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500万米纺织里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家产业政策及 纺织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投资方向 ,建议尽早立项实施。 年产 2500 万米纺织里料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1 页 共 105 页 2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项目背景 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一直以来 纺织服装出口都在全国总出口额中占了很大比重。 纺织企业属于劳动密集企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为了推进纺织工业的发展, 国家适时推出《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明确了纺织工业的 八大主要任务和十大政策措施,给纺织工业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 ***市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至直辖来,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努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 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任务繁重,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 在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 ***市改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赋予 ***市新的使命。 加快 ***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是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提供示范的需要,是形成沿海与内陆联动开发开放新格局的需要,是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 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尤其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将解决当前困难与谋求长期发展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发展活力,着力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公平、医 疗卫生、居民住房、库区移民、扶贫开发等重要民生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党的十 七 届三中全会 做出 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年产 2500 万米纺织里料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2 页 共 105 页 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国 务院《 关于推进 ***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xx】 3 号) 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了 “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增强“一圈”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 努力把 ***市改革发展推向新阶段。 ***纺织工业发展现状与发展特点 ***纺织工业现状 ***现有纺织服装企业 3300 余家,其中: 20xx 年规模以上企业 150家, 全行业从业人员 24 万多人,主要由棉、麻、丝、毛、化纤纺织加工业,服装、针织、印染生产和纺织机械制造业等组成。 20xx 年纺织全行业工业总产值 140 亿元,同比增长 %;工业增加值 37 亿元,同比增长 %;销售收入 138 亿元,同比增长 %;利润总额 亿元,同比增长 %;利税总额 亿元,同比增长 41%;出口交货值 12 亿元,同比增长 %。 现具备的主要生产能力为:棉织机 万台,其中无梭织机 6000 余台,印染布 亿米,梭织服装 15455 万件,针织衫裤 7717 万件,纺织 机械器材 4000 余吨,棉纺锭 75 万锭、毛纺锭 万锭、麻纺锭 万锭、气流纺锭 万锭、化纤生产能力 万吨(其中中化纤 万吨)。 20xx 年主要产品产量为:化学纤维 万吨,同比增长 %;各种纱 万吨,同比增长 10%;布 亿米,同比增长%;苎麻布 3000 万米,同比增长 2%;印染布 亿米,同比增长%;针织用纱 万吨,同比增长 15%;服装 亿件,同比增长19%。 20xx 年 ***纺织工业在全国排名第 24 位,在西部 12 省区中名列第年产 2500 万米纺织里料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3 页 共 105 页 五位。 ***纺织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与比较优势。 ***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老工业加工基地,纺织工业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具有一定的存量资产和较为悠久的机器纺织生产加工历史。 ***有较丰富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天然纤维资源,种麻植桑历史悠久,且苎麻品质优良,单纤支数可高达 1900 支,是纺纯麻高支纱的极佳原料,其苎麻纺织生产、加工能力约占全国的 10%。 产品 80%以上销往欧洲、日本、韩国、香港、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是中国重要的蚕茧和丝绸生产加工基地,全市共有桑园 148 万亩,蚕茧产量在全国主产区中排列第七位 ,现有缫丝规模 万绪,其中自动缫丝占到 %,年产生丝能力 6500- 7500 吨;丝织机 2094 台,其中无梭织机 48 台,年产生丝织品能力 20xx 万米,丝绸产品出口量全国排列第 13 位,其中:双宫丝出口排名第一。 ***竹材资源丰富,全市有竹林面积 万公顷,其中尤其适宜做竹纤维纺织原料的慈竹、毛竹的年产量超过 100 万吨。 ***有较丰富的羽绒和兔毛资源,万州、合川、铜梁等地已建立起白鹅繁育基地,盛产优质羽绒, 20xx 年羽绒产量近万吨,年羽绒制品生产加工能力 2 万吨。 铜梁是我国西部著名的羽绒制品加工基 地,石柱县则为全国闻名的长毛兔养殖专业县,年产兔毛 1000 吨以上。 ***辖区 3130 多万人口,连同周边区域(云、贵、川),常住人口 2 亿多,其市场辐射地位颇佳、潜力巨大。 按 20xx 年全国年产 2500 万米纺织里料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4 页 共 105 页 人均年纤维消费水平 14 公斤计,仅 ***辖区内人口计算,则纤维消费总量应超过 40 万吨,如按 70%用于衣着类消费 ,每吨纤维平均产出 万件服装计,各类服装消费量约为 亿件。 从近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看,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比重稳定在 9%~ 10%,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比重稳步上升,已超过 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住房建筑、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家居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需求数量的增长幅度将超过对衣着类纺织品需求的增长幅度,加之 ***的区域地位与影响,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与外延能力,使得 ***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水、陆、空交通运输方式俱全,通信设施完善,煤、电、气等能源和水资源供应较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具有比较优势。 ***具有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成本较低。 ***既是西部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又享有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建设和直辖市的 政策优势,使得 ***对外来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也为 ***纺织服装产业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 ***纺织服装产业创造了较为良好的发展平台。 ***纺织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产能效益稳步提高。 “十五”期间, ***纺织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 %的速度发展,从 20xx 年~ 20xx 年, ***纺织工业经济总量已实现翻一番的目标。 在总量增加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行业销售产值年均递增速度高于工业总产值的年均递增速度 2 个百分点,达到 %,工业增加值一直保持 17%以上的年 均增长年产 2500 万米纺织里料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5 页 共 105 页 速度,“十五”期间行业利税总额则以年均 %的增长幅度快速增加。 企业在努力稳定、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扩大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使得全行业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 30%,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规模以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迅速,年均增长 %。 ,经济效益突现。 “十五”期间 ***纺织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企业户数已达 3000 余家,占全市纺织服装企业户数的 99%以上, 20xx 年工业总产值 124 亿元,占全市纺织工业总产值的%,比 20xx 年增加了 %;同时,民营 纺织服装企业效益突现,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增长迅速, 20xx 年纺织民营企业总体赢利 亿元,比 20xx 年增加 %,利税总额 亿元,比 20xx 年增加 174%。 “十五”期间我市民营纺织企业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比 20xx 年增加 倍。 因此, ***民营纺织经济的发展,不仅为 ***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对缓解 ***就业压力,解决“三农”问题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纺织产业东引西进梯度转移的结构调整态势已经显现,随着宁波雅戈尔集团、浙江天翔 集团、香港查氏集团、山东如意集团等国内著名纺织服装企业落户 ***,投资建厂,建设生产和技术纺织品、服装基地,为在 ***发展高新技术纺织产品和品牌服装创造了条件,对于提升 ***纺织服装加工制造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知名度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对于加快 ***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合理产业布局、培育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和完善 ***纺织品服装加工产业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也将在“十一五”期间充分地显现出来,因年产 2500 万米纺织里料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6 页 共 105 页 而,也就有了本项目建设的必然性。 在招商引资取得较大突破的同时,在地域上相同或相近的数十家、数百家中小企业集 聚形成的纺织产业集群也在较快地发展,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的织布产业集群 ,陈家坪、南岸等地区的针织产业集群和以朝天门为主要交易市场的服装加工产业集群,它们以地域相近、产业配套服务已基本形成,较强的适应市场能力、经营灵活、生产成本较低、信息反应较快等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在全市的织布、针织、服装加工产业中占据 60%以上的比例,且解决了数万人的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促进了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础薄弱,产业链缺损。 ***纺织产业在 ***工业经济总量约占 %。 ***纺织在全国的纺织经济总量中仅占 %, 20xx 年在全国31 个省市中排名第 24 位,西部地区排名第五位。 从纺织服装产业链:纺织原料→纺纱→织布→染整→三大类纺织产品(即衣着类、产业类、家居装饰类)分析,在产业链的起点 —— 原料方面,***仅在苎麻、羽绒、兔毛和蚕丝方面略有优势,但与后续生产加工企业的产能不配套,其中羽绒、兔毛大多以原料形式卖到外地。 苎麻原料虽具有品质优势,但实际年产量约为 5000 吨左右,仅能满足 ***麻纺织企业30%的原料需求。 ***纺织所需的原棉、化纤原料主要来自于国内产棉区和化 纤生产基地。 在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 染整方面, ***的染整产能远不能与***的纺纱、织布企业配套, ***生产的纱、布 90%以上的染整加工是在年产 2500 万米纺织里料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7 页 共 105 页 广东、江浙、福建等地完成, ***纺织产品主要以初加工、常规产品纱、布为主,占总产量的 70%以上。 家居装饰用纺织品占全市纺织总量比重不足 5%,而且没有一家专门生产服饰加工里布的企业 ,产业用纺织品主要有汽车内装饰座椅面料和无纺布,在全市纺织总量中也仅为 2%左右。 产业链的缺损对服装产业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 ***服装品牌企业从大到服装面料、辅料、里布,小到拉链、商标、钮 扣,缝纫线等都是从广东、江浙、福建等地购进或加工订做,使得 ***服装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生产周期延长,竞争力下降,企业利润偏低。 制约了 ***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 ,企业负担沉重、经营困难。 虽然近几年来一批国有纺织企业比较成功地开展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工作,培育了重点国有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如涪 陵 金帝工业集团挤身全国麻纺织行业前八位、山东如意集团成功重组 ***海康纺织工业集团,建立 ***三峡技术纺织有限公司,着力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纺织技术 产品基地, ***3533 印染服装总厂积极推进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 ***地区重点印染服装生产企业,被评为全国服装百强企业。 但 ***大部分国有棉纺织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社会包袱沉重,经济效益差,企业经营发展步履维艰,转制改革、搬迁改造又面临高达数亿元的改革成本和搬迁费用; ***国有纺织企业改革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 20xx 年末 ***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非国有资本的比重约占 72%,低于全国 89%的水平。 在有些子行业比重更低,如棉纺织行业还不足 60%。 年产 2500 万米纺织里料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8 页 共 105 页。 虽然 ***民营纺织服装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织布产业集群,针织服装加工产业集群和梭织服装加工产业集群,在全国的白坯布和西部地区服装、针织品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但总体而言, ***民营纺织服装企业还处于一个较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产品档次偏低,产品雷同、跟风、仿制现象突出;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管理人员缺乏,家庭作坊式管理、粗放式经营现象普遍。 织布、针织和服装虽初具产业集群规模,但与产业集群配套的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集群优势难以充分显现。 ***纺织服装行业多年来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国有纺织企业因债务负担沉重,经营业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