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秸杆蛋白生化饲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生物菌进入畜禽消化道后,抑制了肠道内腐败细菌和其它病源性微生物生长,增加了抗肠道传染病能力,提高动物消化吸收能力,因此降低粪便恶臭,大大改善圈舍环境,从而降低畜禽发病率,促进生长。 经大量 饲喂证明,生化 后 的 秸秆,粗蛋白达到 12- 15%,有机消化率提高 29%。 纤维利用率达到 50%以上,因此它是高营养的优质饲料。 ㈢改善适口性,提高出栏率。 生化饲料带有洒曲香和水果香味,家畜家禽喜吃爱睡,肯长,长期喂养,无毒无公害无残留,安全可靠,而且猪吃后不哄圈,不乱跑,皮发红,毛发亮,粪便无异味,不排出生料和料瓣。 抗病能力强,增 长速度明显提高,与不喂生化料的猪相比可以提前 15天左右出栏。 ㈣提高抗病性,阴阳平衡。 任何动物都是一个有机整体,某一部分发病,无不与四时变化,阴阳失衡有关。 阳盛则出现发热,气喘等 热性病,阴盛则出现怕冷,腹泻等寒性病,传统饲料属阳性,贮存时会起热,生化饲料属阴性,即使夏天也是凉的,二者配合饲喂即可达到阴阳平衡。 同时,传统饲料是生料,而生化饲料是熟料,猪、鸡、牛、羊等吃熟食自然也会有诸多好处。 饲喂传统饲料,猪生长在恶臭环境中,饲料固然营养全面,但营养过剩,普遍内积热,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免疫力差,易发病,肉品质差。 饲喂生化饲料后,猪生长在良好的环境中, 阴阳平衡,生长速度加快,肉品质好,免疫力强,不生病,用药成本下降。 六、营销策略 秸秆蛋白生化饲料属新技术产品,该产品在畜牧养殖业中广泛推广应用,除了人们存在对新产品的认识误区外,在使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该产品的广泛推广应用,还需要采取一定的营销手段: 充分发挥科委、科协、农业、畜牧环保等职能部门和各乡镇(区)作用,组织各种会议、培训班,宣传推广使用该产品养殖的价值和意义;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已推广试用的成功典型,用身边事引导身边人的办法,扩大广大养殖场(户)对新技术产品的认知面; 建立技术指导服务组织体系,为广大养殖场(户)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和相关服务,从而带动产品的销售工作。 综上所述,本 项目生产秸秆蛋白生化饲料其市场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七、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根据 X农作物秸秆生产量、 X 畜牧养殖业饲料需求量,结合企业资金筹措能力,本项目建设规模拟定为年产秸秆蛋白生化饲料 10万吨。 产品方案:以玉米秸秆蛋白生化饲料为主,以其它农作物秸秆蛋白生化饲料为辅。 产品包装规格为 25 公斤 /袋。 包装袋采用复膜塑料编织袋。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 一、原材料供应 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材料有秸秆、生化精、白糖、盐和包装袋等。 秸秆 X 是典型的农业县,农作物主要品种有小麦、玉米等。 全县现有耕地 34 万亩,全 年秸秆总量为 40 多万吨。 本项目年需用秸秆 6 万吨,现有秸秆量可以满足供应。 生化精 本项目所需生化精由 X 信阳市融达科技公司负责提供,年需用量为 500 吨。 项目承办单位与该公司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能够确保供应项目所需生化精原料。 包装袋 本项目年需用包装袋 400万条,由当地编织厂家供应。 X现有塑料编织厂 6 家,年生产能力为 8000多条,可满足供应本项目使用。 其它 其它原料白糖、盐等原料,使用量较小,可以在市场上采购供应。 主要原材料需求量估算表 二、水、电供应 水 项目所在地地下水资源丰富,采用地 下水作为水源。 由于生产、生活用水量不大,故厂区内打一眼水井,即可以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电 X 由华中电网供电,县城还有 74MW 热电厂一座,据该县电业部门预测,该县电力供应在未来的较长时期内仍有较大的富余。 因此,可以保证本项目的用电需求。 三、厂址地理位置 本项目厂址位于 X北阳镇黄堆村西,占地 20亩。 厂区毗邻省道大淇线,距离 107 国道约 1 公里,厂址区域又是 X 主 要的产粮区,农作物秸秆主要集中在厂区域附近,便于秸秆的收购,运输距离短,产品运输和销售便利。 X 位于 X省北部,交通便利,京广铁路、 107 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穿越 X 县城,纵贯县境南北。 全县 176 个行政村全部通柏油路,交通四通八达,运输十分方便。 四、自然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 X 地势西高东低,地貌主要由山、丘、平原、坡洼构成。 京广铁路以西为山地丘陵,以东为平原,东南部为零星洼地。 境内大小山峰 35座、河流 15条,淇河沿县北部和东部边境流过,境内长。 气象条件 X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 ℃ 年均降雨量变 年积温 381℃ 无霜期 209天 X 地震烈度为 7 度区。 五、社会经济基础 X 现有耕地面积 34万亩,主要农作 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是 X 省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林业先进县。 畜牧业生产起步早,发展快,人均畜牧业产值、肉蛋产量自 1990年以来居全省第一,是 X 省肉鸡和生猪出口基地。 X 工业基础较好,现已形成了以电力、纺织、化工、机械、建材、造纸、冶炼、食品等八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 现有 14家预算内企业,上百家乡镇企业。 龙马集团、水泥厂、造纸厂等分别进入全国同行业 500强。 棉纱、精甲醇、机制纸、食品等产品,出口 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 一、生产技术方案选择 产品质量指标 秸秆蛋白生化饲料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我公司试验测定指标和畜禽营养要求,本产品质量应达到如下指标: 生产技术方案的选择 1 微生物发酵粗饲料的机理 作物秸秆等低质粗饲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物质,中性洗涤纤维( NDF)约占干物质的 70%~ 80%。 酸性洗涤纤维( ADF)约占干物质的 50%~ 60%,而粗蛋白的含量很少,仅含 3%~ 6%。 NDF 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植物细胞的老化,细胞 壁变厚, NDF就成为秸秆的主要组成。 纯的纤维素能较容易地被瘤胃微生物降解,但由于木质素密实的结构很难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同时上述老化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之间存在很强的结合键抵抗微生物的消化,使纤维素在瘤胃中的消化率很低。 因此,要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关键是降解木质素,保留纤维素。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分泌出各种酶。 这些酶通过降解多糖和木质素,破坏其连接的共价键,一方面破坏了秸秆难消化的细胞壁结构,使与木质素交联在一起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游离出来;另一方面又使秸秆细胞壁内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和其它营养物质 暴露出来增加与消化液接触的机会,从而提高秸秆消化率或瘤胃干物质降解率(闵晓梅, 20xx)。 而菌体自身生物量的增长又可以提高蛋白含量。 当用微生物发酵以求提高秸秆消化率时,应选择能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以真菌效果较好。 当用农作物秸秆生产单细胞蛋白时,应选择能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微生物,因为农作物秸秆内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高,生产单细胞蛋白时提供的能量多。 2 微生物菌种的选择与要求 最初多采用单菌种发酵,后来有研究者发现多菌种混合发酵,效率更高,但对相应的菌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能够分解纤维素 能够利用有机氮转化为菌体蛋白,合成和分泌更多的营养物质。 能够改变原料的适口性 能够产生多种分解酶 不产生有毒物质 具有促生长快的优势特性 菌体耐性高,不容易自溶分解 菌种的组合 菌种在组合上应包括纤维素分解菌、氮素转化菌、增加适口性的菌。 木质素分解菌有侧孢霉、白腐真菌等。 目前国内外报道产纤维素酶的优良菌株多为木霉属,如木霉、康宁木霉、绿色木霉、长柄木霉,也有用曲霉、白曲霉、黑曲霉、宇佐美曲霉。 蛋白的提高用酵母如近平滑假丝酵母、产朊 假丝酵母或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啤酒酵母、酿酒酵母。 添加乳酸菌可抑制杂菌生长并改变适口性(李大鹏, 20xx)。 如果原料中使用了动物加工下脚料,还应加入产蛋白酶活力较高的菌种。 如果 使用饼粕类,必须加入脱毒菌株。 但必须注意菌种之间的相容性。 4 秸秆微生物饲料的生产方法 目前,国内生产秸秆微生物饲料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自然发酵处理法。 是利用秸秆本身所带微生物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 PH 值一定,又需激活剂,才可制出有一定营养价值的秸秆饲料。 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料适口性,但无法分解粗纤维,难 以改变秸秆的化学组成,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均不够高。 第二种:为通常称的氨化法,生产的饲料常称为氨化饲料。 它主要以尿素作为非蛋白质态氮源补充,用来合成新的菌体蛋白,但它对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酵解作用比较少,饲料的活化远远不够,消化能及总能均不高,一般只能喂养牛、羊等反刍动物。 第三种:秸秆微贮法。 采用复合活杆菌厌氧发酵处理。年产10万吨秸杆蛋白生化饲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