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标段_轨道基准网grp测量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9+板号(五位数字)”的格式,其中板号为大里程方向的轨道板编号。 5 第三章 轨道基准点及轨道板定位点放样 轨道基准点放样应在 CPⅢ网复测完成并通过评估验收后进行。 一般要求 底座板或支承层施工完成后,依据轨道控制网( CPⅢ),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极坐标法测设轨道基准点和轨道板定位点。 测设要求 ( 1)轨道基准点和轨道板定位点应埋设于混凝土底座板或支承层上,每块轨道板接缝处设 置一个轨道基准点和一个轨道板定位点。 轨道基准点和轨道板定位点连线应垂直于轨道中线并分别位于距轨道中线左右两侧,距离。 在曲线地段轨道基准点应设于轨道中线的内侧,轨道板定位点设于轨道中线的外侧。 当直线段前后的轨道基准点不在同一侧时,应在直线段予以变换调整,不得在曲线段上。 ( 2)轨道基准点和轨道板定位点的放样要求 1)轨道板定位点的放样距离不应大于 100m; 2)轨道板定位点的放样平面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5mm; 3)轨道基准点的放样平面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5mm; 自由设站精度要求 ( 1) 自由设站观 测的 CPⅢ 控制点不宜少于 3 对。 更换测站后,相邻测站重叠观测的CPⅢ 控制点不宜少于 2 对 ,并且建站后要最少检查一个 CPⅢ点,以保证设站的正确。 ( 2) 自由设站点的精度应符合表 31 的规定。 表 31 自由设站点精度要求 项目 精度要求 X ≤2mm Y ≤2mm H ≤2mm 定向精度 ≤3″ 6 人员设备 人员 每小组 4 人,操作仪器 1 人,跑棱镜 1 人,轨道基准点及定位点标记 1 人,假设 CPⅢ棱镜 1 人。 设备 莱卡 1201+全站仪一套、记号笔若干(需毛笔和油漆)、盒尺一把、 CPⅢ 棱镜一套。 CPⅣ元器件埋设 CPⅣ元器件埋设后,当其充分与支撑层粘固后方可进行轨道基准网平面、高程的测量工作。 图 31 埋设好的基准点与定位点 7 第四章 轨道基准网平面测量 一般要求 轨道板粗铺之前应完成轨道基准点的平面测量 ( 1)为了提高测量精度,保证基准点的横向误差最小,尽量利用全站仪测角精度高的特性,测量左线基准点时仪器应架设在左线中心上,测量右线基准点时仪器应架设在右线中心上,且保证仪器离最近测量的 CPⅣ点的距离不能短于 5 米。 架设部位应稳定无干扰,视线畅通,桥 梁段尽量将仪器架设在桥梁固定支座端,并将仪器精确整平。 ( 2)在仪器中输入温度、气压等气象改正数和棱镜常数,数据输出格式选择“ gsi16”格式(适用于徕卡仪器)。 ( 3)自由设站的基本要求 自由设站观测的 CPⅢ 控制点不 应 少于 4 对 (一般为 56 对),全站仪宜设在线路中线附近,位于所观测的 CPⅢ控制点的中间。 更换测站后,相邻测站重叠观测的 CPⅢ 控制点不宜少于 2对。 自由设站精度一般要求应符合表 32要求。 表 41自由设站点精度要求 X Y H 定向精度 ≤ ≤ ≤ ≤ 2” 完成自由设站后, CPⅢ点的坐标不符值应满足表 2 的要求。 当 CPⅢ点坐标不符值 X、Y 大于表 2 的规定时,该 CPⅢ点不应参与平差计算。 每一测站参与平差计算的 CPⅢ点不应少于 6 个。 表 42 CPⅢ点坐标不符值限差要求 X Y H ≤ ≤ ≤ ( 4)在需观测的不少于 4对 CPⅢ点上设置棱镜,该 CPⅢ点构成的图形需将该站所观测的基准点全部包含在内,保持棱镜准确照准测站方向,在测站远端的第一个基准点上设置三角基座和棱 镜,并精密整平和对中。 观测时全站仪始终用正镜观测,不得使用倒镜观 测或旋转仪器观测另外一侧的基准点。 如图 41所示: 8 CPIII点基准点(G RP )左线中心右线中心测站1 测站2第一测段第二测段重复区段测量前进方向 图 41 基准网平面测量 ( 5)观测前打开仪器的自动照准功能( ATR),观测时注意点号必须输入正确。 观测基准点时应从远端基准点依次观测至测站近端,最近点距离仪器不宜短于 5米,观测基准点时可打开仪器的目标锁定功能( ATR) ,有利于观测员快速瞄准目标,移动基准点棱镜时应注意保持棱镜始终对准仪器方向。 ( 6)每一测站观测距离约 为 70 米,观测 1113(一般为 11个)个轨道基准点。 ( 7)换站测量时,应重复观测上一测站中的 CPⅢ点不应少于 2对和 3~ 5(一般为 4个)个 GRP 点作为测站搭接。 在粗铺轨道板时,应考虑底座板的压力对 CPⅣ点位的影响,为了保证搭接精度,铺板时应最少预留 45 个已测的 CPⅣ点不进行铺板。 人员设备 根据任务的划分和现场的情况,我项目部计划在 21km 左右配置两个 GRP 平面 测量小组,每个小组配徕卡 TCRA1201+全站仪一台,配置原装铁 3 院特质棱镜一套( 12 个), GRP强制对中三脚架一套;每小组主测 1人,辅 助测量人员 2人。 预计我项目部将安排两组人员进行 GRP 平面测量。 9 图 42 徕卡 1201+全站仪 GRP 棱镜 CPⅢ棱镜 测量方法 导入已知 CPⅢ数据 ● 格式为 dpu 格式,如下所示: 160319。 160320。 160321。 160322。 160323。 160324。 160325。 ● 文本格式的数据需要放入 CF 卡的 DATA 文件夹中 ,在传输时才可以被查看到 ,CF 卡目录如下 : 10 图 43 CF 卡目录 ● 数据传入 CF卡的指定位置后 ,即可将 CF卡安放到仪器内 ,进行数据上传 , 进入仪器菜单主界面 ,选择转换 ,继续。 图 44 主菜单 ● 接下来分别选择把数据导入作业 ,导入 ASCII/GSI,如图 45 所示 图 45 ● 此处各项选择如上图 ,注意需要上传的文件名称及 上传到的目标作业名称 ,点击配 11 置进入下一步。 图 46 ● 分隔符选择为制表符 ,按实际情况选择坐标信息的排列顺序 ,继续。 图 47 至此 ,数据上传工作就完成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