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00吨野生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对食用油的的消费将由对量的需求逐步转向对质的要求。 作为高级食用油的山茶油是来自大自然的产品,是食用油中的精品,目前市场几乎是空白,产品深加工具有广阔前景。 特别是精炼山茶油属于不干性油,其色清味香,可与被誉为天然油脂皇后的橄榄油媲美,品质、价格也可与其抗衡。 茶皂素:天然茶皂素在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用途,可作为植物农药、公路沥青乳化剂,去污清洁剂等原料。 目前茶皂素加工企业只有中国才有,国外生产无一厂家。 以现知的国内江苏、山西、湖南等地年需求量就有 5000 吨,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茶皂素产品已试销 国内外及台湾,而且形势看好,前景广阔。 脱皂茶粕:脱皂茶粕蛋白质含量,营养价值高于玉米小麦等,是年产 20xx 吨野生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很好的饲料生产原料,传统的粮食生产饲料,用量大,代价高,回报率低。 因此,用质优价廉脱皂茶粕等加工下脚料替代主粮生产饲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 活性炭:活性炭为多数行业常用的原材料,国内市场广阔。 活性炭的生产原料为茶油生产的废弃物 茶籽壳。 主要原料无需外购,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前景与需求分析 食用油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每人年平均食用油耗量为 30kg,总需求量为 380 亿 kg。 其中 11 亿 kg需要靠木本食用油提供。 茶油是世界上最好的木本植物食用油,茶油是人们喜爱的天然植物油。 随着人们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从温暖型转向健康型、而目前我国茶油产量相对很低,平均每年产量只有 23 亿 kg,人均不足 ,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现代医学证明,食用山茶油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从而可防止血压增高和血管硬化。 上佳的品质加上保健功能,使茶油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 我国木本食用油缺口很大,每年都要进口 100万吨棕榈油和橄榄油,以满足市场需求,与茶油 相比,橄榄油以其“植物油皇后”地位,身价是茶油的三倍,而部分营养成份还稍逊于国产茶油,在不少国家已实现食用油木本化的今天,这种供需状况显然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的提高,山茶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最近几年,山茶油的市场需求和消费每年产 20xx 吨野生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年增幅达到 1000%,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近几年,我国生产的精制茶油主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我国加入 WTO 后,将给茶油的产业发展带来机遇,茶油在国内外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综上所述,茶油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前景可观,因此,可以大力发展茶油产 业,不断提高茶油的产量和质量。 以振兴地方经济,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生产规模 产品围绕人们消费观念转变,跟踪国际市场趋势达到绿色、保健、时尚的要求。 1.山茶油:产品执行国家新标准 GB271685 卫生标准。 主要产品精制山茶油质量内控标准为: 项目 标准 项目 标准 透明度 澄清、透明 酸价( mgKOH/g) ≤ 气滋味 气味、口感好 过氧化值( meg/Kg) ≤ 5 色泽(罗维朋比色槽 ) 黄 红 不皂化物 % ≤ 1 水份及挥发物 % ≤ 烟点℃ ≥ 215 年产 20xx 吨野生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杂质 % 产品包装要求 对小包装采取中小规格并举办法,继续使用食用油包装塑料桶,按 公斤、 5 公斤两种规模包装的同时,逐渐推行 1 公斤及 公斤小包装,最终达到“一等质量,一流包装”具竞争力的要求。 茶粕 年产量 120xx吨。 第四章 工程建设内容 厂址选择与自然条件 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 XXXXXXXXXX县城南工业区内, XX 县城南工业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 105 国道、京九铁路穿城而过,距赣粤高速公路 7 公里,距浙赣铁路 35 公里,与水运黄金通道赣江相临。 厂 址自然条件 ( 1)气象条件: XX 县位于 XX 省中部,属北、中亚热带湿润气年产 20xx 吨野生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候。 一年平均气温 49℃,七月平均气温 2830℃,无霜期 810 个月。 ( 2)水文条件: XX 县城南工业区平均海拔较高,历史最高洪水位资料调查,工业区无洪水之害。 ( 3)地质条件:工业区属丘陵地带,土地经过平整,完全适合生产线建设。 ( 4)地震条件:根据国震发( 1992) 160 号文件,按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列度区划图( 1990) 50 年超越概率 10%, XX 县地震基本列度小于 6 度。 设备选型和工艺流程 设备选型 根据市场调查、资源状况、市场前 景及产品质量要求,使用连续式日产 12 吨山茶油专用压榨, 60 吨浸出、 10 吨精炼加工生产成套设备,配套 2 吨锅炉一台及部分毛油、计量检测设备等。 工艺流程简图 年产 20xx 吨野生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整个项目流程分三个车间进行,油茶籽的预榨车间,油饼的浸出加工车间和油脂的精炼加工车间,工艺流程如上图。 经过上述工艺流程, 1 吨茶油籽可提炼精茶油 300 公斤(毛茶油350 公斤),出油率 30%,产油茶粕 600 公斤,出粕率 60%( 10%的水份烘干时蒸发掉)。 工艺重点分解 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四道工序: 毛油 饼 出毛油 溶剂回收 出粕 脱臭 脱酯 精制油 食用油 过滤 溶剂回收 破碎 轧胚 烘干 压榨 浸出 浓缩 蒸粕 脱色 脱水 脱酸 脱胶 原料(茶籽) 年产 20xx 吨野生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 1) 脱磷:将原毛油放进碱炼锅中,加入原毛油湿高 510℃的热盐水,使原毛油中的磷脂、蛋白质、胶粘物质吸水膨胀而分离出来。 ( 2) 脱酸:根据原油酸价,选择不同浓度的酸液,按原油重量的一定比例加入碱炼锅内中和油酸,使之形成皂粒,经过沉淀后排出。 ( 3) 脱色:将出酸后的中性油在真空脱色锅中加热干燥后,加入油重 3%左右的活性白土,吸附油脂中的色素,再用过滤机把白土过滤分离出来。 ( 4) 脱臭:将脱色油在真空脱臭锅中加热到 245℃以上,喷入适量的水蒸汽,在气、液相 接触的表面,水蒸汽被挥发出的臭味所饱和,并按其分压出的比率逸出,由真空泵抽出。 脱臭后的油经冷却后便是精制食用油。 总平面布置图 总平面布置原则 ( 1) 按照不同功能,分区布置,功能分明,并用绿化带隔开。 ( 2) 为减少占地,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采用集约化和组团式的布置形式。 ( 3) 根据常年主导风向,对全厂进行总图布置。 建筑物尽可能南北向布置,锅炉房避免置于常年方向上风向位置,并用绿化带与周边建筑物隔开。 年产 20xx 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