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0吨淮山糕点食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全县总面积1730 平方公里,辖 9 乡(镇)、 96 个村居,总人口 万人。 明溪是福建省商品粮基地县,全县农业人口 万人,耕地面积 万亩,农民人均耕地 亩,主要有烤烟、淮山、茶果、木薯、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明溪是中 国南方重点林区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 万亩,人均林地 亩,有以杉木、马尾松为主的商品用材林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 明溪是国家生态示范县,被命名为 “ 中国红豆杉之乡 ” ,设有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全县有野生和可见栽培的药用植物资源 1380 种, 41 变种,有国家级保护植物 24 种,是发展生物产业的重要基础。 自然条件 气象条件 明溪属 亚热带 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8℃ ,年平均降雨量1800 毫米,年平均无霜期 261 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 优越的自然环境,为生物的生长 繁衍 提供了良 9 好的条件。 环境条件 明溪县优越的自然环境 极具开发潜力;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为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充足的劳动力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提 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商品流通提供了快捷的通道。 本项目所在的 十里埠生态经济区 ,正在按规划进行建设。 建设条件 原材料供应条件 本项目主要原料 面 粉 、淮山、 白糖、食用油、鸡蛋、奶粉 等。 同时 交通便利,物流业 发展较快 ,项目所需原辅料,在本地市场均能满足供应。 交通条件 明溪 县是闽西北公路交通的枢纽 ,全县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 近年来, 交通发展迅速,城区通往所有的村、镇公路均为等级水泥路,省道 20 306线成 X型贯穿东西,泉南高速路永宁段穿境而过,城区对接高速公路的连接线约 18公里,湄 洲湾至重庆高速公路(三明段)建成后,明溪至三明只需半小时,到三明沙县机场只需一个小时;县城距鹰厦电气化铁路、向莆铁路均为 60公里左右。 通信条件 明溪县 通信条件便利,通讯发达,信息灵通,完全满足项目通信需求。 供水条件 明溪县 流域面积 在 50km2 以上的溪流有 16条,因高山阻隔,溪流 10 分属沙溪和富屯溪两大水系 , 水域面积 亩。 项目区域水资源丰富,城区有日产 5 万 t的县自来水厂, 项目区 有自来水管网 覆盖 ,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供电条件 项目用电依托 生态经济 区 35千伏变电站经厂变配电房变压为 380伏 /220 伏后,通过地埋电缆线路系统呈放射状敷设至各用电场所,可以满足项目用电需求。 11 第四章 加工工艺技术方案 项目组成 项目主要组成有主要生产工程 、公用工程和办公生活设施。 项目组成见下表: 项目组成表 序 号 名 称 组 成 生产 工程 1 糕点 生产车间 仓库 新建生产车间 3座 , 建筑面积为 8800 平方米 ,仓库 500 平方米 1 配电房 新建配电室 1 座,建筑面积为 24 平方米。 2 门卫及其它 新建设门卫室 2 间 ,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 3 总图工程 主要包括厂区院墙、道路、绿化及外电工程 办公 生活设施 1 宿舍、餐厅 新建宿舍、餐厅各 1 座,建筑面积 1600 平方米 2 浴池 新建浴池 1 座,建筑面积 143 平方米 3 商务楼 新建商务楼 1 座,建筑面积为 1000 平方米 确定生产技术方案的原则 本项目确定产品生产技术方案时遵循以下原则: 传统 性: 不断推陈出新 加工工艺。 科学合理性:力求精简,方便快捷。 综合性:最大限 度的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 “三废”效果处理好: 注重经济效益: 工艺技术方案 工艺流程 采用“ 搅拌一压面一分割一成型一醒发一烘烤( 焙烤) 一冷却杀菌一包装 → 入库 ”的生产工艺。 12 主要生产设备 主要生产设备为 : 挤出机、 压面机、分割机、成型机、切台机、供馅机、掐花机、 全自动旋转烤炉、焙烤炉、全自动包装机 等。 化验室设在 商务 楼内。 ( 1)建筑结构:房屋结构要做到防震、防火、隔热、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 2)上下水管:化验室上下水管的设置一定要合理、通畅。 ( 3)室内光线:化验室 内光线应充足,窗户要大些。 最好用双层窗户,光源以日光灯为好。 ( 4)操作台面的保护:实验操作台面最好涂以防酸、防碱的油漆,或铺上塑料板或黑色橡胶板。 ( 5)其他:天平室的要求:安静、防震、干燥、避光、整齐、清洁。 ( 6)精密仪器室要求与机械传动、跳动、摇动等震动大的仪器分开,要避免各种干扰。 ( 7) 检测 药品贮藏室最好为不向阳的房间,但室内要干燥、通风。 13 第五章 配套工程技术方案 总图运输 总平面布置原则 按照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当地情况,在满足使用的要求下,做 到经济、合理,尽量减少投资、降低造价,并应切实注意节约用地。 根据工艺及防火要求,厂区合理布局,划分生产区和生活区。 生产区应在生活区的下风向。 建筑物、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三者衔接合理,建筑结构完善,并能满足生产工艺和质量卫生要求;原料与半成品和成品均应杜绝交叉污染。 建筑物和设备布置还应考虑生产工艺对温、湿度和其它工艺参数的要求,防止毗邻车间受到干扰。 厂区道路应通畅,便于机动车通行,应修环行路且便于消防车辆到达各车间。 尽量做到生产线路简洁、流畅、避免往返运输和作业线的交叉。 食品加工厂 房应远离污染源,应处于污染源的上风向。 运输是生产工艺流程的前奏和继续,它是联系各生产环节的纽带,总图布置中做到合理布置人流、车流的运输线路,以利于生产线路的畅顺,减少能量消耗,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充分利用厂区道路两旁和建、构筑物四周的空地 ,合理进行绿化,形成以人为本的美观的工厂环境,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 总平面布置方案 总平面布置 14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明溪县十里埠生态经济区内 ,交通十分方便,厂址周围地势干燥、水源充足,无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它危及产品卫生的污染源,符合 食品厂卫生规范要求。 项目总用地面积 约 为 42 亩。 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本着物流顺畅,便于管理,形式美观的设计思路,在 厂区四周 设 红豆杉 绿化带,总图布置中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食品卫生要求,将生产车间布置在厂区的中部,从北向南分别布置成品库(预留)、车间、生活办公设施。 生产车间与厂外道路相距大约 100 米,满足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为了减少厂内运输,辅助库房均围绕其服务对象和负荷中心布置,在生产区的西侧预留原辅料库。 公用工程包括配电室、锅炉房、煤场和堆场,靠近生产车间的东侧布置,避免煤渣产生的烟、尘对生产区的污染。 另外,在厂区围墙东南角,设有污水处理池。 整个厂区的生产车间及库房布置分区明确,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厂区主要道路与各个车间之间道路相连成规形成环路,符合消防要求。 商务楼是工厂行政、生产管理和科研的中心,它是内外联系的枢纽。 为了使外来办事人员联系方便,又不干扰生产,本次建设在南大门正中布置 一栋 商务楼,东侧为餐厅宿舍楼、浴室,并在四周设有花坛和运动场地,为职工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根据建设规模和布局,厂区宜设置二个独立出入口,在厂区的 东 围墙上设主出入口,宽 15 米,作为产品、职工上下班之用。 面向货运路的次出入口宽 8 米,主要供原料的运输之用,可避免原辅料与成品和人流的混杂。 竖向设计 根据项目生产功能要求,结合场地自然地形特点以及建筑布置格局,竖向设计按以下几方面进行: 15 ( 1)场地竖向设计结合地形地貌实况和工艺管线要求,自南向北坡向,平整应随坡就势,力求减少土方量,保持排水流畅。 ( 2)厂区建筑物室内地面标高应比室外高。 ( 3)场地雨水排放采用有组织排水。 场地标高及排水坡度尽量结合原地形平整,场地排雨坡度为 5‟,雨水汇入厂 内道路边沟,最后排入厂外道路边沟。 交通组织 项目的交通组织设计主要是对人流、物流、车流的流向和交叉,对道路体系和出入口进行合理规划布置,满足原材料进入、成品出库、动力原材料的运入各种功能活动的交通要求,保障原辅材料供应、产品周转、成品存放、人员流动畅通,互不交叉。 道路及 绿化 系统 作为现代化工厂,应使厂区内、外交通运输相适应。 根据项目建设规模,运输车辆较多的情况。 厂区内道路系统的布置应有足够的宽度使运输车辆能够方便快捷的到达每个车间,并形成环形路网。 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和支道三种,连接厂区主要出入 口的主干道宽 15米,生产车间次干道宽 7米,车辆和行人较少的道路以及消防道路宽 米。 道路路面应铺设适于车辆通行的坚硬路面(如混凝土和沥青路面),带盖板明沟,路肩宽度 1米,有足够的排水系统,路面应平坦,防止积水及尘土飞扬。 道路总长 275米,道路、广场 、绿化 及硬化地面面积 4000平方米。 绿化布置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因而必须根据具体要求,与总平面布置综合考虑,并与场地环境相协调。 根据项目建设规模与总平面布置方案,为了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厂房之间、厂房与外缘公路或道路应保持一定距离绿化带,厂区内各车 间周围的裸露地面 16 就行绿化,因地制宜地选用植物材料,尽快发挥绿化效益。 在不影响交通和地上、地下管线的运行和维修条件下,在正对南入口大门处以集中的绿化为主,其树种选择宜为 红豆杉 等 本地树种 ,营造小区域的绿化景观。 生产区另一绿化部分是行道树和沿路绿地,形成带状绿化。 其间乔木和灌木搭配栽植,营造轻松、舒适的绿化景观,使整个厂区内绿化布局形成有疏密有致、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的绿化层次和空间结构,与厂内建筑相呼应,树立现代化工厂的典型模式。 绿化面积 3200平方米,绿化系数为 19%。 工程方案 建筑设 计 编制依据 ⑴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xx 年版); ⑵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xx); ⑶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148811994); ⑷ 甲方提供的气象资料及水文地质资料; ⑸ 工艺、总平面布置及其它专业的要求; ⑹ 地震设防裂度:Ⅶ度。 设计原则。年产1000吨淮山糕点食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