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并通过应用完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填补管理漏洞, 满足扁平化管理要求, 使管理信息系统发 挥最大的效益。 根据 八大业务应用的内容, 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实际上构成了 RFID 技术应用的几个管理应用链, 我们拟定了 以下 几个方面作为本项目 应用 研究的 内容 : 12 物流信息化 管理链 资产 全 生 命 周期管理链 安全 监督 管理链 ( 1) 电网公司物流信息化管理链模型及特点 物流信息化管理目标: ~ 降低物流管理成本 ~ 提高物流效率 ~ 合理调配企业资产资源 ~ 减少流动资金占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省级电力公司)二级 物流模型: 电子商务(采购 计划 ) 物资管理(物流仓储管理) 储存与配送(配送) 资产管理(用户仓储管理) 质检和 安装 (验收) RFID电子标签应用原则 : 1) 物流管理 : ~ 制定出采购计划后,按采购清单配 投 RFID 标签; ~ 仓储 、配送 自动化、信息化 ,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 出入库管理自动化; 装卸 确认 信息化; 存放定位信息化; 库存 更新自动化 ; 物 料跟踪信息化。 2) 计划 与动态调配 管理 : ~ 在二级单位制定采购计划过程中, 通过对库存的实时盘点, 对 采购计划 进行分析,在供应或物流中心平衡采购计划,确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 ~ 在物资的集中管理模式下,针对二级单位的采购计划,可以在企业范围内精确地确认库存使用情况,做出采购 /内部动态调配的决策,减少流动资金占用 ;同时可以远程更改物资电子标签基础数据内容 , 减少流转环节,实现有效的物资调配。 13 ~ 因为能够准确地掌握全企业物资库存、使用情况,管理系统能够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减少管理的盲目性,降低物 资管理成本。 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问题: 上述应用功能是对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功能的补充和完善,强化了管理信息化的能力,但由于一体化设计的信息系统并不包含上述有些内容,更改设计规范影响较大,因此 可以 才哟个分层结构, 将这部分业务逻辑功能放在 RFID 应用系统的中间件(软件)架构中来考虑 ,由中间件向管理系统提供相应的服务 ,整体上,信息化管理 仍 是完善、流畅的。 RFID 信息系统架构: RFID 应用基于中间件的系统架构见下图: 图 4: 物流 RFID 中间件架构 基础工作内容: 1) 建立 物流信息编码体系 和物流信息模型 2) 建立 基于 RFID 技术的 物流信息化应用规范 ( 2) 电网公司设备全 生 命 周期管理链 模型及特点 电力资产 全 生 命周期管理 包括:资产的 购置、安装、运行、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 的全过程管理。 这正是 电网公司的一体化信息系统管理模式 的重要内容之一。 RFID 中间件架构 招投标管理系统 业务逻辑处理 外部系统接口 物资管理系统 生产 管理系统 平台管理 RFID 服务 RFID 接口 计量 /营销管理系统 读写 器 读写器 读写器 标签 标签 标签 标签 标签 14 全 周期 管理的目标是: 动态调整和维护整个企业中的每个设备的当前状况和历史变更信息,实时的反映企业资产的运行状态,为决策判断 提供依据。 全 周期 的信息管(处)理存在以下与底层信息应用相关 的问题: ~ 在全 周期 管理中, 由于 “ 同一数据,多处录入 ” 的原因,可能在不同的 管理 子 系统中,信息不一致。 同一台设备,从不同的系统查询到的信息 有差异。 ~ 由于 “ 同一数据,多处录入 ” ,的原因,造成整个企业数据平台上的大量冗余。 ~ 全过程 信息流被分段,用户在宏观上,不能了解设备的全面貌信息。 例如,在生产管理系统中对一个设备的缺陷进行分析,但你不清楚它在采购回来时某个技术参数可能偏低,或者安装调试时就有所损坏。 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资产管理提供 完整性、及时性和科学性 技术保证。 RFID电子标签应用原则 : 1) 资产信息 管理 资产及所属部件 信息及变更管理。 2) 应用信息管理 通过设备的 RFID 将其设置成 信息管理系统的 物理节点,设备静态、动态信息进入物理节点, 在扁平化管理前提下, 减少了集中管理和底层技术支持之间的处理环节,管理系统与底层支持系统 信息交换流畅,有利于集中、精确和实时管理的实现 , 设备 现场 信息 的 变更通过对设备的电子标签操作生成(标准代码信息), 现场设备的实时信息也能及时反馈到管理系统,并且减少了中间管理环节,提升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效率 ,减少管理漏洞。 使不同的工作人员均可对设备的运用信息有整 体的了解;同时能够核对管理系统信息的正确、实时性。 例如:在 RFID 标签中保存对设备的维护、检验、调整信息等。 3) 设备管理信息管理 对设备执行各项工作任务的管理信息 的 监控 ,例如: 巡检到位监视。 RFID 信息系统架构: RFID 应用基于中间件的系统架构见下图: 15 图 5: 设备管理 RFID 中间件架构 基础工作内容: 1) 建立设备应用 信息 的信息 模型规范 例如:设备基础信息、运行和维护信息、重要 运行 参数 、巡检信息等。 2) 建立 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 之 RFID 技术 应用规范 ( 3) 电网公司安全 监督 管理 链 模型和 应用 特点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总体目标是: 电力生产的随机性非常强 , 如: 负荷 的波动 ,设备异常情况,电能质量的变化以及 突发 事故 等 ,一旦某个环节的问题发生, 要 能 够 及时形成整体和全局性的判断 并采取相应措施 , 避免 问题升级。 安全生产管理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在 本报告 中 研究 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设备的防伪防盗和人员安全管理 等 内容。 RFID电子标签应用原则 : 1) 两票管理: 工作票贴 RFID 标签,对 工作票的 执行过程进行监控 ( 工作票电子化管理 ) 2) 人员安全管理: ~ 根据工作票内容, 采用工作人员和工作区域电子标签化管理技术, 开具 工作 人员权限电子生产 管理系统 GIS 地理信息系统 现场管理系统 计量 /营销管理系统 RFID 中间件架构 业务逻辑处理 外部系统接口 平台管理 RFID 服务 RFID 接口 读写器 读写器 读写器 标签 标签 标签 标签 标签 16 证书 、 出入口电子许可证书(针对本 工作 票任务) ;更改工作内容需对电子标签重新授权。 ~ 按工作票允许的时间进行工作时间管理,出入场合按时间要求控制权限,工作时间变更时,对工作人员重新授权(对电子出入证重新设定时间许可)。 ~ 实时 对现场人员进行定位管理,不得出入未许可区域,否则报警提示。 ~ 非工作人员或工作人员在非工作时间、区域进入工作场所将被(电子化自动)拒绝。 ~ 附带功能: 对工作过程人员实际参与工作情况 进行跟踪和统计,可以分析本项工作的人力资源成本情况。 3) 设备防伪 、防盗 : 替换传统封印方式, 发生 非许可事件 时,保存 事件现场 (自动生成) 和报警 ;设备的RFID 技术应用能提供设备盗窃报警、跟踪报警、窃电报警功能。 分为以下三种管理类型: a. 规模化、分散的、没有实时报警要求,例如:普通用户电表管理 b. 集中的、有实时报警要求,例如:库房、变电站内设备管理 c. 规模化、分散的、有实时报警要求,例如:配电系统户外设备管理 4)五防系统器具管理: 根据操作票、工作票执行情况, 实时跟踪器具的使用状态和位 置,确保安全操作。 基础工作内容: 1) 建立 安全监督 信息模型规范 2) 建立 安全监督 管理信息化应用规范 前沿应用研究 针对未来应用开展技术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 1) 与各种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结合,构成具有传感和现场网络通讯功能的应用系统。 2) 文字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例如将 工作票、 设备的技术文件贴上电子标签进行管理。 3) 混合应用研究,本质上, RFID 应用包括了 安全管理、 无线通讯、数据存储与处理、事件响应与处理 等技术,因此,可以与各种在线监测系统和网络通讯系统融合,生成新的应用模式。 5. 项目技术方案 项目总 体目标 本项目完成后将 实现以下目标: ( 1)建成电力物流信息化管理基于 RFID技术的实用化系统; ( 2)建成电力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基于 RFID技术的实用化系统; ( 3)建成电力安全监督基于 RFID技术的实用化系统; ( 4)针对 RFID技术的应用, 在 国网公司信息编码体系 框架下,增加 RFID应用 信息编 17 码子集 (试用) ; (5) 编制完成省电网公司 RFID 技术应用 规范 ; ( 6) 减少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盲点、难点, 优化业务流程设计,降低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难度 ,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管理目标的实现; ( 7)建立 RFID 技术应用效益分析和评价体系,准确评估这项技术为企业带来的技术、经济效益; ( 8)形成 RFID 技术 开发 和在电力行业应用的 相关 知识产权。 项目总体技术概述 总体技术方案 本项目 作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支持子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在国网公司 SG186 信息工程规划指导下,依据一体化信息平台应用设计标准,采用 RFID及相关配套技术构建实用化系统技术方案。 从 行业 经营主要环节着手,设计了三个实用化系统,即: ~ 电 力物流信息化管理基于 RFID技术的实用化系统; ~ 电力资产全生命周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