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医院地下停车场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面中心通过焊接安 装一个调节螺栓,从而实现四个专用校正钢凳与预埋脚的接触,通过调节四个螺栓来校正预埋脚的标高和平整度。 钢凳就位后,将其大致找平并在四个钢凳之间焊接钢筋进行加固。 基础节及预埋脚的安装 利用汽车吊分别将预埋脚及其固定架(禁止将固定架与底脚连接成整体后,进行吊装,造成固定架变形,影响塔吊标准节的安装)吊至四个专用钢凳上,然后利用调节螺栓对预埋脚的标高和平整度进行校正,校正至符合要求后,将四个预埋脚之间加焊拉杆、进行加固。 然后帮扎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基础体积为: m m =212 m3>规定的 m m m =71 m3,满足抗倾覆要求。 钢筋绑扎 底板钢筋绑扎,必须将接头相互错开,钢筋连接采用墩粗直螺纹 16 接头,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大于 50%。 特别注意柱板带位置处下层钢筋为Φ 28 及周围柱等钢筋的锚固长度是否在此区域内。 为使塔吊相对混凝土基座产生的力矩对混凝土不造成拉裂,在此部分混凝土基座中心 64m2范围内附加Φ 25 抗拉裂钢筋,形状为“ U”、开口向下,与底板最上层钢筋平行插入底板内,高 1700mm、宽 300mm,间距为 1000mm,梅花状布置。 注意止水钢板与钢筋相交叉处,应将钢板割洞让钢筋穿过, 不允许将钢筋截断;对柱插筋穿越混凝土企口部位木模处,应把木模穿洞让钢筋通长穿过。 模板安装 除底板外边缘一边使用 240mm 砖模外,其他二边使用木模。 木模使用上下两排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对拉螺栓焊接在底板钢筋上。 在底板中间部位埋设钢板止水带,并在底板上下(底板外边缘一边除外)用宽 25mm、厚 20mm 木条预留 BW 止水条凹槽,便于以后固定 BW 止水条。 混凝土浇筑 在钢筋、模板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 混凝 土浇筑采用汽车泵,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S6。 浇筑过程中,必须注意浇筑质量,保证混凝土密实。 塔吊的锚固 本塔吊安装高度 10m,分两次锚固,其中有一道锚固在三层位置,第二道锚固在六层位置,锚固杆固定预埋铁件放在柱上。 采用远端锚固。 混凝土拌制与输送机械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拟投入以下设备: 1. HBT60 固定式混凝土泵: 2 台。 : 12 台。 DC11 B: 2 台。 HGY13: 1 台。 主要劳动力安排 17 根据 工程预算主要工程量、用工量和进度安排时间进行计算得出定额劳动力用量,再根据实际施工经验综合调整得出计划劳动力用 量,具体如下: 混凝土工日平均人数 16人,日最高人数 30。 钢筋工日平均人数 12人,日最高人数 25人。 架子工日平均人数 8人,日最高人数 16人。 木工日平均人数 15人,日最高人数 45人。 抹灰工日平均人数 32人,日最高人数 60人(兼作瓦工)。 瓦工 日平均人数 36人,日最高人数 60人(兼作抹灰工)。 普工日平均人数 30人,日最高人数 40人。 油漆工日平均人数 20人,日最高人数 30人。 焊工日平均人数 4人,日最高人数 6人。 1管道工日平均人数 15人 1电工日平均人数 8人 七、 主要施工方法 主要分部及工序工程施工方法 施工测量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基准点,按已知坐标点利用如下公式: ⊿ x = X +cosα ⊿ y = Y +sinα 反算出控制线坐标,然后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出控制线位 置,并加以保护。 待建筑物出地面后,将控制线引测到建筑物内,并做好相应的控制点,加以保护 ,控制点上方开予留洞,传递控制线和高程。 把其中两条相互垂直的控制线延长至马路或已有建筑物的墙体上,做好标记,作为复核点。 控制线位置如下图所示: 各施工细部点放样 据控制轴线位置放样出墙、柱的位置、尺寸线,用于检查墙、柱钢筋位置,及时纠偏,以利于大模板位置就位。 再在其周围放出模板 18 线控制线。 放双线控制以保证墙、柱的截面尺寸及位置。 然后放出柱中线,待柱拆除摸板后把此线引到柱面上,以确定上层梁的位置。 待墙、柱拆模后,进行高程传递,立即在墙、柱上用墨线弹出 + 线,不得漏弹,再据此线向上引 测出梁、板底、模板线。 梁、板的放样柱中线墙、柱位置线 模板控制线柱中线梁中线 误差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93.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仪器 日本产 NIKON530E 全站仪。 测角精度 2 ,测距精度 2mm177。 2ppm。 主要用于控制点的定位、检测以及建筑物整体位移、垂直度的控制。 瑞士产莱卡光学铅直仪,测量精度为 2mm/km。 主要用于楼层控制点的引测。 天津产莱特自动安平水准仪 LETAL3200。 测量精度为 1mm/km。 主要用于楼层高程的引测及检测。 激光 经纬仪。 测量精度 177。 1/20xx0。 主要用于控制点的引测工作。 国产苏光 J2 经纬仪。 测角精度 2。 主要用于各楼层的轴线放样工作及配合铅直仪作控制点的引测工作。 50m 钢尺。 主要用于量距及配合水准仪引测高程。 沉降观测 按设计及规范规定埋没沉降观测点,施工测一次,收尾工作完毕观测一次,竣工交付前复核一次,以后按设计规定观测,沉降 观测应准确记录,并定人、定仪器、定时观测。 沉降观测的方法。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建筑物内选择坚固稳定的地方,埋设三个水准基点,与图纸上给出的沉降观测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以确保观测结果 的精确度。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固定的水准点,以及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 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根据《地基 基础施工规范》上规定,基础做好之后每施工一层结构观测一次,主 19 体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并做好每次的观测记录。 必要时委托具有国家资格证书的测绘院,按照上述方案来完成此工作。 主体施工 土方工程 地基降水、排水情况 现场地下水概况 : 本工程现场地形为 西高东低,施工前应提前做好地基降水的准备工作。 施工顺序 为确保地基不被水破坏,土石方的开挖要同排水方案紧密结合,做到先排水、降水,再进行分层开挖。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基坑进行排水、降水的施工顺序安排如下: 在挖掘机挖至距设计标高 ~ 后,暂停止挖掘。 然后将挖掘机移至各开挖分区基坑周边,在基坑边缘部位用机械配合人工依次开挖出集水井、排水沟、砌筑集水井,在集水井内安放潜水泵将水抽出,把基坑护壁上的渗水、周围地基承压水降至符合要求。 继续开挖剩余 ~ 厚的土石方。 在 挖至最后留有 300mm 土石方时,停止机械开挖。 在机械开挖过程中,可视渗水情况人工临时开挖深 100mm、宽 200mm 的临时排水沟,将水引至电梯井部位或其他低洼处,集中外排。 剩余 200mm 厚土方,先进行标高检查。 最后 100mm 厚土方,在浇筑混凝土垫层前人工清除,在挖至地基设计标高后,立即浇注混凝土垫层,以保护现有地基。 在开挖至地基设计标高后,如果地基表面仍有水渗出,或者在垫层上出现渗水,采用在地基上或垫层上留设永久性小排水沟的办法,将渗水引入消防井或其他低洼部位,在消防井坑部位和其他必要部位设置临时集 水井,井内设置一台潜水泵( 50t/ h)将水排走。 (渗水排水沟因水势走向导引至集水井)将其周围地基的地下水降至底板下的合理位置。 具体降排水措施 在基坑东侧遗留水井内,重新安装两台质量可靠的新潜水泵( 80t/ 20 h),其中一台备用。 通过不断地抽水,把井内水位降至 15m 左右,使遗留水井起到集水、排水、降水的作用,从而保证附近地基的地下水位处在设计要求以下。 由于井的下部直径仅有 600mm,所以在安放潜水泵时,必须将两个潜水泵上下错开布置,并且必须选用管子接口为丝扣连接的潜水泵。 根据土方在平面上的开挖顺序和开 挖分区(具体分区详见措施 4),在基坑四周分区设置连通的排水盲沟,并在各区内渗水量大的部位留设若干个集水井,在集水井内安放潜水泵排水,以达到排水、降水的目的。 具体做法为如下: 在挖掘机挖至距设计标高 ~ 后,暂停止挖掘。 将挖掘机移至基坑角部边缘,开挖基坑周边的集水井和排水沟。 挖掘机边挖边撤,注意不能扰动持力层,开挖范围为 1m 宽, ~ 深; 再进行人工挖集水井,直径一般为 600mm~ 800mm,排水沟宽为 200mm~400mm、深为 300~ 600mm,以上尺寸应根据底板外侧距基坑护 壁实际开挖距离而定,尽量避免把集水井或排水沟设置在柱及地下室剪力墙下,以免影响地基承载力。 开挖时,先开挖集水井,后开挖排水沟。 在挖至还剩最后 300mm 厚土石方时,停止机械开挖,然后改由人工开挖。 在井底铺上 150mm 厚 30~50mm 的卵石,透水花砌 240mm 厚砖墙井壁,先砌筑 高,井壁四周填满 400mm 厚 30~ 50mm 卵石。 然后以集水井为起点,向外开挖排水沟,挖至预定标高后,向沟内填满 30~ 50mm卵石。 卵石应清洁不含泥砂,必要时过筛。 卵石上面先覆盖五彩布,用普通烧结砖压实,必要时最后 再做 20mm 厚砂浆保护层,避免建筑垃圾堵塞盲沟,而导致排水不畅通。 集水井随回填随砌至自然地坪,地下室底板外围闭合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截留底板地基内及护壁上的渗水。 集水井设置数量及位置根据现场的涌水量、渗水量等实际开挖情况而定,集水井紧靠井壁,平面集水井井底比底板底标高低 1400mm,排水沟沟底比底板底标高低 600mm。 排水沟必须设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沟内积水顺利流入集水井内。 每个集水井内设一台Φ100 21 的潜水泵(扬程 40m),另外准备两台潜水泵备用。 施工期间日夜抽水,直至建筑物外围土方回填完,并且建筑物自重 大于地下水产生的浮力时停止抽水。 设置下排水系统,对地基实现降水。 为了实现底板下地基涌水的集中排放,本工程根据地基标高的不同,在垫层下部挖设网状小盲沟排水至集水井中,集水井留置位置根据现场地下出水情况确定,一般设在标高较低的基坑内。 采用潜水泵外排的方法降低水位。 盲沟的设置根据渗水情况来定走势,沟的大小视地下水涌水量的多少而定,一般深 200mm、宽 100mm。 如果基坑涌水量较大,必要时在基坑内采取井点降水措施。 待地下室施工完毕时再浇混凝土,接合面须凿毛处理,增加加强钢筋 施工注意事项 (1) 所有排水均直接排入化粪池中。 (2) 本工程的盲沟、集水井皆采用人工开挖,必须先开挖集水井,再从集水井开始逐渐向外开挖盲沟,以保证渗出的地下水顺利外排而不会影响地基,保证地基处于干燥状态是关键; (3) 由于地基标高不同,因此根据渗水量的大小在斜坡上顺坡势加设盲沟; (4) 填充盲沟的材料采用 30~ 50mm 的卵石,卵石必须洁净,不含泥砂,以保证良好的透水性,以避免积水浸润地基; (5) 如果地下水涌水量大,除每个集水井中必须设有一个潜水泵外,另外准备两个备用泵。 并配备专人二十四小时值班,随时检查设 备的运转状况,做到随时发现故障,随时排除故障,必须保证降水的连续性,从而保证底板浇筑前地基土的干燥; (6) 所用电缆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随时检查电缆线的有无破损,做到安全施工; 土方回填 (1) 回填土前应将基础两边基槽内和房心的垃圾、杂物清净,同时清出松散物,回填由基础底面开始。 (2) 回填土的质量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和规范规定,含水量适中。 22 (3) 土方回填时,两边同时分层回填,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压实(土块粒径不大于 5cm,每层厚度不大于 200mm),每层都按规定取样做干密度试验。 基础工程 地下 停车场 工程 施工 工人医院 地下 停车场 工程 底板混凝土采用一次整体浇注方法施工,不留施工缝。 底板模板使用砖模,水泥砂浆压光。 底板钢筋连接使用墩粗直螺纹接头(每根端部最后一节收尾钢筋,采用单面搭接焊接头,有利于保证钢筋端部位置正确),减少巨大的焊接工作量,加快施工速度。 底板混凝土垫层使用混凝土汽车泵浇注,底板混凝土使用汽车泵、固定泵及配合溜槽施工。 底板混凝土采用保温养护,电子测温仪测温,根据混 凝土实测温差,随时增加覆盖材料,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 在地下室外墙上留设四 条后浇带,等地下结构施工完后 45d 浇注,避免混凝土出现结构收缩裂缝,造成渗漏水。 地下室外墙分两段施工。 每段采取独立柱、核心筒混凝土先行单独浇注,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