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馆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内墙体: [( ) +( ) +( ) 3+( ) +( )+( ) ] = 3)四至六层墙体重量:(弧形部分计算 时近似按直墙计算) 外墙体: [( ) +( ) ] +( )( ) +( ) ] = 内墙体: [( ) +( ) +( ) 3+( ) +( ) +( ) ] = 4)四至六层墙体重量:(弧形部分计算时近似按直墙计算) 外墙体: [( ) +( ) +( ) ] = 内墙体: [( ) +( ) +( ) +( ) +( ) +( ) 2+( ) +( ) +( ) +( ) 2+( ) +( ) +( ) +( ) +( ) ] = 5) 九层墙体重量:(弧形部分计算时近似按直墙计算) 毕业生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第 18 页 外墙体: [( ) +( ) +( ) ] = 内墙体: [( ) +( ) +( ) +( ) +( )+( ) 2+( ) ] = 6)突出屋顶楼梯间墙体重量: [( ) +( ) +( ) +( ) +( )+( ) 2] = 8. 重力荷载分层汇总: 突出屋顶楼梯间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屋面恒载, 50%屋面雪荷载,纵横梁自重,半层柱自重,半层墙体自重 顶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屋面恒载, 50%屋面雪荷载,纵横梁自重,半层柱自重,半层墙体自重 其他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楼面恒载, 50%楼面均布活荷载,纵横梁自重,楼面上下各半层的柱及纵横墙体自重。 集中各楼层标 高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Gi计算结果见表 42。 重力荷载代表值 Gi汇总 表 42 重力荷载 楼层 Gi( KN) 重力荷载 楼层 Gi( KN) 屋顶楼梯间 Gn= 第六层 G5= 屋顶层 G9= 第五层 G4= 第九层 G8= 第四层 G3= 第八层 G7= 第三层 G2= 第七层 G6= 第二层 G1= 建筑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图 43) 三、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见表 43。 底层:混凝土 C35 Ec= 104N/mm2 二至九层:混凝土 C30 Ec= 104N/mm2 柱线刚度 ic计算 表 43 层次 hc (mm) Ec (N/mm2) b h (mm mm) Ic (mm4) EcIc/hc () 1 6350 104 800 800 1010 1010 23 3900 104 700 700 1010 1010 48 3300 104 700 700 1010 1010 毕业生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第 19 页 9 4200 104 700 700 1010 1010 横梁线刚度 ib计算 表 44 类别 层次 Ec (N/mm2) b h (mm mm) I0 (mm4) l (mm) EcI0/l () () 2EcI0/l () 边横梁 1 104 350 600 109 6000 1010 1010 1010 29 104 300 600 109 1010 1010 1010 走道梁 1 104 350 600 109 2100 1010 1010 1010 29 104 300 600 109 1010 1010 1010 BD跨梁 1 104 350 600 109 4200 1010 1010 1010 29 104 300 600 109 1010 1010 1010 DE跨梁 1 104 350 600 109 3900 1010 1010 1010 29 104 300 600 109 1010 1010 1010 柱的侧移刚度按公式 计算,根据梁柱线刚度比 K 的不同,柱可分中框架中柱和边柱, 边框架中柱和边柱以及楼电梯间柱,横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 D 值计算结果见表 45。 横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 D 值计算 表 45 层数 柱类型 ( N/mm) 根数 底 A轴边框架边柱 A轴中框架边柱 B轴边框架中柱 +C9 B轴中框架中柱 +C楼梯间 C1 C12 柱 +B轴边框架中柱 B1 +毕业生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第 20 页 层 D轴边框架中柱 + D轴中框架中柱 +E轴边框架边柱 E轴边框架中柱 楼电梯间 E1 E1 E E6 ∑ D 516135 二 三 层 A轴边框架边柱 + = 15542 2 A轴中框架边柱 + = 19913 4 B轴边框架中柱 + = 18092 5 C9 B轴中框架中柱 +++ = 41404 1 C楼梯间 C1 C12 柱 +++ = 30841 3 B轴边框架中柱 B1 +++ = 31933 1 D轴边框架中柱 +++ = 36790 1 D轴中框架中柱 +++ = 44561 1 E轴边框架边柱 + = 22341 1 E轴边框架中柱 + = 28169 2 楼电 梯间 E1 E1 E E6 + = 10806 4 ∑ D 663558 四 A轴边框架边柱 + = 22249 2 A轴中框架边柱 + = 28463 4 B轴边框架中柱 + = 25857 5 C9 B轴中框架中柱 +++ = 61134 1 C楼梯间 C1 C12 柱 +++ = 39487 3 毕业生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第 21 页 B轴边框架中柱 B1 +++ = 46502 1 八 层 D轴边框架中柱 +++ = 53919 1 D轴中框架中柱 ++1018+ = 65945 1 E轴边框架边柱 + = 32071 1 E轴边框架中柱 + = 40689 2 楼电梯间 E1 E1 E E6 + = 15233 4 ∑ D 949085 九 层 A轴边框架边柱 + = 13221 2 A轴中框架边柱 + = 16915 4 B轴边框架中柱 + = 15359 5 C9 B轴中框架中柱 +++ = 34802 1 C楼梯间 C1 C12 柱 +++ = 26053 3 B轴边框架中柱 B1 +++ = 26927 1 D轴边框架中柱 +++ = 31010 1 D轴中框架中柱 ++1018+ = 37329 1 E轴边框架边柱 + = 18956 1 E轴边框架中柱 + = 23719 2 楼电梯间 E1 E1 E E6 + = 9235 4 ∑ D 560230 将上述框架各层统计得框架各层间侧移刚度 ∑ Di见表 46。 横向框架层间侧移刚度( N/mm) 表 46 层次 1 2 3 4 5 6 7 8 9 毕业生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第 22 页 ∑ Di 516135 663558 663558 949085 949085 949085 949085 949085 560230 ∑ D1/∑ D2=516135/663558=,故该框架为规则框架,各柱梁尺寸满足刚度要求。 四、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1.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 1)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屋面突出部分将其折算成重力荷载 Ge 按公式 : 结构顶点的假想侧移计算结果见表 47。 结构顶点的假想侧移计算 表 47 层次 Gi/(KN) VGi ∑ Di/(N/mm) Δ Ui/(mm) Ui/(mm) 9 560230 8 949085 7 949085 6 949085 5 949085 4 949085 3 663558 357 2 663558 1 516135 根据《高层规范》按顶点位移法计算框架自振周期为: ( 2)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由于建筑物所在地区为四川雅安, Ⅱ 类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为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结构特征周期 Tg=,地震影响系数 α max=。 在本设计中, 结构高度不超过 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变形以剪切型为主,故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 地震作用,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 毕业生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第 23 页 根据《建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