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8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砖厂)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使煤炭产业成为不产生或少产生“公害”的产业。 有些煤矿提出“石头变砖头,砖头砌高楼”“制砖不用土,烧 砖不用煤”的口号。 促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再就业 据不完全统计,到 20xx 年末,我国因资源枯竭关闭报废的矿井 600 余 处,注销生产能力 13990 万 t。 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使矿井产量递减以至最终报废关闭,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寻求产业转移和劳动力再就业成为衰老报废矿区的头等大事。 煤矸石综合利用则是有发展前景的接替产业之一。 我国每年产生的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按热量折算约为 1500~ 1800 万 t 标准煤。 综合利用好这些资源,不仅促进了产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甚至还会因其含有特殊成分而成为煤炭城市待开发的“金矿”。 国办发 33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掀起了推广使用非黏土类新型墙材与建筑节能的大潮,正猛烈地撞击着黏土类传统墙材的根基。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黏土类传统墙材必然要被年产 2800 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建设项目 —— 可行性研究报告 8 淘汰出局,退出墙材市场,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黏土类传统墙材不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 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黏土类传统墙材的生产方式是以消耗大量优质黏土资源为基础的,不仅严重破坏耕地,浪费土地,而且也严重破坏了自然资源,污染环境。 我们所见到的黏土砖窑四周,都是几十亩大小的深坑大塘,原来的植被被破坏了,优质黏土遗失殆尽,卵石裸露,无法复耕,环境变得十分恶劣,给当地带来生态退化、耕地危机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及城镇和工业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人与土地的矛盾已日益严峻和尖锐,在威胁粮食安全的同时,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也构成严峻挑战。 我国是一个人口 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面对资源紧张的国情,我们必 须时刻绷紧节约资源这根弦,决不能贪图眼前的利益, 干砸 子孙饭碗的蠢事, 如果每座黏土砖窑每年毁田烧砖浪费几亩几分土地资源,全国数额就非常大;如果拆除每座黏土砖窑每年节约几亩几分土地资源,全国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黏土类传统墙材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相背离,必定要被社会所淘汰。 黏土类传统墙材不利于住宅产业化的推进住宅产业化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不仅是对建筑业传统落后的施工方式的革命,同时是对建材业传统落后的生产 方式的革命,更是对黏土类传统墙材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住宅产业化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良好的开局已彰显出产业的强大生命力。 而黏土类传统墙材是住宅产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严重障碍。 首先,黏土类传统墙材不利于住宅建筑标准化、住宅部品部件生产工业化、施工安装装配化。 第二,黏土类传统墙 材需占用场地堆放材料,不能随工程进展,边建边造, 边运输,边吊装,施工中产生很多的建筑废料和建筑垃圾,对周围人文环境和绿化美化造成影响。 第三,使用黏土类传统墙材,建筑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据资料介绍,实现住宅产业化,可以使住宅建造过程中 的资源利用更为合理,现场垃圾减少 83%,材料损耗减少 60%,可回收材料 60%,建筑节能 50%以上,建筑年产 2800 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建设项目 —— 可行性研究报告 9 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项目施工周期从传统生产方式下的 20 个月,缩短至工厂化生产方式下的 5 个月,缩减工期 75%.随着住宅产业化的进一步深入推 进,黏土类传统墙材在建筑市场将没有立足之地。 黏土类传统墙材不利于打造绿色宜居建筑推动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黏土类传统墙材不是绿色建材,是以牺牲资源、浪费能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是用原始落后的生 产方式生产的,工艺落后,科技含 量低, 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再者,黏土类传统建材不能满足居住功能的建造方式和方法,时代的发展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新变化,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和生态意识得到了加强,对住宅质量和功能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人们建房不再是只要求单一的遮风挡雨功能,而是追求健康安全、方便舒适、节能环保多功能的生活空间。 建造绿色建筑,一定要使用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科技含量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非黏土类绿色建材,因为绿色建材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子孙后代,创造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人居环境,是绿色建 筑的根本目标之一。 20xx 年 3 月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又提出“绿色建筑从绿色建材的源头抓起”的新理念,我们有理由相信,节能、环保型的非黏土类绿色建材将越来越多地被广泛推广使用,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黏土类传统墙材必将被非黏土类新型绿色建材所替代。 黏土类传统墙材不利于新型建材快速发展黏土类传统墙材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房屋建筑围护结构的主要用材,特别是黏土实心砖稳坐第一把交椅,成为墙材业的龙头老大,形成黏土类墙材一统墙材市场的局面。 在国家大力倡导和推广非黏土类新型墙材,禁止使用黏土实心砖的新形势 下,墙濉溪县刘桥镇宪君新型墙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材市场呈现出多元结构,但黏土类传统墙材抢占市场的格局并没有被彻底打破,以实心砖、多孔砖等为主的黏土类传统墙材在一些地方仍然主导着墙材市场。 非黏土类新型建材是墙材革新的产物,是科技发展的新成果,能大量利用废渣及废弃物,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 有的新型墙材不使用黏土,如煤矸石空心砖、石膏砌块和墙板等,完全用废弃物或其他物质作为主要生产原料,在生产过程中降低能源消耗,无污染,环保卫生。 由于生产工艺先进,科技含量高,产品品质好,性能 优良,不仅可以改善房屋建筑年产 2800 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建设项目 —— 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功能,还可以延长建筑部件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在建筑施工方面,非黏土类新型墙材废除了传统的手工瓦刀作业,减少了模板和脚手架的使用量,免除了多道施工 作业程序,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而且非黏土类新型墙材有利于住宅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20xx 年我国经济工作重点之一是大力推进资源节约,以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为抓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这为非黏土类 新型墙材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而黏土类传统墙材的市场会越来越小,直至退出建材市场。 总之,终结黏土类传统墙材主导长达上千年墙材市场的历史,这是时代的选择,是科技发展的选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利用煤矸石制砖 目前我国的墙体材料产品中 95%是实心粘土砖,现在全国有砖瓦企业约 11万个,生产粘土砖多达 7000 亿块,占地 500 万亩,每年耗土量相当于 110 万亩土地,实际毁田数十万亩,耗能达 7000 多万 t 标煤,成为一个破坏耕地、消耗能源的大户。 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限制粘土砖,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的政策。 目前全国煤矸石砖生产企业仅有近千家,年生产矸石砖 60 亿块,仅占粘土砖产量的 %,利用煤矸 1600 万 t,年节约土地近万亩,节煤 60 万 t 标煤。 此外,全国利用煤矸石生产粘土内烧结砖的(平均掺矸量 15%左右)厂家较多,每年生产矸石内烧结砖 500 亿块,年利用煤矸石量 1800 万 t。 在煤矸石制砖生产工艺研究、设计和设备制备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目前他们已为全国大部分地区建成近140 余条不同技术档次的空心砖生产线,为全国几百家空心砖厂进行了生产调试。 公司所属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真空挤砖机、自动切条机、自动切坯机和工业 窑炉、窑车等成套技术设备,除此之外,公司还有科研所、技术中心,可跟踪当今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备信息,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工厂工艺设计,煤矸石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配合城市限制使用粘土砖和煤矿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城市和矿区将煤矸石生产新型墙体材料 — 承重和非承重空心砖作为发展的重点。 年产 2800 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建设项目 —— 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第 三 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煤矸石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的技术经济政策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每年的排放量相当于当年煤炭产量的 10%左右,目前已累计堆存 30 多亿吨,占地约 万公顷,是目前我 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 煤矸石长期堆存,占用大量土地,同时造成自燃,污染大气和地下水质。 煤矸石又是可利用的资源,其综合利用是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五 以来煤矸石综合利用有了较大的发展,利用途径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但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落后,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综合利用发展也不平衡。 大力开展煤矸石综合利用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煤矿生产结构,分流煤矿富余人员,同时又可以减少土地压占,改善环境质量。 因此,煤矸石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的技术政策。 煤矸石综合利用要坚持 因地制宜,积极利用 的指导思想,实行 谁排放、谁治理 、 谁利用、谁受益 的原则。 将资源化利用与企业发展相结合,资源化利用与污染治理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以巩固、推广为主,完善、开发并举。 巩固已有的技术成果,推广技术成熟、经济合理、有市场前景的技术,逐步完善比较成熟的技术,研究开发新技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不断提高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技术装备水平,促进煤矸石的扩大利用分析成果推广后的直接和间益。 为了鼓励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替代实 心粘土砖,支持工业废渣综合利用国务院令第 82 号、国发「 1992」 66 号、财税字「 1995」 44 号、国办发「 1999」 72 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20xx」 198 号等文件规定: ( 1)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项目,可列入国家开发银行的基本建设政策性投资项目,可享受政策性贷款。 ( 2)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项目,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免征进口设备关税和进口产品增值税。 ( 3)对企业生产的原料中掺有不少于 30%的煤矸石、炉渣、粉煤灰及其它年产 2800 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建设项目 —— 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废渣的建材产品,免征产品增值税。 ( 4)排渣单位不准以任何名义对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废 渣收费或变相收费,对利用废渣生产新型墙材的企业,排渣单位应积极给予支持,有条件的还可以给予补贴。 ( 5)对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企业,可视具体情况减免土地使用税,对生产实心粘土砖企业应征收土地使用税。 ( 6)对应用新型墙体建造的北方节能住宅,实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税率为 0%的政策。 ( 7)在城市建设中限制使用实心粘土地砖作为框架结构的填充材料,禁止强度等级 MU10 以下的实心砖在 5 层以上的建筑中使用。 ( 8)将发展节能建筑和新型墙材建筑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保新型墙材建筑每年按一定比例增长。 ( 9)积极推行按使用面积计算房屋售价。 ( 10)对使用实心粘土砖在价外加收一定费用,建立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用于墙材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建筑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 11)各地从技术改造资金中划拨一定比例用于墙材企业技术改造。 ( 12)采暖地区要按期达到国家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非采暖地区要结合改善建筑物热环境制定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具体规划,并大力组织实施,以此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和保温隔热材料发展,促进节能建筑全面推广。 ( 13)大中城市对节能建筑和新型墙材建筑,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减免城市设施 配套费用。 年产 2800 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建设项目 —— 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第 四 章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占地面积约 40 亩,交通电力便利,拟新 建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