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财务问题的调研和分析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广西统计局日前调查,以广西为例,有 %的家族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是“企业盈利”、“利润增长”, 95%以上的家族企业把企业利润摆在第一位。 9 资金来源多样,资金积累相对集中 家族企业的资金来源很多,可以由个人投资、集资入股、按规定提取的更新改造资金、生产发展基金、税后累积补充和 金融部门的贷款及其他借款形成。 其中以自我投资和自身积累所占比例最大,因为这样可以减少风险系数。 据 1998 年家族企业治理结构调查,私营企业在开业时初始资金以个人投资为主,私人股份占 92%,集体股份所占小于 2%,政府股份占 1%,其他约占 2%。 10 在经营期间,详细见表一: 表一: 11 资金来源表 单位:% 资金来源 银行信用贷款 民间贷款 企业积累 基本建设 15 .6 5 .6 71 .7 固定资产投资 9 .8 3 .7 80 .7 流动资金 31 .7 8 .2 49 投资者操纵财务,家族型企业非常普遍 1998年家族企业研究课题组进行了全国第三次大规模私营企业调查,在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 250个市、县、区抽取了不同城乡、行业、规模的私营企业1974家。 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实行“家族式”管理企业,约占总数的 70%,以资本在 10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他们 大部分是以血缘、亲缘、人缘为纽带投资合作创业并发展起来的, 80%以上的资产集中于企业所有者身上,财产所有权企业经 营权往往集于一身,董事长兼总经理是普遍现象。 在这类企业里 ,近 40%的管理者是家族 9简家进 .家族制企业财务管理状况不佳的原因和对策 .经济师, 20xx( 6): P184185. 10吉利,张建国 .民营企业财务的制度缺失及其重构 .商业研究, 20xx( 23): P6062. 11数据来自:邓亚丽,龚尚猛 .浙江民营家族制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析 .科技创业月刊, 20xx( 3): P3638.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我国家族企业发展中的财务问题调研和分析 第 7 页 共 2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或者准家族成员,基本上居于企业的重要岗位,控制着决策、生产、经销等活动,其中由投资者操纵财务的占 %,由投资者亲属操纵财务的占 %。 有 %的企业主认为“企业要稳定发展,就必须由我本人或者家人来管理。 ”在私营企业内部,管理权、决策权和所有权紧密结合,财务监督薄弱,私营企业的家族特征非常明显。 12 重视财务管理,成本费用控制严格 私营企业作为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他们重视财务管理,对成本费用控制严格。 一方面,财务管理是加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依法纳税的重要依据,有条 不紊的财务管理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的发展前途,所以家族企业的所有者比其他性质的企业所有者更加重视财务管理;另一方面,私营企业为了降低产品成本,降低费用开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盈利,在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劳动雇佣等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上对成本费用实行严格的控制。 财务管理水平差距悬殊,两级分化严重 在家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状况等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私营企业组织形式、结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所有者及财务人员素 质状况、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管理水平高低悬殊,形式差距较大的两个极端。 4 我国家族企业发展中的财务问题 我国家族企业的财务问题 ,认识单一 家族企业大多带着“江湖气”,企业一人说了算,有一种说法是“英雄式”管理,无论事情大小,无论是否在权责范围内,都要管,一管到底。 他们认为:企业是我的,挣钱多少都是自己的,财务管理只是个形式,仅限于财务控制。 在这样的认识下必然导致许多制度过于简单且流于形式,摆摆样子。 甚至有些业主嫌麻烦,不愿建账;怕多缴税 ,不敢建账;缺乏专业知识,不能建账。 致使财务管理处于混乱状态,给国家的税收造成损失,为自身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13 ,执行不力 由于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不够,认识单一,往往不能建立起一套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古语有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章可循,赋予财务人员太大的权力,这是导致企业管理混乱不科学的直接原因。 现金的中小家族企业很多都缺少制 12 数据来自《福布斯》杂志 13邓亚丽,龚尚猛 .浙江民营家族制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析 .科技创业月刊, 20xx( 3): P3638.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我国家族企业发展中的财务问题调研和分析 第 8 页 共 2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度化这一理念,经营者往往认为企业是自己的,什么事情都是我自己说了算,不需要什么制度,而且有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约束了他们自己。 同时有 的企业虽然有财务管理制度,但只是一纸空文,这样再好的制度又有什么用处呢。 所以不但要有一套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还要管理者带头执行,使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逐渐走上正规化的道路。 ,变更频繁 基于对团体以外的人天然的不信任,在财务这一敏感部门,“忠诚度”成为用人的重要标志,无血缘、亲缘关系的财务管理能人很难进入家族企业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 而且在实际情况中,很多规模小的家族企业,根本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或者财务人员未经正规的专业培训,缺乏财务管理的能力,难以为管理高层提供有效 的财务信息。 管理者和财务工作人员不能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缺乏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机制,创新能力递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企业的特殊性,财会人员变得较快,有些一年变几次。 所有这些,都容易导致操作中出现很多错误。 资金管理上的失误常常是许多企业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族企业在成立最初往往是抓住了一两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凭借家族成员的果断和勤劳得到了第一桶金。 资金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第一桶金以后的若干桶金如何运用是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大计。 有些家族企业的管理者对此 马马虎虎,费用支出管理混乱,甚至剩余的流动资金不用在企业的再投资上,而是用于个人的享乐。 最后,由于资金不足,企业无法运转,如果再次筹资又难以实现,导致企业破产。 ,账目不规范 成本核算有严格的开支范围。 然而许多企业不按规定的成本核算内容来进行核算,一些不应该记入生产成本的支出也随意记入成本,任意扩大或者缩小范围,从而使成本资料失去了真实性和准确性。 账目设置不全,会计科目混乱,有些企业只有一本总账和一本明细账,甚至有些制造业企业中没有“制造成本”这一账户。 成本核算不准,库存也不实,即 使出现了“跑、冒、滴、漏”的现象,也无从察觉。 如此的财务状况怎能提供出真实的财务信息,又怎么能为企业长久发展提供决策的依据。 的 实 地调研 20xx年 3— 5月份,我们在浙江省内进行了两次 有关民营家族制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实地问卷调查(实地调研问卷表见附录一 、二 )。 共发放问卷 515份,回收问卷共 307份,问卷回收率近 60%,其中有效问卷为 280份,来自全省 8个地区,有效率达 %。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我国家族企业发展中的财务问题调研和分析 第 9 页 共 2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 1) 财务预测 在回答“企业对重要的筹资、投资问题有无可行性分析”时, 280 个企业中:有172 个企业回答是“都有”,占 %;有 60 个企业回答是“有时有”,占 %;还有 48 个企业回答是“一般没有” ,占 %。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 17%多的企业在面临重大筹资、投资时不搞财务预测,有 21%的企业仅是有时搞一些财务预测,或至少不搞详细科学规范的财务预测,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家族制管理模式下家长不愿把管理的权力下放,自以为是,凭过去的老经验办事,整个管理包括财务管理处于相对粗放阶段;二是有些小型家族企业极端缺乏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无力进行真正意义上的 财务可行性分析,可以说是无奈之举。 在回答“企业如果搞重要的财务可行性分析,一般由谁来做”时。 在 232 个企业中:有 154 个企业回答是“自己做”,占 %;有 37 个企业回答是“请外部的专家做”,占 %;有 41 个企业回答是“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占 %。 ( 2) 财务决策 在回答“企业对 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问题在作决策时由谁来决定”时,280 个企业中:有 100 个企业回答是“由主要投资人决定”,占了 %;有 47 个企业回答是“由企业董事会决定”,占了 %;有 62 个企业回答是“ 由总经理决定”,占 %;有 63 个企业回答是“由老板和其他管理人员共同商讨决定”,占 %;还有 8 个企业回答是“财务部门决定”,占 %。 从上述调查数据来看,在浙江民营家族企业中,重大的财务决策权仍主要掌握在企业的“家长”手中。 提升浙江民营家族制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回答“一般决策或者一些小的决策由谁做 出决定”时, 280 个企业中:有 31个企业回答仍然是“有主要投资人定”,占 %;有 36 个企业回答是由“企业的董事会”,占 %;有 126 个企业回答“由总 经理定”,占 %;有 87 个企业回答是由“老板和其他管理人员共同商讨定”,占 %。 ( 3) 财务预算 在回答“企业实 行预算管理吗。 以及预算管理工作做得如何。 ”时, 280 个企业中:有 28 个企业回答是“做得很好”,占 10%;有 208 个企业回答是“有一些做法”,占 %;有 44 个企业回答“根本没有实行预算管理”,占 %。 调查结果显示,财务预算的编制、落实以及依据预算进行的控制和 考核等管理工作自以为做得很好的仅占 10%,但是值得欣喜的是,有将近 3/ 4 的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财务预算管理的做法 ,说明民营家族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普遍。 ( 4) 财务控制 至于与内部会计控制应该相互独立的有关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耗费、资金收回、资金分配的真正意义上内 部财务控制制度,遍寻 280 家企业几乎没有见到。 浙江民营家族制企业内部实施最多的财务控制是财务预算管理,而如何通过财务预算、财务决策进行财务控制,进行财务危机预警,则实在是凤毛麟角。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我国家族企业发展中的财务问题调研和分析 第 10 页 共 2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 5) 财务分析 在回答“企业是否定期做 一些财务分析”时, 280 个企业中:有 16 个企业回答是“每月底做”,占 %;有 87 个企业回答是“每年底做”,占 %;有 116 个企业回答“需要时 做,占 %;有 61 个企业回答是由“没有做”,占 %。 从浙江民营家族企业的实际看,多数企业搞了一些财务分析,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的占近 80%关键是财务分析的功用是否充分得到发挥,效果是否明显,企业中能进行财务分析的人才是否已经到位等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根据调查判断,上述问题在民营家族制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中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根本的解决还有待时日。 ( 1) 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 在被调查的 280 个企业中: 有 269 个企业有专设的会计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