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园林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为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匀质性,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②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产生离析现象及坍落度和含气量的损失,同是要防止漏浆,水平运输采用人力车运输。 ③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应清除场内的积水、木屑、铅丝、铁钉、泥土等杂物,并以水湿润模板。 ,否则应使用串筒、榴槽或溜管等工具进行浇筑,以防止产生石子堆积,影响质量。 ④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抗渗性能影响极大,特别是早期湿润养更为重要,一般在混凝土进入终凝(浇筑后 46H)即应覆盖,浇水湿润养护不少于 14D。 因为在湿润条件下,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缓慢,不致形成早期失水,有利于水泥水化,特别是浇筑后的前 14d ,水泥硬化速度快,强度增长几乎可达 28d 标准强度的 80%,由于水泥充分水化,其生成物高; 14d 后,水泥水化速度逐渐变慢,强度增长亦趋缓慢,虽然继续养护依然有益,但对质量的影响不如早期大,所以要特别注意前 14d 的养护。 : ( 1)、组织措施 优化混凝土配合 比,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加强养护措施。 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补偿混凝土收缩,并产生微膨胀,以增加混凝土抗裂性。 (1).垫层施工 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决定,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宜为 12cm。 2)混凝土应拌和均匀。 3)浇筑混凝土前,应消除淤泥杂物,如基土为干燥的粘性土,应用水湿润。 4)捣实混凝土宜采用表面振动器,表面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每一振处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降。 5)垫层的长度超过 10m 时, 应合理设置变形缝。 6)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12h 以内用草帘等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润湿状态,浇水养护日期不少于 7 昼夜。 7)分格缝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材料的地面的连接处和设备基础的位置等划分。 混凝土强度达到 以后,才 能在其上面做面层等。 (2).在垫层铺设完毕,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铺设 6cm 厚1﹕ 3 水泥砂浆结合层。 在水泥砂浆结合层初凝前按设计要求的图案,颜色铺装φ30φ 40 卵石,做到均匀铺装,表面平整。 、预留预埋必须配合土建施工 园林排水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与临时设施工程 施工测量放线 管理工程测量 土方工程 基坑(槽)开挖与围护 排水工程 室外排水管道安装 管道工程 混凝土工程 砌体工程 砖基础 砖砌体 砌体工程 混凝土工程 素混凝土衬底 防水工程 水泥砂浆防水层 抹灰工程 出水口 砌体工程 园林排水工程 雨水口雨、污水检查井 土方工程 收尾工程 人工回填土 园林给水工艺流程 、给排水施工要点 一)、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与临时设施工程 施工测量放线 管理工程测量 土方工程 基坑(槽)开挖与围护 给水工程 给水管道安装 水表阀门安装 管道防腐 水井表 阀门井 砌体工程 防水工程 抹灰工程 安装工程土方工程 人工回填土 收尾工程 井盖安装 园林给水工程 给水构筑物施工 土 建基础、主体施工 水、电预埋 水、电安装调试 安装 土建装饰 水、电初安装 土建基本完工 ( 1)给排水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设计及其 它技术文件齐全,并经业主会审; ②按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③材料、机具等能保证正常施工; ④施工场地及施工用水、电等临时设施能满足施工需要。 二)、给水管道及附件安装 ( 1)镀锌钢管或铝塑管应用螺纹连接。 被破坏的镀锌层面表面及螺纹露出部分,应做好防腐处理。 ( 2)给水横管 ,宜有 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给水立管和装有 3 个或 3 个以上配水点的支管始端,均应安可拆装的连接件。 ( 3)管道上的阀门,管径小于或等于 50 毫米,宜采用截止阀;管径大于 50毫米,宜采用闸阀。 ( 4)水表应 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暴晒、污染、冻结的地方。 3)、排水系统安装 ( 1)排水管道的横管与横管、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 45176。 四通和 90176。 斜三通或 90176。 斜四通。 立管与排出管端的连接,宜采用两个 45176。 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 4倍管径的 90176。 弯头。 ( 2)埋设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检查口,应设在 检查井内。 井底表面标高应与检查口的法兰相平,井底表面应有 坡度。 坡向检查口的法兰。 ( 3)安装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和数量装设伸缩器。 ( 4)承插排水塑料管的接口,应用粘接剂粘牢。 粘接剂的理化性 能,必须符合产品说明和设计要求。 1) 配线工程 ( 1) 配线工程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 2) 凡所使用的器材均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现行的技术标准,并具有合格证件。 ( 3)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遵守现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2) 电气照明装置 ( 1) 一般照明电源对地电压不应大于 250 伏,在危险性较大及特殊危险场所,如灯具离地面低于 米时,应有保护措施或使用额定电压为 36伏及以下的照明灯具。 ( 2) 照明装置的接线必须牢固、接触良好。 ( 3) 需接地或接零的灯具、插销、开头的金属外壳,应由接地螺栓连接。 二、施工 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进度控制计划 本工程总控制工期为 90 日历天,园林建筑土建工程与绿化工程施工穿插进行,各单项工程施工工期控制进度详见施工总进度计划表。 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组织措施 ①本公司将本工程列为公司的形象重点工程组织施工,实施全面保证,全力以赴,确保项目所需施工设备、人力及材料资金及时到位。 ②公司与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施工队与作业层,层层签订保工期合同,实行重奖重罚,实行赶工奖励。 ③为了确保工期,工程实行连续作业,节假日、农忙季节均以高薪留住作业人员,确保工程的连 续进行。 ④及时贮存材料,组织苗木采购,项目物资部安排专人负责现场与生产生活基地的联络,确保施工物资及时到位。 ⑤石材加工定购先期进行,及时到位,保证各项工序有条为紊地进行。 技术措施 ①施工组织平面流水施工,实行平面平行流水施工,划分多个施工段同时组织施工,充分发挥本工程的有利条件。 ②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把好质量关,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 的材料,并分析其原因,制定和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合格产品在施工中出现,避免因材料不合格造成返工而延误工期 管理措施 ①本项目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责任到人,确保 工程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以质量保工期。 ②应用现代施工技术与方法,以科技保质量。 ③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充分考虑本工程项目施工特点及施工条件、气候环境以及业主的要求,并结合具体情况,统筹安排,合理组织流水和立体交叉作业,使施工进度计划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合理性、预见性、可行性和适用性。 ④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确认的施工总进度计划为目标,以控制关键线路的节点日期准点到达为主干,以滚动计划为链条,确保计划的衔接,稳定与均衡,对计划实行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流程详见如下框图。 ⑤项目工程部根据经 业主 、 监理工程师 确认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并结合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月、周、日作业计划和确定关施工总进度计划 月、周作业计划 日作业计划 日作业卡 日作业计划的实施 日作业计划的实施检查 检查结果分析 实施次日作业计划 月、周资源需用计划 日资源需用计划 优化资源配置 计划受挫、提出对策 修改施工方案 改善作业条件 调整作业计划 键节点的完成日期。 同时编制劳动力,各作业队伍有一定量的时间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同时编制劳动力、绿化苗木、草皮等材料、机具设备的月、周、日需用计划并绘制劳动力需用动态图,制定日作业卡。 明确第二天要进行的各项具体工作和要求,每天下午 6 点钟将作业卡下达给项目工程技术部、物资部、质安部及相关的作业队伍于次日实施。 在实施的过程中由项目工程技术部负责跟踪检查,针对进度滞后于计划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和寻找对策,通过改善施工条件、修改施工方案、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作为计划手段,保证计划实施所需的施工条件和资源得以满足,使施工进度始终与计划保持动态平衡,确保合同工期目标的最终实现。 ⑥建立每周例会制度,举行与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联席会议,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预见性,力求把阻滞进度的各种因素消除在萌芽之中。 ⑦加强季节性 施工管理,针对冬、雨等不同自然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为确保工期质量目标创造条件。 施工总进度计划表见下页 三、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详见下页 临时设施用地表 用 途 面积( m2) 位 置 需用时间 (天) 现场办公室(项目经理部) 80 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168 生活用房 200 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160 民用食堂 40 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160 民用厕浴 40 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160 施工机具及水泥库 60 详见施工现场平 面布置图 160 砂、石料场 120 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160 搅拌机械 30 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160 木制作棚 80 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160 合 计 650 四、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目标 质量验收确保达到优良。 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 GB/TI9002ISO90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由公司技术负责人牵头,质检科、技术科具体负责,项目部成立工地技术部,设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工程师、施工技术负责人 以及施工员,并明确各单项、分项工程质量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督促,质量保证体系如下: 工程质量控制的特点 了解该工程质量控制的特点,更好地对质量进行控制,下质量管理目标确定 质量保证体系 控制体系 思想体系 组织体系 质量意识教育 质量回访服务 预防为主的方针 施工组织设计与方案控制 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机具材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