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层框架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保证,采取动态管理,使施工组织科学化,合理化。 本工程总工期控制关键为:基础、主体结构、装饰。 推行全面计划管理,编制切实可行的月、旬、周施工作业计划。 对每个作业班组下达生产计划任务书,使施工生产上下协调,长、短期计划衔接。 生产副经理负责全面协调各分部项和各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实行例会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并与各分部项工程施工班组长签订进度责任书,责任到人。 (三)、安全管理目标 安全管理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执行,贯彻实施工《施工现场安全 生产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安全法》,杜绝发生因工伤亡、火灾、倒塌、坍塌及设备事故,安全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 ‰以下,按防火规范要求设置消防实施,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四)、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按 承德 市有关规定做好文明施工,保持场地整洁卫生,并按省市关于施工现场文明管理的要求,进行砼硬地坪施工,实行文明施工并对周围环境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争创 平泉县 文明工地。 (五)、机械利用率 机械利用率为 85%、完好率为 95%。 二、施工部署总原则 本工程量大、工期紧、质量要求高,为了交给业主及社会一个十分满意的优质工程 ,本公司将加强施工过程中动态管理,合理安排材料供应、施工设备投入、劳动力投入。 在确保每道工序之间的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执行各项工程管理规章制度及施工调度计划,组织各横向配合单位,XXXXXXX 教学楼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文件 10 XXXXXXX 编制 围绕工程年、季、月、周计划进行平衡协调,科学组织平面流水和立体交叉施工,确保本工程按期、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按照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饰;先土建,后安装的总施工顺序的原则指导施工。 三、主要施工部署 (一)、施工区、段的划分 本工程的基础、主体施工阶段:实际施工过程中,若业主要求工期紧,适当增加模板及支撑的投 入,主体施工不考虑划分流水段。 主体围护墙及装饰施工阶段: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工程本身的特点,同时考虑到劳动力及其他资源的合理配备,砌筑及内装饰考虑由下向上逐层进行,外装饰按立面分条、自上而下进行。 (二)、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顺序 基础工程 定位轴线 → 土方开挖 → 基础垫层 → 柱基钢筋 → 柱基模板 → 浇柱基砼 → 基础梁模板 → 基础梁钢筋→ 基础梁浇砼 → 砖基础砌筑 → 回填土。 主体工程 投点、放线、复核轴线尺寸 → 柱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 → 现浇梁板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养护 → 承重模板 拆模 → 框架填充墙砌筑 → 主体验收。 内、外装饰工程 主体施工结束、验收合格,即着手内、外装修施工,原则上先内后外,内装饰施工,按楼层分流水段,自下向上、逐层推进,外装饰按立面自上而下分段施工。 ( 1)、室内装饰工程:接建主体验收合格→内粉刷、门窗框安装→楼地面施工→细木制品及楼梯栏杆、扶手安装→室内涂料、油漆。 ( 2)、室外装饰工程:外墙砌体验收合格→外墙抹灰基层→门窗框安装→外墙面层装饰(涂料)→门窗扇安装。 屋面工程 主体施工结束即着手准备,按设计要求,立即组织人员进行 施工,原则上先高后低。 水电安装工程:本工程安装分项与土建密切配合,同步进行。 具体施工顺序为:基础接地、避雷系统安装及各类套管预埋→主体混凝土及砌体中各类套管、箱盒预埋及给排水立管安装→水电安装主要阶段(与土建装饰同时进行)→电气设备调试、运行及管道冲洗、试压。 (三)、主要施工方法的选择 挖土: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修土辅助进行,挖出土运至建设单位指定的地点,根据工程勘察报告及设计要求,及时做好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结束后,及时、认真做好土方回填、夯实,保证上部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模板、支撑:本工程基础、主体模板均采用木模,模板支撑均采用钢管扣件支撑体系。 钢筋:根据现场文明施工要求,钢筋按进度需要分批进场,现场加工,集中绑扎或焊接成型。 XXXXXXX 教学楼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文件 11 XXXXXXX 编制 砼:本工程采用商品砼,砼的浇捣采取人工浇筑、机械振捣。 砼养护:垂直方向喷洒养护液、水平方向覆盖草包、浇水保湿养护。 垂直运输机械:本工程主体、装饰施工阶段采用一台施工井架,负责施工所需用材料的垂直运输,以保证钢筋、模板的垂直运输。 本工程主体施工采用落地式钢管扣件外脚手架,主体施工时大楼四 周满搭,密目网全封闭。 周材配备:本工程 在满足进度要求的前提下,各主体施工阶段,根据进度需要,考虑配置两层承重模板及支撑材料;各施工阶段所需的周转及其他辅助材料,根据实际需要另行配置。 四、工程质量关键过程控制点及特殊过程控制 严格按项目质量施工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成立以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生产副经理为首、由专职质量、安全工程师、各专业项目工长组成的质量管理网络,逐级建立质量责任制,广泛开展有全体施工人员参加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施工过程的全面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总负责 人,项目工程师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质量员负责对所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管理。 五、协调与专业穿插 按合同要求,以工程总目标为目的,以施工规范、规程和各类合同文件为依据,做好在现场施工的各专业工种、相关工序、相关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达到总体有条不紊,局部井井有条,减少各类施工矛盾发生的目标。 实行现场每周例会和每天工作碰头会制度,对现场各专业工种、工序的协调实行动态控制。 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由项目经理主持召开,项目 技术负责人 、各部门和各专业施工队的负责人参加,并邀请公司各级配合 部门、监理、业主参加会议,提出施工现场的各种问题与矛盾,由项目经理当场进行协调处理,取得一致意见后,各方按照执行。 主体阶段以土建施工为主;主体结束以水电施工和装饰施工为主。 做到分阶段有重点,分区域有关键。 确保重点工序的顺利进行,确保关键路线的按期完成。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各自的工作质量是协调各工种的重要措施,要求每一工种、每一工序的施工都必须保质保量,为下道工序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必须严格坚持工序间的交接检制度。 工程协调工作要遵循“坚持原则,灵活掌握”的原则,协调好各专业、各工序间的关系。 ( 1)、坚持原则:就是对事关保证工程质量的问题必须严格按规范、规程要求的程序办事,坚决不允许违反规律的工序颠倒或偷工减料事件发生。 如室内装修工程必须在屋面不渗漏的条件下才能开始;粉刷工程中必须两遍成活的绝不能减为一遍成活;室内装饰分段施工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措施。 ( 2)、灵活掌握:在工程质量确有保证,并制订有保证措施的前提下,对某些工序的施工作适当调整,使之更加合理。 如对于局部流水施工的方向可根据需要作必要的改变,对关联影响不大的工序,其施工次序可作改变等,但必须相应的技术措施,目的是更有利施工的顺利进行。 遇有重大问题,及时向业主代表、监理、设计项目负责人请示报告,并接受其指令后进行处理。 XXXXXXX 教学楼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文件 12 XXXXXXX 编制 第二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 一、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原则 本工程位于 XXXXXXX 内,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在现场平面布置时,考虑以下几点。 遵循省、市有关文明工地考核、评定标准及业主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总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要紧凑合理,尽量减少施工用地。 合理组织运输,保证运输道路畅通,尽量减少场内运输。 尽量采用装配式施工设施,减少搬迁损失,提高施工设施安装速度。 各项施工设施都要满足方便生产、有利于生活、安全防 火、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要求。 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分开设置,要经济、美观、大方。 主要施工场地、施工道路、上下水、排水、供电线路应做到线路最短、费用最省、运输方便并满足施工需要。 高档材料库房应对地面进行防潮处理,对施工机械应设防雨及防护棚。 本工程主要施工场、及施工道路及排水系统,尽可能结合室外工程的永久做法,采取永临结合,并实行砼硬地坪施工。 施工材料堆放:所有材料应遵循随用、随进、随完的原则,并严格按场布图堆放。 按照安全、文明施工标准,结合本工程所处位置,现场施工区域、办公及生活 区域均布置消防设施(如消防栓、灭火器等),同时应结合现场环境及业主要求,施工污水应先进污水沉淀池后排入总下水道,对施工现场环境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详见附表四:施工总平面图 , 附表五 : 临时用地表。 XXXXXXX 教学楼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文件 13 XXXXXXX 编制 第四章 施工方法 及 主要 技术措施 第一节、 施工测量 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基本的工作,也是确保工程质量成败的关键。 为保证本工程的平面定位控制、垂直度控制和各轴线间距均能符合设计要求,并达到优质结构标准,必须加强现场测量放线工作。 (一)、主要测量仪器的投入:详见下表。 仪器名称 用 途 精确度 数量 J2光学经 纬仪 轴线平面投测 水平方向误差177。 6 1台 DS3光学水准仪 高程引测 每公里往返误差177。 3mm 2台 100米钢卷尺 轴线尺寸测量 全长最大误差177。 10mm 2把 (二)、平面轴线控制测量 先根据设计提供红线以及业主要求,结合基础结构图,定出建筑物以四边轴线形成“ ”字主控轴线网。 根据“ ”字主控轴线网,钉出各分支轴线的龙门桩,以控制各细部轴线。 龙门桩桩顶面用水准仪抄平,以保证所用龙门桩顶在同一平面上。 (三)、177。 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并 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高程基准点及业主的要求,将177。 水准点引测于现场某一固定位置(不受挖土及降低地下水位的影响),作为整个工程标高的基准点。 本工程根据需要可考虑设置两个基准点。 (四)、各施工阶段测量 基础施工测量 ( 1)、放灰线:根据设计图和施工方案中确定的工作面和放坡尺寸,先绘制平面图,标清灰线和轴线关系。 用经纬仪控制,采用钢卷尺、弦线测量,根据放坡比例撒出挖土灰线。 ( 2)、挖土、垫层标高:根据基准点,用水准仪向基坑下引测,当挖土距基础底 200mm 左右时,钉出坑下水平小木桩,距基 底 100mm时,可在龙门桩上拉统线测水平。 最后修土阶段,再钉小竹桩,距离基底 100mm,竹桩必须用水准仪控制挖土、垫层的标高。 ( 3)、基础轴线:根据龙门桩上的定位点,用经纬仪将主控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建立平面轴线控制网,从而在垫层上弹出轴线位置线。 ( 4)、基础墙体轴线、标高:基础柱浇筑好后,在柱表面标上轴线作为墙体轴线依据,同砌砖砼 20钢筋砼盖板100100砌砖600砼砼盖板500100100砌砖砼砼盖板500100100轴线标高控制点详图500XXXXXXX 教学楼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文件 14 XXXXXXX 编制 时弹出水平标高,作为砌墙轴线和标高的依据。 主体施工测量 ( 1)、轴线控制:本工程由于高度在 20m 左右,考虑采用外控法。 基础施工后,将主控轴线投测到建筑 物四角构造柱外侧面或四角外墙侧面上,作为主体砌体控制轴线。 上部主体施工时,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轴线龙门桩上,对准底层柱或外侧面控制轴线,向上投测,逐层传递。 ( 2)、标高引测:一层柱施工结束,将177。 基准点引测到某一角或边柱上,作好红漆标记,作为楼层标高控制的基准点,每层均在基准点上拉长钢卷尺,确定楼层标高,然后同一楼层水平标高采用水准仪照测。 测量标识 ( 1)、平面控制桩(龙门桩)采用素砼固定钢管的方法,控制轴线用钢锯锯印,红漆三角标志,箭头方面表示拉尺方向。 ( 2)、工程 水准点采用埋置并加盖砼板的方法,板面注明标高,或在相邻的相对稳定的建筑物上做好红漆标识,并注明标高。 ( 4)、楼层轴线、标高均用墨斗线标志,楼层以上 1m标高线均引测到各层柱侧面上,作为平台板、梁支撑及墙体砌筑的水平标高依据。 (五)、测量记录及验收 上述所有测量均应有记录,测量结束后,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并会同业主、监理单位验证后,办好有关手续后才可使用。 沉降观测测量 根据图纸要求及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在建筑物的转角处、变形缝处、距离≤ 12米设置沉降观测点,采用 DS2水准仪与测微器组合进行观 测。 沉降观测用的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在施工期间应定期进行联测,总次数不应少于三次。 一层结构上必须设置正式沉降观测点后,每层应观测一次;主体结构封顶后,装修阶段每2个月测设一次,结构封顶至竣工验收阶段总测量次数不少于 3次。 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精度执行,设计无要求时沉降观测按三等水准测量精度。 沉降观测时,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下采用相同的观测线路、观测方法(环形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