白色、黄色、黄褐色这三种颜色的聚氯化铝,下面来说明下三种不同颜色用途的区别。 国标范围内的二氧化铝含量 2730直接的聚合氯化铝多为土黄色到黄色淡黄色的固体粉状。 这些类型的聚合氯化铝水溶性比较好,在溶解的过程中伴随电化学、凝聚、吸附和沉淀等物理化学变化最终生成 [Al2(OH)3(OH)3]∝↓,从而达到净化目的。 所以说在使用聚合氯化铝的时候,不需加其它助剂,絮凝体形成快而粗大、活性高、沉淀快、对高 浊度水的净化效果明显 白色聚合氯化铝因为被称为高纯无铁白色聚合氯化铝,或食品级白色聚合氯化铝,与其它聚氯化铝相比是品质最高产品,主要的原材料是优质的氢氧化铝粉、盐酸,采用的生产工艺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喷雾干燥法。 白色聚合氯化铝用于造纸施胶剂,制糖脱色澄清剂、鞣革、医药、化妆品和精密铸造及水处理等多个领域。 黄色聚合氯化铝的原材料是铝酸钙粉、盐酸、铝矾土,主要用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方面,如果用于饮用水处理原材料是氢氧化铝粉、盐酸还有稍许的铝酸钙粉,采取的工艺是板框压滤工艺或喷雾干燥工艺,由于在饮用水的处理国家对重金属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不论是原材料还是生产工艺都比棕褐色聚合氯化铝要好。 黄色聚合氯化铝一般采用滚筒干燥生产或喷雾塔干燥生产而成,有片状,粉状两种固态形式。 棕褐色聚合氯化铝的原材料是铝酸钙粉、盐酸、铝矾土还有铁粉。 生产工艺是采用滚筒干燥法,一般主要用于污水处理方面,因为里面添加了铁粉所以颜色呈棕褐 色,铁粉添加的越多颜色越深,铁粉如果超过一定的量在某些时候也被称为聚合氯化铝铁,在污水处理发面有着卓越的效果。 另外,黄色聚铝溶解后,品质好的溶液呈无色,品质差一点的溶液会发黄,但不影响使用。 黄色产品的氧化铝含量一般在 25%~30%之间,盐基度均在 80%以上,适用于各种污水处理,配合酰胺使用效果更好。 而白色的聚铝为粉状,溶液无色,氧化铝含量在 29%~31%之间,盐基度只有 50%左右,适用于各种生活 用水,循环水以及其他污水处理。 另外,对于生活饮用水而言,盐基度越低的聚合氯化铝在水质净化时反应速度就越快,产生的 杂质就少,但其产品价格就越贵。 综上所述,本项目 精制品采用 氢氧化铝酸溶一步法生产工艺,以磷酸(磷酸盐)催化剂,氢氧化铝和盐酸(均为工业级)为原料,在蒸汽压为 1~8Kgf/cm2,反应温度为 110~150℃下反应 4~5h,产品为白色聚铝(适合做固体产品,远距离销售 ,主要针对造纸厂,生活水处理等 )。 粗制品采用 铝酸钙酸溶法生产,并可加入少量 Al(OH)3 提高产品铝含量 ,产品为黄色聚铝(适合做液体产品,近距离销售 ,主要针对工业废水处理 )。 四 、生产规模、投资及综合成本分析 、 生产规模与总投资估算: 目前 新建一座聚合氯化铝生产 设备。 年产固体 聚合铝 2 万吨 ( 其中 精细品 万吨, 普通品 万吨 ) ,产品种类包括:高纯型固、液体絮凝剂 ( 达到国际质量,出口级,也可作中性造纸施胶剂 , 国内饮用水厂 ) ;普通型固、液聚合铝( 适用于城市污水回用净化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 )。 每年可消耗盐酸( 31%) 2万吨。 另外需要购入原料 Al(OH)3(工业级) 4300 吨,铝酸钙 1680 吨。 主体设备包括搪瓷聚合反应釜、板框过滤机,碱化槽,乳化机,喷雾干燥塔等。 附属蒸汽锅炉,耐酸泵,压缩空气机、以及液体成品储罐,沉淀澄清槽、玻璃钢管道,电气控制 设施等。 厂房建筑总面积约 1000m2(液体车间 200 m2,喷雾干燥车间 400m2,原料、仓库 400m2);附属设施,酸储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