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煤系针状焦及配套221515万吨年焦油深加工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SB1351998) 密度( 20℃), g/cm3 不小于 馏程(大气压 101325Pa) 300℃前馏出量( m/m), % 不大于 10 300℃前馏分量( m/m), % 不小于 50 粘度, E80 不大于 水分, % 不大于 2 ( 5)二蒽油( Q/ASB601998) 密度( 20℃), g/cm3 不小于 水分, % 不大于 2 馏程 年产 10 万吨煤系针状焦及配套 2 15 万吨年焦油深 加工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300℃前馏出量( m/m), % 不 小于 5 ( 6)改质沥青 软化点(环球沥), ℃ 100115 甲苯不溶物含量(抽提法) % 2834 灰分, % 不大于 结焦值, % 不大于 54 喹啉不溶物含量, % 8014 β —— 树脂含量, % 不小于 18 ( 7)洗油 230℃前馏出量, % 不大于 3 270℃前馏出量, % 不小于 85 300℃前馏出量, % 不小于 90 干点, ℃ 不高于 300 密度( 20℃), g/cm3 水分, % 不大于 粘度, E25 不大于 含酚, % 不大于 含萘, % 不大于 结晶物, 5℃无 ( 8)粗酚:( YB/T507993) 酚及同系物含量(按无水计算), % 不小于 83 馏程(按无水计算) 210℃前(容), % 不小于 60 230℃前(容), % 不小于 85 中性油含量, % 不大于 吡啶碱含量, % 不大于 PH 值 56 年产 10 万吨煤系针状焦及配套 2 15 万吨年焦油深 加工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灼烧残渣含量(按无水计), % 不大于 水分, % 10 ( 9)中温沥青性质 软化点 ℃ 75— 95 QI(喹啉不溶物含量) ﹪ ≯ 4 TI ﹪ 15— 25 灰分 ﹪ ≤ 结焦值﹪ ≥ 48 密度( 200℃) kg/m3 1270 硫含量 wt﹪ 初馏点℃ 350 4 工 艺 装 置 技 术 及 设 备 方 案 针焦一 厂 各单元 的 工艺装置技术及设备方 案 见下 文 , 针焦二 厂 除平面布置受场地限 制与针焦一 厂 有所不同 外 ,其余均 与 针焦一 厂 一致。 中 温 沥 青 精 制单元 工艺 技 术路 线 选 择 根 据 鞍山市兴德煤化 工 设备设计制造有限公 司 提供 的 “ 原料精制技 术 报 告 ”。 本 单 元采用先沉降分 离 ,后蒸馏的工艺方 法。 工艺概述 本单元是 以 中温沥 青 为原 料 , 用石油溶剂 油 和煤焦油溶剂 油 做萃取 剂 , 经过连续沉降分 离 , 除掉原料中的喹啉不溶 物。 混合物料 经 蒸馏 , 得到的主产品精制沥 青 , 作为延 迟焦化单元 的 原料。 同时得到副产 品 改质沥 青。 1) 装置规模和年操作时间 本单元处理中温沥青能力为 10 万吨 /年,生产精制沥青 万吨 /年 期装 置 运行时 数 分别 为 :年连续开工 7920 小时。 2) 装置组成 中温沥青精 制 单元由溶剂配 制 、连续沉降、蒸馏、不凝气回收组 成。 3) 原料和辅助材料 原料见表 ~ 年产 10 万吨煤系针状焦及配套 2 15 万吨年焦油深 加工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表 中温沥青精制原料表 序 号 名 称 单位 数量 来源 1 中温沥青 104t/a 10 外购 2 石油溶剂油 104t/a 外购 3 煤焦油溶剂油 104t/a 外购 合计 104t/a 表 中温沥 青 性质 分析项目 单位 指标 软化点 ℃ 75— 95 QI(喹啉不溶物含 量 ) ﹪ ≯ 4 TI ﹪ 15— 25 灰分 ﹪ ≤ 结焦值 ﹪ ≥ 48 密度( 200℃) kg/m3 1270 硫含量 wt﹪ 初馏点 ℃ 350 4)产品及副产品 表 中温沥青精 制 主要产品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精制沥青 104t/a 2 改质沥青 104t/a 3 损失 104t/a 合计 年产 10 万吨煤系针状焦及配套 2 15 万吨年焦油深 加工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表 精制沥青性质 分析项目 单位 指标 软化点 ℃ ≤ 80 灰分 ﹪ < 结焦值 ﹪ ≤ 48 硫 ﹪ 密度( 200℃) kg/m3 1250 粘度( 140℃) 小于 360℃馏分 ﹪ < 5 QI(喹啉不溶物含 量 ) ﹪ < 馏 程 初馏点 ℃ 347 5%(wt) ℃ 351 15%(wt) ℃ 358 50%(wt) ℃ 368 80%(wt) ℃ 390 表 改质沥 青 性质 分析项目 单位 指标 软化 点 (环 球 法) ℃ 100— 105 QI(喹啉不溶物含 量 ) % 8— 14 BI % 28— 34 硫 % 密度( 200℃) kg/m3 1300 粘度( 150℃) ≤ 结焦值 % > 50 馏 程 初馏点 ℃ 353 5%(wt) ℃ 356 15%(wt) ℃ 365 50%(wt) ℃ 376 80%(wt) ℃ 397 表 蒽油 的 性质 年产 10 万吨煤系针状焦及配套 2 15 万吨年焦油深 加工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分析项目 单位 指标 密度 (90℃ ) ㎏ /m3 1062 粘度 E80 注: 非 正 常 生 产 时 产 蒽 油。 工艺流程说明 1) 混合沉 降 部分工艺流程 轻相 塔 顶和 重 相 塔 顶 凝液 经 脱水 后 返回 循 环溶剂 罐 ( D1010 ) , 经循环溶剂 泵 ( P1003/ ) 按比 例 与补充 的 石油 溶 剂 油 和煤焦 油 溶剂 油 混 合 ,通过 溶 剂混合 器 ( M1001/1~ 3) 送 入 调配 罐 ( D1003/1~ 4)。 混 合 溶 剂 通 过 罐 顶的 搅拌 器 充 分 混合。 经取样分析合格 后 ,通 过遥控阀切 换 经 调 配泵 ( P1001/) 输送 与 中温沥 青在 中温 沥 青混合 器 ( M1002/1~ 3)混合。 罐区来 的 中温沥 青 按一定的比例与配制好的合格溶剂混合后称混合 油。 混合油通过 中温 沥 青混 合 器 ( M1002/1~ 3) 充 分混 合 后 , 进 入 沉 降 槽( D1004/1~ 3) , 使 其 连 续 沉降分 层 ,上层为轻相 油 ,下层为重相 油。 2) 轻相 油 蒸馏部分工艺流程 轻相油自流进 入 轻相 罐 ( D1005) , 经轻相 泵 ( P1004/) 抽出 , 进入轻相加热炉 ( F1001)。 轻相油在轻相加热 炉 ( F1001) 加热后进入 轻 相蒸馏 塔 ( T1001) 的中 部。 在塔 内 , 经过重复多次的汽液相传质分 离 , 混合溶剂从塔顶第 4 层塔板抽 出 , 经轻相塔顶循环泵 ( P1007/)加压,先经轻相顶 循 冷却器( E1003/)冷却至 110℃后分两 路 ,一路 经轻相顶循后冷 器 ( E1002/)冷却至 50℃返回轻相 塔 ,做为轻相蒸馏 塔 ( T1001) 顶回 流 , 另一路 返 回循环溶 剂 罐 ( D1010) 循环使 用。 轻相塔顶少量气体经轻相塔顶冷 却 器( E1001) 冷却, 进入轻相塔顶凝液 罐 ( D1005)。 轻相塔顶凝液罐的凝液经轻 相 塔顶凝液 泵 ( P1008) 送至循环溶 剂 罐 ( D1010) 循环使 用。 蒸馏塔底部的精制沥青经 精制沥青 泵 ( P1006/)出装置。 精制沥 青 与蒽 油 在中 温 沥青精 制 单元 混 合 后 分 两 路 , 一 路去 焦 化单 元 作为焦 化 原 料,另一路去罐 区。 精制沥青与蒽油混合采用流量比例调 节 ,混合比例为 : 1。 轻相蒸馏 塔 ( T1001) 为减压操 作。 采用水环式真空 泵 , 轻相塔抽真空 泵 ( P1013) 通过轻相塔顶凝液 罐 ( D1007)顶部抽真 空 , 实现轻相油蒸馏部 分的真空操 作。 3) 重相 油 蒸馏部分工艺流程 重相油在沉降罐底 经 重相 泵 ( P1005/1~ 6)输送至重相加热 炉 ( F1002)。 重相油经重相加热 炉 ( F1002) 加热后进入 重 相蒸馏 塔 ( T1002) 的中 部。 在塔 内 , 经过多次 的 汽液 相传 质分 离 , 混 合溶 剂 从 塔顶 第 4 层 塔板 抽 出 ,经重相 塔 顶循环 泵 ( P1009/) 加压,先通过重相顶 循 冷却 器 ( E1006) 110℃冷 却 至 后分两 路 , 一路重 相顶循后冷 器 ( E1005) 冷却至 50℃后 , 作为重相蒸馏 塔 ( T1002) 顶回流返 塔 , 用来 控制塔顶温度 ;另一路返 回 循环溶剂 罐 ( D1010)循环使 用。 重相蒸馏 塔 ( T1002)底部 的 改质沥 青 经重相塔底 泵 ( P1011/)出装 置。 重相油蒸馏部分采用水环式真空 泵 , 重相塔抽真空 泵 ( P1014) 通过重相塔顶凝液 年产 10 万吨煤系针状焦及配套 2 15 万吨年焦油深 加工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罐( D1008)顶部抽 真 空 ,实现重相油蒸馏塔的真空操 作。 4) 封油、沥青烟捕 集 部分工艺流程 从各设备顶部来的尾气经放空气体冷却 器 ( E1007) 冷却 后 , 被冷却下来的溶剂返 回 循 环 溶剂 罐( D1010) 循 环 使 用。 气 相 进 入 沥青 烟 捕 集 器 ( D1010) , 循 环 的 煤焦 油 溶剂 油 用凝缩油泵 ( P1017) 送回捕集 器 ( D1010) ,尾气中的碳 氢 化合物被溶解 于 煤焦油溶剂 中。 捕集器内的富吸收油通过凝缩油 泵 ( P1017) 送出装 置。 同时 , 罐 区来 的 煤焦油溶剂油定期给捕集器补充新鲜溶 剂。 由封油 泵 ( P1015/)从煤焦油溶剂罐抽取煤焦油输送至各泵使 用。 中温沥青精 制 单元流程详 见 图 ~。 物料平衡 中温沥青精制单元物料平衡见表 表 中温沥青精 制 单元物料平衡表 序 号 名 称 wt% Kg/h t/d 104t/a 1 原料 中温沥青 303 10 石油溶剂油 煤焦油溶剂油 小计 100 2 产品 精制沥青 193 改质沥青 损失 小计 10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