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年氮肥产量比例 % 1997 1998 1999 20xx 20xx* 20xx* 注: *为预测值 影响我国化肥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如下。 ( 1)人口增加。 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发展需要增产粮食,而增施化肥是增产粮食的途径之一。 ( 2)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 统计资料数据表明, 1980~1998 年间粮食作物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而粮食产量 1998 年比 1980 年增加近 2 亿吨,这是靠单产增加来实现的,而增施化肥是重要因素之一。 同期经济作物面积迅速扩大,而经济作物施用化肥比同面积粮食作物多,因此化肥施用量增加。 ( 3)速生丰产林、经济林、毛竹、苗圃的迅速发展,以及近 4 亿公顷草地及水产养殖等需要施用 化肥。 国内尿素尚有缺口,再加上由于经济原因,有部分尿素停产改造,当前尿素供求有 200~300 万吨的缺口需要进口。 尿素价格预测 尿素市场价格状况 农业生产每年都消耗大量的化肥,尤其尿素的消耗量更大。 从近年尿素市场的价格来看,基本上呈 4~ 5 年一次循环波动,高时近 20xx 元 /吨,低时 1100~ 1200 元 /吨。 但随着市场秩序的逐步完善,其价格波动也逐渐平缓,同任何一种商品一样,供求关系和生产成本仍是其价格涨跌的关键因素。 国际尿素市场其价格在 130~ 220 美元 /吨之间波动。 一个基本规 律是,进口量越大价格越高,在 90 年代初每年约进口 500 多万吨尿素,平均价格在 200 美元 /吨,近几年我国尿素进口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价格亦在逐年下降, 1999 年我国进口尿素量不足 200 万吨,价格亦跌近了 140 2 — 7 美元 /吨。 我国进口的尿素主要来自中东、北美和东欧。 在 20xx 年一季度中东的尿素出厂价约 90 美元,北美约 100 美元,每吨须加上约 40 美元的海运费,再加上海关税费出关价大约在 140~200 美元 /吨。 国内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生产厂,长期以来一直就因原料不足或者是原料价格太高在而开工不足,造成尿 素成本上升。 占 64%的以煤为原料的生产厂,由于这些厂大都采用落后的固 定床无烟煤气化技术,并且多数是中小规模的生产厂,其生产成本均在 1000 元 /吨以上。 因此国内的生产厂家也没有再降低尿素价格的可能。 影响尿素市场价格的因素 原料煤价格 我国原先已由为原料的化肥厂已经或正在改造成为煤头的工艺路线,以块煤和焦炭的价格多在 600~700 元 /吨,而粉煤的价格一般在 200 元 /吨左右,原料煤的价格直接影响合成氨成本,从而影响尿素的价格。 中国加入 WTO 对化肥原料供 应和化肥生产成本的影响 加入 WTO 后,我国的化肥原料市场将随之开放,以重油、轻油、磷矿、液氨和硫磺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将会受到一定影响;由于受无烟块煤和焦炭资源、产地的限制,以块煤、焦为原料的氮肥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正在受到冲击。 ( 1)油品 1999 年,我国以轻油为原料的合成氨产量为 160 万吨,消耗轻油约 100 万吨,以重油为原料的合成氨产量 349 万吨,消耗重油约 280 万吨。 因油价太高,导致以轻油为原料和部分以重油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发生严重亏损。 目前,以油为原料的化肥基本都已停产,而进行原料路线的改造。 ( 2)煤炭 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也是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煤炭品种看,无烟煤占 %,烟煤占 %,褐煤占 %。 能够用于生产合成氨的无烟块煤占 10%左右,主要分布在山西的普城、 yq、阳城和贵州的织金、纳雍等地。 加入 WTO 后,无烟块煤不会受国际煤价的影响。 但受产地和开采量的限制,生产技术落后和煤炭运输距离相对较远的化肥生产企业,生产成本较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因此,采用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如德士古水煤浆气化、 GSP 干粉煤气化、壳牌粉煤气化、鲁奇碎煤气化等),对原料路线进行改造,利用当地的烟 煤或粉煤替代无烟块煤,是降低化肥生产成本有效途径。 ( 3)液氨 液氨是生产高浓度氮肥和磷复肥的主要原料。 由于我国合成氨生产与后加工装置基本配套,商品量有限。 国际上主要液氨出口国家和地区是前苏联和中东地区。 近几年国际液氨贸易很活跃,贸易量为 1300~1400 万吨 /年。 我国迄今没有液氨出口,印度、南韩和东南亚等周边国家都进口一定数量的液氨。 美国海湾液氨价格变化基本上反映了国际市场的变化规律。 1974~1994 年美国海湾 FOB价格为 30~140 美元 /吨, 1995 年上半年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260 美元 /吨,正常价格在 100~150 美元 /吨。 从长远看,随着前苏联地区经济的复苏以及中东、加勒比、印尼等地以出口为主的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预计液氨出口量会进一步增加,价格一般会处在较低的水平。 加入 WTO后,液氨的关税将由 9%调至 4%,关税降低有利于国内一部分生产高浓度磷复肥的企业采用进口液氨。 世界尿素价格状况 世界尿素价格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变化幅度很大,西欧袋装尿素的 FOB(到岸价格)曾一度达到 390 美元 /吨,创造了尿素价格历史上的最高纪录,而 70 年代也曾跌破 50 美元 /吨。 20 世纪 60 年 代末 70 年代初,由于一大批尿素装置投入运行,尿素产量迅速增长,造成价格一路下滑,跌至 40 多美元 /吨。 1974 年,由于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得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扬,尿素价格上升至 300 多美元 /吨。 进入 80 年代,仍然维持在高价位,约 200 多美元 /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化肥消费量开始下降,同期国际市场尿素价格下滑, 1993 年价格降至较低水平,平均离岸价为 106 美元 /吨。 随着经济的恢复, 1993 年年底尿素价格又开始直线回升,消费量开始增加, 1996 年尿素的平均离岸价达 184 美元 /吨,刺激了尿素生产能力的大幅度增 加, 1992~1999 年世界尿素的生产能力增加了 37%。 到 1999 年,尿素价格又回至较低的水平,此时尿素的平均离岸价只有 78 美元 /吨,达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来的历史最低。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尿素生产能力的增加,一些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和西南亚国家尿素的生产已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从而减少了进口,严重影响了国际尿素市场。 1993~1995 年,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和西南亚国家这两地区尿素进口量急剧上升,此后又急剧下降。 两地区 1995 年共进口尿素550 万吨(折纯),占当年世界贸易量的 49%。 而 1999 年两地区共进口尿素 170 万吨,仅占当年世界贸易量的 16%。 20xx 年 ~20xx 年以来,世界尿素供需因消费量 2 — 9 增加和价格的回升而趋于稳定。 世界尿素价格主要受原材料价格(石油、天然气)、供求关系、投资成本、国家地区政策影响。 据世界有关机构采用多种模型综合预测,在没有突发事件影响全球尿素供求时,预计国际尿素价格将在 160~220 美元 /吨之间。 国内尿素价格 国内市场的尿素价格主要受国家政策和粮食价格以及进口量的影响, 1997 年以来,国内尿素的市场价格见表 221 和国内数字尿素厂平均生产成本表见 表 222。 国 内 尿 素 市 场 价 格 表 221 时间 /年 月 最高价(元 /吨) 最低价(元 /吨) 备 注 199711 1900 1300 199801 1900 1300 199812 1400 1300 199907 1400 1300 199912 1300 1200 20xx07 1250 1190 20xx05 1400 1200 20xx 1450 1200 20xx 1700 1220 20xx 1600 1450 20xx 1900 1500 国内尿素价格自 1997 年以来基本趋势下降,而国际价格同期基本上也是下降的,但 20xx年上半年开始明显攀升。 在 20xx 年上半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从价格上看,除了大氮企业始终执行 1650 元的国家限价外,大多数中小尿素企业的出厂价均在 1700 元以上,最高的时候,部分企业出厂价甚至超过了 1900 元。 大多数地区的市场批发价均在 1720 元以上,最高的时候,不少地区的市场批发价突破了 20xx 元大关, 2 — 10 东北等地的品牌尿素甚至突破了 2100 元大关;最高零售 价个别地区甚至高达 2300 元。 不论是出厂价、市场批发价还是零售价,不少地区都创了近几年来的新高。 但尿素价格大幅上扬也不大可能。 制约因素很多,首先由于粮价过低,农民种地赚不了钱,投入产出比不合理,农民购肥积极性不高。 另外还有很多因素,如气候条件变化、种植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种粮面积的减少及尿素市场无序激烈竞争等。 同时还要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 这些都将制约尿素价格上涨。 综合各种因素,预计今后普通尿素出厂价在 1350~1450元 /吨左右,考虑到将来可能要将尿素销往其他地区,为提高产 品的竞争力,在本工程技术经济评价中尿素的出厂价格定为 1200 元 /吨,可确保项目建成后经济风险降至最小。 国内尿素厂平均生产成本表 表 222 序号 原料品种 平均尿素制造成本(元 /吨) 1 天然气(油田气) 540~968 2 重油 1025~1487 3 轻油 1288~1493 4 块煤或焦炭 1350~1500 5 水煤浆 ~1100 由上表可见我们在可研报告确定的尿素价格是可靠的,对项目财务评价的准确性高,风险小。 3 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 1)合成氨: 600 吨 /日(中间产品),公称能力 18 万吨 /年 ( 2)尿素: 1052 吨 /日,公称能力 30 万吨 /年 年操作日 年操作天数: 320 天 生产规模确定的原则和理由 18 万吨 /年合成氨, 30 万吨 /年尿素装置是我国根据国内外技术情况以及多年实践经验,确定的以煤为原料的中型化肥装置经济规模,其各项技术指标和能耗指标都处于以煤为原料的中型化肥厂的先进行列,各种设备基本上已单系列化,规格化。 产品、中间产品的数量、规格及质量指标 中间产品 合成氨 质量标准符合 GB53688 的要求,组成如下: 氨 ≥ % (wt) 水 ≤ % (wt) 油 ≤ 10ppm 惰气 ≤ % (wt) 数量 二氧化碳 CO2 ≥ % (Vol 干基 ) H2 ≤ % (Vol 干基 ) N2 ≤ % (Vol 干基 ) 数量 本项目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回收副产硫磺 产品 尿素质量符合 GB244020xx 标准要求。 产品 粒状尿素 氮含量 ≥ % (wt) 缩二脲含量 ≤ % (wt) 水 ≤ % (wt) 颗粒大小 1~ ≥ 97% 游离氨 ≤ 100ppm 灰分 最大 10ppm Fe 最大 1ppm 数量 4 工艺技术方案 原料路线和工艺方案的确定 本工程地处我国的产煤大省山西,原料来原十分丰富,我国中小型化肥厂的原料煤大部分都是来自以山西。 目前国际上大型以煤为原料的氨厂一般是以粉煤为原料,但是我国中小型化肥厂一般是以块煤为原料。 为了降低投资,充分利用本项目靠近原料产地的优势,考虑到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采用块煤为本项目的原料用煤。 依照工艺上要适度先进、节能,技术要成熟可靠, 经济上要合理的原则,生产合成氨 18万吨 /年,尿素 30 万吨 /年采用的工艺技术方案如下: ( 1)煤气化:采用成熟的φ 造气炉固定床间歇造气、吹风气余热集中回收工艺。 ( 2)煤气压缩机采用可靠的螺杆式机组。 ( 3)低压脱硫:采用栲胶法, NHD 脱硫的酸性气送本工段尾气吸收塔吸收。 副产固体硫磺外售。 ( 4)变换:采用中变串耐硫低变,饱和热水塔变换流程。 ( 5)变换气净化:采用先进的 NHD 脱硫脱碳工艺。 ( 6)合成气的最终精制采用甲烷化工艺。 ( 7)原料气压缩机、合成气压缩机、氨压缩机采用蒸汽透 平驱动的离心式压缩机组,合成气压缩机同循环机合二为一。 ( 8)合成气采用分子筛干燥技术,新鲜合成气可以加入到氨合成塔的入口,使大中型合成氨厂有效的节能措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