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 12 大 力推动历史文化名镇、蒙元文化名镇、农耕文化名镇、草原旅游名镇等特色镇建设,增强吸引力和服务功能,使其具有鲜明的人文和生态景观特色。 同时积极发展甘其毛都等边贸旅游型城镇,青山、先锋、蒙海等工矿型城镇,乌兰图克、隆兴昌等设施农业种植观光型城镇,三道桥、隆盛合、先锋镇、沙海镇等特色种植型城镇,头道桥、塔尔湖等规模养殖型城镇,二道桥、西小召、胜丰镇、套海镇等物流型城镇,白彦花、沙金套海、套海镇等旅游餐饮型城镇,积极带动周边区域产业发展。 畅通新旧区交通连接,加快发展县域内公共交通,推进临河 与陕坝镇之间交通公交化。 继续推进水源、水厂和水网等供水设施建设,尽快形成以黄河水供给为主、地下水为备用水源的供水模式,在磴口、临河、五原、前旗、杭后建设引黄取水供水厂,从根本上解决全市安全饮水问题。 推进热源建设,加大供热管网、设备新建、改造力度,各旗县所在地全部实现集中供热,重点镇启动实施集中供热。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所有县城和工业园区要全部建有污水处理厂。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实现垃圾 100%回收。 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双河区主要干道要建设地下管廊,临河西区、旧城区和朔方区要结合旧城改造和 道路新建工程,逐步实现地下管网管廊化,有条件的旗县所在地镇也应积极推进地下管廊建设。 到 2017 年,全市城镇建城区给水普及率基本实现全覆盖,污水处理率达到 9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1%,集中供热率达到 85%。 中共内蒙古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 13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做好体现乡村特色、便于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村庄规划,加强已建成试点的管理和配套建设,着力打造绿色河套、美丽乡村。 推广临河区进步村、五原县响导村、杭锦后旗春光村、乌拉特前旗公田村、乌拉特后旗蒙汉中心村等新农村建设模式 ,加快推进第二批 67 个试点规划建设,抓点带面,整体推进。 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完善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加快通乡苏木、村嘎查道路建设,同步推进村庄内外道路硬化。 继续实施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工程,彻底解决全市农村牧区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20xx 年全部完成村庄规划,到 2017 年完成所有村庄改造。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牧业 发展方式,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牧业,提升农牧业经济效益。 加快实施排水改造工程,整治各级排水沟道,配套改造排水构筑物,三年内全面完成改造任务,提高河套灌区灌排配套水平。 推进500 万亩中低产田改造、 100 万亩土地整理、山旱区节水改造等项目,建设稳产高产农田,建设好 47 个万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区。 积中共内蒙古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 14 极推进农作物机械化作业,全市农牧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80%以上。 强化农业气象、病虫害监测预警、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农牧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集中推进 种羊引进、繁扩工程和农作物育种、提纯复壮工程。 在全市主要交通干线两侧、政府所在地周边、农牧民收入较高和积极性较高、土壤资源条件较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人均土地面积相对较少区域,布局设施农业发展区,集中连片面积不少于 300 亩。 发挥临河中泰、浩彤和金榕,杭后康尔徕、海龙,五原民隆,乌后旗金朗泰等设施农业重点示范项目典型引领作用,重点推进临河区、五原县、乌前旗、杭锦后旗发展设施农业。 加强市场信息、技术培训、资金融通等配套服务,通过农超对接、蔬菜直销、培育仓储配送企业等形式,切实提高设施农业 的利用率和收益率。 全市每年至少新增设施农业 5 万亩,到 2017 年设施农业力争达到 40 万亩,打造自治区西部蔬菜生产和输出基地。 重点发展肉羊规模化养殖,构建专业化、大规模、高标准的肉羊育肥产业带。 依托临河富川、草原宏宝,乌前旗谷林、青松草叶,乌中旗祥园、大众顺和蒙羊,五原京原、力农,杭后锦嵘、万业隆,磴口晶烨等龙头企业,全力打造国家繁育基地和屠宰加工基地,率先建立电子交易体系,配套活畜交易市场,建立完善肉羊繁育、饲养以及产品加工标准。 到 2017 年,全市肉羊饲养量达到 3000 万只以上,重点打造肉羊饲养量 100 万只以上养殖企业 2 家。 在杭后、临河、磴口中共内蒙古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 15 新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 500 个,奶牛存栏达到 25 头,重点打造圣牧高科、秋林有机 奶生产基地,有机奶牛达到 10 万头。 扶持生猪规模化发展,新建、改扩建生猪标准规模养殖场(小区) 300个,生猪存栏达到 100 万口。 沿阴山山脉的乌拉特草原和半农半牧区以及磴口县等优势区域发展绒山羊养殖,绒山羊存栏稳定在 125 万只,羊绒总产量保持在 500 吨左右。 积极引导农牧民发展特色养殖,拓宽增收渠道。 实施“北繁南育”工程,缓解草畜矛盾,提高抗灾保畜能力。 推进种养结合,认真研究秸秆转化、饲草料加工等问题,为养殖业发展提供充足饲草料保障。 围绕“为加而种,为养而种”,突出地方优势产业,合理布局 1100万亩耕地种植结构。 到 2017 年,粮食面积稳定在 550 万亩左右,其中优质小麦 200 万亩左右、玉米 350 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稳定在 60亿斤以上;向日葵面积稳定在 260 万亩左右,其中花葵 210 万亩左右;加工型蔬菜稳定在 70 万亩左右,其中番茄 60万亩、脱水菜 10万亩左右;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 100 万亩左右,西甜瓜 20万亩左右,黑白瓜籽 50 万亩左右,果树、枸杞等 10 万亩。 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扶持龙头企业通过自建基地、订单种植,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 依托河 套优质农畜产品资源主打“河套牌”,实施品牌兴农兴牧战略,把河套雪花粉、巴美肉羊、河套番茄、河套向日葵、百吉纳奶酒、圣牧高科有机奶等农牧业品牌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 培育壮大河中共内蒙古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 16 套酒业、恒丰面粉、春雪羊绒、多多美番茄、康尔徕蔬菜、富川饲料等一批本土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国内一流的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整合改造中小企业,做大产业规模,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快培育一批百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 全面加强番茄等农畜产品出口转型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畜产品档次和国内外高端市场占有率。 度 培育和壮大新型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鼓励支持供销社、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利用其人才、网络、设施等条件,采取多种方式积极领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到 2017 年,每个旗县区建成 2 个综合型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市级示范性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50 家以上,90%以上的农户加入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土地流转 300 万亩。 (四)积极推进服务业发展,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力度,统筹发展各类服务业,不断提高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 积极培育物流市场主体,拓展物流服务领域,构建“一心、两带、三区”的物流业发展格局。 “一心”,就是把临河打造成现代物流业的中共内蒙古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 17 重点聚集区和辐射中心,主动融入呼包鄂经济圈,充分发挥对旗县的辐射带动作用。 “两带”,一是以临河为枢纽,东连隆兴昌镇、乌拉山镇,西接陕坝镇、巴彦高勒镇,构建沿黄城镇群和物流业集聚带,承接呼包鄂和乌海、阿拉善、银川的物流资源。 二是以甘其毛都口岸为现代物流业增长极,连接海流 图镇和金泉工业园区,构建乌拉特草原和沿边物流业聚集带,形成以矿产品、金属冶炼、机电、建材等资源为依托的物流体系。 “三区”,一是加快推进现代农畜产品( B)型保税物流园区建设。 二是加快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建设。 三是加快巴运物流、萌业农畜产品加工物流、西小召煤炭物流、秋林物流等区域性物流园区建设。 到 2017 年,努力把我市建成承东启西、北开南联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国际陆路物流基地。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