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万吨合成氨一氧化碳变换公段工艺设计_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应, O2 完全反应掉 故在一段催化床层反应掉的 CO 的量为: 60% = Nm3= 出一段催化床层的 CO 的量为: = Nm3 = 故在一段催化床层反应后剩余的 H2 的量为: += = 故在一段催化床层反应后剩余的 CO2 的量为: += Nm3= 故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干组分的体积: V 总(干 ) =VCO+VCO2+VH2+VN2+VCH4 =+ +++ = Nm3 故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干组分中 CO 的含量: CO% = =% 同理得: CO2% = =% H2% = =% N2% = =% CH4% = =% 所以 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干组分如下表: 表 35 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干组分 组 分 CO2 CO H2 N2 CH4 合计 含量 % 100 M 3 kmol 剩余的 H2O 的量为: +2= Nm3 = 故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的总体积: V 总(湿) = VCO+VCO2+VH2+VN2+VCH4+VH2O 齐鲁工业大学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10 +++++ = = 故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中 H2O 的含量 H2O% = =% 故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中 CO2 的含量 CO2% = 100=% 同理可得: CO% = 100=% H2% = 100=% N2% = 100=% CH4% = 100=% 所以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的 含量如下 表 : 表 36 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 组 分 CO2 CO H2 N2 CH4 H2O 合计 含量 % 100 M 3 koml 对出 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进行估算: 已知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的 含量如下表: 表 37 出 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 组 分 CO2 CO H2 N2 CH4 H2O 合计 含量 % 100 M 3 koml 根据: K=(H2% CO2% )/( H2O% CO% )计算得 K= 查《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知当 K= 时 t=445℃ 设 平均温距为 30℃,则出 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445℃ 30℃ =415℃ 齐鲁工业大学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11 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热量衡算 已知条件:进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 330℃ 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 415℃ 可知反应放热 Q:在变换气中含有 CO, H2O, O2, H2 这 4 种物质会发生以下 2种反应: CO + H2O = CO2 + H2 ( 3–1) O2 + 2H2 = 2 H2O ( 3–2) 以上这 2 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根据《 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可知为简化计算,拟采用统一基准焓(或称生成焓)计算。 以 P=1atm, t=25℃ 为基准的气体的统一基准焓计算式为: HT=△H0298=Cpdt 式中: HT —— 气体在 T298在 T( K) 的统一基准焓, kcal/kmol(); △H0298 —— 该气体在 25℃ 下的标准生成焓, kcal/kmol(); T—— 绝对温度, K; Cp —— 气体的等压比热容, kcal/( kmol.℃ ) [( kmol.℃ ) ] 气体等压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有以下经验式: Cp=A0+A1T+A2T 2+A3T 3+…… 式中 A0、 A A A3…… 气体的特性常数 将式代入式积分可得统一基准焓的计算通式: HT =a0+a1T+a2T 2+a3T 3+a4T 4 式中常数 a0、 a a a a4 与气体特性常数及标准生成热的关系为: a1=A0, a2=A1/2, a3=A3/4, a4=A3/4 a0=△H0298- - a2- a 3- a 4 采用气体的统一基准焓进行热量平衡计算,不必考虑系统中反应如何进行,步骤有多少,只要计算出过程始态和末态焓差,即得出该过程的总热效果。 △H=( ∑niH i) 始 -( ∑niH i) 末 式中 △H —— 过程热效应,其值为正数时为放热,为负数时系统为吸热, kcal;( )。 ni 始态或末态气体的千摩尔数, kmol; Hi — 始 态温 度下 或末态 温度 下气 体的 统一 基准焓 , kcal/kmol ,( ) 现将有关气体的计算常数列于气体统一基准焓(通式)常数表 齐鲁工业大学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12 表 38 气体统一基准焓(通式)常数表 分子式 a0 a1 a2 a3 a4 O2 103 10–3 10–7 10–10 H2 103 10- 4 10- 7 10- 11 H2O 104 10- 3 10- 7 10- 11 N2 103 10- 4 10- 7 10- 11 CO 104 10- 4 10- 9 10- 11 CO2 10- 3 10- 6 计算 O2 的基准焓: 根据基准焓的计算通式: HT=a0+a1T+a2T 2+a3T 3+a4T 4 在 415℃ 时 T=415+273=688K 将 O2 的常数带入上式得: HT=103+688+10–310–76883 +10–106884 =同理根据以上方法计算可得变换气的各个组分的基准焓列于下表: 表 39 变换气的各个组分的基准焓 组分 O2 H2 H2O CO CO2 Ht( kcal/kmol) Ht( kJ/kmol) 放热: CO +H2O=CO2+H2 ( 3–3) △H1=( ∑Hi) 始 -( ∑Hi) 末 =( +) ( ) =Q1=nCO△H1=( ) = O2 + 2H2= 2 H2O ( 3–4) 同理: △H2=( ∑Hi) 始 -( ∑Hi) 末 =2 ( )-( 2+) = kJ/kmol Q2= nO2△H2=( ) 齐鲁工业大学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13 = 气体反应共放热: Q=Q1+Q2=+= 气体吸热 Q3 根据《物理化学教程》知, CO, H2, H2O, CO2, N2 可用公式: Cp=a+b+cT2 来计算热容 ,热容的单位为 kJ/( )。 结果 表 310 各组分热容常数 物质 CO H2 H2O CO2 N2 a 30 b/103 c/105 CH4 可用公式: Cp=a+b+cT2+dT3 来计算热容,结果 表 311 热容常数 物质 a b/103 c/106 d/109 CH4 则在 415℃ 时 T=688K 时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 312 各组分热容 物质 CO CO2 H2 H2O N2 CH4 Cp 31 所以平均热容: Cpm=∑( Yi*Cp) =31++ +++ = KJ/( ) 所以气体吸热 Q3=(415330) = 假设热损失 Q4(一般热损失都小于总热量的 10%) 根据热量平衡得: Q= Q3 +Q4 Q4= kJ 齐鲁工业大学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14 中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 根据 H2O/CO=,与文献《 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 》上的公式 XP=AWqU2100% ① V=KPABCD ② q= WVU 42  ③ U=KP( A+B) +( C+D) ④ W=KP1 ⑤ 其中 A、 B、 C、 D 分别代表 CO、 H2O、 CO2 及 H2 的起始浓度 将 ② 、 ③ 、 ④ 、 ⑤ 式代入 ① 式并查的不同温度下的 KP 值便可计算出 XP 值。 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表 313 不同温度下的 XP t 300 320 340 360 380 400 420 440 460 T 573 593 613 633 653 673 693 713 733 XP 中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如下: 最佳温度曲线的计算 由于中变炉选用 C6 型催化剂, 齐鲁工业大学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15 最适宜温度曲线由式1212ln1 EEEE RTTTmee 进行计算。 查《合成氨厂工艺和设备计算》 C6 型催化剂的正负反应活化能分别为 E1=10000千卡 /公斤分子, E2=19000 千卡 /公斤分子。 在中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上查的 Te 值,根据最适温度计算式可算出最适温度。 最适宜 温度计算结果列于下表中 表 314 最适宜 温度 XP Te 573 593 613 633 653 673 699 T t XP Te 714 727 739 751 760 770 805 T t 将以上数据作图即得最适宜温度曲线如下图: t0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0 1CO转化率Xp温度(℃)t 操作线计算 由中变催化剂变换率及热平衡计算结果知: 中变炉人口气体温度 330℃ 齐鲁工业大学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16 中变炉出口气体温度 415℃ 中变炉入口 CO 变换率 0 中变炉出口 CO 变换率 60% 由此可作出中变炉催化剂反应的操作线如下 010203040506070330 415温度 (℃)转化率 Xp操作线 中间冷淋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衡算 此过程采用水来对变换气进行降温。 已知条件:变换气的流量: 设冷凝水的流量: X kg 变换气的温度: 415℃ 冷凝水的进口温度: 20℃ 进二段催化床层的温度: 353℃ 操作压力: 冷凝水吸热 Q1:据冷凝水的进口温度 20℃查《化工热力学》可知 h1 =根据《化工热力学》可知: 表 315 各温度下的焓 T/K P/kPa H/(kJ/kg) 600 1600 600 1800 700 1600 700 1800 冷凝水要升温到 353℃ ,所以设在 353℃ , 626K,1750kPa 时的焓值为 H 齐鲁工业大学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17 对温度进行内查法: 1600kPa 时: (626600 )/ ()=(700626)/() H= kJ/kg 1800kPa 时 : ( 626600) /( H ) =(700626)/( ) H= kJ/kg 再对压力使用内查法得在 353℃ , 626K,1750kPa 时的焓值 H 为: (17501600)/()=(18001750)/() 故: H= kJ/kg。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