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40万吨选煤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煤泥水系统设备按可能的最大数量选型,其它设备适当留有余地,以适应入洗原煤性质的变化。 表 29 主要设备选型表 序 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处理能力 t/h, 入料量 t/h, m39。 /h 不均衡 系数 计算入料 t/h,计算 台数 选用 台数 12 m/h m39。 /h 1 原煤预先分级筛 YK2436 ‘ 291. 6 227 1 . 15 261 1 2 分级破碎机 PF800 80 57 1 . 15 65 0. 82 1 3 链式给煤机 LG36 200400 227 1 . 15 261 1 . 0 1 4 跳汰机 SKT24(二段) 230290 227 1 . 15 261 1 . 0 1 5 矸石 斗式提升机 T4080 70 40 1 . 50 61 1 6 中煤斗式提升机 T4060 28 12 1 . 50 18 0 . 6 2 7 预脱水固定筛 3400 X 1800 300 648 1 . 00 648 2 . 2 1 8 精煤脱水筛 2ZK2460 136 100 1 . 15 115 1 9 立式离心脱水机 TLL1000A 80 88 1 . 15 101 1 . 3 2 10 弧形筛 ZH202060 240 716 1 . 00 716 3 . 0 4 11 浮选机 XJMS16 8001000 795 1 . 00 795 1 . 0 2 12 精煤 压 滤机 XMZ400 50 40 1. 15 46 2 13 尾煤 耙 式浓缩机 NJ30 700 667 1 . 00 667 1 . 0 2 14 尾煤压滤机 XNIZ400 10 17 1 . 15 20 2 . 0 2 选煤工艺和主要设备特点 ( 1)选用 SKT型跳汰机作为主洗设备 SKT型跳汰机一直是我国的主要选煤设备, 2020年以后,又采用了多项新型专利技术。 采用无背压软接触数控盖板式风阀代替了滑阀,既克服了原来盖板阀易撞击、噪音 大、背压高、功耗大的缺点,又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打开速度快,省力节能的优点;采用多空共同风阀技术,跳汰机各段脉动同步民生增强,有效保主下跳汰分层效果,同时使用阀数量减少 60%;高压风集中加油净化,使气源、 13 联体数量、维护量均减少 80%。 单格室漏斗型组合装配式机体,整机带载重量减少近 30%,降低了厂房负荷;采用 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可对数控风阀及排料实施控制;还可根据用户要求,扩展给煤自控、灰分回控、风水自控以及与集控室的通讯等功能;采用彩色触摸屏作为人机对话接口,操作直观、易学易用、工作可靠。 ( 2)选用 XJMS16大型浮选机作为煤泥分选设备 XJMS型浮选机是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煤科总院唐山分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专利技术产品,被评为 2020年煤炭工业于大新技术重点推广项目之一。 该浮选机具有预矿化功能,省去了常规的矿浆预处理器,简化了浮选工艺、减少了占地面积;它的处理能力大、对煤质适应性强、分选粒度范围宽、功耗低、操作和维护方便,目前该系列浮选机有上千台在全国范围内应用于各种炼焦煤选煤厂。 ( 3)采用振动弧形筛 — 离心机联合回收粗煤泥。 跳汰机溢流筛下煤泥水中含有大量的合格精煤(粗煤泥) ,振动弧形筛是新型高效脱泥和预脱水设备,脱泥效率高,粗煤泥不易受污染;分级粒度较精确,筛下不易跑粗。 振动弧形筛与离心机配合使用,即可获得质量合格的粗煤泥(精煤),又能够防止进入浮选的煤泥水中含有过粗煤粒,并且大大节省了传统工艺的动力消耗。 ( 4)浮选精煤采用 隔膜压 滤机脱水。 当物料粒度组成较粗时,真空过滤机可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处理能力大,操作简便,维护工作量小,运行可靠,备件费用低。 本厂设计采用振动弧形筛作为煤泥分级设备,浮选入料粒度较粗,适于采用真空过滤机脱水。 14 2. 9. 1总平面布置 厂 区大体划分为原煤储煤场、选煤生产系统、精煤储煤场、办公生活区域四个部分。 选煤生产系统包括受煤坑、主厂房(跳汰、浮选与压滤车间联合建筑)、浓缩车间、 胶带输送机走廊。 主厂 房位 厂区 南 侧, 东西 向布置,煤流顺畅。 精 煤储煤场位于厂区东侧,办公生活区域位于厂区的西 北 方位 (上风向) 有厂区排水沟将厂区内地 面水、 雨水等汇集到东 北 侧事故水池。 整个厂 区布置 顺 畅,厂内道路通顺。 从长 远考虑,将来煤质可能发生变化,为了满足将来可能入洗难选煤的需要,预留了重介车间场地,并考虑了车间与原煤,浮选和煤泥水系统的衔接,总平面布置方案详见附图。 受煤坑和受煤胶带机采用地下布置方一式,受煤方便。 . 3主厂房布置 根据场地条件,采用原煤准备车间、主厂房、浮选和压滤联合建筑。 主厂房长 ,宽 16. 0m,最大高度 间 、提升孔和电动葫芦,变压器和配电室设在主厂房内。 主厂房内设备布置特点是:工艺流程顺畅,在主厂房内的物料运输设备无需转载, 布局合理;采光好,结构紧凑而不拥挤,主要通道宽敞,设备操作和检修方便。 厂房内设置主楼梯和提升孔,可方便地到达各层楼面;变压器室、配电室和集控监控室集中布置,便于连接线路;厂房内设有快浮室和制样室,生产检查方便;集控监控室(兼生产调度室)和快浮室与跳汰机和浮选机的操作台在同层平面,工作环境舒适,与主要作业场所联络迅捷。 浮选机与跳汰机共用操作台,浮选机精矿自流入精矿缓冲池消泡后给入 隔膜压 滤机脱水,浮精转载给入总精煤皮带。 15 过滤车间设备布置特点是:工艺流程顺畅,物料自流输送,布局合理;采光好,结构紧凑而不拥挤, 主要通道宽敞,设备操作和检修方便。 絮凝剂溶液制备与添加系统设在浮选机尾矿一侧,便于操作与生产管理。 浓缩机采用半地下式布置, 土 建投资较低;管路短、建筑体积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储运 原煤汽车运输至原煤储煤场,容量为 15万 t;精煤由胶带机运至精煤储煤场,容量 2万 t,在主厂房内设有中煤和 矸 石缓冲仓,容量分别为 Mt, 15t和 20t,通过仓下闸由汽 车 运至 中 煤、 矸 石储存场地销;浮选尾煤胶带机运至尾煤场地。 2. 10生产技术检查 生产技术检查是指导生产、加强生产管理,把 好产品质量和数量关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选煤厂生产技术检查中,包括日常生产检查、周期性检查和定期性检查、单机检查等。 在数量检查方面,对入厂原煤、选后产品外销分别计量。 在质量检查方面,主要生产环节设置取样点、试验点。 入厂原煤与出厂产品称量:由量程为 120t的地磅称量。 入洗原煤计量:在入洗原煤皮带设有电子皮带秤,检测瞬时和累计原煤入洗量。 产品计量:在总精煤胶带设有电子皮带秤,检测产品的瞬时和累计数量。 质量检查包括定期和不定期工艺系统检查、单机检查和指导生产的快速检 16 查。 采样、制样和化验按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执行。 快速检查旨在指导当班岗位司机操作,保证合格的产品质量。 包括:跳汰 分选系统的原煤精煤、中煤和研石,浮选系统入料、浮精和尾矿。 根据快灰 结果调整分选作业的操作参数。 3 供配电与自动化 3. 1供配电 选煤厂装机总容量为 KW ,其中生产时连续工作设备装机容量为,备用设备为 7JKW,不常用设备为 70%计算,为 ( X 70%= ), 吨 煤电耗为 5. 19度。 选用一台 1600KVA变压器。 电源引自变电站的 l0KV母线,经由专线通过架空线路引入选煤厂主厂房高压配电室,经变压器降至 380V后,由低压配电室向各用电点供电。 选煤厂设计年处理能力为。 主要工艺流程为采用跳汰机作为主选设备,煤泥水直接浮选,尾煤浓缩压滤。 根据工艺流程,全厂自动化系统划分为以下几部分,设备集中联锁控制系统、广播调度通讯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根据厂方的实际生产情况和管理需要设置的检测仪表,全厂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选煤厂设备的运行控制、状态监视、工艺参数 监测及过程控制,调度通讯、视频图像及数据显示,统计记录等多项能。 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将使选煤厂生产与管理建立在一个具有较高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为选煤厂实现增产、高效,节能降耗提供有力保障。 自动化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7 ( 1) 先进、可靠 本系统是结合我公司的科研成果,选用先进 PLC和仪表及传感器,保证了系统结构和产品的先进性。 系统 PLC采用国际知名品牌西门子公司的 300系列,上位监控计算机采用双机热备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两台监控计算机可同时并行操作不同的控制任务,且互为备用,确保系数的灵活,可靠运行。 ( 2) 实用 、灵活 该系统具有灵活性、可靠的控制功能和自诊断功能,人机界面友好,并提供中文 提示,使系统的操作简单、方便。 ( 3)信息传递迅速、准确 全厂自动化系统可实现各子系统间的信息迅速、准确的传递,便于管理者及时掌握现场的生产情况,为其决策管理提供准确信息,提高指挥调度效率和生产效率,使选煤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达到先进水平。 . 1设计原则和依据 全厂生产及管理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选煤厂工艺的复杂性,综合设备的自动联锁、过程参数监测及控制、信息传输等多项功能为一体,其宗旨在于为工艺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最 佳的控制平台、 ( 1)设计原则: ☆系统核心设备性能应可靠、技术成熟,能长期、稳定、连续运行。 设备选型尽量采用进口产品。 ☆技术先进、配置合理。 自动联锁、过程参数监测及控制、信息传输等多项功能在同一系统中实现。 18 ☆设计、选型的兼容性及可扩展性。 主要设备选型接口开放,兼容第三方产品。 ☆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的同时充分考虑其经济、实用性。 ( 2)设计依据: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选煤厂集控装置选择的技术规定》 《煤炭工业调度信息化总体规划纲要》、 《煤炭调度信息化装备技术规范》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