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万吨生物活性复混肥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统,力争在未来 30年,通过研制新型肥料,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化肥用量的前提下,通 过提高效率,来保证中国的农业安全生产显得愈加重要。 中国肥料产业将实施质量替代数量发展战略,使化肥供应量力争控制在每年 5000 万吨以内。 新型肥料技术有待突破 加入 WTO 以后,化肥市场不能单一地立足国内,更要进入国际市场。 因此,更需要加快速度,规划和发展有中国特色和品牌的优质环保型化肥新品种。 在近年来国际市场上出现的众多新型肥料中,三种类型肥料的研发、提高和推广应引起重视。 一是生物活性肥料。 针对我国生物肥料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严重滞后、产业化规模较小、产品质量差、质量标准与质检技术不完善等主要问题,下一步 的研究方向是:在菌种构建技术、组合技术、载体、剂型、发酵工艺、设备、质量标准和监测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拓宽产品领域,开发一批新型生物肥料产品;构建我国生物肥料产业化技术平台;培养一支生物肥料研究与开发队伍,以促进我国生物肥料产业现代化研究。 二是有机复合肥料。 针对我国有机复合肥料生产中快速发 22 酵技术研究滞后,肥料研制工艺、设备等关键技术落后的问题,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在高温快送发酵生物制剂、快速高效除臭技术、快速连续发酵工艺设备、有机复合肥生产工艺设备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搭建起我国有机复合肥的生产化技术 平台,推动传统有机肥产品升级,促进有机肥产业化发展。 新型肥料应用市场需要引导 目前,我国施肥水平还非常落后,这不仅与中国的农业种植方式、传统的施肥习惯、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消费水平有关,也与我国肥料行业的思维和认识水平有关。 落后的消费观不会自动去适应现状,大部分企业只能尽量去迎合当前市场落后的消费方式,按农民落后施肥习惯去施肥。 而有些企业没有下工夫研制新型肥料,只热衷于宣传推广本企业固化、单一或简单复合的肥料,也有的为了生产方便和降低成本,只做有限配方肥却挂几十种专用肥的招牌。 真正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对“小产 品” 不屑一顾,而小企业受资源能力所限,难有大作为。 新型肥料成长发展缓慢,也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反思,还要在市场应用方面加以引导。 推动新型肥料研究和产业化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研部门和肥料行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 比如采取加大新型肥料研究的投入,改善研发条件,壮大研发队伍;给新型肥料产业以投资、信贷等优惠扶持;投资建设一批新型肥料高新技术示范企业;成立国家新型肥料研发工 23 程技术中心等措施,为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无论从行业发展前景,还是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分析,本项目研 发生产高效氯基复混肥复合肥的市场前景广阔。 产品价格分析 、国内外化肥价格现状 由于国内外石油价格不断上扬,相应造成化肥价格不断上涨,磷酸铵到岸价已达 250~ 260 美元/吨,尿素到岸价也达300~ 350美元/吨。 经销商零售价只能在生产厂出厂价格基础上加价 7%。 国内 151515品种经销商零售价已达 3500~ 3800元/吨,其进货价为 3300~ 3500 元/吨。 、产品价格确定原则 本项目的产品氯基复混肥料是农业生产资料,是支农产品,确定其价格将遵循如下原则: 在国家 宏观调控指导下,兼顾企业、经销商和农户三者利益。 企业实行“低进低出,高进高出”的原则,并根据市场供需情况,确定其产品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在精心管理、精打细算、降低成本的原则下,企业力争一定的利润,确保按期收回本息,并能对设备更新改造,推动技术不断进步,使企业具有旺盛的活力,为农业和国家建设更好的服务。 、产品销售价格 24 随着经济建设的加速和农业主导地位的逐步加强,高效复混肥料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各种类型复混肥的需求将会迅速增加。 因此,今后高效复混肥的国内生产与消费市场仍将保持产销两旺,价格 以稳定为主的形势。 根据目前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行情及项目单位产品的数量和产品品种,本项目初步确定产品出厂价格为 3000元 /吨。 采用挤压造粒工艺是一种新型的复混(合)肥生产方法,它能有效地克服复混(合)肥生产必须依托磷酸厂的缺点,不仅能大大节省投资,缩短建设周期,而且可以灵活的用于小氮肥厂(合成氨厂),硫酸厂和磷铵厂的改造,也可以适用于新建厂的建设,投资小(仅为磷酸法的 1/3),见效快,效益高(因省去了制酸、蒸发、浓缩等工序,节约了设备投资及运转费用,节约了蒸汽)且改造简单,扩能快。 目前大 都采用了此类工艺,且生产正常,产品质量稳定。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土地大省,全省有 2 亿多亩耕地,年需肥料 2200万吨,周口市有 1170 万亩耕地,新型增产肥料目前市场空白;河南省有 1﹪的土地施用增产肥料,至少22万吨。 化肥行业包括基础化肥和化肥的二次加工两大部分,基础肥料生产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化肥的二次加工主要包括复合肥、复混肥(含微量元素肥料及有机、无机复合肥)等。 25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使用最多的国家之一 ,经过 四十多年的努力,已建立了世界产量第一的氮肥工业和第二位的化肥工业,但化肥产量仍然远远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年进口量逐年增加,已达到占年消耗量 1/3 左右,其数量近 1000 万吨,耗外汇达 57亿美元。 今后几年,国内主要农产品将继续保持总量平衡略有盈余的基本格局。 在这种供求形势下,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已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和必然趋势,与我国农业发展相对应,我国化肥需求也将开始进入一个人新阶段,化肥需求总量将逐步增加,但需求的高速增长阶段已过,开始进入平衡增长的趋缓,氮肥中高浓度需求增加较快,低浓度 氮肥趋减,磷肥、钾肥及复混(合)肥、专用肥增长明显。 虽然我国化肥产量巨大,但仍不能满足农业对化肥的需求,我国的化肥结构不合理,磷肥、钾肥施用量小,高浓度复混(合)肥产量小。 资料显示,先进国家肥料复合率达 70— 80%,中国约 40%,并且大多为低浓度复混(合)肥,因此,中国高效复混(合)肥市场仍将有较大增长潜力。 这充分说明,复混(合)肥及农作物专用肥,在中国市场的潜力巨大,复混(合)肥行业作为我国化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十二五”及 20xx 年远景发展规划中将取得重大发展,因此,复混(合)肥在中国的市场 潜力巨大。 26 第三章 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根据市场需求及资源情况的调研分析以及项目总体规划,该项目产品确定为生产 高效 45%氯基复混肥,年产量 20 万吨。 本项目产品严格执行复混(合)肥料产品质量标准: GB15063-20xx。 各标准要求如下表所示: 复混肥料产品质量标准表 项 目 指 标 高浓度 中浓度 低浓度 总养分( N+ P2O5+ K2O) ≥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 70 50 40 水分( H2O) ≤ 粒度( - 或 - ), 粒状、条状 ≥ 90 90 80 氯离子( Cl- ≤ 注:组成产品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 %,且单一养分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 %。 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磷肥并在包装容器上注明为“枸溶性磷”,可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指标。 若为氮、钾二元肥料,也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指标。 如产品氯离子含量大于 %,并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氯”,可不检验该项目;包括容器未标明“含氯”时,必须检验氯离子含量。 27 装置综合能力为 20 万吨 /年,年生产天数为 300 天。 产品方案:生物活性复混(合)肥, 20 万吨 /年。 该产品美国技术,具有总养分高,肥效好、水溶性好、均匀、配比科学合理等特点,性能远优于其他品种的化肥。 同时,可节省肥料包装、储存、运输和施用成本,提高化肥利用率。 中国是一 个农业大国、需要大量的化肥。 尤其与发达国家相比,施肥比例差别很大(发达国家 N: P205: K20为 1::,中国农业部对化肥要求比例为 1::)。 在发达国家,氮肥产量的 50%及磷,钾的 70— 90%均以复合肥的形式施用,高浓度复混(合)肥在磷肥总量中占到 30%以上,相比之下中国的复混(合)肥产量仅化肥总产量的 1— 2%,高浓度复混(合)肥占磷肥总产量为 14%左右。 根据农业科研部门对中国土壤的抽样测定,南方 %缺硫,北方 22%缺硫。 综上所述,中国化肥产量不能满足农业对化肥的需求,中国的化肥结构不合理、磷肥、钾肥施用量小,高浓度复混(合)肥产量小。 河南根茂肥业有限公司目前有 1万吨的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拟建年产 5 万吨生物活性复混(合)肥生产线,将复混(合)肥系列肥料产业,做专、做强、做大,继续向国际市场拓展,增强国际、国内是市场上 28 的竞争。 氮、磷、钾是农作物、果树的必须养分,但不同的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不同,专用肥可根据不同的农作物调整其氮磷钾比例,适应不同的农作物生长需要, 可缓解我国目前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现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近年来,国内外肥料工业发展迅速,磷肥行业协会指出近期复合(混)肥要向专用肥方向发展,以加快品种结构的调整。 建设年产5 万吨生物活性复混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29 第四章 工艺技术方案 挤压造粒复混(合)肥的用途与性质 对辊挤压造粒是一种较新的干法造粒生产复混(合)肥料的工艺,挤压造粒复混 (合 )肥是一种新型、高效、高浓度的颗粒状复混(合)肥,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三种原素,并富含铁、锌、硼 等多种微量元素,易吸收。 若钾原料用硫酸钾生产,产品不含氯,可以施用于忌氯作物如烟叶、麻类、矩菜、地下块茎类。 高浓度尿基复混(合)肥、结构稳定、颗粒均匀、便于储存。 含有作物所需的硫、钙、镁、锌,硼、钼、铁等微量元素,易被作物吸收利用,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作用,农民用了不仅增产增收,而且增强了作物抗病、抗逆性。 复混(合)肥主要用于农业、林业生产,可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果树挂果,也可用于花卉栽培。 是以小麦、玉米、花生、棉花、水稻、地瓜、茶叶、西瓜、土豆、果树、西红柿、黄瓜、茄子、西葫芦、辣椒等。 产品针对性强,营养成分全面,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针对不同的作物的不同生长需求和不同土壤的肥力条件,配置了各种专用肥和通用肥,含有硫、钙、镁、锌,硼、钼、铁等有效养分,产品易溶于水,便于农作物吸收和利用,增产 30 效果明显,根据配方的不同,可生产多种农植物专用肥。 对辊挤压造粒的形式可以有对辊式和轮辗式两种,对辊式挤压是先压成大块,再破碎成颗粒,这样装置的能力大、颗粒强度高、能耗低,对辊挤压在国外使用广泛。 对辊挤压造粒的工艺原理是:干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团聚成致密坚硬的大块(饼料),称为挤 压过程;饼料再被破碎筛分后成为颗粒料称为造粒过程 挤压造粒机。 挤压的作用一是将颗粒间的空气挤掉,另外是使颗粒间距达到足够近,以产生如范德华力、吸附力、晶桥及内嵌连接等吸引力。 挤压造粒的颗粒主要是靠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形成的颗粒强度。 对辊挤压造粒机生产复混肥料主要有以下的工艺特点: 连续化生产,操作人员减少,劳动生产率高,生产成本降低。 低能耗挤压造粒是物料在常温下进行造粒,与其它方法相比,不需要燃油、燃气等干燥措施。 生产仅需耗电和极少量的冷却水(用于辊轴冷却),每吨产品仅耗电约无需另外添加 粘合剂国内常用的复混肥生产方法是蒸汽造粒。 水蒸汽在物料分子间凝结、结晶后,在造粒过程中起粘合剂的作用。 但在干燥过程中又必须将颗粒内部和表面的水赶出来,否则化肥在贮存过程中易粘结、结块。 而干法造粒不需另外的添加剂,只需利用物料本身的分子间力,简化了流程、降低了能耗。 31 无环境污染,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搅拌 成品 岗位设置 供料岗位 将原料按比例运输 到配料岗位。 配料岗位 将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钾)附料分加到电脑自动计量配料系统。 搅拌混合 造粒岗位 挤压造粒机造粒。 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氯化钾)、附料 电脑计量 挤压造粒机 筛分机 检验 数控包装系统 32 筛分岗位 颗粒由输送带送交筛分机,分离出合格品送入下岗位,不合格返回配料岗位。 检验岗位 包装岗位 将合格品按批号、规格密封缝包,存放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