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方式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图 2: 磨合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图 附图 3:林业建设(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小班设计图 附图 4:沟渠设计图 附图 5:拦砂坝设计图 附图 6: 小水池 设计图 附图 7:坡改梯设计图 云南省西畴县 2020 年岩溶地区石漠化 综合 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1 第一章 总 论 项目提要 项目 名称 云南省 西畴县 2020 年 岩溶地区 石漠化综合治理 工程 项目主持单位 西畴县人民政府 项目组织单位 西畴县发展和改革局 项目实施单位 西畴县林业局、水务局、农科局 项目建设 性质 新建 项目区范围及 建设内容 西畴县 2020 年 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 为 1 个流域,即磨合小流域, 范围 涉及 2 个乡(镇) 5 个村民委员会。 兴街镇有磨合、戈木村委会;莲花塘乡有莲花塘、小锡板、红石岩村委会 , 建设内容 由 林草植被保护 和建设 、坡改梯、水资源开发利用 三 项工程 构 成。 林草植被保护 和 建设 ( 1)封山育林面积 41331 亩。 ( 2)人工造林面积 8455 亩( 生态林 3475 亩,经济林 4980 亩 ) 坡改梯: 1000 亩,田间便道 公里。 水资源开发利用 ( 1)引水渠 6 条 公里; ( 2)拦砂坝 3 座; ( 3) 30m3小水池 90 口。 具体建设内容详见下表 云南省西畴县 2020 年岩溶地区石漠化 综合 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2 西畴县 202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分布表 小流域名称 乡(镇) 村 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亩) 水资源开发利用 坡改梯(亩) 田间 便道(米) 封山育 林 人工造林 引水渠( m) 拦砂坝(座) 小水池(口) 经济 林 生态 林 磨合小流域 兴街镇 磨合 19120 3305 874 2170 90 1000 800 兴街镇 戈木 13267 887 332 650 莲花塘乡 小锡板 3234 2269 600 莲花塘乡 莲花塘 3524 220 1270 3 莲花塘乡 红石岩 2186 568 合 计 2 5 41331 4980 3475 4690 3 90 1000 800 建设期限 项目 建 设期限为 1 年 ,即 2020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 投资 预算 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 预算 投资 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 800 万元,地方配套 万元。 分列如下: ( 1)建设工程费 万元,占预算总投资的 %,其中: 万元; 万元; 万元。 (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占预算 总投资 的 %; ( 3)预备费 万元,占预算 总投资 的 %。 项目总投资 万元。 资金筹措为: ( 1)申请国家补助 8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 ( 2)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 万元,占总投资的 %。 云南省西畴县 2020 年岩溶地区石漠化 综合 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3 效益分析 通过 项目 综合治理,使项目区岩溶荒山荒坡 得到 绿化,增强蓄水保土的能力,可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减轻洪水对河堤和农田的损坏,从而降低水毁工程的修复和加固费用 ; 通过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工 程与水资源利用工程项目的实施, 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增加了农作物产量 , 调整改善土地的利用结构,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走上良性 循环 ;项目实施与扶贫攻坚相结合、与改变环境相结合,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居住在 磨合小流域 区域内的 万贫困人口 逐步走向富裕 ,农民人均纯收入突 破 3500 元,人均有粮达到 400 公斤 ; 改变了环境效应,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生活 , 能有效 遏制 石漠化向人类的继续危害,达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项目背景 石漠化是 中国 西南湿润岩溶地区特有的、在脆弱的岩 溶地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 荒漠 化生态现象,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参与岩溶自然过程,造成 植被 退化、水土资源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 土地退化 现象,是水土流失顶级表现。 石漠化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三大生态问题(荒漠化、水土流失、石漠化)之一,更是西南岩溶地区的首要生态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 2020 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林业局等 6部委联合下发了《规划大纲》,同时选择 100 个县(市、区)启动了试点工程。 三年来,石漠化试点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各地在石漠化防治技术与工程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根据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第二次、第三次省部联席会议精神,从 2020 年开始,将中央 预算内专项资金扶持的试点县改为综合治理重点县,规模由“十一五”期间的 100 个县扩大到 200 个县,逐步将 451 个县全部覆盖。 石漠化现状 西畴 县 2020 年被列为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 全县 石漠化现状云南省西畴县 2020 年岩溶地区石漠化 综合 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4 如下: 总国土面积 1506 平方公里,其中岩溶山区面积 624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国土面积的 %,在全县 9 个 乡 ( 镇 )均有 分布, 曾被 外国 专家称之为 “ 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 ”。 现有石漠化面积 432 平方公里,占岩溶面积的 %, 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为 165 平方公里 , 占岩溶面积的 %;在石漠化面 积中 重度 9 平方公里, 中 度 212 平方公里,轻度 211 平方公里, 分别占石漠化面积的 2%、 49%、 49%。 石漠化发展趋势 西畴 县石漠化总体上呈加剧趋势,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交替出现,破坏了当地农业发展条件 , 建国之初,西畴县森林覆盖率为 53%,由于人口增加过快,森林植被遭受破坏,森林覆盖率急骤下降,加速了石漠化进程,形成了 “ 山光人穷, 土地贫瘠 ”的恶性循环。 其发展趋势为:喀斯特森林植被 → 稀树草地 → 有剌藤本灌丛 → 石质荒山;目前西畴县森林覆盖率下降至 %。 石漠化危 害及成因 (一 )危害 ( 1) 可利用耕地减少,土地过度垦殖 全县耕地绝大多数分布在中海拔以上山区,陡坡地的耕种往往存在粗放耕作,掠夺性利用,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退耕还林还牧、恢复植被十分困难。 轮闲季节因耕地缺少植被覆盖,大量表土层受风力、降水等因素的影响,石漠化面积不断增大。 可利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 2) 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农业用水及人畜饮水困难 石漠化土地石多土少、植被覆盖率低、透水性强、地表 水 渗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农业用水及人畜饮水十分困难。 通过缺水调查,石漠化区域内应灌而未灌田 地 万 亩,在 西洒 、 兴街 、 董马 、 鸡街 、 法斗 、 蚌谷 、 莲花塘 等乡(镇)比较突出。 有 万 户 万 人的饮水安全 十分 困难。 由于缺水,种植土壤逐年沙化,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农业收入增长缓慢, 严重制约着 全县 经济和社会发展。 云南省西畴县 2020 年岩溶地区石漠化 综合 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5 ( 3) 旱涝灾害频繁,土地产出率低 石漠化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差,地表水缺乏,水利化程度低,旱涝灾害频繁。 西畴县是自然灾害严重而频发的 地区 ,灾种多,分布频度高,强度大,成灾重。 近几年,各种自然灾害呈加剧趋势,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大灾、重灾。 “ 无灾不成年 ” 是西畴县受自然灾害困扰的 真实写照。 岩溶石山地区土地产出率低,平均亩产粮食 不足 250 公斤,当地农民生活相当困难,是扶贫攻坚的重点、难点。 ( 4) 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速度慢、程度低 由于大面积的石漠化分布,西畴 县 水土流失严重。 治理速度慢,程度低,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在治理过程中,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比较严重。 全县除部份小流域重点防治外,大面 积未得到有效治理。 公路、矿点、电站等基本建设带来的人为水土流失 现象 也非常严重。 ( 二 )成因 岩溶 地 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 1) 自 然因素 ① 地质背景奠定了土地石漠化的物质基础 云南大部分属于扬子地块,形成于晚元古代末期。 扬子地块从震旦纪至三叠纪沉积了厚达 5000— 6000 米的碳酸盐岩,从而为该地区石漠化的广泛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 地貌影响 西南地区地貌显著的特点是地表崎岖。 构造背景对其地貌格局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使西南地区普遍发生褶皱,导致西南地区多山地、高原,较大的地表切割度和地形坡度,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潜能,地貌的空间分布对石漠化的影响相当明显。 ③ 土壤因素 碳酸盐岩抗风化能力强,物理风化速度极慢, 母岩造壤能力差,成土过程缓慢,土层薄,其允许侵蚀量远小于非岩溶区。 云南地处中、亚云南省西畴县 2020 年岩溶地区石漠化 综合 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6 热带地区,高温多雨,分布广泛的碳酸盐岩在强烈岩溶化作用下,形成地表地下双层结构,使土壤不经长距离的运移便消失于地表,出现所谓的 “ 土壤丢失 ” 现象,不利于表层水土保持,加速了土地石漠化的形成和发展。 ④ 生物气候因素 广泛分布的古老坚硬的碳酸盐岩孔隙度一般不到 4%,持水性差,常会造成不利的水文生态条件,岩溶植被受碳酸盐岩岩性特征的影响,具有石生、旱生、喜钙特点,生物生长慢。 岩溶区森林植被覆盖率较低,通常低于非岩溶区,这也降低了森林植被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中,植被一旦遭到破坏,逆向演替快,而顺向演替慢。 ( 2) 人为因素 ① 人口因素 沉重的人口压力导致人们对自然界过度的经济活动,从而造成对资源的破坏远远快于恢复。 迅速增长的人口也加快了对土地、能源等的需求,使原有的森林资源快速消耗,植被覆盖率也随之下降,脆弱的岩溶生态不堪负重。 人口密度间接地反映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因此,人口密度越大,石漠化的危险性越大。 ②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因素 西畴县石漠化地区大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技术落后,维持着广种薄收、结构 单一和只种不养的掠夺式经营方式,造成了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系统内物质代谢循环的失调,破坏了生态平衡。 表现为高陡坡种植,甚至原始的刀耕火种。 西畴县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 形成 “ 人口增加 → 陡坡开荒 → 植被减少并退化 → 水土流失加重 → 石漠化 → 贫困 ” 的恶性循环。 西畴县石漠化治理 措施及经验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 我 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森林覆盖率从 九十年代的 25%提高到 现在 的 %。 曾在 2020 年云南省西畴县 2020 年岩溶地区石漠化 综合 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7 编制了西畴县石漠化治理规划,提出了 石漠化 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按照 “六子”登科模式开展综合治理。 山顶戴帽子 — 进行封山育林、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石漠化。 山腰系带子 — 退耕还林,种植经济林果,为当地群众增收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山脚搭台子 — 山前平缓地带进行坡改梯、炸石造地、营造生物埂,保护耕地,确保人均 1 亩基本农田地。 平地铺毯子 — 结合岩溶地 区水资源 ,兴修水利,将中低产田地改造成高稳产农田地,提高粮食产量;利用冬闲田地种草,开发饲料资源。 入户建池子:户均建一口水窖、沼气、秸杆氨化池,解决农村能源、人畜饮水和牲畜饲料,保护石漠化的治理成果。 村庄变位子:结合易地搬迁试点工程,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 在具体 措施中, 紧紧围绕 生态修复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工程、水资源开发 与 利用工程、农村能源工程、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工程、科技培训与劳务输出六个方面的重点建设内容, 采取 部门联动、整合 项目资金 投入是确保石漠化治理 有效推进 的 重要支撑 , 坚持把发改、财政、扶贫、 农 业 、林 业 、水 务 、国土等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整合使用,实行多部门联动治理。 加强项目建后管理是确保石漠化治理 成果得以巩固 的必然要求 , 坚持建管并重,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按照管理要求,及时 落实产权制度, 进行工程移交, 并 通过村规民约和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加强管理 ,确保了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最大效益的发挥。 初设 编制总体情况 根据 《 西畴县 2020— 2020 年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西畴县 人民政府委托文山州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 编制 完成了 《西畴县 2020 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 规划思路上 采取集中连片,综合规划,多方位整合项目和资金的方式来推进西畴县石漠化综合治理。 选择 1 个小流域开展综合治理, 治理岩溶面积 平方公里, 治理 石漠化 面积 平方公里。 详云南省西畴县 2020 年岩溶地区石漠化 综合 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8 见下表: 西畴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方式方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房开挖到一定高度以后即可进行岩锚梁施工,而不是等整个洞室全部开挖完成后再施作,这样就可以为下一步的施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争取了更多的时间,整个主厂房的施工工期就得以缩短,直接 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工程概况及 岩锚梁 研究 现状 卡里巴北岸 扩机 工程位于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两国交界的赞比西河上, 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以南 197 公里赞、津边境卡里巴峡谷内。
洋大学任教,期满后 仍回成功大学, 1973年退休,一直住在成功大学教授宿舍中。 1999年4 月 21 日逝世。 苏雪林是新文学早期重要女作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绿天》、《青鸟集》、《屠龙集》,长篇小说《棘心》,小说集《蝉蜕集》,传记作品《南明忠烈传》等。 苏雪林先后任教于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上海沪江大学、新加坡南洋大学、台南成功大学等高校 , 兼学者、作家与教授于一身 ; 5 这位足跨
第三年投产,平均亩产值 20xx 元,第五年进入丰产期,平均亩产值 3000 元以上。 ⑤ 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 预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胭脂子” 果实皮黄肉红,果肉甜中带酸,美味可口,是开胃消食的最佳水果品种之一,是乡下农民最喜欢食用的野果。 其果实既可鲜食,也是适宜水果加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果的消费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但注重产品的质量,同时也要求品种的多样性。 “
于 郧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实施方案 (20xx20xx 年 )的批复 》 (鄂发改农经〔 20xx〕 544 号 ) ⑤ 《郧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程规范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 术规程 GB/T15776-20xx ②国家林业局《封山育林技术规程》 ③ 水土保持国家标准 GB/— 20xx《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后可逐步变为水浇地,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效益很大。 因此,完全有必要对项目区耕地进行统一整理。 第三节 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主要是耕地土层太薄,仅 米左右,没有水浇地,土地经营规模小,项目区内部交通组织不好。 第四节 公众参与分析 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既可增加耕地面积,又可改善生态环境,粮食得到增产,农民从中得到实惠。
压焓图求各参数 根据设计冰箱确定的工况和选用的制冷剂,运用压 焓图或热力性质表或计 算公式求取有关压力、各点比焓值和过热蒸气比体积。 计算时采用图 31的压 焓图。 kt =47℃ t =6℃ ht =25(80) ℃ gt =10℃ 12 图 31 R134a 压焓图 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 热物性参数计算 表 32 热物理性参数表 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 参数来源 设计值 冷凝压力 kP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