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硫铁矿制酸以及10万吨磷酸一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8000 1 定型设备 4 电除雾 330管 1 定型设备 5 板式换热器 F=200 m3 1 定型设备 6 稀酸泵 Q=250 m3/h 4 定型设备 7 斜板沉降器 3000179。 3000 1 定型设备 8 稀酸循环槽 ¢ 2500179。 2200 2 定型设备 转化、干吸工序 ⑴转化、干吸工序简述 净化后的 SO2气体经干燥塔,利用 93%的硫酸循环吸收,使炉气水份≤ 179。 进入转化工序,在钒触媒的催化作用下将SO2 转化成 SO3,再送入吸收塔进行吸收,转化吸收后≤ 500ppm的尾气排空,该工艺采用“ 3+ 2” 五段转化、二转二吸流程,转化率≥ %,吸 收率≥ % ⑵主要设备规格、型号 (见下表干吸工序主要设备规格、型号表 )。 干吸、转化工序主要设备规格、型号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 备注 1 干吸塔 ¢ 4000179。 13000 3 非标加工 2 阳极保护酸冷却器 F=220 m 200 m 150 m2 3 定型设备 3 浓酸泵 Q=300 m3/h 3 定型设备 4 浓酸循环槽 ¢ 3000179。 8000 3 非标加工 5 SO2风机 D110013配用风机 1000KW Q=1100m3/ h H= 1 定 型设备 6 转化器 ¢ 6000179。 19000 触媒装填量 120 m3 1 非标加工 7 换热器 5 定型设备 8 加热电炉 2 定型设备 第二节 磷酸一铵工艺设备方案 原料工序 ⑴主要工艺流程 利用装载机将矿石堆场上的矿石送入原矿贮斗,通过一级破碎机破碎后经过 1碎矿皮带到二级破碎机进行再次粉碎后,碎矿(经圆盘给料机计量)和工艺水(经转子流量计)同时进入球磨机进行研磨,矿浆从球磨机尾部进入振动筛,粗粒经人工返回破碎机,矿浆流入矿浆槽,利用矿浆泵送入萃取工序。 工艺指标: (1)矿浆细度: 100 目> 90%; (2)矿浆含水: 28%~ 32% ⑵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球磨机 ¢ 2200*7000, 380KW, 6000V 2 定型设备 2 圆盘给料机 ¢ 1600, 2 定型设备 3 振动筛 2 非标制作 4 矿浆槽 ¢ 6000*2200 2 混凝土 5 矿浆槽搅拌器 N=11*17, 11KW 1 定型设备 6 矿浆泵 Q=40m179。 /h, H=30m, L= 1+1 定型设备 7 颚式破碎机 PE500*750, 45KW 1 定型设备 8 碎矿皮带 B=800 3 非标制 9 颚式破碎机 PE250*1200, 37KW 1 定型设备 10 原矿贮斗 ¢ 4500*20xx 1 非标制 11 碎矿贮斗 ¢ 4500*20xx 2 非标制 萃取工序 ⑴主要工艺流程 经过计量的硫酸、矿浆进入萃取槽,与从过滤后返回的稀磷酸进行反应生成磷酸料浆,利用料浆循环泵送至真空闪蒸室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料浆返。 回萃取槽,磷酸料浆自萃取槽溢流至消化槽,经萃取料浆泵送至过滤岗位;萃取槽、消化槽的尾气送至文丘里和氟洗涤循环槽,利用氟洗涤循环泵三 级进行循环洗涤,尾气经尾气风机送至烟囱排空;真空闪蒸室尾气利用水环真空泵送至大气冷凝器经循环水泵洗涤达到去氟及降温效果。 主要工艺指标 硫酸 : 浓度≥ 93% 液相 SO3 : 25~ 40mg/l 液相 P2O5 : ~ 22% 液固比 : ~ 温度 : 80177。 2186。 C 低位真空度 : 30~ 40Kpa 萃取率 : ≥ 97% 洗涤率 : ≥ 98% ⑵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硫酸泵 Q=30m3/h, H=30, P=11KW 2 定型设备 2 萃取槽 5300*5300*5200*4 1 非标制作 3 萃取槽搅拌器 ¢ 2200, P=37KW 4 定型设备 4 萃取料浆泵 Q=150m3/h, H=30, P=45KW 1 定型设备 5 料浆循环泵 Q=2800m3/h, H=5, P=132KW 1 定型设备 6 真空闪蒸室 ¢ 4800*7900 1 非标制作 7 闪蒸大气冷凝器 ¢ 1200*5000 1 定 型设备 8 水环真空泵 Q=28m3/min, H=650mHg, P=45W 1 定型设备 9 电动葫芦 P=,运行 P=, 5T 1 定型设备 10 尾气风机 Q=70000m3/h, H=589mmH2O, P=250KW 1 定型设备 11 氟洗涤循环泵 Q=100m3/h, H=45, P=37KW 3 定型设备 12 氟洗涤循环槽 ¢ 2400*7000 2 非标制作 13 液封槽 ¢ 1500*1500 1 定型设备 14 硫酸贮槽 ¢ 15000*10500 2 非标制作 15 磷酸贮槽 ¢ 11000*10000 2 非标制作 16 磷酸贮槽搅拌器 ¢ 2800, P=15KW 2 定型设备 17 磷酸澄清槽 5000*5000*100000 2 非标制作 18 消化槽 ¢ 7000*5400 1 非标制作 过滤工序 ⑴工艺流程简述 萃取岗位送来的料浆进入转台式过滤机进行固、液分离,经过初滤、一洗、二洗、螺旋排渣、冲洗滤布等程序,获得的滤液、一洗液、二洗液经过相应管道进入气液分离器;气体进入大气冷凝器,用来自泵岗位的冷却水吸收可凝性气体,不凝性气体则去真空泵,获得所需要的真 空度;来自二洗液槽的洗液对滤饼进行一次洗涤,洗涤液作为滤液进入滤液槽送至磷酸贮槽,来自稠浆槽的稠浆对滤饼进行二次洗涤;渣斗内的磷石膏经石膏皮带运送至临时堆场。 主要工艺指标: 过滤真空度 : 40~ 60Kpa; 洗涤率 :≥ 98% ⑵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过滤机 HDZP100, F 总 =100 ㎡ , F有 =88 ㎡ 1 定型设备 2 大气冷凝器 ¢ 1200*5000 1 定型设备 3 渣斗 1 非标制作 4 稠浆槽 ¢ 2500*20xx 1 非标制作 5 稠 浆槽搅拌器 ¢ 900, 4KW 1 定型设备 6 气液分离器 ¢ 1200*1000 2 非标制作 7 石膏皮带 B=1000 1 非标制作 输酸工序 ⑴工艺流程简述 由过滤机来的滤液、一洗液、二洗液分别进入滤液槽、回磷酸槽、二洗液槽,其中滤液在 P2O5浓度达到要求后一部分送至磷酸贮槽,一部分进入回磷酸槽槽与一洗液混合作为淡磷酸送至萃取槽,二洗液送至过滤机作为洗涤水用;来自冷凝器的不凝性气体进入过滤水环真空泵,获取过滤机所需的真空度,气体排空,真空泵冷却水进入冷却水池经冷却水泵进入冷凝器循环洗涤,带走 可凝性气体;负责将全厂的水进行冷却并输送个工序。 主要工艺指标: 真空度: 40~ 60Kpa; 冷却水温度: 171。 35186。 C 冲布水温度: 6575186。 C ⑵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滤洗液中间槽 ¢ 2500*20xx 3 非标制作 2 滤洗液槽搅拌器 ¢ 1000, P= 3 定型设备 3 返淡酸泵 Q=100m3/h, H=40m, P=37KW 1 定型设备 4 一洗泵 Q=100m3/h, H=30m, P=37KW 1 定型设备 5 水环真空泵 Q=190m3/min, H=65OmHg, P=250KW 1 定型设备 6 冲布水泵 Q=100m3/h, H=100m, P=90KW 1 定型设备 7 滤液泵 Q=100m3/h, H=30m, P=37KW 1 定型设备 8 冷凝水泵 Q=60m3/h, H=40m, P= 1 定型设备 9 冷却水泵 Q=100m3/h, H=40m, P=37KW 1 定型设备 10 热水循环泵 Q=400m3/h, H=20m, P=55KW 2 定型设备 11 冷凝循环泵 Q=150m3/h, H=40m, P=37KW 1 定型设备 12 凉水塔 400m3/h P=30KW 2 定型设备 13 冷却水池 27000*11000*3500 1 非标制作 中和浓缩工序 ⑴主要工艺流程简述 来自磷酸装置的稀磷酸进入中和反应循环槽,在轴流泵的作用下进行强制循环,与来自氨站岗位送来的气氨进行中和反应,生成中和度为 ~ 、温度 102 186。 C 的 MAP 料浆,从轴流泵出口进入Ⅱ效循环系统;来自硫酸厂的饱和水蒸汽进入一效料浆加热器加热一效系统内的磷铵料浆,其闪蒸室内蒸发出的污染蒸汽经蒸汽缓冲罐进入二效料浆 加热器加热料浆,冷凝水进入循环水池。 工艺指标: 中和度 : ~ ; 二效温度 : 850C; 二效真空度 : 5060Kpa; 二效料浆含水 : 50%; 一效温度 : 1081200C; 一效料浆密度 : 15001550Kg/m3 ⑵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技术参数 数量 备注 1 轴流泵 Q=1600M3/h, H=4m , P=55KW 1 定型设备 2 中和反应循环槽 ¢ 2200*7000 1 非标制作 3 蒸汽缓冲罐 ¢ 1500*3000 1 非标制作 4 二效闪蒸室 ¢ 3600*6000 1 非标制作 5 一效闪蒸室 ¢ 3600*6000 1 非标制作 6 二效循环泵 Q=3000M3/h, H=12m , P=220KW 1 定型设备 7 一效循环泵 Q=3000M3/h, H=12m , P=220KW 1 定型设备 8 混合冷凝器 ¢ 1200*5000 1 非标制作 喷浆干燥工序 ⑴工艺流程简述 浓缩合格的料浆从Ⅰ效循环泵的出口经过料浆过滤器,进入高压泵,加压后送至干燥塔顶部的喷枪,通过压力式喷嘴雾化,雾化料浆从塔 顶喷洒而下,与从塔底上升的热空气进行逆流换热,蒸发水分,产品从下料口经成品皮带送至成品斗。 主要工艺指标: 高压泵出口压力: 48Mpa; 塔顶温度: 500C; 塔中温度: 520C; 风室温度: 1201400C; 风室压力: 3000Pa6000Pa ⑵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料浆过滤器 ¢ 500*1000 2 非标制作 2 高压泵 Q=25m3/h, H=8Mpa, N=75KW 2 定型设备 3 干燥塔 ¢ 8400*33800 1 非标制作 4 成品皮带 B=1000 2 非标制作 5 成品斗 ¢ 20xx*20xx 2 非标制作 6 空气加热器 F=1000m2 1 定型设备 7 鼓风机 Q=120xx0m3/h, P=8000Pa, 400KW 1 定型设备 成品包装工序主要设备 自动包装机 2台。 氨站工序 ⑴工艺流程简述 将外来槽车内的液氨输送至本厂液氨贮槽;将氨站的液氨进行蒸发后,气态氨送至中和浓缩岗位。 主要工艺指标: 氨压缩机进口压力:≤ ; 氨压缩机出口压力:≤ ; 油压 :≥ 油位 : 1/2~ 2/3; 液氨贮槽压力 :≤ ; 液氨贮槽液位 :≤ 75%; 缓冲罐压力 :。 ⑵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液氨球槽 ¢ 12300( 1000m3) 1台 定型设备 2 氨加热器 ¢ 400*1680 1台 定型设备 3 氨蒸发器 F=60 ㎡ 1台 定型设备 4 气液分离器 ¢ 400 1台 定型设备 5 气氨缓冲罐 V=15m3 1台 定型设备 6 氨压缩机 Q=126m3/h, 22KW 1台 定型设备 第三节 设备布置 设备布置时,同类设备做到集中布置,如干吸工段,干燥塔,吸收塔,布置在同一轴线上,酸冷却器也布置在同一个区域,这样便于操作和维修,转化工段,以转化器为中心,换热设备布置在其周围,热工专业设备也尽量集中布置,便于配管。 设备布置露天化,本装置除原料工段、风机房和磷铵车间外,其它均为露天布置。 设备布置时同时考虑维修通道,操作通道及消防通道,如干吸塔平台旁,设置一露天通道,便以今后观察塔内填料的情况及更换,转化器的一侧也留出了通道,便以催化剂的更换及装填。年产10万吨硫铁矿制酸以及10万吨磷酸一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cai and he has wri ten m any novels about li fe i n Chi na. Several years ago, however, he put down hi s pen for a whi le and began to protect the cltural reli cs i n Tianji n, where he li ves. O nce
磅包装得产品。 主反应方程式: Na2S + H2S= 2NaHS 硫化钠是强碱弱酸正盐 , 氢硫酸是二元酸 , 在硫化钠溶液里通入硫化氢气体则生成酸式盐硫氢化钠。 副反应方程式 : CO2 + Na2S+ H2O= Na2CO3 + H2S SO2 + Na2S+ H2O= Na2SO3 + H2S 北方民族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8 CO2是酸性气体 , 与
中扣除 P2O5 与杂质(主要是 Fe3+、 Al3+、 Mg2+等金属阳离子)结 合后剩余的 P2O5 的 NH3 量;③氨损失。 上述三项之和即为氨用量 J2。 7 图 物料平衡示意图 ⅰ磷酸中的游离硫酸生成 (NH4)2SO4 耗 NH3 量 (NH4)2SO4~ 2NH3~ SO3 生成的 (NH4)2SO4 量为 1000 %80132 = 消耗氨的量为 132172 = ⅱ与磷
17 2生产线工艺流程 图 3 2破碎筛分生产线工艺流程图 一、采剥工序 石料的开采与加工比较简单,本项目的石料开采及加工过程采取如下工艺: ( 1) 剥离 由于山体内矿体无顶板、仅有表土,局部仅有 0~ 1m 第四系残坡积盖层,在年产 10 万吨石灰石建筑石料项目环评报告表 18 采石前须将其剥离,为采石做好准备。 因表土及残坡积盖层较薄,表土及残坡积盖层的剥离
,过滤面积 250 M2(参考 ) φ 250 5000 Q=1 t/h N=3KW Y100L24 防护等级 IP55(室外) 厂家提供 型号厂家提供 套 1 碳钢 19 V107 附 L111 粉尘脉冲布袋除尘器 粉尘布袋下出料螺旋 电机减速机 用电动卸灰阀(室外) 风量 30000m3/h, ≤60℃ ,过滤面积 200 M2(参考 ) φ 250 5000 Q=1 t/h N=3KW
......................................................... 15 壳程表面给热系数 ........................................................................................ 15 管内表面给热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