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沿渡河移民迁建集镇供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米至十数米,两岸谷壁陡峭,自然平均坡度一般 35176。 ~55176。 ,局部分布陡崖。 工程区主要位于神农溪沿渡河镇上游沿岸 8km 范围内。 官田小学取水点位于 神农溪支沟 —— 小溪冲沟上游 的下 朱家湾 ,距离小溪沟入神农溪沟口约 2200m,地面高程 626m~ 640m。 官田小学取水口至净水厂 输水 管道沿小溪沟北岸铺展。 小溪冲沟总长约 3500m,沟源 高程约1025m,冲沟自东向西蜿蜒流向神农溪,小溪沟形态呈“ U”型,沟底宽 5m~15m,两岸山坡陡峭,自然坡度 30176。 ~ 55176。 沟内常年有水,水量较大。 神农溪 杜萝坪 取水点位于 神农溪干流 两河口下游的河漫滩,地面高程为 194m 左右。 神农溪取水点至净水厂输水 管道 最高高程 354m,位于净水厂沉淀池,最大高差 160m, 输水 管道沿线 自然坡角 一般 15176。 ~ 55176。 , 地形总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三峡库区巴东县沿渡河移民迁建集镇供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3 体呈“ 缓~陡~缓”的特征。 杜萝坪净水厂位于官田村八组,小溪冲沟右侧的 缓坡 平台上,地面高程为 350m左右,地表多为农田。 净水厂至沿渡 河镇输水线路沿双神公路内侧铺展,双神公路沿神农溪左岸顺河流走向展布, 高程 ~。 地层岩性 工程区 地层 :第四系按成因主要有人工堆积物( Qs)、河流冲积层( Qal)、残坡积层( Qel+dl)、坡积物( Qdl)、崩坡积物( Qcol+dl) , 基岩 主要为 三叠系中统巴东组( T2b)、嘉陵江组( T1j)和 三叠系下统大冶组( T1d)。 第四系 1)人工堆积物 ( Qs),厚 1~ 5m。 主要 为块石、碎石,块石、碎石岩性为灰岩、泥灰岩及建筑垃圾, 工程区及周边一定范围 未出露该层 ,与工程无直接关系。 2) 河流冲积物( Qal),厚 2m~ 上层为 含砂、砾的卵石 ,卵石约占 50%~ 60%,厚度 6m~ ;下层为中粗砂,厚度 10m~。 根据钻孔揭露,最厚可达 ( QZK1)。 主要分布于神农溪河道内的神农溪杜萝坪取水点。 3) 残坡积( Qel+dl),厚 1m~ 5m 灰黄色 、棕黄色 含砾 粉质 粘土 ,土为 粉质 粘土,含量约 85%, 砾 石成份以 灰绿色泥灰岩 、灰岩 为主, 少 量微晶灰岩, 粒 径 2cm~ 15cm,呈棱角状;主要呈可塑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 ,厚约 1m~ 5m。 主要分布在 杜萝坪 净水厂 及 管道 附近。 4)坡积物( Qdl) ,厚 3m~ 8m 含 粉质 粘土碎石 ,碎石成分为灰岩、泥灰岩等, 粒 径 5cm~ 30cm,大者达 50cm,呈棱角状。 土为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含量约 30%~ 40%,结构较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三峡库区巴东县沿渡河移民迁建集镇供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4 松散。 主要分布 净水厂至沿渡河镇 配水 管道沿线。 5)崩坡积( Qcol+dl) ,厚 5m~。 含碎石的块石, 块石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局部架空。 主要分布在石板坪 崩塌堆积体、小溪崩塌堆积体 及官田小学取水 点。 基岩 ( 1)巴东组( T2b) 该组共分 3段,与供水工程相关的地层为第 1段。 第 1 段( T2b1):厚约 ,下部为灰至深灰色薄至巨厚层状灰岩夹灰黄、灰绿色薄至中厚层状含泥质灰岩,上部为灰、灰黄色薄至巨厚层状含泥质灰岩夹灰色灰岩、泥灰岩。 净水厂至沿渡河镇 配水 管道沿线 局部段 出露该段地层。 ( 2)嘉陵江组( T1j) 第 3 段( T1j3):厚约 ,灰色细晶灰岩夹角灰岩砾岩,微晶白云质灰岩,底部为含石膏假晶白云岩。 净水厂至沿渡河镇 配水 管道沿线 局部段 出露该段地层。 第 2 段( T1j2):厚约 ,上部深灰,浅肉红色中至厚层状微晶灰岩夹含生物屑微晶灰岩及少量砾屑微晶灰岩,下部浅灰色中厚层微晶白云岩、溶崩角砾岩与灰色厚层微晶灰岩互层。 净水厂至沿渡河镇 配水 管道沿线 局部段 出露该段地层。 第 1段( T1j1):厚约 ,灰色中厚层微晶灰岩夹 1- 3层鲕粒灰岩,下部夹细晶白云岩,底部为浅灰色厚层状含生物屑砂屑亮晶鲕粒灰岩。 管道沿线出露该段地层。 净水厂至沿渡河镇 配水 管道沿线 局部段 出露该段地层。 ( 3)大冶组( T1d) 该组共分 4段,与供水工程相关的 地层 为第 4段。 第 4 段( T1d4): 厚约 , 下部浅灰色中厚层微晶灰岩,上部为鲕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三峡库区巴东县沿渡河移民迁建集镇供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5 粒灰岩,砂屑灰岩,生物屑灰岩,白云质泥灰岩。 该层底部为薄层状灰岩夹两层厚 10cm~ 20cm 的炭质页岩。 神农溪取水点、杜萝坪净水厂及管 道 沿局部段 线出露该段地层。 第 3 段( T1d3): 厚约 , 下部浅灰色薄层状 泥灰岩 与黄绿色页岩互层,中部灰黄色极薄层 ~ 中厚层泥灰岩,顶部为深灰色薄层装微晶灰岩夹三层厚约 20~ 40cm 的页岩,生物扰动剧烈。 官田小学取水点及 管道 沿线局部段 出露该段地层。 地质构造 工程 区地质构造以近东西向褶皱为主, 断层不甚发育,裂隙较发育。 褶皱 夫妻树 背斜位于 石板坪附近, 背斜轴呈近 EW方向,背斜核部地层为三叠系大冶组第 3 段地层 ( T1d3) ,岩性以灰绿色薄层 ~ 中厚层状泥灰岩夹页岩,背斜轴走向 85176。 ~ 90176。 ,靠近核部地层缓倾,倾角一般 12176。 ~ 18176。 背斜 N翼地层 以三叠系大冶组第 4段地层 ( T1d4) ,岩性以灰色、深灰色中厚 ~ 厚层状微晶灰岩为主, 走向 20176。 ~ 45176。 ,岩层倾向 NW,倾角一般 32176。 ~39176。 靠近 背斜 S翼地层大冶组第 4段地层 ( T1d3- 4) ,岩性以灰岩、泥灰岩为主,夹少量页岩, 走向 285176。 ~ 300176。 ,岩层倾向下游偏左岸,倾向SW, 地层倾角一般 43176。 ~ 50176。 ;距离核部 越远 处地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组( T1j) , 岩性以薄层状细晶灰岩、白云岩、角砾灰岩为主,走向与下伏地层一直, 倾角 变 陡,倾角一般 70176。 左右。 次级 褶皱 以 揉皱、挠曲 为主,发育规模不大,主要发育在大冶组第 3段 ( T1d3) 、嘉陵江组第 3段 ( T1j 3) 地层中。 断层 通过地表地质测绘,工程区共发育 4 条断层,主要分布于夫妻树 ~ 罐子口大桥段, 钻孔揭示 2 条断层, 断层主要特征列于表 - 1。 地表地质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三峡库区巴东县沿渡河移民迁建集镇供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6 测绘发现的 断 层 规模均不大, 主要分布于 配水 管线段,与 配水 管线近于正交或斜交。 表 - 1 工程 区内 断层特征统计表 编号 产状 断层带宽度 (m) 性质 主要特征 走向 (176。 ) 倾向 (176。 ) 倾角 (176。 ) F1 308 SW 70 2 正断层 裂面平直粗糙,断层带物质为碎块石夹土,块径 5~ 30cm,呈棱角状,碎块石含量约50%~ 60%,结构松散。 断层影响带两侧各宽30m,岩体破碎,裂隙及劈理发育。 断层上下盘岩性为大冶组第 4 段中厚~厚层状微晶灰岩。 F2 305 NE 57 1~ 2 逆断层 断面平直粗糙,断层带物质为块石、碎石夹土,块径 ~ , 碎石大小 2~ 15cm,含量大于 50%,结构较松散。 地层上下盘岩性为大冶组第 4 段中厚~厚层状微晶灰岩。 F3 85 SE 81 2~ 3 正断层 裂面较平直,粗糙,断层带物质为角砾岩及碎块石。 断层影响带宽 30~ 40m,岩体破碎,易形成掉块。 断层上下盘岩性为嘉陵江组第2 段中厚层灰岩、白云岩。 F4 85 SE 42~75 1~ 3 正断层 断面 弯曲不平,断层带物质为角砾岩,钙质胶结,角砾成分为灰岩、白云岩。 断层影响带宽约 20。 断层上盘岩体溶蚀发育,主要为溶洞及溶槽,溶洞大小 15~ 40cm,可见深 10~ 25cm。 断层下盘岩体破碎。 f1 62 SZK6 孔深 ~ 揭示该断层,断层带物质为角砾岩,角砾成分为灰岩,大小~ 2cm,钙质胶结,胶结紧密。 断层影响带宽 ,岩芯破碎。 f2 75 SZK4 孔深 24m~ 29m 揭示该断层,断层带物质为角砾岩,角砾成分为灰岩,角砾大小~ ,含量约 5~ 10%。 钙质胶结。 裂隙 本次勘察主要沿双神公路内侧选取 8处裂隙 密集发育区 进行裂隙调查 ,共统计 262 条裂隙, 裂隙统计见图 - 1,由统计图可以看出,按裂 隙走向主要分为 2组:①走向为 NE0176。 ~ 13176。 ,倾向 NW,占 %;②走向为NW280176。 ~ 293176。 ,倾向 SW,占 %。 裂隙以陡倾角为主,占 %,中倾角裂隙次之,占 %;裂隙在泥灰岩、页岩等软岩地层一般延伸性差,多为短小、闭合裂隙,部分附泥质充填,张开宽度也较小,一般 ~ 左右。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三峡库区巴东县沿渡河移民迁建集镇供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7 图 - 1 工程区 裂隙统计 玫瑰花 图 根据钻孔揭示,高倾角裂隙较发育,缓倾角裂隙少量发育,裂隙倾角一般 65~ 80176。 高倾角裂隙裂面较平直粗糙,裂隙宽一般 ~ 1cm,多充填方解石,闭合状。 缓 倾角裂隙一般比较短小,裂面平直粗糙,呈微张开状,无充填,沿裂面多风化色变呈灰黄色。 岩体(石)风化 与卸荷 岩体风化 风化作用是工程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外力地质作用,它是岩石在阳光、空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风化作用改变了岩石结构与化学成份,使岩石的强度大为降低。 工程 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 三叠 系 大冶组( T1d)和嘉陵江组( T1j)薄~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三峡库区巴东县沿渡河移民迁建集镇供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8 中厚层微晶灰岩、泥灰岩、页岩夹厚层状灰岩、薄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因岩性组合、单层厚度、裂隙(劈理、微裂隙)发育情况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风化特点。 1) 溶蚀 风化 大冶组第 4 段、嘉陵江组第 2 段 岩性以中厚层~厚层为主,间夹薄层泥灰岩、白云岩 ,该类岩体与一般的石灰岩地层相似,没有典型意义上的岩体(石)风化现象,岩体的风化作用主要表现为沿裂隙、层面的 溶蚀 现象,结构面间的岩石则新鲜、坚硬,仅 受溶蚀 风化影响的结构面抗剪强度有不同程度弱化。 这种沿结构面的溶蚀风化现象比较明显的深度一般在5m~ 20m。 2)均匀风化 巴东组第 1段、大冶组第 3段、嘉陵江组第 3段岩性以灰绿色薄层状泥灰岩、灰色薄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细晶灰岩为主,夹少量页岩 ,一般表现出均匀风化特点,具 有一定的分带性,大致可分为全、强、 中等 、微风化带。 各带宽度因所处地貌单元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根据地质测绘及钻孔揭示, 强风化带一般宽 3m~ ,局部可达十余米; 中等 风化带一般宽 6m~ 12m,局部可达数十米。 岩体卸荷 石板坪至杜萝坪净水厂段为视顺向坡,石板坪至沿渡河镇为斜向坡,双神公路内侧形成 15m~ 70m 的陡坎,加之平行岸坡与倾向坡外的裂隙较发育,边坡表部卸荷作用相对较强,卸荷变形明显,局部形成危岩体。 边坡岩体的卸荷由表及里按松弛与变形程度可分为强卸荷带和弱卸荷带。 强卸荷带:边坡岩体向临空 方向已产生明显的松弛变形,其下界面为近平行岸坡的张开裂隙,张开宽一般 1cm~ 3cm,部分具溶蚀现象,溶蚀较宽处可达 10cm,其中多充填粘土和碎石;带内沿层面或卸荷裂隙溶蚀的现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三峡库区巴东县沿渡河移民迁建集镇供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9 象较明显,多充填泥钙质或泥质。 根据地表调绘,强卸荷带宽一般 10m~20m。 弱卸荷带: 边坡 岩体变形已不甚明显,其下界面为与岸坡近平行的、轻微张开的裂隙,张开面延展性相对较差,局部张开宽 1mm~ 3mm,部分具溶蚀现象,溶蚀较宽处可达 1cm~ 3cm,部分充填泥、岩屑;带内卸荷裂隙少见,岩体多较完整,岩体结构和质量与未卸荷岩体基本相同。 岩溶与 水文地质 岩溶 工程 区 基岩地层主要有:巴东组第 1 段( T2b1)灰岩夹含泥质灰岩和含泥质灰岩夹灰岩、泥灰岩、 嘉陵江组 ( T1j)灰岩、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 、大冶组 第 4段( T1d4)灰岩 、 第 3段( T1d3) 泥灰岩、页岩。 巴东组第 1段( T2b1)主要为灰岩、含泥质灰岩、泥灰岩,其中含泥质灰岩与泥灰岩属不纯可溶岩,岩溶发育总体较弱,属弱岩溶化岩组; 嘉陵江组 ( T1j)灰岩、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 ,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属较纯可溶岩,岩溶发育总体较强,属中等岩溶化岩组;大冶组 第 4 段( T1d4)灰岩,质纯层厚,属 强岩溶化岩组; 大冶组 第 3 段( T1d3)泥灰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