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10万亩优质长红枣基地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八、结论及建议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开发利用发展特色果品 161。 170。 优质长红枣产业建设项目的实施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辐射带动面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提高枣加工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抗御风险能力,积极参与市场的竞争,支撑和带动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步伐,从而有效促进长红枣特色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必将有力地促进全区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为 山亭区实现农业增 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总之,通过对项目多方面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项目在市场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是切实可行的,既有良好的直接经济效益,又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 新疆英吉沙县 3 万亩特色红枣基地建设示范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4 第 三章 项目实施区基本概况„„„„„„„„„„„„„„„„„„„„„„„ 5 第四章 市场分析„„„„„„„„„„„„„„„„„„„„„„„„„„„„ 8 第五章 项目建设的依据、原则和思路„„„„„„„„„„„„„„„„„„„ 9 第六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12 第七章 效益分析 „„„„„„„„„„„„„„„„„„„„„„„„„„„ 21 附表 „„„„„„„„„„„„„„„„„„„„„„„„„„„„„„„„ 27 第一章 总论 一、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新疆英吉沙县 3 万亩红枣基地示范区建设项目 承建单位:英吉中农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周期: 20xx 年 8 月至 20xx 年 12 月 建设地点: 二、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为种植基地建设、防护林建设、开展红枣的相关种植与研究等。 ( 1)、基地建设:一期工程种植 1000 亩 /防护林建设 /红枣苗木种植 /变压器、拉电 /打机电井 20 眼及配套设施 /建立健全节水灌溉系统 /农区道路。 ( 2)、其他:病虫害生物防治 /农民技术培训 /矮密园综合管理技术。 三、项目建设投资规模 首期项目总投资 为 3000 万元。 其中:由项目建设投资、铺底流动资金、其他费用三部分组成,其中:项目建设投资 2700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250 万元,其它费用 50 万元。 项目建设资金筹措 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资金 24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80%;当地银行支 持三农贷款 500万 , 占总投资的 20%。 项目的经济效益 第一年:亩均栽植 2 年嫁接苗 176 株,无收益。 第二年:每株产果 2 公斤, 20xx 年鲜枣收购价 25 元 /公斤,每亩年收益 8850元。 第三年:每株挂果 5 公斤,每亩年收益 220xx 元。 第四年:每株挂果 10 公斤, 每亩年收益 44000 元。 第五年至十五年:每株保持生果 10 公斤,每亩总收益 440000 元。 因红枣树最佳生长寿命为 15 年, 15 年后需要翻种或改种其他植物,累计十五年总产值达 514850 元,以本基数计算(红枣树权限为 15 年)。 投资回收期: 2 年 四、项目综合评价 ( 1)该项目符合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和法规,抓住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 ( 2)、项目建设利用和田县独特的区域和光热资源优势、水土资源,有成熟丰富的栽培技术,农民有种红枣的热情,劳动力有保证。 ( 3)、项目区在两河之间地下水储量多,打井容易, 项目区用水有保证。 ( 4)、项目区南面紧挨 315 国道,北面与沙漠公路连接,交通便利。 ( 5)、喀什市电力供应充足,电网已经拉到项目区。 该项目的提出符合新疆林果业发展规划,符合喀什地区农村产业结 构调整的要求,是特色农业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该项目充分发挥了当地优越的水土光热条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生产高档优质果品,产品市场预测与技术条件分析可行,建设目标明确,布局合理,建设规模设计适度,建设条件优越,经济效益显著,公司通过项目的建设,形成产、加、销相结合的一体化企业发展模式,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引 导农民由传统经营方式向集约、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带动农民积极发展绿色、有机优质产品,提高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民及当地财政收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项目实施本身还有较强的示范带头作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新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 20xx 年,全疆林果种植面积达到 1500 万亩的目标,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达到 1200 万亩。 到 20xx 年,优质林果面积稳定在 1500 万亩以上,果品产量达到 1500 万吨。 和田县提出在此期间红枣面积达到 30 万亩。 和田县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引种试种红枣,由于该县气候干燥,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悬殊,光热资源匹配极佳,非常适宜红枣的种植,特别有利于枣果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分积累,根据新疆农科院果品研 究所 测定,和田县枣果每百克含钙 109mg,含锌5 mg,含铁 ,维生素,可溶性总糖 %。 各项指标均高于外地红枣,营养丰富,品质极优,相对于新疆绝大部分县市来说是“人无我有”的产业,对于全国来说是“人有我优”的产业。 对此和田县委、县政府认真分析本县农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审视和田县农业发展现状,科学论证、高瞻远瞩,确立了“红枣产业发展战略”。 以大幅度提高农牧民收入和建设中国最优干食红枣基地为目标,拉开了红枣产业发展的序幕。 计划在 5年期内利用节水灌溉技术种植 30万亩优质红枣。 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是和田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经济开发工作的需要。 和田县光热有效辐射、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远远高于内地枣产区,位居新疆首位,该项目是发展和田县特色林果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优质红枣基地建设符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山川秀美西部和国家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的需要,红枣具有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的作用,是当地平原绿化,治理沙荒的首选树种,对于塔南生态体系建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产业政策有利于红枣基地的发展。 近几年,国家已把红枣作 为退耕还林生态及经济林双选树种,和田县也制定了在本地区建设 30 万 亩优质红枣”发展目标,和田县已成立了红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订了和田红枣产业规划,出台了优惠政策,实施长远发展战略。 在农作物种植前景不景气的情况下,和田县已把发展红枣产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支柱产业来培植,红枣产业是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途径之一,也是富县的途径之一。 第三章 项目实施区基本概况 一、项目区范围 和田县位于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南依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与且末县毗邻,北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与阿瓦提 县接壤,总面积 万平方公里,人口 25 万人。 项目建设位于和田县英阿瓦提乡、罕艾日克乡、英艾日克乡、色格孜库勒乡四乡、两河(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之间;利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建设“ 万亩红枣产业基地”,主要种植推广适宜本地大面积载培的以骏枣、灰枣、赞皇枣为主的制干品种和冬枣等鲜食品种。 二、项目建设条件 自然条件 ( 1)、气候资源 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 ,是世界同纬度最干旱地区之一 ,气候温暖 ,日照充足,热量丰富 ,干燥少雨 ,昼夜温差大,极端最高温度℃ , 气温年较差 36℃ , 气温日较差 16℃ , 年日照时数 30003100 小时 ,太阳总辐射 千卡 /平方厘米 ,年大于 10℃积温4155℃ ,相对湿度 3850% ,年平均降雨量 ,年蒸发量 2902mm,无霜期达 210— 239 天。 ( 2)、地形地貌 和田县境内南高北低 ,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 ,大致可分为北部冲积沙漠平原、项目区主要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 ( 3)、土壤 和田县境内土地的土壤质地可粗分为轻质(沙壤 沙质)、砾质(沙砾 砾石)、粘重(粘质 壤质)三种类型。 ( 4)、水文 和田县境内共有两条河流,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河流年总径流量为 亿立方米;和田县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可开采量约为 亿立方米,目前开发利用较少;经过多年建设,已拥有较完善的水利枢纽工程,四级渠道防渗率达 85%以上。 社会经济条件 若羌县辖三镇一区五乡,总人 万人,由维、汉、回等 13 个民族组成,近年来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 ,县委、县人民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加快实施“两大战略”,推动“三大开发”,使县级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 20xx 年全县生产总值达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第二产业 亿元;第三产业 亿元;全县人均 GDP 为 4152 元,财政收入 3461 万元。 交通电力条件 项目区南面紧挨 315 国道,北面与沙漠公路连接,交通便利,和田市电力供应充足,发电和农村电网的建设改造完成,使项目区的电力供应得到保障。 技术条件 ( 1)和田县红枣种植已有二十多年,农业工作者在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病虫害防治等管理经验,县乡科技服务体系健全,发展红枣产业具有良好的群众和技术基础。 ( 2)和田光热有效辐射、日照时数、 气温日较差远远高于内地枣产区,位居新疆首位,十分有利于红枣生长,有利于红枣干物质和糖份积累,造就和田红枣品质非凡。 ( 3)红枣耐旱,耐寒、抗病虫、耐瘠薄耐盐碱,非常适宜在干旱缺水、生态脆弱的地区进行大面积种植。 同时红枣花期长,结果、生长过程中受春夏之交的大风春寒影响不大,能确保每年都能稳产、。山亭区10万亩优质长红枣基地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