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葡萄酒密闭发酵工艺参数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1 实物如图 : 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主要材料: 201 不锈钢材,针阀一个(控制气冲),球阀一个(排气),压力表一个,两个螺盖用于进料和排渣 制作工艺:焊接打磨 体积计算 根据设计图纸计算 将上部分看作圆柱体 ,下部看作圆台 ,不去除内部结构所占的体积可得设计的体积为 V=V 圆柱 +V 圆台 = +1/3 - 1/3 = 12 实际容积 用水测得实际内部容积为 V== m3 二、 干葡萄酒分析及工艺选取 葡萄酒在世界上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与其他酒类不同。 葡萄酿酒技术要求不高,酿造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外加酵母。 古籍中就有糖类发酵,有其独特的酿造方法,其产品质量的优劣不仅取决于原料品种与发酵菌种,也因操作工艺、酿造管理而不同。 1. 葡萄和葡萄酒的化学成分 . 葡萄及其成分 葡萄的果穗包括果梗 (占 4%~ 6% )和果实(94%~ 96% )。 . 果梗 葡萄果梗中富含单宁、苦味树脂、 鞣酐 等物质。 葡萄带梗发酵,常使酒产生过重的涩味,且使酒度稍微降低 (平均下降 ~ / L)。 同时果梗的存在也会使果汁水分增加 3%~4%,由于弊多利少,一般都不采用带果梗发酵。 但在压榨时,果梗的存在也有使果汁易于流出和积压的 好处。 . 果实 葡萄果实由果皮 (占 6%~ 12% )、果核 (籽 )(2%~ 5% )和果肉 (浆液 )(83%~92% )3 部分组成。 果皮:含单宁和花青色素,对酿红葡萄酒很重要。 通常果皮黄绿色的葡萄宜做白葡萄酒.蓝黑色、紫色或紫红色葡萄带皮发酵宜做红葡萄酒。 果核:压碎的果核成分在发酵中会影响产品质量,因而葡萄破碎时应防止压碎果核。 果肉和汁:即葡萄浆。 其中含有水分 (65%~ 80% )、还原糖 (15%~ 30% )及其他成分,包括酸、含氮化合物、果胶质、无机盐等 (5%~ 6% )。 . 葡萄酒的主要化学成分 葡 萄酒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包括醇类 (如乙醇、异戊醇等 )、甘油、醛类、 13 酯类、酸类、糖类、果胶质、含氮化合物、单宁、色素、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 有关资料报道,通过生化分析,仅葡萄酒芳香成分已清楚的就多达 156 种。 2. 干葡萄酒的 分类 及区别 干葡萄酒由于完全来自于葡萄 , 其含有许多来自葡萄的营养成分。 葡萄酒中含有成分达 600多种 , 除去酒精和水外 , 还含有糖、蛋白质、无机盐、微量元素、有机酸、果胶、各种醇类及多种维生素。 . 干葡萄酒的分类 一般将 葡萄酒分 为 干型和甜型两种。 葡萄经发酵酿制的原酒,其自然含糖量在 %以下,不加白糖,即称为“干型酒”;在干型酒中另加白糖,使其含糖量增至 %以下,则称为“半干酒”;另加白糖使之含量增至 5%以下,即称为“半甜酒”; 另加白糖达到 5%以上的,就称为“甜型酒”。 根据标准 , 干葡萄酒是指含糖 (以葡萄糖计 )小于或等于每升 4 克 , 或者当总糖与总酸 (以酒石酸计 ) 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每升 2 克时含糖最高为每升 9 克的葡萄酒 ; 半干葡萄酒是指含糖大于干葡萄酒 , 最高为每升 12 克 , 或者当总糖与总酸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每升 2 克时含糖最高为每升 18 克的葡萄酒 ; 半甜葡萄酒是指含糖大于半干葡萄酒 ; 最高为每升 45 克的葡萄酒。 甜葡萄酒是指每升含糖大于 45 克的葡萄酒。 “干红”是用皮红肉白或皮肉皆红的葡萄 , 连皮带籽混合发酵而成。 在发酵过程中 , 酒精发酵作用和固体物质的浸渍作用同时存在 , 前者将糖转化为酒精 ,后者将固体物质中的丹宁、色素等酚类物质溶解在葡萄酒中。 因此 , 红葡萄酒的颜色、气味、口感等与酚类物质密切相关。 “干白”是用白葡萄或浅色果皮的酿酒葡萄酿制。 经过皮汁分离 , 发酵过程中不存在葡萄汁对葡萄固体部分的浸渍现象。 因此 , “干白”只 是用白葡萄汁经过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酒精饮料。 . 颜色上 14 “干红”因为是用葡萄带皮发酵而成 , 酒液中含有果皮或果肉中的有色物质 , 使“干红”以红色调为主 , 颜色一般呈深宝石红、紫红、棕 红等 ; “干白”是葡萄去皮发酵而成 , 它的颜色以黄色调为主 , 主要有微黄、浅黄、金黄等。 . 营养价值上 “干红”所蕴含的维生素B、核黄素、尼克酸、泛酸和本多生酸的比例都要高出“干白”。 . 赏味期上 由于“干白”只用汁液酿造 , 其单宁的含量相对较低 , 而“干红”是用果皮、果肉和汁液一起酿造 , 其单宁含量相对较高。 “干红”比“干白”的酒性更稳定 ,赏味期也更长。 . 饮时温度上 在 16℃ ~18℃时品尝“干红” , 可取得最好的效果 ;“干白”则以清凉状态 , 即8℃ ~10℃品尝为最佳。 3. 干葡萄酒的生产工艺 葡萄酒的种类很多,其酿造工艺自然不同;不同国家或厂家因其历史传统、生产条件等不同,也形成了具有各自风格的酿造工艺。 本文着重 根据实验 介绍葡萄酒 的 生产工艺。 15 三、干红葡萄酒 密闭发酵及参数研究 鉴于干白与干红在发酵阶段工艺相差不大,对于发酵罐的验证用任何一种生产工艺都相差不大;而且市场上多以黑葡萄为主,因此为了方面有利于实验进展,我们选取黑葡萄进行干红 葡萄酒的发酵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 材料和仪器 原料 黑葡萄(市购,经冷冻的黑葡萄),丹宝利 酿酒高活性干酵母 试剂 6%亚硫酸(调酸抑菌), 75%酒精(消毒),白砂糖 仪器 发酵罐,手持糖度计, PHS- 25 型 PH 计,豆浆机(葡萄破碎) 第一批干红葡萄酒酿造 实验 16 具体操作 发酵罐清洗 制作好的发酵罐先用清水浸泡(一夜),洗净后用配好的 75%的酒精( 50ml)进行 罐内 消毒, 将发酵罐各管件尽可能卸下用 75%的酒精擦洗管道口。 消毒完毕,用蒸馏水冲洗发酵罐内部及管道,然后自然晾干。 酵母活化 按每公斤 20mg 酵母计算 取 160mg,并取 4g 白砂糖加入活化瓶中,加入蒸馏水 200ml 调成活化液。 在 32℃条件下活化 2— 3 小时。 葡萄预处理 将葡萄放在室 内解冻后放在水中浸一会 5— 6 分钟(禁止剧烈淘洗);手工将葡萄去柄,去梗;用手将葡萄破开并不需压碎,放入容积为 2020ml 的烧杯中。 调配葡萄浆 葡萄发酵要求初次加入的葡萄浆应为 PH=,糖度%左右。 用手持糖度计测得葡萄浆糖度为 %,由 ( X+155)/( 1000+X) = 计算得每千克葡萄浆加 X= 白砂糖。 因此 2020ml 葡萄浆约为 需加白砂糖 62 =143g, 6%的亚硫酸 ,经过 PH 鉴定 PH 为 4— 5。 装罐 由于第一次分了三次调配葡萄浆 ,每次调好后都应迅速装罐。 装罐完毕后,用酒精对加料口进行消毒。 实验记录 日期 时间 温度 (℃) 压力 ( Mpa) 备注 3 月 22 日 18:00 21 0 开始发酵 3 月 23 日 9:30 21 0 12:53 21 0 16:30 21 0 18:00 21 0 21:58 21 0 3 月 24 日 9:30 0 11:00 0 13:30 0 15:00 0 发酵罐清洗 酵母活化 葡萄预处理。干葡萄酒密闭发酵工艺参数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一定的培训就会形成一支懂技术、会操作、能实干的油桐发展队伍,保障油桐良种基地建设对劳动力的 需求。 第四章 平利县油桐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据安康地理志和安康林业志介绍,油桐在我县人工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桐油已成为我县林特产品大宗商品。 抗日战争前期最高产量曾达 60万公斤,大部分通过汉江运到武汉,再转销国内外。 抗战时期,产量大幅度减少。 解放时,全县桐油年产量只有
保障。 随着科技和经济 的发展、退耕还林工作的推进,农村富裕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渴望科技致富,经过一定的培训就会形成一支懂技术、会操作、能实干的油桐发展队伍,保障油桐良种基地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 第四章 平利县油桐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据安康地理志和安康林业志介绍,油桐在我县人工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桐油已成为我县林特产品大宗商品。 抗日战争前期最高产量曾达 60万公斤
汉水南岸,东临湖北省竹溪县,南靠镇坪县和重庆市城口县,西依岚皋县,北连汉滨区、旬阳县,是连接鄂、渝、陕的咽喉。 东西宽 60公里,南北长 96 公里。 地理坐标东经 108176。 5839。 109176。 3339。 、北纬 31176。 5139。 32176。 3739。 之间。 6 地势南高北低,山峦叠嶂,起伏较大,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山川丘陵交错,错落有致。 境内最高点化龙山海拔
固体颗粒和液体基料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湿润和抗絮凝效果 .运转稳定、噪音小,可连续使用,对物料可进行快速分散和溶解。 针对不同物料的粘度及处理量有不同的功率及型号。 用液体的基料把固体的粒子表面湿润 .用机械能把颗粒打散成为较小的粒子 .。 2 总体方案设计 工艺方案的分析与设计 根据 干粉混拌原理,就其粉末易粘连搅拌桨叶这一情况,本设计考虑到了链传动具有的多变性效应
时,颗粒完全悬浮在向上的气流中,并在床层上形成一明显的上界面,即床层的密相段,这是床内气固两相进行传质与传热的主要区域,在密相段中的固体看起来像沸腾着的液体,并且在很多方面具有液体的性质。 ( 3)气力输送状态:当空床气速升高到一定值后,流化床上界面消失,床层空隙率剧增,颗粒分散悬浮在气流中,被气流带走,其相应气速 称为最大气速tU,或称为颗粒的终端速度。 由上可知,要维持 床层
020 备注 序号 项目 指标 1 表现密度 179。 对砾石力学性能的要求,应符合《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2 堆积密度 179。 3 孔隙率 45% 4 吸水率 %,抗寒性混凝土 % 5 冻融损失率 10% 针片状颗粒含量 15% 软弱颗粒含量 5% 含泥量(粘、粉粒) 1% 不允许存在粘土块、粘土薄膜。 若有则应做专门试验论证。 6 碱活性 骨料 含量 7 硫酸盐肪硫化物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